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第一百零三章 第一百零三章

作品:《雍正以为我深爱他

    禾喜说了话, 耿妙妙以为她就该走了,见她不说话站在那里,便问道:“可是福晋还有什么吩咐?”


    禾喜还没回过神, 愣了下。


    云初喊了声:“禾喜姐姐,福晋是还有什么话让你托付吗?”


    禾喜这才收回神,匆匆抬眼看了四阿哥一眼,垂下眼眸, 脸颊浮现一抹红晕, “福晋倒没什么旁的托付,只是奴婢揣摩着福晋的意思, 是关心格格身体,格格若是有什么想吃想喝想玩的,便打发人去正院, 奴婢肯定代为通传。”


    “姑娘有心了。”


    耿妙妙笑容淡了几分。


    禾喜知道自己再待下去就不合时宜,识趣地告退。


    耿妙妙看向四阿哥, 四阿哥浑然没察觉到禾喜的小动作,她心里一哂,“王爷也早些休息吧, 过几日不是就要启程跟皇上去畅春园避暑, 东西可都收拾妥当了?”


    “下面的人都收拾好了。”


    四阿哥点点头,“三哥跟五弟还托我带些路菜路上吃, 膳房这几日只要怕忙活,我嘱咐过他们,不可疏忽了你这里。”


    耿妙妙心里要说不熨帖那是假的。


    这男人真要对你上心,什么都能考虑得周到,她如今已经不去想那么多,横竖过好今日便是了。


    近来读诗的时候, 她瞧见了一句:“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1】”这句话运用到她身上,不可谓不贴切。


    对于四阿哥出乎意料的宠爱,她没有拒绝的余地,她也不是不知道男人心海底针,说变就变。


    但眼下她只顾眼前。


    “王爷路上也要保重,便是风餐露宿也要顾好自己的身子。”


    耿妙妙道,“塞外天气凉爽,也别贪了凉快。”


    四阿哥一一答应。


    苏培盛在旁瞧着,只见一向严肃的四阿哥眉眼罕见地露出一丝温情。


    二阿哥弘昀的身体这一两日下来已经好多了,虽然还是虚弱,可是至少不发热了。


    陈太医来给开了方子,说道:“这方子奴才是同太医院几位老太医商量过开的,药量轻了再轻,先吃个两三贴看看成效,这几日拿小米熬出粥油给二阿哥吃,旁的一概不能碰。”


    听到这句话,李氏几乎喜极而泣,“多谢太医,辛苦太医了,薄荷,快快看赏。”


    薄荷拿了个荷包上来递给陈太医。


    那荷包轻飘飘,一看里面就装的是银票。


    陈太医迟疑,看向四阿哥。


    四阿哥微微颔首,“这几日劳烦陈太医来回奔波,您是妙手仁心,理该收下,这点儿就当做是给您的茶钱。”


    “不敢当不敢当。”


    陈太医连连摆手,示意小太监接过荷包。


    他看向四阿哥,“说起来,这几日外面都有人打听贵府的事,奴才说了实情,可外面人却好似不相信。”


    他说的是平安符那个说法。


    即便说京城里外寺庙诸多,达官贵人们也常日里拜佛念经,可真碰上这种邪乎事,还是有聪明人不信。


    “信不信由着他们去便是。”


    四阿哥道:“横竖这是事实。”


    “是,是,奴才也是这么想。”


    得了四阿哥这话,陈太医放心多了,这件事对他来说其实也有好处,自从知道他把雍亲王的二阿哥救活了后,他妙手回春的名声就打出去了。


    太医院这地方,老太医也都对他刮目相看。


    陈太医也明白雍亲王为什么胡诌个平安符出来,而不是说是耿格格的功劳。


    都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可是,要是救不了人,那仇就结大发了,耿格格又只是个格格,雍亲王上面还有不少长辈呢,倘若其他人家孩子也出了什么事,让耿格格过去帮忙,这要是孩子没事,那就相安无事,可要是孩子出什么差池,人能不记恨她?


    便是不去,也要落人口舌,说分明有活人性命的手段,凭什么不帮忙?


    他们这些个太医都没少碰上这些糟心事。


    四阿哥让苏培盛送了陈太医出去。


    他坐在床侧,弘昀虚弱地睁开眼睛,喊了一身阿玛,四阿哥给他掖了掖被子,“你别说话,没听太医先前说,让你好生养着。”


    “我发热……”弘昀嘴唇青白,毫无血色,脸上先前养出的一些肉,短短几天也凹陷下去了。


    他张了张嘴巴,乞求地看着四阿哥,又看向李氏。


    毫无疑问。


    弘昀是想说自己的病跟李氏没有关系。


    李氏心如刀绞,眼里蒙蒙浮出雾气。


    “阿玛知道你什么意思,你这孩子,便是孝顺也不该熬心血去做灯笼。”


    四阿哥怪了一句,“你心里难道不明白,是灯笼重要还是你重要。”


    听到这句话,弘昀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他呼出一口气,“是,是儿子糊涂,以后不会了。”


    “好了,你睡吧,回头起了让他们给你送米油吃。”


    四阿哥语气温和。


    弘昀渐渐闭上眼睛。


    他实在太虚弱,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四阿哥看着他睡熟了,这才起身出去,按时节,帘子该换成竹帘的了,可四阿哥叮嘱过,二阿哥身子弱,暂时还是用布帘子的好,布帘遮风挡雨,不比竹帘透气。


    出了外面,四阿哥回头看亦步亦趋跟上来的李氏。


    李氏臊眉耷眼,低着头,垂头丧气,她心里明白,做灯笼什么的都是四阿哥糊弄二阿哥的,二阿哥这回病的这么厉害,以四爷的脾气,不可能不仔细打听清楚。


    “你可还记得自己的身份?”四阿哥越是恼怒,脸上越不见什么神色,平静一句话底下压着风云诡谲。


    李氏忙屈膝,“我记得,王爷,是我错了,我不该迁怒到二阿哥身上,从今以后再也不会有这种事了。”


    她的后悔发自内心。


    早在二阿哥生病那晚,她就后悔得肠子都青了,平日里怎么挑拣二阿哥,说到底,二阿哥也是她十月怀胎,又辛苦拉扯长大的,从小到大,二阿哥每回生病,她哪次不是揪着心,恨不得求神拜佛乞求上天保佑。


    怎么这回就跟猪油糊了心似的,居然那么对自己的孩子。


    四阿哥闭了闭眼。


    日光从云层后露出一线天光,落在他线条分明的脸上,“你既清楚,我也不多说。你只记得,你可以是那几个孩子的额娘,也可以不是!”


    四阿哥只撂下这句话就走了,什么也没多说。


    响鼓不用重锤。


    李氏怔了半天,薄荷等人见她还屈着腿,上前喊了一声:“侧福晋?”


    “扶我一把。”李氏这才回过神,薄荷忙伸出右手让李氏搀扶着,李氏整个人几乎都靠在了薄荷身上,一身衣裳都被冷汗打湿了。


    她自然听明白了王爷的意思。


    两个阿哥、格格可以养在她名下,自然也能给旁人养。


    李氏受了这惊吓,连着几日都老老实实的。


    这日早上要去请安,她来得格外早,赶在众人前面,就在梢间门等着。


    宋氏提着裙角迈过门槛进来的时候,瞧见她已经来了,脸上浮现出惊讶神色。“侧福晋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这可不像是侧福晋的作风。


    早从李氏生下二阿哥后,每回来请安不是压着时辰来,就是比旁人都晚。


    “天气热了些,我睡不着,就早些过来给福晋请安。”


    李氏随意找了个借口敷衍了下。


    她当然不能够说自己是被四阿哥敲打了一顿,想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是这么回事啊。”


    宋氏心里嗤笑一声,在李氏旁边坐下,“侧福晋若是怕热,叫人先送些冰过去就是了,您瞧着都消瘦了不少。”


    “不必了,这个时候用冰,哪里就这么夸张了。”


    李氏说道。


    她眼神看着外头,像是在等谁。


    宋氏顺着她的眼神看了一眼,突然像是想起什么,压低声音道:“侧福晋,先前那事您就不觉得有些古怪?”


    “什么事?”李氏收回眼神,疑惑地看向宋氏。


    宋氏拿手指在桌上写了个耿字,“就是她啊,我回去后怎么琢磨怎么觉得稀奇。这太医都治不好,她怎么有办法?而且,我觉得啊……”


    宋氏还想说耿妙妙先前只字不提自己有办法给二阿哥治病,分明是居心不良,故意想拖着二阿哥的病情,等病情严重再出手帮忙。


    她一番话还没说完,李氏脸色就沉了下来,不悦地冷冰冰看着她,“宋格格,这些话我今日只当做没听见,以后要是我在外面听到一言半语,你别怪我把事算在你身上。”


    她语气严肃,面沉如水。


    梢间门内顿时安静了下来,静得连一根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宋氏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就仿佛被人打了一巴掌,嘴巴张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只好勉强笑了下,“侧福晋好大的脾气,我也不过就是这么说一句。”


    “祸从口出,妹妹吃了这么多年米,这点儿道理难道还不懂?”


    李氏冷冰冰,声音跟带着冰碴子似的。


    她越回想,越觉得这么多年来,宋氏没少在她跟前挑拨,弄得她名声越来越差,也越来越自以为是。


    宋氏被她的眼神看得不自在,匆匆别过头,一哂:“侧福晋好大的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