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形势反转,赵启出手了

作品:《大秦:千古一帝从小兵开始赵启

    李信没想到,这蒙恬竟然这么不识抬举,真的就冲杀了过去。


    而且所有的骑兵都跟着杀了过去,这剩下的几十名楚国私兵,立刻朝着李信攻了过来。


    只是被李信身边的护卫无情地给绞杀了。


    看着蒙恬的背影,李信开始了深思。


    好歹也是久经战场的将领,如果他自己被楚军俘虏了,那将是何等的下场。


    为了这剩下的秦军锐士,值得么?


    蒙恬其实也有自己的打算,首先这些秦国锐士,让自己眼睁睁看着被杀,自己做不到。


    眼下的局势,陈郢可能已经无法保住。


    继续去陈郢,也只是自投罗网罢了。


    现在只能尽可能地保证有生力量,杀退这波追兵,带着大家前往新郑才是上策。


    前期被围困之时间,就已经向陈郢,新郑,函谷关以及咸阳派出了信使。


    想来眼下大王,应该已经知道城父大败了。


    照理来说王贲应该也会派兵前来救援,只是眼下却没有来。


    这里面的事情就微妙了。


    李信狂妄自大,不知道多少人等着看他笑话。


    让王贲前来救援,可能人会来,但是何时来,就说不准了。


    这里面的借口可以找很多,整顿政务,随便一个理由就可以打发了李信。


    眼下,只得加紧解决这边的战事,去咸阳向大王负荆请罪才是。


    他蒙家三代辅秦,如何让他眼睁睁放弃这几千名大秦锐士?


    贵,此刻站在高坡上,一双眼睛一直在搜索着,直到看到李信和蒙恬竟然在山谷的另一边。


    自己这辛苦追击而来,竟然让人给跑了?


    也不想藏后手了,准备让手下把后面藏着的部队喊出,全力追击。


    这时,看到蒙恬率领数千名骑兵折返来救。


    这让贵大为欢喜,自己的谋划还是成功了,让秦军绝对可以吃掉自己的这一股骑兵,可惜自己身后还有数千名骑兵正在等待着。


    只是看到李信还站在原地踌躇之际,贵内心略感疑惑。


    这李信为何不随蒙恬一起冲杀,只留数十骑兵待在原地?


    ……


    “将军,我等是否要与蒙将军一起去救人?”


    解决了周边的楚军后,李信的部将上前问道。


    李信此时内心倍感烦闷,一方面自己作为这次的总指挥,蒙恬竟然没有采纳自己的提议。


    另一方面,自己这方只剩下这点人,不知道能否到达陈郢。


    转身就走?李信不是没想过,只是如果蒙恬真的杀退了这帮楚军,那自己以后的面子往哪搁?


    被楚军杀得丢盔弃甲,弃手下不顾,独自逃脱?


    这如果被人传回去,他李信这些年积攒的军功威武必将荡然无存。


    让他陪着蒙恬上前解救?


    李信可不愿意,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他不想涉险。


    万一这又是埋伏怎么办?


    眼下,李信打算在这里观望,如果蒙恬一旦有败相,那自己就往陈郢去。


    不出半天,就可以到。


    如果蒙恬杀得对方退却,那李信不介意带着这几十人冲上去补一刀。


    听到部下提问,李信回道:“再等等。”


    ……


    也就是李信这一等等看,让贵没有立刻出杀手锏。


    他还在等,等李信过来。


    既然要报仇,那就两个将军一起坑杀才是。


    被围困的数千名秦国锐士,正在奋力地击退上前的骑兵。


    当步兵被骑兵给围住,就如老鼠被猫戏耍一般。


    好在秦军战阵熟练,迅速结成一股股小队,阻挡着骑兵的冲击。


    劳累了一夜的这些秦国锐士,此刻也将要到了极限。


    体力毕竟不如骑兵保持那么好。


    正当楚军骑兵无情地收割着秦军的生命时,蒙恬率领这两千名骑兵及时杀到。


    两队骑兵相撞在一起,一击之下,就可以看到两方的差距。


    秦军的骑兵要比楚军强太多!


    两边的强弱一下反转。


    蒙恬估计的没错,自己的骑兵一旦进场之后,局面会朝着秦军一边倒过来。


    而这时,在李信身后远处的一处高坡上,露出了几十个脑袋,正看向这边的战况。


    赵启率领大家一路向东奔赴,听到了震天的喊杀声,于是隐蔽到了高坡上,先观望下情况。


    两队厮杀的甲胄显眼,这一看就是秦军与楚军的交战。


    “启哥,你看咱们秦军要赢了!”侯成看到局势反转,有点兴奋道。


    此时他挤在赵启的身边,只是他可没想偷赵启的东西。


    福祸共享之,这是他和赵启的誓言,想通了这层道理后,侯成厚着脸皮一直跟在赵启身后。


    赵启没有搭理他,而是认真地看着场内的战况。


    眼下这近万人的战局,可不是他们这些几十人加入可以改变什么的。


    赵启掂量了一下,虽说现在他勇冠三军,但是他并不想贸然下去。


    没有足够的好处,赵启可不愿意当什么冤大头。


    “我看下面好像是我们秦军的统帅将军。”


    赵启闻言一愣,问道:“你确信?”


    “自是,他的这身甲胄我还记得,尤其是那匹白马,印象深刻。”


    赵启的眼光随着他手指,看向了李信。


    那胯下的马匹毛色柔顺,马腿健壮,一看就是千里良驹。


    赵启点点头,既然是将帅,那坡下这批人估计就是李信和蒙恬了。


    若那人是李信,刚才带头冲杀的是蒙恬?


    一切都对的上了,不过赵启还不想动,不知蒙恬的骑兵是否可以冲散对面的几千楚军。


    时机还未到,再等等看!


    楚军的阵型一时间被冲的七零八落,蒙恬所率的骑兵都是久经沙场。


    和匈奴人没少打过仗,战场厮杀的经验不是楚国骑兵可以比拟。


    贵此刻看着坡下的战斗,已经没有刚才的淡定。


    蒙恬的骑兵加入,差点没把楚军给冲散了。


    这和自己想象的结果差距太大,他知道楚国骑兵打不过秦国的。


    只是这战力相差过大。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贵憋闷的心情也快要爆发了。


    他实在没想到,坡下楚军的阵势已经快要被冲散了。


    楚军要败了啊,那李信竟然还坐在马上动也不动。


    要收网吗?


    可是如果就这样收网,贵还真不甘心。


    这两颗大将的头颅,足够送贵更上一层楼。


    唾手可得的军功,不能就这么丢掉。


    再等一等,他一遍又一遍跟自己说。


    蒙恬此刻的部队已经和包围内的秦军会合了,计划和自己想的一样,带着众人开始向外杀去。


    楚军虽然众多,着实挡不下这些骑兵的冲击。


    李信看到蒙恬大杀四方,即将击溃楚军,自己也有点蠢蠢欲动了。


    可惜面对自己这边的还有千余名名楚军,在妄图抵挡着蒙恬他们冲出来。


    估摸了一下自己这边的人数,作用不大,依旧选择在原地等待地看着。


    李信还能等,赵启等不了了。


    坡下的战斗秦军已经占了偌大的优势,捡人头的好机会来了。


    如果这时候给蒙恬留下个好印象,那自己的仕途必然顺畅。


    喊了下身边的兄弟们上马,赵启率先骑着马从高坡上往下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