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作品:《薄命贤妻她摆烂了

    朝阳初升,天色渐渐亮起来。


    祁家的仆人抬着梯子挨个院子摘灯笼,熄火烛,这是祁老太爷前些日子新定的规矩,天色半亮,各个院外的灯笼都得熄了。


    祁家是个四代同堂的大族,世代簪缨的官宦名门,最重的是体面。上上下下的人一多,免不了生出龃龉,但上有祁老太爷、有家规,各房各院的主子都是读书人,脸面看得重,大都各自将委屈默默吞了下去。


    外面看过去,祁家一向是平静宁谧的。


    这天却不同。


    愤怒至极的祁六叔一句“请家法!”,家仆们不敢怠慢,从家祠里抬出两条板凳,请出那块行家法专用的漆着红漆的竹板,放进家塾院子里。


    那块竹板,三尺多长,半尺多宽,漆色暗红,像是浸透了血染的,往凳子上一放,森寒之气扑面而来。


    几个年龄小的学童“哇”地一声哭了。


    “往范先生屋里扔癞蛤蟆,是谁干的,都不说是吗,八岁以下五大板,八岁以上每人打十大板。”祁六叔怒吼。


    范先生是祁家新聘的塾师,不知道哪个子弟淘气,往他夜壶里扔了个癞蛤蟆。范先生夜里起来小解,癞蛤蟆猛地呱呱大叫,险些将老夫子吓出个好歹。


    祁六叔举人出身,几次春闱都铩羽而归,眼见兄长们甚至弟弟都高中进士,不由雄心熄了大半。


    祁老太爷见他对科场心灰意冷,便让他管理族中事务。


    严督家塾,部勒族中子弟自然是祁六叔负责。


    刚从扬州回来,塾中竟闹出不敬师长的事,祁六叔大为光火,要下狠手整治。


    别说十大板,五大板打下去也得见血。


    祁家家塾里的子弟,不仅有主枝嫡脉的,还有旁支族亲的,有孩子在家塾的,得知消息都炸了。


    但是祁老太爷不发话,当爹的摇头叹息,做娘的心疼得抹泪,却不敢阻拦祁六叔。


    不分青红皂白,所有人连坐惩罚,祁寰微微皱眉。


    那一场南柯大梦,与他,非但不是梦了无痕,反而愈来愈与他的魂灵融合,他好似真的经历了那数年时光。


    祁家教子甚严,家塾中定有《训家塾诸生家训》,六叔的惩罚,虽重,却也能在《家训》中找到依据。


    他儿时也是这般过来的。


    可经历了那场大梦,梦中林幼荀常有惊人之语,祁寰走上前,低声阻止,“六叔,所有人都打板子,是不是太过了?”


    若是旁人,正在气头上的祁六叔保不齐一通臭骂。


    偏偏是祁寰,祁六叔拧着眉,耐着性子说:“谁让他们不说是谁放的,查不出,诸生连坐。”


    “若是查得出呢?”


    “当然是谁干的罚谁!”祁六叔冷声道。


    祁寰一揖,“六叔,交给我查吧。”


    “你?”祁六叔狐疑不已,压着声音提醒他,“你年轻不懂,族中事务并不是非要分个是非曲直,我全罚了,他们说不出什么。可要是一个个审问,有的动手有的不动手,麻烦就大了。”


    “六叔,放心,我自有法子。”


    该劝的都劝了,祁六叔抱臂摇头,等着祁寰碰壁。


    看着自家孩子叹息、抹泪的父母,也都殷殷看着祁寰。


    祁寰没有做什么莫测高深的举动,他在家塾一众孩子中穿行一遍,微微一笑:“范先生的住处挨着院门,昨天守门的小厮说有人谎称‘走水’将他引走,他追了一阵,没有追上。看来,闹出这场淘气的,最少有两人。”


    还是没有人主动承认。


    祁寰也不急,反而踮起竹板,笑容透着一丝冷酷,“有几个人挨过板子?这板子说是打屁股,其实打的是大腿中部,屁股打伤了,你们没法坐,还怎么读书。打在大腿中部,屁股可以跨着边坐椅子,不耽误你们读书。”


    一般的淘气,最多让先生打几下手板,大部分孩子没挨过板子,头一次知道打的是大腿,挨完打还要带伤读书,都惊呆了。


    “打的时候,你们把裤子脱了,趴在凳子上。至于怎么打,”祁寰指指府中负责行家法的仆役,“你说。”


    那仆役五大三粗,一脸横肉,“四公子说的对,不打屁股,打大腿。第一板打在左边,第二板打在右边,这样两边的血都涌在中间,紫红紫红的,第三板往中间一打,嘿,板子一抬准见血。”


    如此凶残的话,他平平静静地说出,家塾里一众孩子抖得更厉害了。


    祁寰依然笑容可掬,“你们按平日进学的次序,挨个跟我进屋。”


    众人只见到一个个孩子分别进了家塾正厅,也不知祁寰问了他们什么,也不见他们出来。


    越发忐忑不安时,正厅突然爆出哭嚎:“祁汝聪,是你指使我干的。”


    里面迅速吵作一团,很快,往范先生夜壶里放癞蛤蟆的三个人都咬了出来。


    一人主使出主意,一人引走看门小厮,一人潜进屋子放癞蛤蟆。


    其他的孩子如蒙大赦。


    也不知道他们在屋里经历了什么,不管大小,都抱着爹娘哭。一说让他们向祁寰道谢,哭声更响了。


    “你做了什么?”祁六叔惊奇不已。


    “我分别告诉他们,如果他们一伙都不承认,按原定的板子打。如果有人坦白有人抵赖,坦白的不挨打,抵赖的挨双倍板子。后面的事情你都听到了。”


    祁寰说话的声音很淡。


    祁六叔却听得心里起瘆。


    “爹,直指人心,衙门刑房里的积年老吏都不一定能使出这手段。”祁六叔还在感概震惊。


    祁老太爷抬了抬眼皮,“你想说什么,赌的就是他们能不能互信,有没有担当,这是阳谋。”


    “去叫祁寰过来。”


    “祖父。”祁寰向祁老太爷请安。


    祁老太爷温和地看着祁寰,指着案上放着的一摞邸报,“明年是皇上五十圣寿,必定下特旨开恩科。转年,你便要到京师应春闱。以你的才华,无论经义怎么出,祖父都不担心。但你毕竟年轻,策论上科场如何答,还需有人为你讲一讲。”


    “你三叔在苏州,等你成了亲,可去苏州,让你三叔给你讲一讲策论。”


    祁家三叔任苏州知府。


    祁老太爷这番安排,颇为用心良苦,不止是让祁三叔关照祁寰,也是让他成了亲,立即出去散散心。


    为了救自己最疼的幼子,委屈了祁寰,祁老太爷心里明镜一样。


    祁寰在祁老太爷面前端肃恭立,却不应承。


    “祖父,孙儿另有打算。”


    “是另有名师吗?你是个懂事的孩子,祖父相信你一定有你的道理。”祁老太爷一怔,随即自己给自己找了理由。


    可惜,他都猜错了。


    祁老太爷万万想不到,眼前清寒如松风的孙儿,舍不得他的新婚燕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