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和面机

作品:《全家穿:发家致富养崽崽

    楚家村。


    楚父和楚母最近各有各忙。


    清明前一个星期,楚父拿着娘子赚来的一万多两,在清风县一次性买下三个大庄园,转眼就只剩下一千多两,银子真好用。


    许老太和楚老头知道后,问他为什么不买良田。


    楚父其实是经过慎重思考的:


    “爹,娘,咱村良田少,绝没人愿意卖。去别村买的话,耕种和收割时,多不方便。”


    许老太认为根本不是问题:


    “租给佃户种,每年收租。”


    “买庄园也一样的,想种什么就种什么,还有围墙,多好!”楚父觉得买庄园划算。


    楚老头觉得农民就要有良田:


    “庄园老贵老贵的,哪划算了?别人要偷,爬墙进去也能偷。”


    楚父额头冒汗,照这样说,种在田里的,岂不是更不安全?


    “我要庄园种黄蜀葵。”


    他这一句话,成功让两老没再扯掰,需要黄蜀葵制纸嘛,确实是种在庄园里比较好。


    庄园买好后,楚父又安排杨老二那帮长工去耕地种黄蜀葵。


    黄蜀葵育苗和定植跟辣椒差不多,杨老二等人已有经验,楚父不用多费心,只交代:


    “定植后,平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勤除草。”


    杨老二不停点头:“知道,楚三叔放心。”


    等清明刚过,楚父又火急火燎让村长召集村民,他要教会大家重剪:


    “想要茉莉花期内多花,就需要做一次大修剪,每年一次,在清明前后。


    而且,修枝要狠,开花才稳。大家可以分三批修剪,比如,种有三亩地的茉莉,现在可以修剪第一亩,等下雨之后就施肥。


    隔半个月,再修剪第二亩,等下雨,施肥;再过半个月,修剪第三亩地的茉莉,施肥。


    如此一来,到五月初,第一批茉莉就会开花,等差不多摘完时,第二批花潮接上,然后是第三批。


    以后每个月有三批花潮,轮着摘,


    如果同时涨潮,大家会累个半死,摘不完太浪费,每天摘一些,不会太累,又天天有钱赚。”


    村民认为这方法不错,特别是家里不够人手的。


    大牛他娘提出问题:


    “每次都要等下雨才能施肥吗?”


    “对,不下雨施肥,茉莉会死的,如果实在太干旱,只能自己浇水了。”


    村民们放下心,风雨镇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雨水充足,没有特别干旱的天气。


    楚父又补充:“往后,每个月施一次肥就行,在开完花之后。”


    接下来的时间,他给村民演示重剪,把一次枝上长出来的二次枝基本都剪掉。


    这么一来,新的问题又产生,村长问:


    “老三,这茉莉也太矮了吧,弯腰摘花,一个时辰下来,咱的老腰可受不了。”


    “村长您放心,今年刚种,肯定比较难摘,等明后年,茉莉长高到腰部时,就方便得多。”


    众人再无异议,各自回去修剪自家的茉莉花。


    楚父让陈七带领兄弟们给茉莉剪枝,自己则背着手,像个老头子,施施然走去快餐面厂。


    面厂里都是妇人,看见楚父到来,个个跟他打招呼。


    应接不暇的楚父感觉自己像进入女儿国的唐僧,头有点嗡嗡嗡的。


    确实,请的人太多了,工人开支大,赚得少。


    得想想办法,减少人工,又能增加效率。


    <tt_keyword_ad data-title="食品饮料" data-tag="精品推荐" data-type="1" data-vae="1903"></tt_keyword_ad>最近,皇上通过陈知州给他施加压力,嫌弃快餐面供应不足,要他加大生产力度。


    楚父走了两圈,认为问题出在和面处,人手太多却跟不上面条机的速度。


    看来,要弄一个手动和面机才行。


    他回家里画画写写,搞了一天,画出详细图纸,又跑到镇上找钱多多。


    “楚三哥,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钱多多眼睛眯成一条缝。


    楚父不说废话,直接把图纸递给他:


    “看看,能不能打出来?”


    仔细研究两刻钟后,钱多多不敢打包票:


    “先试试,我看下要打些什么?搅拌器卡槽,搅拌头,料桶抓板,变速手柄,升降手轮,传动装置……


    我的天!你这是,打算把我折腾成西旦第一打铁高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