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顺应天心者,得天助!

作品:《镇武天下:开局召唤宇文成都

    深山古寺,钟鸣厚重。


    站在山下,静静凝眸,望着安详的古寺,冥冥之中仿佛有着某一种古老的召唤。


    清寒在风中,似是佛语喃喃,又好像在尘世的纷杂中听到了一丝超脱。


    老天师沿着坎坷的山道踏入一座简朴而古老的寺庙中。


    寺庙之内只有三间破败的瓦房,其中一件供奉着一座破旧的佛像。


    一名老和尚坐在佛前低声念诵着佛经,一名沙弥在费力的拉着木桩撞击着厚重的铜钟。


    这里是万福寺,但又不是万福寺。


    万福寺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宝刹,而此地只是一座古老且破旧的小庙而已。


    “枯木!”


    “阿弥陀佛!”


    正在诵经的枯木大师轻声念道,尔后缓缓站起身来,露出了一张沟壑难平的脸庞。


    “天师怎么来了!”


    他望着老天师,深邃的眼眸充满了淡淡的喜悦。


    那是再见老友的喜悦。


    老天师上前,抬头看了看破旧的佛像。


    “万福寺有覆灭之灾!”


    “何来覆灭之灾!”


    枯木大师问道。


    “新安郡王,镇武司!”老天师淡淡的说道。


    枯木大师面露慈和的笑容,“因果如此!”


    老天师诧异的看着他,“你已知晓。”


    枯木大师摇摇头。


    “贫僧已经三十年没有下山了,从何知晓?”


    “那你为何说因果?”


    “种下的因,得到的果!”


    老天师嘴角微微抽动,“少扯这些废话!”


    这个老家伙最喜欢打机锋。


    “哎~~”


    枯木大师长叹一声,缓步走到屋檐下,望着昏暗的天色。


    “这些年万福寺已经不是万福寺了!”


    老天师眉头微皱,也明白了枯木大师的意思。


    “那你为何不管管?”


    以前的万福寺是真正的佛门圣地,寺中弟子皆是一心向佛,可现在的万福寺已经被红尘世俗侵染。


    “佛曰,随心,随性,随缘。”


    “生是大梦,死是大觉!覆灭为灾,长存为祸。”


    “万福寺传承千年,如今劫难将至,非人力能扭转乾坤!”


    枯木大师轻声说道。


    “伱早就预料到了!”老天师道。


    “也不算早,只是三年前而已!”枯木大师说道。


    老天师眉头紧锁。


    “三年前!”


    枯木神色有些无奈,“三年前,言珍曾来找过贫僧。”


    “他说了什么?”


    “他说老了的璃皇更危险!”


    “……”


    老天师沉默不语。


    老了的璃皇更危险,这似乎跟天州江湖没有关系,但实际上帝皇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整个天下。


    镇武司的建立,璃皇的态度,天州宗门势力的结局早已注定。


    “那你打算~”


    老天师也不知道该如何说。


    “随缘吧!”枯木大师道。


    “不闻不问?”


    “贫僧大限将至!”枯木手中捻着佛珠,说道。


    老天师看着他,眼眸间多了一缕惆怅。


    大限将至!


    也是!


    如今的枯木大师已经一百三十多岁了,在先天武者中已经算是高寿的人了。


    ……


    清思园中。


    秦威开始了授官之礼。


    其实没有太多的礼仪,秦威向来不喜欢那些繁杂的礼节。


    他只是将之前准备好的官袍,官印分发给众人而已。


    待授官结束,众人换上了官袍,再次汇聚在正堂之中。


    秦威坐在主位上,平静的扫视着众人。


    指挥使:铁手。


    指挥同知:宣煌。


    指挥佥事:文素、程莫深。


    千户:段峰、钱守等四人。


    这便是天州镇武司目前所拥有的官员。


    单论高手,这天州镇武司要超过京都的镇武司。


    毕竟眼前这七位来自各大宗门的官员皆是九品武者,而目前京都镇武司只剩下诸葛正我一个九品武者。


    “诸位既然已经是镇武司的官员,那就要遵守镇武司的规矩。”


    秦威徐徐说道。


    “我等谨遵殿下教诲!”众人齐声应道。


    秦威看他们这副毕恭毕敬的样子,嘴角微翘。


    “本王这里有一个任务需要你们完成!”


    众人面面相觑。


    “万福寺欺压百姓,弄权敛财,其罪当诛!”秦威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堂中众人的神色。


    而随着他的话说出口,众人的神色顿时变得不自在起来。


    “本王需要你们拿下万福寺!能不能做到?”


    秦威摩搓着手中的玉佩,笑眯眯的说道。


    当了镇武司的官,那就要为镇武司办事。


    不然他给这些人官职干嘛?


    仅仅只是为了拉拢他们吗?


    不办事的人可不值得拉拢!


    而借刀杀人,这刀就是眼前这些人,以及这些人背后的宗门势力。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敌人是万福寺,这是秦威的选择。


    友是何人,还要看眼前这些人的选择。


    谁愿出力,谁就是友。


    谁不愿出力,谁就会变成敌。


    所谓以损推演,就是敌人和友方的损失,不管他们谁有所损失,都对秦威和镇武司有利。


    敌人无需多说,友方损失相当于削减这些宗门势力的力量,有助于镇武司更加方便控制他们。


    也可以将这次任务当成投名状,是各大宗门给镇武司的投名状。


    如果各大宗门愿意出力,那镇武司才会真心接纳他们。


    如果不愿意,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秦威面带淡笑,安静的看着他们,等待着他们的选择。


    众人相视一眼,宣煌上前一步,“启禀殿下,古剑门八百弟子任由殿下调遣!”


    此话一出,其他人的脸色变得更加难堪了。


    古剑门这是把所有的赌注全部压在镇武司身上了。


    “好,很好!”


    “小顺子!”


    秦威笑道。


    “小的在!”


    “准备笔墨!”秦威吩咐道。


    小顺子立即让人准备起笔墨。


    片刻之后,秦威提笔站在案桌前书写了八个大字。


    龙飞凤舞,雄起飘逸,看起来颇有气势。


    其实秦威的毛笔字也就一般,前世他就不会写毛笔字,倒是继承了前世的记忆和习惯,他用毛笔写字算是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不过有句话说的好,胸中有丘壑,笔底见豪气.。


    秦威看着纸张上的八个大字,满意的点点头。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宣煌轻声念道。


    “来天州之前,李勋前辈曾问过本王大璃的武者缺少什么?”


    “本王说缺少侠义!”


    “行侠仗义、济人困厄乃是人之本份,这只是侠之小者。”


    “侠之大者,当为国为民!”


    秦威看着宣煌,徐徐说道:“可是自三十年前,朝堂颁布尚武令后,民间宗门势力无钱粮之赋税,无劳苦之徭役。而且尔等还占据着大量的产业,与民争利,夺取民财!”


    “朝堂待宗门不薄,然宗门却对朝堂不恭不敬!甚至藐视朝廷官府。”


    “你们觉得这样合适吗?”


    堂中众人低头沉默不语。


    “陛下为何要建立镇武司?你们没有想过,你们只是觉得镇武司会侵犯你们的利益,限制你们敛财。”


    “说句不好听的,如今尔等就是皇朝之祸!”


    “如果镇武司没有建立,那以后来天州的将是百万大军!”


    “不要觉得本王苛待你们,你们更应该明白顺应天心者,得天助,顺应民心者,得民助!”


    “镇武司不会将所有的宗门势力一网打尽,镇武司只会让天州的宗门更加有秩序的发展。”


    秦威语重心长的说道。


    听到这一席话,众人心中多少有些思考。


    或许短时间内,他们的观念很难改变。


    但秦威还是觉得应该跟他们讲讲道理。


    一味地打压是不可取的。


    恩威并施才是正解。


    这‘恩’不只是恩惠和赏赐钱财利益,还要在心理上给与认同和荣誉。


    “宣大人!”


    “这幅字送给古剑门,希望以后古剑门不要辜负本王的期望。”


    秦威神情肃然,望着宣煌。


    对于宣煌,他也算是非常了解。


    从宣煌出现在京都开始,他便让皇城司调查过宣煌。


    宣煌算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江湖武者。


    他不作恶,也不行善,他有良知,但不会去考虑朝堂、百姓。


    遇见不平事,他会管,但仅仅只是管当前事。


    简单来说,他就是个拥有侠义之心的侠之小者,不是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


    宣煌有些发愣的看着秦威。


    秦威的一番话是他从未想过的事情。


    为国为民,或许对他来说有些大,有些遥远。


    “怎么,看不上本王的字?”秦威问道。


    宣煌这才反应过来,连忙伸手接住。


    “下官~”


    “下官~~”


    他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秦威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都回去想想。”


    “三日之后,本王会去万福寺,尔等若是愿意跟着,那就随本王一起,若是不愿,那就是放弃了镇武司的官职!”


    “散了吧!”


    说罢,他抬腿走出正堂。


    良言他已经说完了。


    听不听,愿不愿意接受,就要看他们自己的选择。


    秦威想要让古剑门作为天州宗门势力之中的典范。


    但是他不知道古剑门能不能承受的住。


    ……


    夜半。


    繁华的天州城再次陷入寂静。


    客栈之中,宣煌看着桌上的那副字,愣愣出神。


    “怎么?还在想殿下的话?”


    丁若恒坐在旁边笑道。


    宣煌回过神来,微微点头。


    丁若恒捋着胡须,轻轻笑道:“你还是太年轻了!”


    “与殿下相比,我并不年轻!”宣煌道。


    丁若恒微微摇头,“殿下心思深沉,又岂是你能相比的。”


    老而成精!


    论实力,丁若恒或许不如宣煌,但是论见识和阅历,他远超宣煌。


    宣煌如今四十多岁,虽然已是人到中年,但实际上宣煌还是有些少年的单纯。


    毕竟他一心向武,很少插手凡俗事务。


    这是他的缺点,也是他的优点。


    “其实着八个字不重要,重要的是殿下说的另一句话!”


    “什么话?”


    “顺应天心者,得天助!”


    宣煌眉头微皱,看向丁若恒。


    “什么是天心?在镇武司,殿下就是天心,在大璃,陛下就是天心!”


    “天心向武,武道就能昌盛,天心弃武,武道就会衰败!”


    “我等要做的只需顺应天心即可!”


    丁若恒说道。


    “所以呢?”宣煌道。


    “所以殿下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丁若恒道。


    宣煌眉头紧锁,“既然要顺应天心,那之前我们又为何要去京都找成国公府?”


    “因为那时候我们接触不到天心。”丁若恒道,“无法感知天心,自然要依仗权势。”


    “可惜成国公府的权势我们没有依仗上,不过也幸好我们没有依仗上。”


    “呵呵~~”


    丁若恒笑道。


    宣煌理解了他的意思,不过他还是说道:“我还是喜欢这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随你便!”


    丁若恒不在意的说道。


    或许在他看来,这只是秦威的手段。


    不过宣煌喜欢也无所谓,只要不是反对秦威即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