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大梁城的危机

作品:《大秦:千古一帝从小兵开始赵启

    旁边的士兵听说自己只有一成活命的机会,双眼微红。


    有气无力地开口道:“赵将军,我认得你,我替弟兄们谢谢你,如果不是你,前几日恐怕我们就会死在楚军手中。”


    “我身为大秦军人,这事是我应该做的,你无需言谢。”赵启轻轻说道。


    “赵将军,你知道吗?


    我有个三岁的女娃娃,这次出征之前,我抱着她说,等我们大秦统一天下,阿爹就可以天天陪着你了。


    她……,她为了防止我说谎,抱着我,非要和我拉勾。


    但,我可能等不到那一天了,从赵国打到了燕国,又打到了楚国。


    为了国家我不怕死,可是现在赵将军,我不想死。”


    说到这里,他紧紧地拉着赵启的手继续说道:


    “我是个粗人,我不懂什么,我只知道在我绝望的时候,是将军救了我!


    将军你不会害我们!


    如果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救治我,你就在我身上试试吧。”


    停顿了一下,他看向吴医师,开口道:“吴医师,我替兄弟们谢谢你,我请求你让赵将军试试吧。”


    话刚说完,这营帐内不少人都跟着应和着。


    如果赵将军真的有更好的方法治病,他们愿意一试,哪怕最后一成的机会都可以放弃。


    赵启闻言忍不住拍了拍他的手,然后大声说道:“你们放心,我一定有办法救你们。”


    现在时间紧急,赵启不知道这金疮药到底能起到多少作用。


    吴医师此刻也不禁动容,小声开口道:“将军你吩咐吧,怎么医治,我们全力配合。”


    这句话带着真诚,他吴医师行医这么多年,看到太多的这种生离死别,只是碍于技术的原因。


    只能做到这种程度。


    赵启听到点点头,对着身后的王贲说道:“王将军,此刻这里需要一批烈酒,外加一些干净的白布。”


    王贲连忙应诺,立刻回头安排,王贲也是久经沙场,办事雷厉风行。


    不多久,所要的物资就到了。


    他也想看看赵启到底用什么方法来医治。


    赵启对着吴医师说道:“第一,所有的刀刃在手术前,都需要用火烧烤下,第二手术前先将烈酒洒在伤口,第三包扎的布以沸水煮过后,晒干再使用。


    最后,”,赵启心念一动,从胸口掏出了一个药瓶,“把这个撒在伤口上,应该可以止血。”


    赵启没说一句话,吴医师就点点头,直到赵启掏出来的这瓶药,吴医师惊呼道:“这是?将军祖传的止血药?”


    赵启点点头,“这叫金疮药,到时候我把药方给你。”


    闻言,吴医师满脸震惊,这种可以自配药粉的医术想必很高明,于是开口问道:“不知,将军祖上哪位医师配制的?”


    赵启没想到这吴医师还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心中思索了下,模糊的记忆里有了一些清晰的场景,“我外公,姓,姓夏吧。”


    这些零散的记忆,一闪而过,赵启随口说道,至于姓他是不知道的,但是赵启的母亲姓夏,那外公自然是姓夏。


    吴医师嘴里念叨着,“姓夏,夏医师,这和那位怎么一个姓?”


    王贲这时候也嘟囔了一句,“夏医师?”


    吴医师也没深究,拿到药品之后就开始按照赵启的方法开始治疗。


    这时候的白酒虽然不是高度,但是杀菌和麻醉的效果肯定是要好一点的。


    王贲也只是一愣神的功夫,就想起这次来的目的,看赵启吩咐完了,就喊着赵启前去赴宴了。


    ……


    所谓的接风,实际上只是简单的几道菜,本来安排了酒水,只是现在都已经被送给伤兵营了。


    “赵将军,祖籍哪里?”王贲开口问道。


    对于赵启的战绩,他昨日也是听人来汇报过了,这样的战绩,饶是他听到了也是震惊了许久。


    如果一个人告诉他,有这样的猛人,他大多是不行的。


    只是这次可是有足足几千的证人,王贲不得不信,只是赵启的年纪摆在这。


    王贲多少还是有点好奇的,哪个家族可以培养这样的猛人。


    赵启放下碗筷,开口道:“在下祖籍雍城。”


    王贲点点头,雍城,乃是军事重镇,这赵启尚武,估计也是受当地风气影响。


    实际上当时的秦国,这种尚武的风气,哪里都很浓烈。


    在这军功体系下,谁都想获得一定的爵位。


    又和赵启闲聊了几句,王贲带着赵启去视察城防。


    来到城墙之上,赵启感慨,这大梁城的城墙巍峨高耸,坚固异常,想要攻破可不是难事。


    只是王贲的脸色一直不是很好。


    “王将军,这大梁城的城墙之坚固,我看就算项燕真的来了,也未必可以轻易攻下啊,为何将军一直愁眉不展。”


    王贲听完笑了笑,“这世上哪有真正攻不破的城池,眼下项燕刚获大胜,士气高涨,不可小觑啊。”


    赵启听完点点头,这大梁城年初的时候,就被眼前之人给破了。


    现在正值秋季,河水干枯想要再来一次水淹大梁城,恐怕得等到明年了。


    大王,统一天下之意坚定,可等不到明年。


    看来王贲还有其他难处,于是问道:“王将军莫不是城内粮草不足?”


    王贲没想到赵启竟然可以猜中,


    于是点点头道:“是啊,粮草是大问题,眼下虽是秋收,这大梁国内可征不了多少粮草了,大王免除了这里三年赋税。”


    说完又叹了一口气,“而剩余的士族,还在做着小规模的抵抗,这粮草也指望不上他们。”


    听到大王竟然免除了梁国百姓三年的赋税,赵启心中震动,这政哥真是大手笔啊。


    粮草不足也不让王贲前去征缴,士族的抵抗赵启倒是没放在心上。


    这大梁城内核心的士族都被搬到咸阳去了,剩下的小家族,又能翻起多大浪?


    “眼下城内的粮草,可以坚持多久呢?”


    赵启忍不住问道。


    王贲深吸了一口气,开口道:“现在每日已经减少士兵的口粮数量,但是这城中的粮草,只能坚持三天了。”


    闻言赵启心中惊诧,没想到大梁城内的粮草竟然缺的这么严重。


    自己没来可能还能多撑两天,自己来了只能撑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