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记者

作品:《王秀秀的生活日记

    很快,秀秀知道了,这个城内大队的刘书记原来是一头牲口,一直折腾了她近一个小时才肯罢手。


    事罢,刘书记不但同意她无偿使用那处房子,还保证以后也决不会有地痞混混儿到果园里去闹事。


    “也许正是这头牲口开出了这样的条件,自己才肯的吧!”事后,秀秀这样原谅自己道。


    但无论如何,场地有了。在南京那位叫王友朋的技术员到来之前,秀秀又招来城内村十来名工人。然后大家一起动手,把整个场地清理出来,房顶也重新铺了油,各处再用石灰一粉刷,已经很象一座工厂的的样子了。


    这时候,陈长根也早从陈铁庄赶了过来。秀秀便让陈长根跟着,跑来一些手续,又给自己的厂子起名秀丽皮靯厂。不但起了厂名,秀秀还为自己制造的皮鞋注册了一个“秀丽”商标。


    铁国良知道这事后,倒是一副很大度的样子,什么也没说。不但什么也没说,还拉来几车石渣,把从果园中央通往马路的那条土路铺成了石渣路。这又让秀秀感激无比。


    这时候,大家也都认识了这位从南京高薪聘来的王友朋技术员,三十来岁样子,虽然个头不是很高,长得也不是帅气,但技术却是一等一等的好。


    长话短话,在王友朋的指导下,很快,第一批“秀丽”牌皮鞋就生产出来了,应该比台仙镇生产的皮鞋样式更要大方和新潮,穿在脚上也更舒服一些。但是,这时候,天气已经开始一天比一天热起来,再说,皮鞋还不是当时人们的日常必须品。所以,生产出的几百双“秀丽”牌皮鞋便很快形成了库存。


    不过,一大笔钱压在库里,秀秀倒并没焦急,而是在王友朋的建议下,又开始生产皮凉鞋。皮凉鞋生产出,秀秀与陈长根也不再顶着烈日到街口去买,而是给百货商场和一些卖鞋子的铺子送。后来,秀秀还干脆在保北城最繁华的朝阳大街上租下两间门面铺子,专门售卖“秀丽”牌皮鞋。但效果并不理想。


    到了秋天,秀秀的所有积蓄都花光了,眼看就到了无法再维持下去的地步。这时,也恰好从省城来了一男一女两名电视台记者。女的叫王杰,是电视台主持人,一位气质不凡的美女。男的叫边承让,更是一位很帅气的小伙子,也是省电视台的一个部门主管。二人是专门下来采访乡镇企业的。


    这天,秀秀和陈长根正坐在简陋办公室里发愁,两名记者也来到了秀秀的秀丽皮鞋厂。


    秀秀对采访不感兴趣。但见到穿在男、女记者脚上的皮鞋却一下来了兴趣。说秀秀有兴趣,倒也不是他们穿在脚上的皮鞋有多么高档,而是无论从做工和样式,竟是都无法与她的“秀丽”牌皮鞋相比。


    待一细看,还是南方大厂的产品。秀秀便当下问了他们的鞋码,让陈长根从库房拿来两双很显新潮高档的皮鞋让他们穿。


    待二人穿在脚上,不但好看还舒适。再一问两双鞋的价格,又是比他们穿在脚上的皮鞋便宜着许多。一时间,又格外引起了这位叫边承让帅气小伙子的好感。边承让便问,这么好的鞋子,价格又不贵,为何就卖不动呢?


    这时候,电视台也刚刚着手开展广告业务,但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还未落实到行动上。于是,边承让便动员秀秀,让她在省电视台做一则广告,每天都能让观众看到的那种。


    省电视台的节目,秀秀自是看到过,很精彩,也很喜欢看。每天吃罢晚上,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也几乎成了当时人们的主要娱乐项目。如果自己的皮鞋厂经营得好,秀秀也正想着买一台电视回来,然后再高高树起一根天线杆子。每天晚上都可以让大家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


    可是,刚刚经营还不到半年的秀丽皮鞋厂,眼看着说黄也就黄了。秀秀在着急的同时,内心更多还是不甘。所以,一听边承让希望她在省电视台做广告,尤其每天都能让观众看到的那种。秀秀的内心还真就动了几动。


    待动过,又问这得需要多少钱。其实,此时边承让也不知该向秀秀要多少钱,于是便说:“我回去跟台里领导说说,咱们可以先做起来,待有了效果,再谈钱也不迟。”


    要知道,秀秀并不是一个没有魄力的女人,听边承让这一说,便当下就同意了。


    谁知,这一做,竟一下子改变了秀秀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