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匈奴竟然有火药?

作品:《大秦:千古一帝从小兵开始赵启

    单从外表的痕迹来看,上郡承受了猛烈的攻城之战。


    可明明一侧城墙坍塌,为何上郡依然能守住?


    赵启心中疑惑不已。


    等到赵启率军走近,此时城墙内,已经站满了不少秦军将士。


    借着初升的眼光,赵启在人群中看到了蒙恬。


    此时的蒙恬,脸色惨白,一脸的血污,显然是一夜没睡的情景。


    赵启看着蒙恬,蒙恬也自然看见了赵启。


    他大笑着跨过坍塌的城墙跑了过来,赵启眼含泪光,仿佛峡谷之战犹在昨日一般。


    下马后,迎面而来的蒙恬,给了赵启一个大大的拥抱。


    “好兄弟!”蒙恬重重地拍着赵启的后背。


    这一次的军报,蒙恬本是犹豫要不要发出,各地的郡县皆收到了陛下的通告。


    此时的秦国,由太子启监国,太子的意志代表了大秦的意志。


    蒙恬是实在没有办法,才发了军报,可没成想,赵启竟然亲率大军前来救援,而且速度如此之快。


    蒙恬感动,可片刻后,他离开赵启身旁,伸手擦去眼角的泪花,拱手道:“望殿下恕罪,臣越界了。”


    “蒙恬大哥,你这般便是见外了。”赵启重重地捶了蒙恬一拳。


    蒙恬看着赵启真挚的眼神,哈哈大笑着,紧跟着看到了身旁的陈副将,把陈副将往怀里一搂,笑道:“好家伙,这才两年都成了大将军了!”


    陈副将沙哑着嗓音道:“将军!没丢你的脸。”


    老朋友见面分外高兴,蒙恬眼眸中闪着泪光,看着赵启身后的大军,开口道:“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


    赵启知道这里不是谈话的地方,连忙道:“先进城吧。”转头对黑夫道:“让大家帮忙修补城墙。”


    众人簇拥着赵启,前往上郡城内。


    说是城池,实际上这就是一座军营而已,可驻扎数十万的大军,整体的城池并不大。


    整个城池的建筑,完全是为了守护秦国北方而建。


    到了军中大帐内,蒙恬让出了上座。


    赵启也不客气,坐在了主座上,他看着台下的地图,开门见山问:“这上郡目前是怎么回事?为何我们在路上,还遇到了匈奴残党?”


    蒙恬叹了口气,正要开口,门外忽然进来个青衫长袍的青年,他进了帐内,看向了首座。


    盯着赵启看了一会,蒙恬赶忙起身介绍道:“他是扶苏。”说着又指着赵启,还未介绍,扶苏笑着行礼道:“弟弟见过兄长。”


    营帐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尴尬,要知道扶苏本是能成为太子的人选,可却被赵启给夺去。


    这在任何人身上,多少有点怨恨,可眼前的扶苏却是表现的淡然,礼貌有加。


    蒙恬哈哈笑着,打着圆场,招呼扶苏坐下。


    赵启噙着笑,看着扶苏,心中忍不住感叹,若是秦国交给这等人手中,兴许不是暴秦,可他能服众吗?


    想归想,赵启还是礼貌问:“弟弟在这边疆受苦了,这次解决完匈奴后,随我一起回咸阳吧。”


    扶苏笑道:“全凭兄长安排。”


    见两人这般融洽,蒙恬有点不知所措,原本他还准备了说辞,调和二位的矛盾,可没成想,这两兄弟竟然相敬如宾。


    这让他准备好的说辞,都吞回了肚里。


    可扶苏这般谦逊,蒙恬是知道理由的,于是从身上取出一张纸,笑道:“殿下,你这《大学》写的可真好,连我这个大老粗,都拜读了数遍。”


    赵启没想到蒙恬竟然也有《大学》,忍不住问:“这你从哪得来的?”


    扶苏抢着回道:“这等精妙著作,自然流传甚广,兄长真乃博学之人。”


    见扶苏这般夸赞,赵启忽然有点不好意思,倒是蒙恬忍不住眨着眼。


    那意思很明确,仿佛在说,扶苏现在可是你的小迷弟。


    赵启不知道的是,不止扶苏,现在大秦治下内,不少的儒家学子,把《大学》奉为衡量自身君子的标准。


    这种思想,也会在各地的学堂,流传下去。


    赵启心中暗探,儒家果然是劝人向善的学说,这《大学》确实有着过人的哲学思想。


    称赞过后,赵启又把话题拉回到了原点,“这上郡,到底是怎么了?”


    赵启指的是城门被毁一事,这匈奴擅长射箭,可单纯的箭矢,可无法摧毁城墙。


    说到这里,蒙恬叹了口气:“去年,那匈奴单于来报仇,多亏了李信来帮忙,给他打了回去,没成想,这才春天,匈奴又来了。”


    蒙恬顿了顿,继续道:“这一次,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得知了火药的配方,带了大批的火药,前天攻城,把城墙给炸塌了。好在匈奴人不善近战,破了城墙,尝试了数次都没有攻入城内。”


    赵启疑惑道:“火药?他们是怎么知道配方的?”


    这种火药的配方,只在秦国内部流传,而且官方是禁止民间私自制造这种危险物。


    何况他们也没有材料制作,这匈奴是如何得知配方,并且还制造出来的?


    蒙恬摇摇头:“这件事,我也觉得很蹊跷,这配方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可这匈奴是如何得知的。”


    一旁的扶苏也开口:“确实,他们有这种大杀器,着实让我们大吃一惊。”


    赵启陷入沉思,火药的配方也就只有秦国内部少部分人知晓,难道是他们买的成品?


    有这种可能,可匈奴如何和秦国人做贸易?


    赵启眉头紧皱,难道大秦有着匈奴的细作?


    想到这里,赵启开口问:“匈奴和六国哪家有着贸易往来吗?”


    贸易在这个时代,并不多见,可在和平时期,匈奴还是会拿一些牛羊的皮革来秦国换取日常的用度。


    这本是常见的双方互换资源买卖,就算秦国没有,赵国、燕国等地也会有着一些这样的交易。


    只是去年单于的儿子死后,这般的友好活动就再也没有。


    匈奴人恢复了他们的獠牙,进入中原烧杀抢掠。


    蒙恬思考了片刻道:“这个可能性,我们也想过,可确实没有,不过……”他顿了顿道:


    “据说,楚国的屈家,以前和匈奴有着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