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为西南风

作品:《相见欢

    夜凝寒露,白霜漫雪。


    无名深山里,坎坷泥泞的小道上有几座坟。白条挂布在坟旁飞扬,中间最大的坟碑上刻着“叶丞然及妻贺氏之墓”。


    其他几座则刻着醒目的大字“叶家众仆之目”碑牌后刻着他们详细的名字。


    叶欣和李琼瑜皆身着白袍孝服,叶欣提着灯给李琼瑜照明,李琼瑜在给每个坟碑前都放了一个碗,一一灌满酒,酒香醇厚四溢。


    又给在坟包前点燃几根白蜡烛,两人沉默不语,心中却有千言万语。


    罢了,他牵起叶欣的手,在叶父叶母的坟前跪下,道:“叶伯父、伯母,今建昭元年冬月初八戌时(十一月初八晚上九点),镇南王李琼瑜求娶叶氏女叶欣为妻,叶家诸位在此见证,愿结连理,白首不相离。”说完,两人相视一笑,郑重地跪拜寂静的坟场。


    霎时间,风声鹤唳,白雪漫漫,纷纷扬扬落在两人身上,白头与共。


    “谢爹娘成全!”叶欣大喊,只愿这份喜悦也能传达到彼岸。


    片刻后。


    叶欣跪坐在父母坟前碎碎念,李琼瑜则用铲子重新修复坟包,确保它没那么容易被风霜侵蚀。


    一个时辰后,叶欣恋恋不舍地和它们道别,两人迎着风雪踏上旅途,李琼瑜撑着伞,伞偏向叶欣那边,自己却雪落满肩。


    眉眼含笑,神采奕奕,四下无别人,入目皆是你。


    建昭一年,锦州,镇南王府。


    李琼瑜接到上京密令,去南疆半个月处理要务,而叶欣为了解闷,去他书房里翻了几本书看看。


    看了本人物传记,还有本怪异杂谈,本想着等李琼瑜回来了跟他说书里记载的奇闻怪事,脑子又转回来了,这都是他的书,还跟他说干什么!


    然后她又翻到两本诗集,闲来无事,勉强看了下去,要知道她最头疼的就是看这种文绉绉的书了。


    读了两日,在翻到《明月上高楼》这篇时,书页中夹了一张纸,她好奇,拿了出来,打开看,是她的画像,她拿着糖葫芦正吃的开心的画像。


    叶欣终于找到那困扰她许久的诗句,才明白原来有人这么早就对她芳心暗许了,她还傻傻的以为别人不喜欢她,又翻了几页,果然在《题都城南庄》这一篇里又找到一张画像,是她在桃花宴上的装扮,下面又配了句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陆陆续续又翻到几张画像,有她穿着芙蓉元素的夏衣,有放飞风筝恣意快活的模样,也有被吻后娇艳欲滴的害羞、还有上元佳节提灯映花的模样,是她平时最常见最普通的模样,在他手里却是珍贵的宝藏。


    心有悸动,粉嫩脸颊尽是红晕。


    冷静下来后,只剩无尽思念。


    回书房写下几笔“桃园三尺花尽开,何时共赴百花宴?”


    让人折了信飞到上京,寄到心心念念的人手中。


    几日后


    李琼瑜接到了信鸽,拆下信件,揉了揉信鸽,喂它吃了点杂粮,信鸽快乐地飞走了。


    舒展开信封,上面写了几个大字“吾爱亲启”内容则寥寥几笔写下无尽相思,嘴角上扬,喜上眉梢。


    收起信,转身和副将说:“跟陛下说,南疆的事就按他说的那样办吧,明年开春我会上请平反南疆。告诉他我先回去了。”


    副将:“是。”


    李琼瑜再也压抑不住感情,快马加鞭赶回锦州,走了几日也没消磨喜悦之情,到了王府门口才定了定神,让马夫把马牵了回去。


    刚进门,大丫鬟就跟他说叶欣出去了,李琼瑜心中难掩失落,又问她什么时候回来,丫鬟说过两日,挥手让她退下,默然走进书房,才发现自己的秘密已经被发现了,拿起画像,骨节分明的手细细在画中人上摩挲着,喜色悦然。


    叶欣这边听说李琼瑜回来了,心里诧异,不是说要月底才能回来吗,也没多想,火急火燎从知府夫人这赶回来了。


    本是想推开门,直奔李琼瑜,后来灵光一闪,她爬上书房的墙,在上边喊李琼瑜出来接她。


    喊了几声,却无人回应。


    片刻后,书房内传出声音:“不在。”


    叶欣闻言,想到一些事,红着脸支支吾吾、不甘心地说出几个字:“李……李哥……李哥哥!”后面的语气显然是气急败坏了,就知道逗她。


    里边的人难得地笑出声,清朗的笑声让她瞬间失了神,连绯红的脸也没注意到。


    过了一会,关门声传来,再一看李琼瑜已经在她下面伸手等着她投怀入抱。


    下面的人笑容不改,不顾阳光刺痛眼睛,仍直直地张开手等着叶欣,春风拂面,发梢微起,愈发彰显他的如玉模样,叶欣心仿佛停了一瞬,不再犹豫,缓缓落入李琼瑜怀里。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