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天生丽质-杨玉娘(二)

作品:《开局盘点各朝女顶流[历史直播]

    【李隆基老当益壮,在美色面前返老还童,灵感迸发,亲自作曲《霓裳羽衣曲》以示爱意与隆宠。】


    【一只雪白的鹦鹉正憨态可掬地琢着自己身上的羽毛,时而抬头发出一声鸟语,“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


    【“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


    这一顿铺垫给神迹光幕下的百姓和各朝帝王将相的期待值拉满。


    到底是何方神圣能令得九五之尊神魂颠倒,不惜把满腹才华用在讨好美人身上。


    秦朝。


    嬴政睁大眼睛仔细回忆,发现这杨玉和他后宫的公主们比起来,除了圆润一点,似乎没什么特别。


    赵高李斯对视一眼,心中了然。


    陛下这阅女脸盲症,想必是更严重了。


    各朝帝王谁的后宫没有几个颜值能打的绝世佳人呢?


    不可能输!


    此时他们的胜负欲被拉得更高,纷纷将光幕中杨玉的容貌与爱妃对比。


    最惨的是各朝的鹦鹉。


    一时间各个空间鸟毛纷飞,嘎嘎地鸟叫脏话不绝于耳。


    【唐玄宗为何对身份敏感的杨玉环情有独钟呢?】


    【首先肯定是一见钟情式的见色起意了——杨玉那是相当的大漂亮!】


    【画面一转,身穿一身仙气飘飘白色道袍的杨玉睁着懵懂的双眼,好奇地打量着宫闱中花圃里的植物。】


    【她好奇地伸出纤纤玉手,冲着一株隐藏在灿烂花丛中的一抹绿色触碰而去。】


    【只见那好似一串羽毛的小巧叶子迅速闭合,连着叶茎也颔首低垂。】


    【“玉娘之美貌,连花儿都为你羞赧。”李隆基看到此景情不能已,立刻原地年轻了三十岁。】


    随之而来第二倒霉的,是各朝的花匠园丁。


    不但皇宫的花圃需要种植含羞草,甚至豪门府邸也都掀起了“点花”热潮。


    于是大家都得到了自己美貌的证据——含羞草为我而羞赧。


    当然也有反应不是很灵光的草。


    那肯定不是人不美,自然是草不对,于是紧接着,还没种热乎的含羞草们又纷纷被连根拔起。


    再换,再点。


    【为了配得上这份年轻的爱情,李隆基在唐代开启了快递业务。】


    【专门为已经被册封为贵妃的杨玉快递生鲜,只为“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其实当时阖宫众人和满朝文武都知道快递官兵送来的是荔枝,只是他们不得不装作不知的样子,配合李隆基给杨贵妃惊喜。】


    【“哇,快看,荔枝欸。”】


    【“哇哦,陛下好好浪漫撒。”】


    唐朝。


    “佞臣!”李世民轻握大拳拳,脱口而出道!


    难道后世孙李隆基满朝文武就没一个像魏征那般敢于直言的人吗?


    大殿内的四个人眼观鼻鼻观心,一个个都沉默不语。


    虽然李隆基与他们几人是后世子孙,沾亲很带故。


    可毕竟是帝王,真评价起来难免受到掣肘。


    李承乾和李泰此时一般想法:会不会因为这人不靠谱,李治他就没戏了?


    【如此可见,唐玄宗时期,除了经济发展的不错之外,连人民的情商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杨玉给这群绿茶大臣们一个白眼,却遭到大家更凶猛的夸赞。】


    【“哇,贵妃娘娘回眸一笑百媚生,陛下六宫粉黛莫的颜色了呢。”】


    战国时期。


    伍子胥抽出宝剑劈碎了身边的桌子,怒喝道,“如此妖孽,竟然没有一人向君主谏言,简直有违为人臣子的基本良心。”


    “子胥,你难道忘记曾经有阿婆主说,你曾因谏言而最终命丧王上剑下了吗?”伍尚忍不住提醒自己的弟弟道。


    他言外之意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所以才丢了脑袋。


    “若不能明言觐君王,要我等臣子做甚?”伍子胥不满大哥明哲保身的举措,反问道。


    “他若是明君,吾等自然直言不讳,可若非名主,岂不白白丢了性命?”伍尚心道,该!


    阿婆主每次盘点夫差亡吴的时候都会提到你,还是不长记性。


    【杨贵妃也真是烦了,气得没事就往娘家跑。】


    【每次唐玄宗都会派人去请。】


    【可这计量用得多了,李隆基觉得杨玉很不在乎他,于是发了小脾气,决定这次一定要高贵起来,让她上演“追夫火葬场”的戏码。】


    汉朝。


    “男人就是不能惯着!”吕雉心道。


    他为刘邦耗尽大好年华,一心扑在公婆二女身上,换来什么了?


    再看看戚夫人,每天变着花样讨他的欢心,过得比自己顺心不知多少倍。


    唐朝。


    武则天鼻息冷哼一声,全然没发现向她投来的四道探寻的目光。


    这杨玉当真是很傻很天真,怎能同一个伎俩用这么多次?那还有什么出奇制胜的效用?


    明朝。


    “这杨玉一看就不是皇后,母仪天下的人哪有时间和精力都围着皇上转。”朱元璋一语中的。


    就是马皇后真跑了,他老朱也没空出去寻不是。


    马皇后不会跑的,朱元璋在心中拍着胸脯保证道。


    后宫之事错综纷杂极其耗费精力,她跑了几天再回来,最终辛苦的还是皇后。


    【杨玉在娘家待够了发现陛下的人还没来,于是只能自己回宫。】


    【宫门的侍卫根本不相信她就是那个“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后宫之主,揶揄道,】


    【“姑娘莫不是因尔等职位低便能任由你拿捏?吾等可是看过反欺诈的文书的!”】


    【杨玉无奈,只能剪下一缕头发自证身份。】


    【此时的李隆基在她离开的这段日子里整日放浪形骸醉生梦死,心里却仿佛是空了大一块,无论谁都无法将之填满。】


    【那缕头发辗转到他手中的时候已经没剩几根,都脱落了。】


    【李隆基手里紧紧攥着也看不出是谁的头发,认定这就是贵妃的“情丝”。】


    【“环环心中还是有朕的。”】


    汉朝。


    “可惜了,此女要是身为男儿身,恐怕在战场上必有一番建树!”卫青由衷地为杨玉惋惜。


    “此话怎讲?”刘彻刚从陈皇后那回来,一进大殿门口就听见卫青这般说,于是好奇道。


    三人向刘彻行过礼,卫青转头考起霍去病来。


    “去病,你来说说,这神迹上的女子用了什么兵法?”


    霍去病压根就没走心,听舅父提起才慌忙回忆神迹中的画面和解说。


    思考片刻后,他于是认真分析道,“杨玉开始受宠,然后她就飘了,实乃骄兵必败!”


    刘彻坐到卫青的身旁,忙有宫人上来沏茶伺候,二人齐刷刷地看向霍去病,就听他继续说道,


    “第一计她用了欲擒故纵,明明很在意唐玄宗的,却执意摆起来小女儿的情态,想要拴住帝王心。”


    霍去病说的这计谋还是他从阿婆主的盘点里听到的,那是他最喜欢的神迹盘点。


    “第二计她佯装示弱,给了唐玄宗一甜枣,表现出自己对帝王的爱慕之心,放低姿态。”


    霍去病觉得自己编不下去了。


    “取敌关键在何处?”卫青强忍笑意,故作严肃地追问他。


    “外甥不知。”霍去病还未满十二岁,哪里知道作为妃子应该如何取悦帝王?


    他甚至不知道女子应该如何讨好男子的欢心——


    因为以他的眼光来看,似乎姨父对小姨格外与众不同。


    卫青求助地看向刘彻,讪笑道,“臣其实也不知。”


    “没有事,朕懂!”刘彻每次和他舅甥二人谈论起兵法时总是底气不足,今日终于可以一雪前耻,在他们面前表现一番了。


    “取敌关键,便是敌人是否在意,倘若他全然不将这杨玉放在心上,无论任何计谋都没用。”


    霍去病尴尬地牵了牵嘴角,心道,“这还用您说?”


    刘彻没有等来舅甥二人的一致称赞,有点意外,于是想了想又道,“朕认为,杨玉此法不应太过刻意,否则唐玄宗一旦拆穿不但不会心生感动,反而会倍感厌恶。”


    厌恶她耍自己。


    刘彻一想到这种可能性就后背发凉,他无法接受后妃不爱自己,更无法接她们耍自己。


    面子可比情义重要多了。


    “陛下是在教育我们,以后行兵打仗用计谋时,切勿太过太刻意,否则被敌人发现了,便成了笑话。”卫青觉得受益匪浅,总结道。


    刘彻转过头,看向卫青,心中说不出的骄傲和满足。


    他果然懂朕!


    卫子夫刚才还在惋惜杨玉被公公使出这等诡计而委身后宫,还打心眼里为寿王李琩鸣不平呢。


    此时听见面前的三位“钢铁直男”,尴尬得脸都要抽筋了。


    这都是什么牛马男人!


    如此貌美风情的女子他们不看,如此缠绵悱恻的爱情他们不叹,如此有违伦常的帝王他们不怨。


    然后在这里讨论战术兵法?


    刘彻感到后背投来的一处凛冽目光,讶异地转过身,看向杏眼满含怒气的卫子夫,不解道,


    “可是有甚不悦,还是身子感到不适,可有传太医?”


    卫子夫心想,应该给你们三个请个太医看看。


    她现在倒是不担心刘彻,反而担心起自己的弟弟和外甥来。


    若是总和陛下一般看待后宫嫔妃和女子,那他们老卫家的香火可咋整。


    卫子夫很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