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作品:《大秦:千古一帝从小兵开始赵启

    淳于越进了宫殿,看到嬴政后,立刻俯身一拜。


    “老夫淳于越,参见大王。”


    嬴政摆摆手,“免礼。”脸上记着微笑道:“淳老,今日为何而来啊?难道不应该在教导赵启么?”


    “教导?”淳于越一愣,连忙摆手,“不敢不敢,老朽可不敢谈什么教导。”


    嬴政的脸色更难看了,很显然赵启是做了什么,让淳于越都不敢当他老师。


    嬴政表情无奈,望了李斯一眼。


    李斯立刻会意,走下台阶,搀扶着淳于越道:“哎呀,淳老,有何事不妨开口,武成君虽然战功赫赫,可毕竟还不过双十,有什么做得不对的,还望海涵啊。”


    见李斯如此会来事,身旁的赵高内心翻了翻白眼。


    自己的戏全让李斯抢了,自己以后如何在秦国立足?


    淳于越听到李斯如此说,连忙苦笑着摆手:“没有没有,武成君乃是有大智慧之人,老朽没有资格教导啊,老朽还拜了武成君为师呢。”


    李斯闻言笑意更浓了,“哎呀,淳老,你就别开玩笑了,武成君为人直爽,如果有得罪您的地方,千万别往心里去。”


    嬴政这时候也跟着附和:“可千万别惯着那小子,犯错就要受罚。”


    淳于越见自己说了两次,大王和李斯仿佛都误会了,可自己怎么解释他俩又不听,急的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


    李斯连忙帮着淳于越胸口顺着气。


    淳于越没好气地打开李斯的手。


    赵高这时候看不下去,对着嬴政道:“大王,武成君天资聪慧与淳老辩驳一番后,淳老拜服,所以拜了武成君为师。”


    这话一出,李斯和嬴政都愣在了当场。


    “什么?”嬴政仿佛没听清,问了一句。


    “淳老拜武成君为师。”赵高又重复了一遍。


    李斯瞪大了眼睛,刚想继续顺气的手,闪电般地缩了回来,盯着淳于越道:“淳老,莫不是你受了什么胁迫才如此?”


    嬴政也重重拍了下龙椅,“那小子敢动粗?眼里还有没有王法了?”


    淳于越此时满头大汗,哭笑不得,双手用力拍了下大腿:“哎呀,没有动粗,我心甘情愿,我就拜师了,你们怎么不信呢?”


    半晌后嬴政和李斯才渐渐平缓了下来,可脸上还是一副难以置信。


    自己让赵启去找个老师,结果他当了别人的老师?


    嬴政就是再敢想,也想不出会是这么个结果。


    如果说淳于越今日来,说赵启给他的房子拆了,嬴政还会信。


    可一个毛头小子给一个大儒去当老师,这说出去谁会信?


    可事实就是这样,良久后两人这才勉强接受了这个事实。


    见大王不说话,淳于越兴高采烈地说:“大王,武成君对于儒家的研究还在我之上,今日他提了个想法,非常契合大王统一天下的想法。”苏丹小说网


    “哦?”听到赵启提了个想法,嬴政来了个兴趣,“你说说,是什么想法。”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淳于越一字一句把赵启的话,重复了一遍


    嬴政与李斯,慢慢咀嚼着话语的含义,两人不由地点点头。


    这确实是个大智慧,当然前提是熟读儒家之前的理念。


    拜淳于越所赐,嬴政对于那些儒家治国的理念烂熟于心,可他并不认可。


    相比于儒家的口嗨派,法家反而更加的务实。


    而商鞅变法后,秦国切切实实地变得更加强大,这才有逐鹿中原的资本。


    如果这时候推行儒家,完全不合时宜。


    其中的民为贵、君为轻,嬴政很不赞同。


    哪怕他情愿自己少吃点,也不想去老百姓的口里盘剥军粮。


    君王是这个国家的基点,一个好的君王可以让国家繁荣昌盛,而一个庸才则会导致一个国家灭亡。


    七国的争霸环境,可不是说你好,我好,他也好。


    而是要审时度势,根据周边国家的发展来调节自身的发展进度。


    可不是说,我不打其他国家,其他国家就不来打你。


    所以,儒家思想并不能为自己所用,嬴政看中的只是其中的礼法部分。


    可今日听淳于越这么一说,儒家仿佛又给嬴政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一个完整的链路,而嬴政此时则处于平天下的阶段。


    修身,嬴政自小颠沛流离,13岁即位,22岁才正式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