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蒙恬想去北方

作品:《大秦:千古一帝从小兵开始赵启

    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大厅鸦雀无声,不少人看向李信。


    李信一脸呆滞地四周看了看,都看我干什么?我什么都没说啊。


    蒙恬走了出来,拱手说道:“大王,臣觉得此事封赏不妥。”


    “哦?”嬴政有点好奇,“说来看看。”


    蒙恬看了一眼李信,然后开口说道:“赵将军,此次虽立了大功,可资历尚浅,升迁太快,臣觉得不妥。”


    李信嘴角抽搐,你蒙恬说就说,为什么要提前看我一眼。苏丹小说网


    就好像说,是我李信觉得赵启升的太快一样。


    正想反驳一下,李信却又停住了。


    这蒙恬恐怕是在给自己下套,自己上前说没人觉得赵启升的太快,恐怕蒙恬下一句就会同意。


    到时候赵启封赏又变成顺理成章了。


    这一次李信决定,自己一句话也不说,这才是上上之计。


    嬴政没想到蒙恬会说出这些话,如果是李信说出来,他倒不觉得奇怪。


    深深地望了一眼蒙恬,嬴政怎会不知道蒙恬心里所想。


    他这是在保护赵启。


    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这朝中多少人会眼红?


    而大部分的朝内大臣,都还指望着分封制时,可以多分点土地。


    就连战场上,抢夺人头功劳都时有发生,何况这种封侯拜相的大功劳。


    没有拆穿蒙恬,嬴政对着所有人道:“你们怎么看?”


    无人敢与嬴政对视,均低头不语。


    对于赵启升迁如此迅速,众人自然是不服气的,但是这种大臣的封赏之事。


    他们多说一句,都有罪,说了,可能就得罪了这位新晋的赵将军。


    不说,就等于默认了蒙恬的说法。


    目的都达到了,但人却是没得罪。


    “大王,臣觉得应该封赏。”赵高此时开口发言。


    谁都没想到,平日里话不多的中车府令,这时候给赵启说话。


    “赵将军此次立下如此大功,如若不封赏,我大秦的军功制岂不成了摆设?”


    赵高直接把秦律的军功制,给搬了出来。


    杀敌就可获得爵位,这是自商鞅后,开始实施的制度。


    这是秦国可以变强的主要原因,大秦锐士在战场上悍不畏死,为的就是这种公平的爵位升迁。


    眼下,这赵将军获得了天大的功劳,却不封赏,这实在是不妥。


    “不是不封赏,是等楚国灭了之后,大王亲自封赏!”蒙恬补充了一句。


    他也没想到,竟然有人会帮赵启说话。


    赵高不服,转身看向蒙恬,还想理论。


    台上嬴政开口道:“蒙恬说的有理,这赵将军功劳不小,得亲自封赏才是。”


    一句话,就定下了这件事的处理结果,大王都发话了,赵高也不敢反驳。


    立刻低头称是。


    李信虽然意外,但内心还是松了一口气。


    这秦国里弓箭射的最好的,就是他李信,而且屡立战功,也是赫赫有名的大将。


    这次楚国之战,减弱了李信不少的风头。


    这李信的箭法,在秦国无人能敌,可赵启却是连续两次,都用弓箭让人刮目相看。


    李信清楚,赵高所说就算有点夸大,也八九不离十。


    这让李信十分嫉妒,外加上赵启这升迁的速度。


    如果不加以控制,要不了多久,就会超过自己。


    已经有了王家和蒙家,李信可不想连老三都做不到。


    台下众人的表情,嬴政尽收眼底。


    想了一下又开口道:“暂时不赏,不代表不赏,寡人赐赵启泰阿剑,所有守城将士,按军功封赏,有功者再赏五金。”


    对于守城将士的封赏,没有多少人在意。


    但是大王赐了赵启泰阿剑,泰阿剑啊,场内众人心里一惊。


    大王这是要好好栽培赵启啊。


    泰阿剑,这是所有大秦将士梦寐以求的佩剑,是秦国从楚国手上抢过来的。


    这是大王对于一个将军最高的肯定,才会赠予此剑。


    秦国将军这么多,没有一人可以获得此剑。


    李信出兵之前,嬴政曾经说过,攻下郢都,灭了楚国。


    就赏赐李信这把泰阿剑,这把剑隐隐成了将军们最高的荣耀。


    李信听到泰阿剑时,双手紧握,牙根紧咬。


    这是我李信的剑,你赵启凭什么,如果不是项燕偷袭,我怎么会败!


    泰阿剑,就这样被大王送给了赵启。


    楚国还没灭呢,赵启就得了这把剑,可见大王对赵启的期许。


    希望赵启拿着这把剑,继续建功立业,灭了楚国。


    蒙恬倒是没有嫉妒,泰阿剑他也想要。


    但是自诩自己没那个实力,去打败项燕。


    年轻一代的两位将领,李信和蒙恬,被项燕大败。


    剩下的就是老一辈的大将,王翦了。


    但是这次项燕被赵启打败,斩杀八万楚军。


    这样的战绩,就算是王翦来了,也不容易办到。


    当然,前提是两军互相攻伐,这种守城的损耗,李信自信也能做到。


    到此刻,李信都认为,赵启靠的就是运气。


    如果有三万大秦锐士,李信他也可以守住陈郢。


    自己的运气,都被赵启给抢完了。


    一颗仇恨的种子种了下来。


    嬴政看着李信,满脸的不服气,心中暗动。


    叹了口气道:“李信听命,你去燕国故地驻防,等来年机会成熟,灭了燕国,再灭齐国!”


    李信还在愤恨着,听到大王的话愣了一下,忍不住说道:“大王,可楚国还未灭啊。”


    “灭楚之事还要从长计议,去驻守燕国你有什么意见吗?”嬴政望着李信,目光如炬,神色冷峻。


    李信赶忙跪下道:“臣不敢!”


    李信的这种挫败感,嬴政可以理解,所以打发他去燕国驻守好好冷静冷静。


    楚国,暂时不需要李信了。


    唉……


    嬴政叹了口气,看来还得答应王翦的要求,六十万的大军派出,这让嬴政有点担心齐国会有所动作。


    李信去那边也可以震慑齐国。


    看朝议差不多了,嬴政问道:“还有何事要议的,没有就散了吧。”


    蒙恬闻言立刻又走了出来,开口道:“臣有事!”


    嬴政有点意外,这蒙恬今天怎么这么多事。


    “说吧!”


    蒙恬站直身子,深吸一口气,开口道:“大王,臣请求调往北方,镇守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