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李斯的压力

作品:《大秦:千古一帝从小兵开始赵启

    赵启没有想到,自己随口的一句,让李斯的调查陷入了困境。


    身旁的赵高心里倒是乐开了花,害怕李斯继续询问,便转移话题道:“武成君,我记得在陈郢你还有旧相识,眼下在咸阳也有落脚之地,是否要接过来?”


    “已经安排人去接了。”赵启说罢,估算着时间,要不了多久,虞宁他们应该就会来到咸阳。


    赵高乐呵呵地笑着,“那就好,那就好,我还记得虞姑娘容貌绝美,想必武成君也是久候煎熬。”


    赵高本意只是开一句玩笑,一方面转移下话题,一方面缓和下气氛。


    可话刚离口,就感到身上一股冷气,打了个冷战。


    赵启此时眼神冷冰冰地望着自己,一言不发。


    赵高觉得好笑的笑话,在赵启看来是冒犯,眼前的赵高在历史上的名声可不是很好。


    虽然,此时的赵高,并没有做出让赵启觉得越界的地方,可开虞宁的玩笑,那是自然忍不了。


    李斯见着尴尬的气氛,连忙打着圆场,“赵大人,武成君一表人才,身边哪里少得了美人?”


    赵高连忙赔笑,“那是,那是,武成君莫要见怪,我这也是嘴快瞎说。”


    虞宁与赵启的关系,在座的两人都不清楚。


    只得从赵启的反应来判断,见赵启脸色变冷,两人只得赔笑。


    赵启看着面前,两个尬笑的人,心中忍不住感叹,“这可是未来秦国最有权势的两人,此时却在我面前低头赔笑,这权柄果然有用。”


    被封为武成君的赵启,早已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小兵。


    赵启忽地咧嘴一笑,“无妨,赵大人此次过来有何贵干?”


    赵高尴尬一笑,脑中却有飞速流转,笑道:“这不是怕武成君,不适应咸阳生活,特来问问,还缺什么。”


    “是大王让你来的?”赵启眯着眼睛问。


    赵高心里咯噔一下,若是只有赵启,他随便一说,赵启也无法查证。


    可李斯在现场,若是他承认,李斯必然生疑。


    赵高张嘴想要说什么,却又说不出口。


    倒是赵启率先开口,“感谢赵大人这么关心我,我在这吃喝不愁,舒适的很,既然不是大王让你来的,那就请回吧,我与李大人还有要事相商。”


    说罢,赵启就唤来了守卫,“送”赵高出府。


    被两位守卫架着的赵高,脸上的表情似哭似笑,面对还在发怒的赵启,他不敢说话,跟着守卫出了府邸。苏丹小说网


    一旁的李斯,心里忍不住讥讽赵高。


    武成君可是一位武官,一位纵横沙场,杀人如麻的将军!


    你赵高直接开人家女人的玩笑,这不是找死吗?


    何况人家还是大庶长!


    现在的武成君,可不是几个月前,你赵高去宣读赏赐的小将军。


    赵高真是拎不清。


    ……


    出了赵府的赵高,面如寒霜,一句话没说上了马车。


    车夫如往常一样,载着赵大人回到了府邸。


    等到回到自己房间,遣散下人后,赵高看着铜镜里面的自己。


    忽地,“呵呵”怪笑起来,笑声越小越大,渐渐张狂。


    赵高忽然猛地扯下铜镜,用力摔在案台上,一下、两下、三下!


    嘴里怒吼道:“看不起我!都看不起我!你们凭什么看不起我!”


    直至铜镜被赵高摔的变形,他才瘫软在地。


    ……


    章台宫内。


    李斯看着背对着自己的大王,一句话不敢说。


    许久嬴政的声音响起,“他自己说的,家翁在他小时候去世了?”


    “是的,大王。”李斯不敢抬头,“武成君是这样说的。”


    嬴政的身体一阵踉跄,李斯连忙上去搀扶。


    大王刚毅的脸上,此时脸色憔悴,李斯心中一阵难过,“大王,臣已派人去雍城细查,想必不久即可有消息。”


    在李斯的搀扶下,嬴政艰难地坐回了椅子上,叹了好几口气道:“算了,既然武成君这样说,那便是事实,寡人虽未得一子,可却得了个万人敌。”


    李斯连忙劝慰,“大王说的是,武成君真乃天赐我大秦虎将。”


    嬴政摆摆手,单手扶额,一动不动。


    李斯尴尬站在原地,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大王此时正处于伤心时刻,自己在这恐怕会打扰大王。


    想到这里,李斯缓步往后,准备离开。


    “前线的粮草如何了?”刚刚转身,正准备走出大殿的李斯,听到了大王浑厚的声音。


    李斯连忙转身,只见大王此时已负手而立,盯着眼前的沙盘。


    李斯心中感慨,大王这恢复的速度是真的快。


    李斯斟酌了下,开口道:“大王,前线40万大军的粮草,已经运过去了,眼下马上秋收,后续粮草准备也会充沛。”


    嬴政没有回话,只是静静看着沙盘,半晌后才问,“听说北方的匈奴,最近有异动?”


    秦楚交战之际,北方的匈奴得知后,也是跃跃欲试。


    自从赵国被灭,这城防的工作,就落在秦国身上。


    “是的大王。”李斯上前,指着北方燕国与匈奴的交界处,“匈奴多次从原赵国、燕国的疆土,来我境内掳掠,据蒙恬将军回报,每次匈奴并不正面迎战,抢完就跑,无法追击。”


    “北方的战马还够用吗?”


    战马也属于军需,也是李斯掌控。


    眼下北方大量的优质战马,被调往秦楚战场,蒙恬所说的无力追击却是事实。


    没有足够优质的战马,秦国军队,只得看着匈奴逃走,毫无办法。


    李斯斟酌了一下回道:“北方战马只有组建一个数千人的骑兵部队,无法装备满整个军队。”


    言外之意,蒙恬空有十万大军,可却没有十万匹战马,只能固守秦国本土,无法守卫赵国、燕国交接的地方。


    嬴政仿佛听懂了,朗声道:“没有赵国、燕国,只有秦国!”他指着原来赵国、燕国与匈奴的交界处,“这些都是秦国的领土,让蒙恬最近打一场胜仗,打压下匈奴的气势。”


    “诺!”李斯领命。


    “另外。”嬴政转身看着李斯,“楚国主力尚存,明年的军粮,你可要好好准备。”


    眼下秋收将至,秦国四处开战,李斯觉得被压的有点喘不过气。


    提到军粮,李斯想到了赵启的土豆,可尚未证实,李斯也不敢妄言。


    只得低头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