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驰援王翦

作品:《大秦:千古一帝从小兵开始赵启

    半晌后,赵启眸中精光闪动,似是有了主意。


    他看向台下的众人,这些跟着自己一路拼杀过来的部将,心中有着些许担忧。


    良久后,他缓缓开口:“乌江之围,必须要解,可如若正面硬闯,无异于以卵击石。”


    赵启顿了顿,没有继续说话。


    黑夫与陈副将看出了将军的心思,连忙开口:“将军有话直言便是,我等自当拼尽性命!”


    陈副将还好,可黑夫的升迁,完全是跟着赵启一路走来。


    眼见自家将军有着难处,自当是挺身而出。


    赵启深吸一口气:“眼下,我需要你们其中一人,领一支部队,泅渡乌江,攻陷楚军大营,既然项燕可以围困住王翦,那对岸大营兵力必然不会太多。”


    黑夫闻言,当即就要跪下领命,可被陈副将单手拉住。


    陈副将向前一步:“将军,末将愿意领兵前往,乌江虽然不宽阔,可要渡过并非易事,恰好末将打下在江边长大,水性极好。”


    黑夫也跟着请命:“将军我去吧!陈副将还要担当更大的职责。”


    赵启望着眼前的两人,思绪翻腾,这泅渡乌江可就没法携带辎重,只得靠双腿前进。


    秦人向来在陆地上奔驰,会游泳的可不太多,赵启估摸这一次能挑选出一万的将士都够呛。


    而偷袭楚军大后方,必然会招致楚军报复,如果没有及时赶回,恐怕大半都要死在乌江对岸。


    “黑夫兄弟,你就别和我抢了,老陈我当兵多年,军功到现在都没捞到个将军,这回就当你帮老哥一回!”陈副将笑着拍了拍黑夫的肩膀,眼神真切。


    黑夫张着嘴,刚想继续说,肩膀传来了更大的力道,黑夫眼眶闪着泪花,不知道该说什么。


    泅渡乌江,无异于九死一生!


    敌方军情不明,可大家都知道,楚军可不是土鸡瓦狗。


    这些楚军,可是秦军在战场上的劲敌,哪怕是留守的楚军,也不好惹。


    何况连口粮都无法携带的部队,只要第一波没有冲下,生还的可能性基本上没有。


    除了这个办法,大家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前方几十万秦军随时都有崩盘的风险。


    事不宜迟,赵启打断了两人:“就这样吧,陈副将你即刻去军中挑选会水性的好手,越多越好。”


    陈副将立刻领命,转身出门,现在大家都知道,时间紧迫,多耽误一秒,战局就会有变化。


    快要走到门口,赵启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一定要严格挑选,不会水性的胆敢谎报,军法处置!”


    陈副将心中一紧,点头领命:“诺!”


    他心中也知道,说是敢死队,可愿意与他一同泅渡乌江的,恐怕不在少数。


    将军,也是怕大家意气用事。


    等到陈副将出门后,赵启对着黑夫道:“我军休整半日,待到陈副将出发后,我们即刻出发。”


    ……


    回到军营,陈副将立刻招来副官开始点兵,实际情况比赵启想的要好一点。


    在陈副将再三的确认下,一共有八千的锐士,精通水性。


    大家得知想要击溃楚军后方,全都跃跃欲试,可将军说的清楚,不会水性的禁止报名。


    最终八千的锐士出列,陈副将带着众人朝着既定的乌江据点开拔。


    时间紧迫,他们还要瞒过楚军的哨探,任务繁重。


    而待到陈副将离去半个时辰后,郢都接近九万的大军出城。


    目标乌江边上!


    而一同过来的崔耀,此时也开始一一拜访城内各个士族。


    ……


    乌江岸边,楚军大营内。


    项燕端坐在主将位置上,手里拿着秦军的战旗,静默不已。


    如果细看沙盘,就可以看到项燕手里拿着的,正是郢都秦军的战旗。


    放在那里?


    项燕犹豫不决,此时的秦军已经成了瓮中之鳖,眼下天色已黑,前线战事稍缓。


    连续几日的强攻,让秦军消耗不少,可项燕虽然困住了秦军,却是只守不攻。


    在他看来,击溃秦军主力只是时间问题,只要围住就好。


    这一次,项燕赌上了一切,乘着多日袭扰,秦军疲乏,借着大雾强行渡江。


    从侧翼给了秦军一个措手不及,这本是一个十分大胆的计划。


    可又是项燕唯一的胜算,好在上天站在项燕这一边,一切如计划那样,没有丝毫纰漏。


    大军顺利渡过乌江,顺利偷袭了秦军,眼下也顺利完成了合围。


    只要自己不主动进攻,秦军想要突围成功,兼职难上加难。


    当年李信二十万人与城父之下,也是如此,最终只有数千人逃脱而已。


    只要项燕吃掉了秦军主力,那秦国元气大伤,楚国失去的领土自然会顺利收回。


    而其他被灭的各国,也会有机会复国。


    实际上,昌平君成了新的楚王后,一直派人前往各国旧地联络人员,准备共同抗秦。


    可大家都保持观望的态度,只要自己这一战击垮秦军,一切都将改写。


    唯一的变数,便是身后的郢都方向。


    赵启!


    这个令项燕咬牙切齿的名字,多次坏了自己好事。


    虽然郢都只有十万守军,并且项燕也做好了足够的准备,可他的内心总是隐隐担心。


    “你究竟会从哪里来呢?”项燕看着沙盘上,自己的排兵布阵喃喃自语。


    手上的军旗,久久不知插往何处。


    ……


    乌江边上,天色已晚,此时秋风瑟瑟,江边的芦苇荡,随风飘摇。


    忽然,芦苇荡里缓缓有个黑点露出,看样子是一个木板,紧跟着木板上漂出一个黑色圆点,朝着乌江对岸慢慢漂去,紧跟着第二个、第三个……


    乌江两岸寂静无比,借着月色,密密麻麻的人影爬上了对岸。


    陈副将打了个激灵,赶往脱去内衣拧干,拿着身旁的干衣服换了起来。


    为了加快行动,他们脱去衣物,用简单的芦苇织成木筏,衣物都放在上面。


    不一会,八千的秦军锐士顺利上岸,等到所有人都穿着整齐。


    陈副将认准了方向,带头朝着楚军大营奔去。


    月光下,数千个小黑点,快速地移动着。


    而距离项燕大军二十里处,一出山坳里,赵启正带着慢慢朝着楚军大营处进发。


    忽然,“咻咻”的破空声响起,赵启心中一凛,大喝道:


    “敌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