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王翦又来讨赏了

作品:《大秦:千古一帝从小兵开始赵启

    咸阳城,章台宫内。


    这是秦国出兵几个月后的,又一个早朝。


    像往日一样,大殿内站满了大臣,处理完了日常的事务后,嬴政让赵高去拿前方的战报。


    几乎每隔两三日,王翦就会派人送来战报,汇报前线的战况。


    五十万大军,囤聚前方,每日所需要的吃穿用度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负责这些的是廷尉李斯,相比于其他人,李斯的怨言有点多。


    因为王翦除了日常的军粮外,还给他开了不少的珍稀食材。


    这让李斯大为头疼,王翦在前线表现的像一个只知贪图享受,唯利是图的小人形象。


    而其中的原因,李斯也能猜出一二。


    举全国之力伐楚,王翦的权利太大了。


    眼下除了北方蒙恬的十万大军,以及李信奔袭燕国的几万大军外,朝内真的没有多少人。


    拥兵自重,这是王翦自己担心的事。


    今日,赵高又像往常一样,朗声念出王翦的战报,前面大抵是汇报军队的训练成果。


    重点是在战报末尾,又写了一行:“今日,老臣年事已高,长期征伐在外,倍感空虚,还望大王赏赐几名婢女,以慰藉老臣。”


    赵高一字一句念完后,立刻站在了嬴政身旁。


    他也不知道,为啥每一次王翦的战报都自己来读,其中这类索要的次数越来越多。


    哪一次王翦不是被朝内的大臣骂个遍?


    果然,等到赵高念完,嬴政还未发话,大殿内已经乱成一锅粥。


    “无耻,可笑,王翦他消受的了这个吗?”


    “将在外,当以军事为重,这王翦日夜思恋这男女之事,如何带领我秦国获胜?”


    “大王,王翦三番四次讨要赏赐,实在是过分之极,应当下旨责罚啊。”


    ……


    谩骂声不绝于耳,嬴政坐立在高台上,只是静静地看着台下的众人。


    其中除了大部分武将没有开骂,还有部分几人,比如蒙毅、李斯和赵高。


    三人心中各有所思,李斯知道,这是大王故意在众人面前念这些战报,为的就是让王翦树立更多的敌人。


    就算是王翦拿下了楚国,后面再要赏赐,恐怕就不如愿了。


    比如封王封侯!


    只要有人在朝内谩骂王翦,日后就不会与王翦结为同盟。


    所以李斯低头不语。


    而蒙毅和赵高是不方便骂,之前骂的太狠,大王最后都赏赐了,现在只是省点力气。


    而令嬴政担心的是,大部分的武将都没有发话,其中还包括了李信。


    作为秦国军事三大家之一的李信,此刻沉默了。


    这原本是打击对手的好时机,李信却没出头。


    嬴政咳嗽了一声,台下的百官立刻止住了骂声。


    “我见诸位十分不忿,可谁又能替代王翦呢?”嬴政目光扫视,无人敢与之对视。


    话语虽短,可字字沉重。


    在秦国,可没几个人能带领五十万大军,打这所谓的国战。


    王翦索要的赏赐不少是不假,可人家有真本事。


    毕竟楚国也有四十万大军,领军的还是武安君项燕。


    能被封为武安君的,哪一位不是久经沙场的老将?


    无人应答!


    嬴政的目光还在李信身上多停留了下,可李信一言不发。


    这一点,嬴政十分满意,看来经历楚国挫折之后,李信也得到了成长。


    而此时李信的心里翻腾不已,他多想站出去说自己可以领军灭楚!


    可之前已经说过一次了,这一次自己已经没脸再说了。


    可忽然身旁的赵高出列,开口道:“大王,臣知道一人,估摸可担当此任。”


    此话一出,现场的人窃窃私语。


    李信闻言,身形一动,心中警惕万分。


    这赵高莫不是推举我吧?这是要把我往火坑里推啊!


    就算赵高推举自己,大王也不会让自己去的,到时候只会徒增笑柄。


    于是李信紧盯着赵高,赵高说完后,目光扫视了大殿一圈,看向李信时,发现李信也望着自己,于是微笑回应。


    这一下把李信吓的不轻,这死赵高竟然真的要推举我!这是让我李信在众人面前出丑。


    李信青筋暴起,胸中的怒火燃起,如果赵高敢拿自己当成笑柄,自己绝对不会放过赵高。


    “速速说来。”平日里不发话的赵高,这时候保举一人,嬴政十分感兴趣。


    赵高得令后,立刻说道:“大王,臣举荐之人大家都熟悉,就是于项燕交过手的……”


    李信一直盯着赵高,等到赵高说出前缀,李信确信说的自己,于是张嘴吼道:


    “闭嘴!”


    “赵启!”


    这两个字,两人几乎同时说出,一时间众人只听到了闭嘴,没有听到赵启。


    反而是近距离的嬴政听到了赵启,于是他扫视了李信一眼,脸色微怒。


    李信吓的立刻跪下,连忙说着“请大王赎罪。”


    愤怒冲昏了他的头脑,他这才意识到,现在可是在章台宫内,在议事!


    “你再说一遍!”用眼神惩戒了李信后,嬴政继续问赵高。


    赵高刚才被这一吼,吼的有点愣神,听到大王发问,这才继续说:“臣举荐陈郢守将赵启,他是咱们唯一一个挫败过项燕的大将!”


    赵启虽然赢过项燕,可他毕竟还年轻。


    五十万大军,可不是随便就能指挥的,听到是赵启后,大殿内反对的声音四起。


    辱骂王翦,只是说他太贪了,可没有人怀疑王翦的军事实力。


    包括李信。


    而赵启,还需要时间成长。


    赵高仿佛未听见这些,不管大王答不答应,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只要日后,赵启知道,曾经在大殿内,有一个人力举他为统帅后,这份人情就在了。


    嬴政听到赵启,立刻摇头拒绝了。


    “赵启还年轻,需要再历练历练。”这几乎是给这个话题下了定论。


    嬴政的话,得到了下面的一片附和。


    “大王说得对,他还太年轻。”


    “是啊,说不定打败项燕都是运气!”


    而李信这时候跪在地上,大王没有叫他起身,他也不敢起身。


    听到大家质疑赵启的能力,李信心里冷哼:“不过是运气罢了,这赵高真是失心疯了,竟然推举这样一个新人。”


    而就在这个时候,门外的传令兵慌忙地跑了进来。


    “报!报……战报……前线紧急战报!”


    大殿内的众人顿时面面相觑,怎么这王翦又送来一份战报?


    莫不是又要索要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