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失败的判断,而非错误的判断

作品:《新国:独自发展,我是大军阀吴光远

    可是石中元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是,他这种想法在他的这个位置上来说,不完全错误。


    现在国家本弱的情况下,肯定是以保存实力,休养生息为主。


    就像洪冬泽一样,他们也是采取的“合作”然后以达到休养生息的目的,你新国军在前方厮杀,我团民会在后方不断的壮大自己的实力。


    这也是为什么石中元坚决要消灭团民会的原因。


    在很多人看来石中元不顾国家安危,而一味的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这样的政策是错误的,可是又有多少人了解石中元呢?


    从整个历史上来看,如果你是石中元,你会坚持什么样的政策呢?


    如果是维护新民社的利益让新民社更好的统治新国,那么不给团民会喘息的机会是正确的,作为洪冬泽的对手,石中元是非常的清楚的,洪冬泽现在借的是民族大义这杆旗,他真的很难动他。


    但是他很想动。


    如果不动,那他们新国军的军队在前方浴血奋战,而团民会的军队呢,则在大后方休养生息。


    最可气的是,把鬼子赶走后,团民会又将成为自己的对手。


    一山不容二虎,这样的道理,石中元比什么人都懂。


    你说他不生气庞学,那是假的,他非常的气愤庞学的行为,可是却不能杀了庞学。


    而这一次的国际联合组织的会议,从石中元的角度来说,他的确也算想对了,借助外力来消灭鬼子。


    在吴光远的那个世界,最终还是借助了外力才能让鬼子投降。


    所以把两个世界的情况稍一结合,我们也不难看出,石中元在他的那个位置想的这个点位,的确也没有错。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石中元错就错在了,太执迷。


    比如在团民会这件事情上,他太执念,并没有处理好。


    你说他想对了吗?


    肯定想对了,团民会必然成为他最终的对手。


    鬼子这种,就算伤亡很大,但是打下去,必然也能将其赶走。


    而最终还是会落到“内战”上来。


    不过呢,说到这里时,新国军没有迅速的剿灭洪冬泽的军队,那也是因为新国军也有很多的弊端,在作战方面并没有发挥出全部的力量。


    另外呢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可能天时地利人和更加在贴近于团民会。


    鬼子进攻,正好全国的呼声也是“停止内战”,再加上新国的土地本来就辽阔,你新国军打,那我团民会的军队就跑。


    我又不跟你打,你追我就跑,一直疲劳着你。


    就相当于老鹰抓小鸡一样的,我这个小鸡一直躲,你这个老鹰也是不好抓。


    同样的,这一次石中元想到借助国际联合组织的力量,也没有考虑到国际形势。


    普鲁士那边在崛起,撒克逊与高卢也在防着普鲁士,而对于樱花国这边,撒克逊与高卢根本就不算与樱花国做实质性的争斗,大不了就是口头上警告两句。


    而米立坚那边呢,发战争财的国家,他想的就是我坐山观虎斗,你们打,你们打,你们打的越火热,我的军火卖的越多,对于米立坚这样的国家,卖武器装备这样的甜头,他们是非常喜欢的。


    再加上新国十四年米立坚经济大萧条,米立坚更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动枪动炮了,全世界现在都在动荡,他能置身事外当然是最好了,这样的话,你其他国家都在饱受战争的摧残,而我呢,则可以慢慢的休养生息,我还可以摆出一个中立的样子来卖武器赚钱。


    甚至看你们打得差不多了,我再来收一网。


    所以说,石中元想借助外力来解决鬼子的侵略想法并不是完全错,只不过他没有把整个国际形势一起连起来。


    这就导致了,他这次的决定又“失败”了。


    这里我们说的是失败而不是错误。


    因为他这个决定是不完全错误的,只能说失败了。衛鯹尛说


    石中元决定用卖惨的形式来达到国际上的同情,可是显然失败了。


    十一月五日拂晓,第十军在大雾涨潮之时实时登陆,有舰队护送到临安湾鑫山附近后,突然从多处登陆,对新国军队防线背后实施包围。


    防守临安湾鑫山的原先有第八集团军所属的四个师,一个旅,共数万人的兵力。


    因石中元一直认为鬼子正全力从北面进攻海城,不可能派重兵从临安湾登陆,所以在战事趋于激烈兵员枯竭之时,便将防守临安湾的部队逐步投入前方正面战场。


    到鬼子登陆时,在临安湾北岸几十公里长的海岸线上,仅有第六十二师的两个步兵连,炮兵二旅二团六连及少数地方武装防守,既无重炮,也无像样工事。


    面对十万装备精良的鬼子生力军很快被击溃。


    鬼子登陆成功后,鬼子上海派遣军与第十军合编成立新中方面军,由松田石洞统一指挥,第六第十八师团按照预先部署,分别向三江、海宁铁路等进发。


    面对这样的形式,新国军该做什么了?


    如果是你,你指挥你该怎么做?


    简单明了点说,那就是正面防守艰难,死伤无数,而左边,也可以说上方罗村你防住了,但是也是死伤惨重,而你的右边也就是下边,已经被鬼子攻破。


    这样的情形该怎么办?


    鬼子会怎么做?


    鬼子必然会汇合兵力将新国军的主力军包围,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后方,如果你的后方现在变得不再安全了,你该怎么办?


    对,撤退,你应该重新选择阵地去克敌,而不是呆在原地不动,等着鬼子来袭。


    在没有像样的工事的情况下,面临重炮,新国军那就是靶子。


    所以这样的情况下,荀时等人都劝石中元赶快下令撤退。


    石中元也同意了,因为在这个里面劝他撤退的人还有毕文瑞,石中元一向都是非常的相信毕文瑞的判断的。


    可是过了一夜后,石中元翻来覆去后,他觉得可以不撤退,以置死地而后生,用此来争取国际联合组职的同情,用此来争取国际联合组织的出兵。


    卖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