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返城记(10) 求收藏~

作品:《快穿之佛系重来2

    然则知道这些信息, 也不能推断出韦钧的腿到底是怎么断的,韦家下放后一直都很低调,几乎没有多大的存在感, 连沈继这个时常照应牛棚里的人, 都没有提及过韦家人。


    韦家深谙低调之道, 在村子里应不会与人主动结仇结怨,便是不小心得罪了人,也绝没有到要这样子打断韦钧双腿的地步。


    其实她并不关心韦钧的双腿究竟是谁打断的, 但这件事本身透露出来的诡异,却叫她不得不重新关注起这个问题来。


    她凝思又回忆了一下韦钧当时的伤情, 他的双腿尽断, 爬到那里应是费了老大的劲儿, 身上还沾了许多泥灰和草屑,手心上都是小石子划下的细碎伤口。


    腿上的伤虽重, 腿也确实是断了,但若救治及时的话, 还是能够治好的, 那就证明对他下手的人, 根本就没有对他下死手。


    没下死手, 即不想要他的命,然他却被打断了双腿……


    原身记忆里韦钧那张格外冷峻阴郁的脸,在她的眼前一晃而过, 她觉得自己可能要抓住点什么了!


    “想到什么了?”


    她表情微微一变,沈继的声音就从身侧传来。


    清音不由侧过头去看他, 五官俊朗,身材高大健硕,有气概……嗯, 她要好好洗一洗眼睛。


    她还是觉得这样的阳刚之美更符合她现在的审美。


    沈继被她看得莫名,见她眼睛亮晶晶的对他微笑着,笑容娇美,让人难以移开双眼,心中顿时滋味难言。


    众人分散着找了有半里地,又累又饿又渴,也没找到什么可称之为线索的东西,都有些不耐烦了。


    眼看天色更晚了,大队长怕再出事,赶紧叫人都回去,正好这时派出所的人也来了。


    来了两个身着一身蓝,带着红领章的中年人,看起来十分严肃。


    因为只是失踪,不确定人是不是死了,所以他们也只是向大队长了解了失踪之人的基本情况,包括他的出身成分,家庭情况,人际关系等。


    对他们这些与韦钧并无多少交集的知青还算是比较客气的,只略略问了几句就放他们先回知青院去了。


    后面的事,他们暂且就不知道了。


    回到知青院,累了一天的人都没急着睡,从早上那事到现在,村里接连出事,知青们也都提起了心。


    “总之,最近大家都警醒着些,尽量都不要落单。”周海鹏作为知青院的老大哥,神情严肃的叮嘱了这么一句。


    其他人都没意见。


    吴晓晓和冯国芳都小声啜泣起来,吴晓晓还有苏文安慰两句。因早上举报人那事,没有人出声安慰冯国芳。


    这也难怪,这会人心惶惶的,谁有心情安慰谁啊。


    尤其是她早上的那番落井下石行径,着实是叫人不喜。


    最后还是周海鹏咳了一声,让大家赶紧吃饭洗洗早点睡,虽然今天接连发生了这么多事,但大队长并没有通知说明天不用下地,所以都赶紧着洗洗睡吧,明天且得上工呢。


    清音等着陈双几人都洗了,她才去洗,洗完出来,就看到沈继远远的站在院子里朝她点头示意,这是怕她会害怕?


    她领了他的好意,朝他点了点头,就进屋去了。


    等人都睡熟了,清音就不打算睡了,她起身打坐。


    她没想到今天的事会对大家产生这样大的影响。


    从正常逻辑上看,言灵能力是一种逆天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言灵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使用言灵能力。


    所以根本就没人知道言灵者会在何时何地何处动手,这样的一个人,留在外面,实在是太危险了。


    此时,她不得不把韦钧的断腿与胡秀秀联系在一起。


    如果说,如果说韦钧是她的第一个试验对象……这也是完全说得通的。


    哪怕她现在还琢磨不透胡秀秀为什么会先选择韦钧下手,她也不改这个结论。


    不过,要想验证这一点,倒也不难,去看一看便知。


    她猛得睁开双眼,扔下一粒香燃了,用傀儡代替她躺着,便闪身出了知青院。


    胡家很好找,离知青院也不远,房子是前几年才建的,院子看起来很宽大。


    院子里静悄悄的,各个屋里鼾声四起,人都睡熟了。


    为防打草惊蛇,她贴了张隐身符在身,直接进了胡秀秀的房间。


    胡秀秀兴奋了好几天的心情,到现在都没有完全平复下来。


    因为一切都太过匪夷所思了。


    早上两个嫂子又摔摔打打指桑骂槐说她在家吃闲饭,又说家里为了她,把攒了几年的积蓄拿出来给她找门路去上大学,说这是不想叫一家老小活了。


    前几天大队上因这几年连续表现不错,得了公社给的一个推荐上大学的名额。


    大队长得到准信后还没公布出去,她爹立即就动了心思,她娘就想叫她去上那个大学。


    她姥姥从前是地主家的丫鬟,跟着家里的大小姐认识几个字,解放后嫁给了她姥爷。


    作为家里唯一识文断字的人,家里上下都是她姥姥做主。姥姥打小日子过得苦,但在地主家见识过大世面,知道许多大道理。


    她打心眼里是看不上大字不识一个的姥爷的,可姥爷祖上八代都是贫农出身,成分好,姥姥作为受地主“压迫”的奴仆,只有嫁给姥爷这样的才最保险。


    具体怎么个保险法,胡秀秀心里大概有些了解,单看这些年家里揭不开锅时,姥姥时不时偷偷补贴过来的粮食就知道了。


    几个舅舅虽然还在农村种地,但她大姨和小姨可都嫁进城里去了,只她娘当时跟她爹私下有情,这才留在了乡下。


    这些年,她从她娘口中听过不少抱怨,不是抱怨她爹到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大队会计,就是念叨她比不了她几个姨家表姐。


    说她长得比几个表姐都好看,也上了中学,没哪里比她们差的。可就是同人不同命。


    她知道她娘这是心里不痛快,据她听她姥姥念叨,说几个表姐都嫁给了好人家,有革委会的,还有厂里主任,最次的也是工人。


    听多了这些,别说她娘了,就是她也心里不痛快啊。她不好抱怨她娘当初非要嫁给她爹,毕竟她爹这些年来一直都最疼她。


    只是她也想嫁进城里去享福啊,可她成绩不怎么好,没能考上高中,自己也不想再上学了,又不愿意让她娘去求大姨小姨她们,现在就只好闲在家里。


    她上学那会还算好的,两个嫂子刚进门,对她还不错,可随着她退学在家,一年两年不下地去,两个嫂子就对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怎么看她都不顺眼。


    她也烦了,要不是两个哥哥对她态度没多少变化,她早呛呛回去了。


    她知道她娘已经托姥姥给她找人家了,她并不排斥,她姥姥可是凭一己之力把两个女儿,大姨和小姨都送进城里去享福的人,对她也不会差了多少去。


    自从大队有了一个推荐上大学的名额,一心想叫她高人一头的她娘当时就动了心思。


    撺掇她爹去找人,哪怕花钱,求人,只要能送她去上大学,她娘这么多年在大姨小姨面前所受的奚落就都能够被抚平了。


    等她去上了大学,她娘再站在她们面前,她的腰杆子也能挺得直了!


    至少就她所知,几个表姐,再加上表哥们就没一个上过大学的,她理解她娘的心思,她也想去上大学。


    推荐上大学的名额在大队公布后,她爹回来就跟她娘说这事不好办,村里人好摆弄,但知青们不好摆弄。


    知青普遍都是高中毕业,有几个心思还挺活络的。这不,知青院里那个长得挺漂亮的女知青,提着一大包东西连夜去了大队长家,差点叫他给撞上。


    她娘还低低骂了一声“狐狸精!”


    她立即就知道说的是谁了,那个叫吴晓晓的女知青,刚下乡时就很张扬,连最巴着她的丁强都没忍住偷跑去看了她好几回。


    新仇旧恨加在一起,她当晚就写了一封举报信,叫丁强亲手给寄出去了,心头的火气这才消散了一些。


    丁强去寄信了,她不想在家听两个嫂子叨叨,就一个人上山去打猪草。


    在山上无意中碰到了住在牛棚里的韦钧,她记得他,不是他的名字有多好听好记,也不是因为他长得比一般人好看,而是因为去年过年的时候,爸妈带她回姥姥家,她偷听到姥姥教导她爸,说让他在大队里处事多注意着些,尤其是牛棚里的那些人,从前都是大干部大领导,甚至还有大资本家,都是有来头的人,这不定什么时候又都起来了,让他结个善缘多条路,凡事要留一手云云。


    她当时就上了心。


    那次回家后,再遇到韦钧,她就不知不觉对他多了几分关注,但她也仅仅只是关注,因为她的目光还瞄准了牛棚里的另一个人,一个叫韩奇的青年。


    但她没想到,就在上上个月,牛棚里病死了一个老头,打那之后,韩奇就不见了,朝她爸打听,也打听不出个什么结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