第472章 叔孙通死得,晦气!

作品:《大秦:父皇你别慌,我真的在监国嬴彻嬴政

    高台之上,嬴彻端坐,笑意吟吟。


    昨天西厂在冯家的探子发回来的密报,让他甚是满意。


    说实话,冯去疾,确是有功之臣!


    自家父皇昔年平定六国,这老家伙也出力不少,按照史书上来说,自家父皇对于功臣还是厚待的。


    自己要是真的将冯去疾杀了,虽不至于影响地位,但终究还是有可能坏了父皇的名声不是?


    识趣,知进退,果然能在那段岁月硬抗过来的老臣,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今日有何要事?”


    嬴彻目光微微扫视群臣,淡淡开口问道。


    “启禀殿下,昨日万民宴,彗星流过,为我大秦降下生机。”


    “百姓鼓舞,文人作诗,我大秦一片繁荣景象,街道之上,更有人不断赞扬盛世!”


    “这些都是我等亲眼目睹,没有分毫作假。老臣以为,此事当记入史册,为万世作表,以便后人瞻仰学习!”


    李斯缓缓起身,开口说道。


    一连串的话语下来,竟是溢美之词不断!


    对于昨天的万民宴,他这个帝国丞相的确是发自内心的开心。


    当然,他李斯也算是当场成为被万世百姓顶礼膜拜的存在。


    至少,


    红薯的出现,让后世的饥荒,能少死何止千万人!


    “咱们要谦虚一点嘛!李相,你的提议本公子很满意。除了史书记载之外,国库稍微拨出一点钱来,立几块石碑,记录一下。”


    “不用多,每个郡一块就行了。”


    “阳大人,这次不会吝啬吧?”


    嬴彻笑意吟吟,还稍稍揶揄了一下阳烨。


    此话说出,群臣皆是露出微笑。


    朝堂之上,也算得上是其乐融融。


    这便是有钱的好处了,有钱了,办什么事儿,即便是面子工程,大家也不会反对。


    相反,没钱的时候,为了一点钱粮,能吵得咸阳宫都震起来。


    “咳咳,殿下英明,石碑耗费钱粮不多,自是无碍。”


    阳烨老脸一红,连忙开口说道。


    自己吝啬是不假,但是殿下也太小看人了吧,修点石碑自己还能卡着不成?


    现在有钱了,底气足!


    不过,阳烨浑然忘却了之前连王翦筹备铁浮屠新军之时,自己的那个死命摇头说没钱的嘴脸。


    “殿下,还有一事!”


    就在此事敲定之时,李斯眉头微皱,沉声开口。


    整个麒麟殿内的气氛,随着李斯的这一句话,瞬间一变。


    所有人都察觉出了这位丞相大人的语气不对,目光看向李斯。


    “何事?”


    “昨夜,叔孙通因羞愧,自缢于牢房之内!”


    李斯一语既出,整个朝堂皆是一静。


    所有人面色古怪。


    事情的真相,谁都知道。


    但是...


    李相此时说出来,那就有点不对味了啊!衛鯹尛说


    这等于是平白将自己的功劳削减,而后给自己扣了个大帽子啊!


    然而,就在此时,一道冷哼声响起:


    “哼!叔孙通这老家伙,平日里便是不识趣,前天不死今天不死,偏偏在昨日这么好的日子死!”


    “当真是扫兴!”


    “估摸着是听到百姓的欢快声,心中有了愧疚!觉得愧对大秦!”


    说话之人,赫然是....


    王翦!


    这位大秦的柱石将军,居然罕见得在文官的事情上发表了见解!


    而且...


    叔孙通死了,还要挨一通骂?


    此话说出,所有人尽皆一震,而后心头猛然反应过来!


    这老将军当真是聪明啊!


    叔孙通死,有问题吗?没有问题!这家伙死不死都没什么区别!


    重点是,叔孙通的死,与李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而王翦这句话,等同于为李斯稍微站台,将过错全都扔到叔孙通本人上去了!


    这,


    便是定性!


    定性过后,李斯再无后顾之忧,也不必担忧日后因为此事被清算。


    “老将军所言甚是,这叔孙通死的,晦气!”


    嬴彻双目微微一眯,而后轻笑了一声开口说道。


    此话说出,群臣尽皆噤若寒蝉。


    好家伙,朝堂上的三位大佬,同时对叔孙通一事定性,这就明摆着告诉大家一件事:这件事过去了,谁再提这个晦气的家伙,就要好好迎接三位大佬的共同怒火了。


    李斯面色有些错愕,没有看向嬴彻,而是看向王翦。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老匹夫居然站出来说话了。


    而王翦却是面色如常,仿佛就是发了一句牢骚一样,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不错不错!这叔孙通,死也不找个好时候,当真是为我大秦添麻烦!忒!”


    “老夫当年就看这个老家伙不舒服了,果然,这老家伙临死还要膈应大家一下,丢人!”


    “哎!没觉悟啊!这叔孙通还是没觉悟啊!”


    “....”


    一道道声音响起,群臣皆是出口附和。


    本来叔孙通的人际关系就差,如今公子彻加王翦和李斯三人都定性了,这不得上前踩一脚,那他们也不用当官了。


    “行了,别骂了别骂了,这叔孙通烦人是烦了点,就让他入土为安吧!”


    嬴彻摆了摆手,嘴角带着微笑,说罢,嬴彻看了一眼萧何。


    后者立刻会意,明白叔孙通这件事没什么好说的,起身开口道:


    “启禀殿下,今日有一要事!”


    “匈奴使者前来拜会,如今已然在咸阳宫外!”


    此话说出,朝堂上瞬间为之一静,群臣面面相觑!


    匈奴使者?


    为何会此时前来?


    为和,还是为战?


    “殿下,匈奴人粗鄙,殿下万不可与之计较啊!”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阳烨就起身开口了,脸上一片担忧。


    这大秦刚刚有起势的大好势头,红薯刚开始传播,曲辕犁和水车的应用也提上日程了。


    根据这位殿下的脾气,真有可能一言不合就把这匈奴使者砍了。


    两国交战,斩了来使,那不就是不死不休吗?


    那大秦的发展,又要平白停滞许久啊!


    他阳烨担心啊!


    嬴彻嘴角一抽,刚想反问一句阳烨,自己是那么小心眼的人吗?


    但是,猛然发现一件事!


    整个麒麟殿,所有重臣尽皆眼巴巴看着自己!


    好家伙....合着你们都是这个想法啊!


    “匈奴别太过分,本公子自然不是不讲道理的人。”


    嬴彻深吸一口气,淡淡开口说道。


    不行了,看来要多做点好事了,这特么自己的形象有点崩坏了。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