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嬴政的困惑,救还是不救?

作品:《大秦:千古一帝从小兵开始赵启

    “嘶……”赵启倒吸一口凉气。


    一万多人……这么庞大的数字,赵启是没想到的。


    不过有人来参军,那这都是好事。


    钱帛这块,自然不是问题,除了大王的赏钱,还有陈郢内的士族支持。


    只要赵启愿意,随便找一条理由,都可以惩戒这些士族。


    就比如,这些士族之前可是派了私兵前去阻击李信和蒙恬的。


    这放在哪里都是杀头的大罪,让他们捐点钱有什么不可以的。


    “将军,这一万多人……是否都收了?”陈副将试探性地问。


    临时增加编制,这些都是要向朝内禀报的,大秦锐士都是要登记入册的。


    之前临时守城,招募士兵很好理解,现在陈郢之危已解,想要招募,可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这些赵启不是没想到,所以在和赵高分别的时候,赵启也提了一嘴。


    相信这些问题,赵高会在朝内帮自己摆平的。


    何况到时候自己还会向上禀报情况,这陈郢可是伐楚的前线。


    朝内不派兵过来,只能自己招募了。


    “都收了吧,钱帛这些你不用担心,找侯成。”


    想了一下,赵启又补充道:“另外,所有的士族都不准拥有私兵,全部强制参军,到时候编制打散!”


    陈副将会意地点点头,领命退下了。


    这样一来,赵启这边的兵员问题就解决了。


    来年伐楚,赵启也有先锋的能力。


    只有获得更多的功劳,提升爵位,赵启才能获得更多的好处。


    正好到春天,还有几个月,正好是可以训练新兵的时候。


    ……


    就在赵启的陈郢一切朝着正轨发展时,咸阳内的格局,也在逐渐稳定着。


    昌平君叛乱带来的风波,影响还是很大的。


    咸阳这个芈姓被贬,这一支强大的士族就这样落寞了。


    而作为顺位继承人的公子扶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据一些小道消息,大王已经许久没见扶苏了。


    这让不少人,想入非非,一些有野心的人,已经开始靠向大王其他的子嗣了。


    在蒙恬和蒙毅看来,这些人不过是蠢若猪狗罢了。


    朝内结党营私的下场是很惨的,何况大王的掌控欲如此之强。


    就比如蒙家兄弟,虽然三代侍秦,可从来没想过要搞派系势力。


    连蒙恬对赵启的帮助,也是看到赵启的潜力伸出援手。


    一点想要拉拢的心思都没有。


    这么多天,大王一直忙于国内兵力调遣的问题。


    按照上将军王翦的说法,想要灭除,非得举国六十万大军不可。


    但,大王也有自己的担忧,北方匈奴蠢蠢欲动。


    如果调遣精锐将士灭楚,那北方匈奴一旦南下,后果不堪设想。


    何况赵国灭亡后,整个防守匈奴的战线被拉长,对秦国来说更加的困难。


    六十万大军,秦国不是没有。


    但,风险太大。


    出于此,大王才重用了只需二十万大军灭楚的李信。


    这也是大王的无奈。


    今日又到了议事的时候,蒙家两兄弟并排朝着章台宫走去。


    蒙恬忍不住问道:“贤弟,这几日大王可曾睡好?”


    蒙毅闻言叹了口气道:“大王近几日,深夜才睡,愁的很啊,兄长。”


    蒙恬闻言也叹了口气,作为大王最信任的几个人之一,国内现在的情况,蒙恬也是知道的很清楚。


    楚国必须得灭,但如何灭?这成了大王的心头病。


    蒙恬抬头望向北方,暗自冷哼了一声。


    匈奴,这是目前阻挠秦国统一天下,最大的阻力。


    ……


    章台宫内,当嬴政缓步坐在椅子上后。


    蒙恬忍不住叹了口气,大王……这几日消瘦了。


    掌管着上千万子民的大王,每日忧心忡忡,蒙恬恨不能为大王分忧。


    打定了主意后,蒙恬准备上前请命,却听台上大王的声音传来。


    “前日,前方来信,项燕三十万大军,突袭陈郢,此时陈郢……危在旦夕啊。”


    听到项燕全力进攻陈郢,蒙恬心里忍不住咯噔一下,不是说攻打的大梁城吗?


    怎么变成了陈郢?


    “嘶……”蒙恬深吸了一口气,转瞬就想明白其中的缘由。


    武安君呐,武安君,果然名不虚传!


    赵启刚刚夺下陈郢,立了大功,却不想被项燕盯上了。


    函谷关外,现在有多少秦军,他蒙恬是知道的。


    估摸着不足五万。


    陈郢城内有多少人,估摸着最多不过万余。


    蒙恬不知道王贲送了一万人给赵启,对于倔脾气的王贲蒙恬是了解的。


    能守住大梁城就不错了,他没想到王贲为了报答赵启的恩惠,足足送了一万人给赵启。


    不过,就算知道陈郢,现在有两万人守城,蒙恬也不认为,赵启能守住。


    守城之战,守方虽然有城墙的保护,但人数多到一定程度,那就要看统帅的能力和战场的心计了。


    项燕拥兵三十万,自己守城也得三万锐士,才敢一战。


    何况是新兵营才出来几个月的赵启。


    看到台下没人发言,嬴政又说道:“陈郢的战略位置无需多言,都说说,现在还有没有派援兵的必要了?”


    这个问题一出,台下顿时骚乱了起来。


    派不派援兵?这个问题,其实大部分人心里都有答案。


    数千人的守军,面对三十万的楚军,统帅还是项燕。


    这仗怎么打?


    “大王,臣觉得,陈郢可能已经失守了!”李信第一个站出来,神情哀伤地说道。


    李信没有回答救不救,只是说一句观点,但意思很明确,已经没有救援的必要了。


    李信说罢朝内的众人,纷纷附和。


    “对啊,几十万的大军,这几千骑兵怎么守嘛!”


    “是啊,赵将军就算是万人敌,也敌不过这么多敌人呐。”


    “天妒英才啊,天妒英才啊,可怜我大秦又少一位虎将啊!”


    有人开始为赵启哭了起来,台下众人的各种反应,嬴政都看在了眼里。


    只有蒙恬站在那里默不作声,想起赵启这位悍将还是蒙恬力保的。


    于是嬴政问道:“蒙恬,你来说说看,要不要派兵?”


    蒙恬看向了四周,数十名的秦国重臣,没有一人看好赵启的。


    听到项燕这一计谋后,蒙恬也不相信赵启可以阻挡项燕。


    但当话到了嘴边却又变了。


    “大王,臣觉得应该发兵救援!”


    刚说完,朝内众人都望向蒙恬。


    嬴政也有点好奇,问道:“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