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支被帝国遗忘的孤军!

作品:《三国:人在西域,开局杀回洛阳!

    光和六年,阳春三月。


    西域都护府。


    它乾城,城楼之上。


    “十五年了!”


    一名身着破旧甲胄,面容俊朗的年轻人,看着眼前的漫天黄沙,神色复杂不已,“也是时候回去了!”


    他便是它乾城内,身份最为尊贵的人,他的名字叫段修。


    而他还有一个身份。


    那就是重生者。


    只不过他这个重生,时间跨度有亿点大。


    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他从小浑浑噩噩,脑袋里面不记事,更不晓事。


    要说唯一的优点。


    那就是他从小天生神力。


    直到三天前父亲段渊去世,他才彻底将两世记忆融合,神智才得以恢复清明,每每想起这件事,段修都是嘴角微抽。


    “记忆觉醒得有点晚!”


    段修微眯着双眼,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他前世。


    是一名考究型历史扑街,虽然三国类的小说,他只写过三本,可基于考究党的原因,他对汉末这段历史的了解,要比很多专业人士都要了解的得更为全面。


    至于为什么扑街?


    考究写手扑街那才是正常的。


    而这一世作为段颎嫡孙,他原本的身份,可以说是东汉最顶级的官三代,能与他比肩的同龄人那是一个都没有。


    毕竟整个。


    大汉自开国以来,也就他的祖父能两次坐上太尉一职,只能说他祖父的运气,也有亿点点差。


    谁让第二次刚坐上太尉。


    就遇上了日全食呢?


    可偏偏的。


    如今的他心中明白,光和六年的现在,祖父已经自杀于雒阳狱,所以他顶级官三代的身份,已经没有了,更何况现在连父亲也没了,等于他现在连官二代都做不成。


    而现在他可以依靠的。


    就是西域都护府它乾城内,一百六十九名老卒,如果他再不想着回到中原,除了被耗死在西域三十六国,也没有第二条路可选。


    当初祖父和刘宏。


    将重建西域都护府的重任,交给了他父亲段渊,之后祖父便转战东羌、鲜卑、乌桓。


    最后一次与中原取得联系。


    如果段修没有记错,还是在十三年前,也就是建宁三年(公元170年),汉天子刘宏着人送来了一封密诏,以及一枚侧面刻有中兴二字的西域都户大印。


    而现在的他们。


    则是一支被帝国遗忘,从而不记文献不留青史的孤军。


    “回去就能活吗?”


    这个问题段修已经思考了一天。


    “一生事业总成空,举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凉雍!”


    想起父亲段渊的绝笔,段修眉头微蹙,和祖父比起来,父亲混的着实有点不咋地,而现在朝堂上的大环境,对他而言是非常不友好的。


    主要是祖父当初,陪着刘宏闹得太凶。


    “政治啊!”


    长叹一声,段修眼中闪过一丝戾气,转身离开了城楼,喃喃道:“但愿刘宏还记得段氏之功!”


    “少都护!”


    一名老卒见段修走了下来,赶忙上前面色凄惶道:“咱们真的可以回家吗?”


    “夏良叔!”


    段修神色肃穆,深吸口气继续往前,“我们没得选!”


    “噔噔!”


    老卒夏良闻言身子一阵踉跄,旋即悲愤道:“是啊!留下来也是死!”


    如今三十六国。


    对大汉的敬畏越来越低,如大宛,康居,大月氏等国蠢蠢欲动,乌孙对祖上段氏的那点情意也即将消耗殆尽,龟兹国王同样不止一次提出,它乾城是他们的国土。


    反正话里话外。


    都充满了对都护府的不欢迎。


    更有甚者。


    如车师三部,小宛,温宿,尉头,鄯善等国,在这十几年里曾无数次遣兵冲击它乾城,使得原都护府三千将士,如今只余下一百多名老卒,眼看回天有力,父亲段渊有余心理压力太大,最后郁郁而终。


    一座铁匠铺内。


    “少都护!”


    见段修到来,几名老卒连忙恭敬行礼。


    “如何?”


    段修摆了摆手,笑着问道。


    “少都护!”


    一名年纪稍长的老卒道:“您要的两柄兵器,预计明天上午可以锻造完成!”


    “那就好!”


    段修闻言心中松了一口气,神色稍缓道:“后日咱们便要班师回朝,你们这两日也要注意休息。”


    “少都护,您真的决定了吗?”


    铁匠铺里面的几名老卒闻言,脸上并没有多少欣喜,反而是一脸惶恐的模样。


    “决定了!”


    他可以理解老卒们的想法,但他自己却不愿留在它乾城里等死,上前拍了拍几人的肩膀,正色道:“都把心放回肚子里,咱们怎么来的就怎么回去,没有人可以阻挡我们回家的路,相信我!”


    “我等相信少都护!”


    几名老卒似被段修的信心感染,镇重的点头应是。


    “我再去其他地方看看!”


    段修微微颔首,转身离开了铁匠铺。


    它乾城说大不大,实际上这么多年下来,城里住的只有他们这些人,失去了王朝的供给,加上父亲的一根筋。


    再刚开始的时候。


    许些小国多多少少都会给他们送来一些物资,因为他们的存在,小国才能得以更好的生存,至少有他们,西域这一片不会出现灭国的战事。


    然而越到后面。


    来送物资的小国越来越少,父亲只能带领着士卒自力更生,什么种田打铁打造兵器,都是常规的技能。


    来到军营。


    “樊叔!”


    段修看到伏在桌案,处理公务的长史樊瑞,他是隐士樊志张的独子,字不为。


    延熹八年,祖父率军出征西羌,遭遇陷阱被羌族联军围困在湟中,而在湟中游历的樊志张父子也遭到了无妄之灾,最后由樊志张献策,“东南角无羌,宜乘虚引出,住百里,还师攻之,可以全胜!”


    祖父接受了对方的计策得以全胜,其年幼的独子樊瑞,被大军风采吸引立志从军,兜兜转转被父亲带到了西域都护府,现在还不足而立之年,却也是两鬓斑白。


    “润之来了!”


    樊瑞闻言抬头,看着已经彻底康复的段修,脸上带着一抹笑意,“有想过该怎么回去吗?”


    在看到段修的一瞬间。


    他就明白,对方已经下定了决心,所以也就没有再劝,而他自己心中何尝不想着回家。


    “自然是杀回去!”


    段修闻言咧嘴一笑,“我这些年,哪怕是过得浑浑噩噩,依然能把诸国杀得服服帖帖,现在我已恢复神智,许些小国何能阻我?”


    “有自信就好!”


    樊锦平听了以后,也没有说什么丧气话,而是鼓励道:“那咱们一起杀回去,这鬼地方我早就待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