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她将阿拉伯数字引入大顺朝

作品:《种田医术在手,我在古代横着走

    烧烤铺子筹备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着。


    顺子作为后厨总负责人,统筹起来由生到熟,渐渐地有模有样,能独当一面了。


    苏瑾宁便又开始忙别的事情了。


    烧烤铺子里的桌子椅子已经定下了,碗筷餐具,员工服饰,菜牌等等这些问题都要一一落实下来。


    村里这摊子事能离过手后,她干脆又去镇上住了两天。


    刘小江这几天又招了一批员工。


    根据本人的性格特点,长项等分到不同的工序。


    其中,跑堂的小二是门面担当,选的人都是口齿伶俐,手脚利索的。


    力气大又心细,不偷奸耍滑的人被分去干杂活。


    传菜的,收拾碗筷,摆放碗筷,洗碗,消毒的,等等都需要人。


    这项工作刘小江基本上已经做完了。


    苏瑾宁除了点头称赞,简直挑不出别的毛病!


    “小江,传菜这一块有没有好的法子?”


    古代下单可不像前世那样,扫一扫桌子上贴的二维码,一切便都在眼皮子底下。想吃哪个就点哪个。


    完了后厨那边就直接看到了,不需要通过服务员这个中介来完成。


    这个时代大些的酒楼点菜都是跑堂的小二直接唱菜名,客人想吃哪道菜就点哪道菜。


    或者酒楼的墙上挂着写了菜名的木牌子,客人照着上面点菜。


    这种法子不好之处是只有菜名,却看不到菜长什么样子。


    有时候看着名字以为是这样一道菜,谁知道上来却是那样一道菜,天南地北差了老远。


    还有,当店里处于用餐高峰期时,好几个小二同时唱菜名,后厨那边很容易听岔了,上错菜。


    综上所述,苏瑾宁觉得还是应该想一个好的法子,把这个问题解决一下。


    毕竟,她的烧烤不同于别的炒菜,万事万物皆可烧烤,种类太多了!


    “东家,我琢磨着把每种菜都做一个记号,小二传菜的时候只用把记号记下来,交给后厨。这样能节省很多时间,大家不识字儿也能完成!”


    刘小江的眼睛亮晶晶的,讲起想到的点子来头头是道,苏瑾宁可是佩服得很!


    “小江,你可真厉害呢,我就是这么想的呢!”


    苏瑾宁毫不犹豫地把她的下属夸了又夸。


    她有时候都怀疑刘小江前世是不是现代社会里做企业管理或者财务工作的。


    要不然,他的思维里怎么有这么多现代社会的影子呢!


    “东家,我都是瞎琢磨的,哪有那么厉害呢!”


    刘小江摸了摸后脑勺,憨厚地笑了。


    每种菜品做个什么样的记号,才能又方便又好记呢?


    苏瑾宁认真地思考了半天。


    想来想去,只有前世时普遍使用的阿拉伯数字最好记了。


    每种菜品用四个数字编号,方便又简单,是目前最好的法子了。


    就用这个法子吧!


    她来作为将阿拉伯数字引入大顺朝的第一人!


    不过,没有勘破其中的奥秘之前,她希望这是她独家所有!


    说干就干!


    这就教给刘小江!


    然后他再给其他的人培训,记大家都牢牢地背会,默写会这几个数字!


    “小江,你拿些纸笔过来!”


    苏瑾宁立马吩咐了一声。


    “好咧!”


    刘小江的动作非常快,很快就拿了笔墨纸过来。


    “东家,我来磨墨,写什么?”


    “就写几个记号!”


    苏瑾宁边说,一边拿着毛笔,飞快地在纸上写下了零到十,一共十个阿拉伯数字。


    然后又给每个阿拉伯数字标注了汉字。


    “小江,瞧瞧这个。把这些符号背得滚瓜烂熟,再教给所有的人。我们的菜品就用这个来编号,好记又简单,还省时间。”


    “哦,我看看!”


    刘小江拿过写了字儿的纸,认真地看了一遍。


    这些符号确实比写字要简洁多了!


    而且每个符号都长得很有个性,不容易混淆。


    可真是个好法子啊!


    这个小东家小小年纪,还有什么是她不会的呢?


    他不禁对自己的小东家更加佩服了!


    “东家,我在想,用这些符号记账是不是也可以呢?”


    刘小江盯着纸上的数字看了半天,忽地说道。


    苏瑾宁听了简直又惊又喜。


    这个刘小江还真是要成精了!


    短短的几个数字便又联想到记账上面去了。


    真的是天生做掌柜的料啊!


    她真是赚大了,捡到宝了啊!


    “小江,你怎么这么能干呢,能够举一反三,一通百通,真是个大才啊!”


    苏瑾宁又毫不藏私地给刘小江点了个赞。


    刘小江的脸便又红了。


    他的心里却更加激动了。


    如果不是这个小东家,他和杨大柱还不知道在哪个旮旯里蹲着呢!


    自己一定要好好干,可不能辜负了她啊!


    菜品做记号的事情便圆满地解决了。


    接下来如何给菜品编号,怎么培训员工,便是刘小江的事情了,她就不指手划脚了。


    苏瑾宁又落实了一件事情,心里轻松了许多,便又琢磨起另外一件事情。


    对于她所处的时代来说,烧烤是个新鲜的东西。


    你对客人说我们有“烤羊肉串儿”,客人都不一定知道烤羊肉串儿长什么样子。


    因此,最好的法子是用图片或者实物把菜品直观地展现出来。


    后世的饭店里,大都会在显眼的地方摆着一盘盘烧好的菜,看上去色香味俱全,非常诱人。


    不过那些都是请人专门做的仿真菜品模型,客人能非常直观地看到菜品的模样,从而选到自己心仪的菜。


    但是在这个时代里,做仿真菜品模型用的仿真胶还不知道到哪里去寻。


    苏瑾宁很快地便否定了这个法子。


    只剩下一种法子,那就是画图。


    这个技能她擅长啊!


    保证画得跟照片一样,绝对逼真,让人真假分不清楚!


    但是仔细一想,还是不可行。


    西洋画技法虽传到大顺朝时间不短了,但是这项技能并没有普及,除了各级衙门的画师外,只是少数人在玩这些。


    这便导致的结果是西洋画的颜料和纸张又贵又少。


    襄陵县城都没有卖这些东西的地方。


    如果只用炭条作画的话,颜色灰不溜秋的,大大失了美感。


    客人看到后还会有什么胃口!


    还是要用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工笔画技法来画图呀!


    她忙完了就买些硬点的纸笔颜料,请她爹苏维青出马,把菜品的模样一一地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