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播剧:西游记

作品:《开局给朱棣直播‘大明战神’

    “儿子过来。”朱高炽伸出粗短胖手朝儿子招手。


    朱瞻基跑到他身前被他一把抱起放在膝盖上。


    “殿下,您的腿”,王用担忧。


    “没事,这点小伤等会儿擦点药就好。”


    “呀!”朱瞻基听闻便望着他道:“父亲你受伤了呀,那快放我下去。”


    “父亲还抱的起你,乖,让父亲抱抱。”这两天朱高炽心力交瘁,也只有在自己的儿子身上才能感到一些慰藉和放松。


    “那好吧,就抱一会儿。”朱瞻基趴在朱高煦宽阔的肩膀上,似乎感受到他的疲惫,还用小手拍了拍他的背。


    王用识趣地退出去吩咐人去给太子拿药。


    朱高炽被自己儿子的乖巧宽慰到,不由会心一笑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摸着摸着脸上就带上了忧愁。


    如今他太子之位越发不稳,皇上对他不喜,两个兄弟虎视眈眈,还有朱祁镇那般不肖子孙,真是愁啊。


    朱高炽低头看向怀里的朱瞻基:


    “我儿……唉……”


    他的瞻基那么乖怎么就生出朱祁镇那样的不孝子孙呢?


    “父亲可是有烦心事?”朱瞻基疑惑地问。


    “这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子无需多问,好了,去玩吧,父亲还有事。”


    朱瞻基被放下来,皱着小眉头乖乖出了门。


    最后一丝夕阳落下,院里高大的树冠绿意盎然,整个东宫在太监和宫女的忙碌下都点上灯火,与偌大的紫禁城照相辉映。


    “解大人。”


    解缙矜持地点了点头询问:“麻烦通禀一声,臣有要事与太子殿下相商。”


    “请解大人在此用茶稍等片刻。”


    解缙,如今内阁首辅,建文四年朱棣进入南京城后率先投靠朱棣的文官之一,后被朱棣重用,进入内阁,同时兼任右春坊大学士为太子讲解学问,有大明第一才子之称。


    等宦官一走,解缙在厅堂坐下端起茶杯久久不动,眉间忧心忡忡。


    太子,一国储君,下一代皇位继承人,如今却被皇上公然责罚,威严尽失,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皇上不喜太子,储君地位不稳,朝堂怕是要乱起来了。


    朱高炽一瘸一拐的被王用扶进厅堂,已经是两刻钟之后。


    临走之前太子妃还朝他哭了一番,抱怨如今这太子之位坐的是胆战心惊,好处一点没有,坏处全占了,膝盖都伤成这样了都还没个消停又要跑去见下属,哭着质问他膝盖是不是不想要了。


    朱高炽无法,只能满头大汗将太子妃安抚下来才脱身来见解缙。


    “臣参见太子殿下。”


    朱高炽性情温和,对解缙这个时候跑来找他倒没有生什么气。


    “解学士无需多礼,请坐。”


    解缙重新做回椅子上,没有过多虚礼直奔主题道:“太子殿下如今要早做防备。”


    “解学士此话怎讲?”


    “如今汉王、赵王留京不肯就藩,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太子殿下万万不可再心软,否则太子之位不保啊。”


    朱高炽脸色变了:“解学士慎言!”


    “太子殿下——”


    朱高炽拂袖怒道:“本宫尊重解学士,也敬解学士的才学,你的职责是辅佐本宫,为朝廷为皇上办事,此等挑拨离间之言以后不要再说了,来人送客——”


    解缙只能悻悻而去。


    ……


    皇太孙朱瞻基坐在门槛上,双手撑着下巴,白嫩嫩的包子脸上小大人似紧绷着,颇为惹人怜爱。


    “唉……”


    他似模似样的叹了口气。


    旁边伺候的近侍陈远弯腰询问:“太孙殿下为何忧愁?”


    “父亲心情不好呢,为什么呢?昨日母妃也是如此,我还看到母妃偷偷哭了。”朱瞻基不解地问陈远。


    “这——”陈远安慰道:“太孙殿下无需担心,太子定是为国事忧愁,而娘娘是因为忧心太子和长孙殿下您。”


    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朱瞻基忧伤地叹口气,撑着脑袋思索道:“难道是因为天上说的皇帝打了败仗吗?可是大明的皇帝不是皇爷爷吗,怎么又变成了其他人?”


    朱瞻基年纪太小,并不明白昨日许清讲的那些事,只大概听懂了有个皇帝打了败仗。


    在朱瞻基迷茫之际,黑下去的天空突然亮起,他眼睛一亮蹬着小短腿快速跑了出去。


    “太孙殿下您慢点,小心啊”,身旁服侍的陈远和几个太监宫女焦急地跟上去,生怕皇太孙嗑着碰着。


    跑到院子中央,朱瞻基吩咐跟来的太监宫女道:“你们快去给我抬个椅子过来。”


    椅子抬过来后,陈远将朱瞻基抱上去,三头身的小太孙动了动身子找到一个舒服的位置乖乖坐好望着天空。


    黑黢黢的眼珠子含着兴奋。


    父亲总是教导他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作为皇太孙,现在他要以身作则了解父亲母妃的忧愁。


    虽然他根本听不太懂,但他会努力哒!


    同一时间,皇宫里一小少年看到天幕又亮起,连忙奔到徐皇后宫里喊道:“姑姑,天幕又出现了!”


    徐皇后正吩咐完身边宫女去给太子送膏药,那小少年跑到她面前指着天空兴奋道:“快看!”


    这个少年是徐皇后的侄子徐顷,其祖父是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父亲是徐皇后的哥哥徐辉祖,可惜因为其爹徐辉祖在靖难之役中反对朱棣,如今被削爵囚禁。


    徐皇后怜惜娘家子侄,便时常召入宫中作伴。


    与徐倾这个小孩对出现新奇东西的兴奋不同,徐皇后脸上则要冷静许多。


    解缙刚走出东宫,望着天上更加面露忧愁,才刚过去一日这怎么又来了,这是非得逼皇上废掉太子吗?


    “哈喽大家好,昨天的直播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喜欢看,谢谢大家的支持,既然大家对直播这么感兴趣以后我会继续讲下去,希望大家继续捧场。”


    许清顿了一下继续说:“不过这需要给我一些时间准备,今天我们继续放剧,之前洗白朱祁镇的那部电视剧看的我实在气人,所以今天我准备看老剧《西游记》,大家一起重温一下童年回忆吧。”


    “《西游记》这部剧相信没有人不知道,上至八十岁老人,下至三岁小孩都知道,但大家对《西游记》熟悉,对他的作者可能就没那么太了解,这里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科普一点小知识。”


    朱瞻基歪着小脑袋,脸上全是迷茫:“电视剧是什么?《西游记》又是什么?”


    出师未捷身先死,天上的人才刚开个头他的小脑瓜就已经懵圈。


    “这奴婢也不知道。”


    朱瞻基松了口气,原来不是他一个人不懂。


    许清:“吴承恩明代文学家,1500年到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居室,祖籍安东,今江苏涟水。吴承恩出生商人家庭,因其父望子成龙,希望他能科举入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所以取名承恩,字汝忠。”


    “然而吴承恩科举却屡屡受挫,直到1560年到六十岁时才做了一个县丞的小官,且还官途不顺。”


    “心灰意冷下他绝意仕进,开始闭门著书。”


    “可能这就是天意,他虽官途不顺无法青史留名,但在文学上却流芳百世,创作出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小说《西游记》。其《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


    朱棣颇为失望的收回目光,这次怎么开始讲起了不入流的小说?


    这些民间传记他也听过不少,但对于他这样一个渴望成就千古一帝的帝王来说,这些民间传说的神鬼故事显然就不如昨日有吸引力。


    今日同样陪同在朱棣身边的姚广孝显然看出朱棣心情不佳,不由笑道:


    “陛下就当放松一下看看我们明朝人所写的《西游记》,老衲倒是非常感兴趣,什么样的小说居然能被后人称为四大名著让这个吴承恩名留青史。”


    朱棣点头:“既然道衍感兴趣那咱们就听一听,来人,传膳。”


    今日的朱棣完全没有昨日那般认真,反正也只是听个故事,那就边吃边听。


    “是看。”姚广孝纠正道。


    朱棣疑惑。


    姚广孝抬手指天:“她之前可是说看。”


    他收回手:“虽然不知她口中电视剧是何意思,但这本小说既然在后世如此出名,怕是早已有戏剧编成,她口中的电视剧与戏剧恐怕有异曲同工之妙。”


    朱棣可有可无地点点头,显然对戏剧并不太感兴趣,如果不是给天上这位后世之人的面子,此时他已经回屋用膳然后批奏折了。


    御膳这时也差不多上齐,朱棣招呼姚广孝一声用膳,就拿起筷子大口吃起来。


    多年戎马生涯养成的习惯,朱棣吃饭没那么多讲究,大口吃就成。


    许清:“话不多说,我们开始看剧。”


    许清将画面切到电脑上,然后悠闲自在地打开一罐可乐美滋滋地躺在椅子上看起《西游记》来。


    激情昂扬的音乐在大明的天际突然响起,朱棣吓一大跳,连筷子上夹的块五花肉都啪的摔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