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38章

作品:《秦月苏

    华阳太后开始夸赞赵姬的业务能力,这些歌舞都是赵姬一手排练的,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不错的。


    “太皇太后您夸赞早了”,赵姬谦虚道:“这还是个戏头,更精彩的还要看丽妃的呢!”


    她刚说完此话,那些秀女的表演便结束了,秀女们退下后只见一个身穿红色丝袍的人影飞过莲花池,径直平稳的降落在了池中央的莲花台上。


    玉漱!姜素差点喊了出来,她吃惊的看着面前的玉漱,她不再像往常那般一袭白衣,换上大红袍后,墨青的长发垂下,衬出她白皙又冷艳的脸庞,她赤脚盘坐在莲花台上,怀里抱着的是一把胡杨琴,中秋圆月,皎白的月光照在她的脸庞,显得格外的凄美冷艳。


    她轻轻拨动琴弦,胡杨琴独特的音色响起,充满异域的味道,在座的各位都被玉漱的琴声吸引了,就连一向从不认为别人能超越自己的赵姬,此刻也是面无表情的看着,不知内心在思忖着什么,或许是回想起当年还是红拂女的自己。


    姜素也在静静欣赏玉漱的表演,不知何时,琴嬷嬷突然站在了她的身后,弯腰为她斟茶,她的注意力这才转移到了旁边这位老嬷嬷身上。


    琴嬷嬷斟完茶后手心里落下一个很小的纸团子,就在姜素的茶杯旁边,她给了姜素一个意味不明的眼神,姜素晨周边人的注意力在玉漱身上,赶紧收起纸团,不敢直接与琴嬷嬷对视。


    这个老嬷嬷的举动甚是奇怪,姜素不是第一次见到她了,如果说她是蒙毅派来的细作那为何到这个时候才露出马尾?


    “好!丽妃不愧是才艺双全,还精通各种乐器,我大秦能拥有这样一位妃子,也是我们的荣幸啊!”


    华阳太后一番官方的夸赞后,冉竹也跟着补了一连串彩虹屁。


    宴会按照流程顺利进行着,姜素坐在这几位女大佬之间浑身上下不舒服,跟屁股坐钉子上一样,再加上琴嬷嬷给她留了纸条,她也一直没有机会打开去看。


    于是她假装内急,短暂离开了座位。


    走到茅厕前,她四处张望了一番,确认周边无人,赶紧拆开那个纸团子,皱皱的纸上写着“灵妃”。


    姜素手一颤,纸条掉落在地,愣在了原地。


    灵妃是她的生母,那个被君王遗忘的可怜女人,在赵国灭亡之际,依旧选择与君王共存亡,这两个字已经很久没被提起,即使在当年的赵国,她的生母也是像不存过一般,被众人遗忘在深宫中。


    姜素眼眶湿润了,她失声痛哭起来,捡起地上的纸条,久久不能平复。


    当姜素还在沉浸于回忆生母的情绪之中,她丝毫没有察觉到身后一个人影正向她靠近。


    “是谁在那?”


    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到了她,姜素连忙拭去脸上的泪水,回头一看,公里的一位太监正在她身后,她舒了一口气,质问对方:“我是姜夫人。”


    太监听闻后,赶紧跪下行李,“奴才不知是夫人在此,稍有不敬,请夫人原谅。”


    “原谅了原谅了,本夫人正准备如厕,你还不赶紧下去?”


    “诺,奴才这就退下。”


    这小太监刚走,姜素正打算把这纸条扔进茅厕里,可身后又传来脚步声,“我说过让你退下,怎么又回来了?”


    姜素转身,正准备教训那个小太监,谁知来人居然是琴嬷嬷,她左顾右盼,确认周边没有其他人后,才走近前来。


    “夫人……”


    “你……”,姜素上下打量着面前这个中年老妇,她究竟是何人,为何会知道她的生母是赵国灵妃?


    琴嬷嬷一把拉住姜素往后花园更隐秘的树林里走去,她的脚步走得很急,这让姜素感到有些紧张。


    两人来到一处隐秘之地后,琴嬷嬷这才放开姜素的胳膊,突然捧起她的脸端详着,嘴里念叨着:“小公主平安长大了,娘娘在天之灵也该瞑目了。”


    “你到底是谁?”姜素挣开她的手,警惕的往后退开,这人知道自己是赵国公主,这事如果传出去,定会惹来杀身之祸。


    琴嬷嬷见她如此警惕自己,内心有些受挫,不过也在情理之中,当年小公主被掳走时也不过是个小孩儿,这么多年过去,她能记住自己是赵国公主已经很不错了。


    “小公主,你还记得阿嬷吗?小时候照顾你的阿嬷。”


    姜素的回忆被唤起,依稀记起幼时在赵王宫生活的情景,难道面前这位老嬷嬷就是当年跟在母亲身边的宫女,一直照顾她的阿嬷?


    时间已经过去太久,姜素几乎都快忘却自己是赵国遗公主的身份了,蒙家兄弟待她如自己人,渐渐的她也走出了幼年国破家亡的阴影。


    “你说你是阿嬷?你有何证据?而且你为什么这么久了才与我相认?而且就算你是阿嬷,你在华阳太后身边这么久,我凭什么相信你不会变?”


    琴嬷嬷面对这一连串的提问,显然是事先没有准备好答案,如今不知该从何说起,但她又必须让姜素相信她,于是她开始回忆起当年赵国灭亡的时候。


    “公主,你是否还记得你被蒙恬将军救起的那一天?”


    那一年姜素也不过才六岁,本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却在短短十几日内,赵国被秦国攻破,她的国家没了,她的家人也一个个离她而去。


    姜素回答道:“虽然我不愿意去提起往事,但我永远忘不了遇见蒙大哥的那天,如果不是他,或许我早已不在人世。”


    “当年秦国的军队占领赵王宫,我劝娘娘带着公主你赶紧逃离,可娘娘她让奴婢带着公主离开,我一开始并不知道她不愿离开,于是就带着你逃离了王宫”


    记忆回到当年,琴嬷嬷还是灵妃的贴身侍女,她带着年幼的姜素逃出宫门后,才觉着不对劲,于是她将姜素藏身在城墙外的一处小巷中,并嘱咐她不要出来,她很快就会回来。


    于是琴嬷嬷试图返回王宫救出灵妃,可谁知那会已经迟了,秦国的军队已经封锁了宫门,她根本就回不去,心急如焚的她不知如何是好,就在她想尽办法打算偷溜进去的时候,不慎被蒙恬军队的手下抓住。


    “你是何人?为何鬼鬼祟祟?”


    琴嬷嬷知道秦军不会滥杀老百姓,于是便假装是宫外的百姓,试图蒙混过关,可那小将眼尖,一眼看出她的穿着打扮根本不似寻常百姓人家,反倒与赵王宫的宫女相似。


    于是,他便把琴嬷嬷掳走了。


    琴嬷嬷与赵王宫的俘虏被关在了一块,她试图逃出去,因为年幼的小公主还在等她,可她们被困在了囚笼里,众多士兵看守下,她没有逃脱的机会。


    本以为再也找不到小公主了,却没想到,是蒙恬先找到了她,但那时的姜素像个受惊的小猫,蜷缩在角落里,任何人碰出她就会拼命挣扎。


    见到小公主还活着,琴嬷嬷松了一口气,但她没办法与公主相认,她不能暴露姜素的身份,众人也当她只是个普通的小女孩,直到后来小公主拒食,蒙恬想尽办法让她吃东西,琴嬷嬷这才发现蒙恬不似想象中的那么冷血无情,于是便有了后面她向蒙恬坦白身份,希望蒙恬能放过她们。


    然而即使蒙恬心善,不愿对一个年仅六岁的孩子赶尽杀绝,但赵国公主的身份着实是个烫手山芋,于是,他为了保住姜素的性命,刻意隐瞒她的身份,并且让琴嬷嬷以赵国俘虏的身份抓捕回去。


    只不过后来,在俘虏营中,绝大部分是赵王宫的宫女,这些女人没有多大的政治观念,渐渐也能接受离开赵国这个事实,又恰逢秦王宫壮大,宫里的人手紧缺,于是华阳太后下令在这些俘虏的宫女中挑选一些安排在后宫中。


    而这其中,琴嬷嬷由于表现出色,被华阳太后亲自留在了身边。


    就这样过去了许多年,蒙恬一直出入宫中,却鲜少出入后宫,直到姜素即将入宫之前,蒙恬才找到了当年的那个宫女竟然是现在的琴嬷嬷。


    时间已经过去近十年,一向谨慎的蒙恬也在担心琴嬷嬷是否已经归顺为华阳太后,可后面的交集证实了,这位老宫女心里其实一直就没放下姜素。


    当她得知姜素要进宫的那一刻,她悲喜交加,喜的是盼着有一天能再相认,而悲的是小公主好不容易脱离王室的束缚,可却要踏入另一个囚笼。


    回忆至此,琴嬷嬷看着面前已为人妇的小公主,已然不见当年的稚气,她问:“公主还习惯宫里的生活吗?扶苏殿下待你如何?那世子妃会欺负你吗?”


    本来还在慢慢接受这个陌生又熟悉的阿嬷,姜素见她如此关心自己的婚后生活,突然有种有了娘家人的感觉。


    她内心流过一股暖流,一时之间五味杂陈,不知从何说起。


    “是不是扶苏殿下和世子妃待你不好?”


    姜素摇摇头,说:“不是夫君不够好,而是……在这宫里,我除了扶苏,就没有什么能够信任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