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洛琬宁去墨国

作品:《抄家后,我搬空国库养崽

    宋老板犹豫了。


    洛琬宁没等宋老板回答,“如果你今天不卖,明天就不是这个价了。”


    “我卖!”


    宋老板不管那么多,答应了洛琬宁的条件。


    洛琬宁让姜锦州清点原料,计算好价格。


    给钱后,她就带着原料离开。


    宋老板收到钱之后,他算了一下这批货的亏损情况。


    宋老板把货卖了后,剩下的五位老板过来打探洛琬宁收的价格,这样他们好做准备。


    但是他跟洛琬宁有契约协议在,不能把这个价格告诉他们。


    他提醒道:“你们尽量把价格提高一些,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了。”


    其他五位老板立刻明白了过来。


    之后的几天时间,洛琬宁去了剩下的几位原料供货商那里。


    她是越砍越狠。


    就算他们听宋老板的话,把原料的价格抬高了一些,但是他们都亏了不少银子进去。


    洛琬宁收购的这些原料,比铺子卖出去的那些原料要次一些。


    那些客人买过优质的原料,自然不会选择这种品相差些的原料。


    姜锦州好奇洛琬宁收这些原料用来干什么。


    “东家,你收这些原料,是想把原料掺杂到铺子好的原料里面卖吗?”


    “我们铺子的原料不能做假,这些原料我有其他的用处,还能把盈利提高上来。”


    洛琬宁把一份制作香皂的配方交给姜锦州,让作坊把这些原料做成香皂和洗衣服用的肥皂。


    反正她不会做亏本买卖。


    秦老板知道供应原料的六位老板把原料低价卖给洛琬宁,觉得他们太傻。


    但是他们不想把这么多货砸在自己手里。


    因为洛琬宁的原因,这些原料供货商都不敢多收原料,就怕原料砸在自己的手里。


    洛琬宁让姜锦州跟那些种植原料的农户谈,让他们把原料卖给卿宁阁。


    为了保证原料的品质,会让农户按照他们的标准来选,给的价格要比其他六位原料供货商的老板高一些。


    农户也是愿意的,谁都不会跟钱过不去。


    替身公主到墨国后,韩萧下了一份通商诏书到南境边城。


    现在诏书还没有到边城,京都商圈已经传开了。


    做生意的知道两国重新通商,他们派了一些人前往边城那边。


    姜锦州也收到了这个消息,他问洛琬宁:“东家,我们卿宁阁要不要也派人去边城那边开一家分店?”


    洛琬宁说:“那边我已经开始准备了,这段时间作坊这边多做一些货,到时候运到边城那边就可以开业了。”


    “东家,你是不是提前知道两国开始通商,所以提前准备了?”


    “两国联姻,通商是迟早的事儿,不止我已经在边城准备,还有不少人都开始在边城准备生意的事儿。”


    洛琬宁对姜锦州说:“做生意,不要把利益局限于当前,有时候也要放长远些。”


    姜锦州点点头,跟着东家还是能学到不少东西。


    京都这边的事情处理得差不多后,洛琬宁也轻松了不少。


    之后的一段时间,她留在边城。


    虽然两国通商的旨意还没有传到边城这边,但是来边城的商贩也变多了起来。


    这对边城来说是一件好事儿,能够带动当地经济。


    聚德楼也在这里开了分楼。


    陆家财大气粗,他直接买了一块地,建酒楼。


    还有一些商户建了客栈。


    只要贸易一打开,边城可比京都还要挣钱。


    洛琬宁也花了一笔钱买了一块地,就在聚德楼对面,继续跟聚德楼竞争。


    两国通商的诏书到南境边城,是在六月上旬。


    韩墨羽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


    一进去,他就把这个消息告诉韩云氏。


    韩云氏听到能前往墨国,她比谁都开心。


    在边城的这段时间,她无时无刻都盼着两国通商。


    去墨国是韩家的事,他们没有告诉其他人。


    洛琬宁他们三个人商量了一下。


    韩墨羽刚在书院教书,他不可能弃自己的学生不顾。


    韩云氏年龄大了,不适合长时间奔波。


    洛琬宁说:“还是我去墨国那边,反正我也打算去那边看一下有什么商机,等确认墨王爷的身份,我写信回来。”


    他们商量之后决定按洛琬宁说的来。


    洛琬宁一个女人去墨国,韩云氏不放心,让她把胡忠胡义两兄弟带去。


    她没有同意,觉得他们兄弟还是留在边城比较好。


    为了让韩云氏相信自己能保护好自己,洛琬宁跟韩墨羽切磋了一下。


    韩云氏见洛琬宁身手了得,她也同意了。


    洛琬宁定在六月底出发前往墨国。


    六月上旬两国通商一开始,墨国城池的百姓过来黎国这边做生意。


    这些过来的人,也有一部分是过来省亲。


    在墨国还没有打下那两座城池的时候,城中的百姓也是黎国子民。


    喜乐酒楼因为他们的到来,生意不错。


    聚德楼也在两国通商之前建好,不过还没来得及正式营业。


    等通商的人多了之后再开业也不迟。


    替身公主也被送到了墨国的国都。


    韩墨卿则是留在墨王爷的封地,等婚宴还有一个月这样,他才能进国都。


    他不急于一时,暗中部署好一切。


    黎弘知道韩墨卿准备夺墨国的江山,特意卜了一卦。


    他把卦象里的内容告诉韩墨卿:“卦象显示为吉,能成大事。”


    韩墨卿听到黎弘这么一说,放心了不少。


    边城的六月,阴雨连绵。


    雨季一过,就是第一季水稻收割的日子。


    之前洛琬宁路过的乌家村,她给乌村长一袋种子,乌村长上半年种她给的种子。


    他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种了一亩田。


    洛琬宁给的种子种出来的水稻,稻穗要比村里人种的水稻要长。


    村里的人也发现了。


    稻子还没有长出来的时候,村里的人都在议论这水稻会不会中看不中用?


    乌村长也怀疑这水稻不行,但是看到稻穗上面的稻子粒粒饱满,乌村长这才放下心来,现在就等着收,看一下一亩田能出多少稻子。


    洛琬宁要去墨国的消息,传到韩墨卿那儿。


    韩墨卿知道她来墨国这边,有些期待跟她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