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1 章 省城

作品:《夫君来自末世

    江安省这次院试的时, 定在八月二十日。考生们提前一些去报名……黎青执在八月初一这天回到崇城县,打算第二日, 就前往省城。黎青执和朱寻淼是坐朱家的船回崇城县的, 还约好了明日一起坐朱家的船去省城,到时候一起去的,还有徐启飞、李秀才, 以及其他几个崇城县的读书人。黎青执到家的时候是中午, 金小叶他们正在吃饭。“爹你总算回来了!你怎今天才回来啊!”黎大毛黎二毛看到黎青执特别高兴,放下筷子冲黎青执。黎青执之前都是隔五天就回一次家的, 按理七月底回来一次,但因为即将去参加院试, 他没有回来。“大毛二毛, 爹好想你们!爹忙读书, 以回来晚了……”黎青执跟黎大毛黎二毛亲昵了一会儿,才拿出自己路上买的馒头, 和金小叶他们一起吃饭。吃饭的时候,他将自己明天去省城参加院试的事情说了。金小叶问:“不让小树陪你一起去?”金小叶对黎青执参加院试这件事很上心,打听了一些相的消息,然后发现那些去参加院试的读书人,大多有人陪。有些是家里人陪去, 有些则是雇个书童。即便是徐启飞,都有侄子陪去省城。黎青执道:“不用,我一个人去就行,小树也挺忙的。”他是跟朱寻淼一起去的, 朱寻淼肯定会带人, 他有需的话,蹭朱家的下人用就行。金小树这段时一直在忙开船行的事情, 跟他去省城这不是耽误事情吗?见黎青执坚持,金小叶就没有多说。倒是黎青执问:“小叶,你想去省城玩吗?不跟我一起去?”“我想去省城,但近没时……阿青,我是跟你一起去,会不会影响你读书?”金小叶问。“不会影响。我想读书的时候,谁也不能影响我。而且等去了省城,我应该也不读书了。”金小叶若有思。这天晚上,黎青执跟金小叶温存了一番,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起床,开始收拾自己带的东西。这一个多月,他跟张巡抚通几次信,还又写了几篇策论给张巡抚看,然后在张巡抚的指点下做了修改。这几篇策论,他都写得四平八稳,是考官们喜欢的那,挑不出一点毛病。张巡抚就在信里直言,说以他的策论水平,去参加乡试一点问题都没有。在七月那期《安江文集》面世之后,张巡抚还抽空,帮他将这几篇策论送到方山长手上。按照张巡抚的说法……接下来好几个月里,《安江文集》上,应该都会有他的文章。黎青执对很满意。但那些策论,他其实并不喜欢。那是他为了科举准备的,并不是他真心想写的,至于他真心想写的……黎青执看自己手边的一堆稿子。那是他用左手写的文章,署名都是茕独散人。数月前,黎青执为了帮助张巡抚,用左手狂写了十几万字的《沉冤录》。在写完之后,他发现自己左手的字也练出来了。他右手的字是端端正正的楷书,非常漂亮,但他左手的字是狂放的行书,瞧无比大气。


    > 两字截然不同,恐怕没人会觉得这是一个人写的。黎青执之前给张巡抚的策论,用词用句都非常讲究,全是可以当做科举范文看的那,但他用左手写的这些……他什规矩都没有守,想怎写就怎写,一气呵,然后将大齐存在的问题,全都批判了一番。比如说上面的这篇,就是批判圈地的。这文章吧,他写得有点激。这几篇文章,其实黎青执早就写好了,但他并没有给张巡抚送去。他怕路上出现意外被人看到,也怕吓到张巡抚。他打算去见一见张巡抚,然后决定不把这些文章给张巡抚。黎青执将这些文章收好,在家里吃早饭,把三个孩子送去学堂之后,就前往朱家。崇城县离省城并不远,坐船的话,一般五六个小时就能到。朱前安排了一艘大船,他们上午出发,下午能到达。黎青执到了朱家,才从朱寻淼那里得知朱前打算跟他们一起去省城,顺便看看他在省城的宅子和铺子。黎青执有点羡慕。他觉得自己的生意做得不错,但跟朱前一比,就什都不是了。“贤侄!”朱前看到黎青执,立刻笑打招呼:“贤侄,听说你的文章上了《安江文集》,恭喜了!”朱前在一个月之前,压根不知道《安江文集》是什,直到黎青执的文章出现在上面。而朱前这说了之后,在场的其他人也纷纷开口,恭喜黎青执。今年年初,黎青执参加县试的时候,崇城县有不人质疑他,但现在……黎青执现在已经是认的,崇城县年轻一辈里学问好的人了!他们可都听说了,府城那些举人,一个个的都在夸黎青执!黎青执跟人寒暄了一番,就被朱前拉去说话了。黎青执已经半个月没见到朱前了。半个月前,苟同知去了府城上任,朱前也跟了去,之后两人一直很忙。这会儿,朱前就跟黎青执说了些苟同知的事情。禾兴府原本是有同知的,那人是晋王的人,跟张巡抚一直都不太对付。张巡抚杀了严县令之后,他立刻就给晋王报了信,之后更是没在晋王面前说张巡抚的坏话。他一心想把张巡抚拉下马,然后自己去当禾兴府的知府,可惜后失败了。这也就算了,晋王吃了一个大亏之后,迁怒到了他头上!晋王怪他没有及时发现《沉冤录》这本书,也怪他对张巡抚跟吕庆喜的事情一无知……这人曾上奏,说严县令多无辜,事后自然被吕庆喜咬不放,晋王因为心里有怨气又不帮他……他被贬了官,回京城当了个六品主事。因为这人了,苟县令才能为苟同知,而他当上同知的同时,还处理本来该知府处理的事情。苟同知这段时忙得都没时睡觉。“怪不得苟英一直没来崇文书院读书。”黎青执道。他给苟同知推荐了崇文书院的先生之后,就一直等苟英来书院读书,结果苟英一直没来。“同知大人太忙了,顾不上,他那位夫人又怀了孩子


    ,就顾不上苟爷了。”朱前道。苟县令的夫人怀了孩子?黎青执有些惊讶,惊讶后又觉得正常。虽然苟英年纪不小了,但苟夫人才三十出头,放现代连大龄产妇都算不上,怀孕一点不奇怪。众人聊天的时候,船一直在往前。中午,他们在船上吃了点东西。@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食物是朱前出门前准备的,有包子和饭团,还有绝味斋的卤味。当然,各点心,还有瓜子花生也不。朱家的下人还煮了茶水给众人喝。“船上不太方便,大家随便吃点。”朱前道。朱前这说绝对是谦虚了,他准备的包子全是肉包子,还用蒸笼热了一下,热气腾腾非常香。他准备的饭团也好吃,这饭团用的饭是糯米加上酱油猪油煮的,闻就香,中还包了复炸的油条、花生还有榨菜,一口下去,就是糖油混合物带来的满足感。绝味斋的卤味他更是每都买了一点,想吃什都有。黎青执这段时没吃绝味斋的卤味,但他依然很喜欢。其他人也一,对绝味斋的卤味夸个不停。朱前准备了很多食物,黎青执也就多吃了一点,但依然没吃完……那些吃的,朱前后送给了帮划船的人,让他们留晚上吃。一行人在下午的时候到了省城。朱前在省城确实有生意,还买了一个宅子,黎青执就跟之前一,住进了朱前的宅子。徐启飞跟李秀才也住了进来,其他人跟朱寻淼和朱前系一般,朱前并没有邀请他们住进来,但帮他们订好了客栈……当天,有人就都安顿好了。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去报了名,填好各资料。报名的事情忙了一天,一直到第三天,黎青执才前往张巡抚的住处,拜访张巡抚。“我一直在等你来省城,没想到你到了现在才来。”张巡抚看到黎青执,笑开口。黎青执看了张巡抚一眼,发现张巡抚看很精神,整个人状态非常好。这段时,张巡抚应该得不错。人就是这的,有目标的话,精神就好了。“我一直在崇文书院读书,就来得晚了一点。”黎青执跟张巡抚聊起来。说说,张巡抚就提到了黎青执写的那些策论:“你写的策论我都给方山长看了,方山长觉得你写得很好,就是匠气十足……你想法那多,怎写的策论这……这稳?”张巡抚其实欣赏那些朝气蓬勃,什都敢说的年轻人。黎青执给他的感觉是这的,但黎青执写的文章完全相反。黎青执道:“大人,那些策论我写的时候,确实求稳了。”“参加院试乡试乃至会试的时候,求稳是没有错的,但平日里不必如。”张巡抚道。黎青执笑了笑:“大人,我写的文章,也不全是那的……”“你还有别的文章?给我看看。”张巡抚道。话都说到这里了……黎青执拿出署名“茕独散人”的文章,给了张巡抚。“这字太洒脱了,与众不同!”张巡抚看到黎青执拿出来的文章上的


    字有些吃惊:“这是你写的?”“大人,这是我左手的字。”黎青执道。张巡抚道:“我看你的左手字,之前没这好……”“写《沉冤录》的时候,练了练。”张巡抚:“……”《沉冤录》确实不短,但写这一本书,就练出这一笔风格独特的字来……黎青执也太厉害了一点!黎青执右手的字非常好,而这左手字,在他看来并不输于黎青执的右手字。@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就是这风格有点独特,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像他这喜欢的吧,又绝对会非常非常喜欢。只是都说字如其人,这字跟黎青执可一点不像,这字给人的感觉,实有点“狂”。张巡抚看字,就开始看文章,然后他发现……文章更狂。黎青执这次给他的文章,跟黎青执之前给他的文章截然不同,他甚至觉得这不是一个人写的!可这还就是一个人写的!里面有些东西,黎青执之前还跟他聊。张巡抚看完一篇,就开始看第二篇。张巡抚看得很认真,一直没有说话,黎青执就也没说话,坐在旁边静静地看。许久之后,张巡抚道:“你这文章……太好了。”黎青执之前的文章,字词都是雕琢的,好像是一件精美的瓷器。但这些文章……这是刀剑,是斧子,是能划开一切的利刃!张巡抚看得心跳加速,看完之后,心情也久久不能平复。这些文章,太让他惊艳了!不是让人知道黎青执写了这文章,他的科举之路肯定不会太顺利。大部分官员,都不会喜欢这刺头。“用茕独散人的名字,也挺好,”张巡抚站起身,“子霄,你回去吧,这文章我明日会拿去给方山长,今日……我想看几遍。”张巡抚现在没有心情跟黎青执多说,只想研究研究黎青执写的这文章。“大人,那我先告退了。”黎青执张巡抚作揖行礼,离开了张巡抚的住处。而张巡抚又将文章看了一遍,然后就拿来纸笔,开始誊抄。黎青执用茕独散人写的文章一共五篇,加起来字数不。张巡抚发现自己一时半会儿抄不完,干脆把自己的一个心腹师爷叫来,跟他一起抄。张巡抚的这个师爷是临湖县的人。张巡抚在临湖县大开杀戒的时候,他主动找上张巡抚,为张巡抚效命,张巡抚当时以为自己会死,自然没有同意,但这人并未离开,而是在张巡抚住处附近租了房子,然后每日上门求见。这也就算了,他还每日都给张巡抚写一封信,洋洋洒洒地表忠心,当时禾兴府有人说张巡抚坏话,他一个读书人还去跟对方打了一架。张巡抚挺欣赏他,加上他有真才实干……后来就留了他在身边。“大人,您果然认识茕独散人!”张巡抚的这心腹看到张巡抚给他的文章,心情激动。他生活在临湖县,家里也受娄家的压迫,甚至他父亲,就是因为被娄家抢了生意,才会活生生气死。正因为这,他特别崇拜茕独散人,《沉冤录》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


    > 不他虽然崇拜茕独散人,但从未问张巡抚茕独散人的真实身份。他知道晋王很恨茕独散人,是让晋王知道茕独散人是谁,茕独散人就危险了!“他这字太好了!”这人又道,又去看文章,然后越看越激动:“这文章……这文章……”“你快帮我誊抄这文章!”张巡抚道。这人立刻帮忙誊抄起来。等他誊抄完……第二天,张巡抚去见了方山长。他每次见方山长都约在城外,躲开周围人的视线,这次也不例外。“你找我有什事情?莫不是又给我文章?”方山长坐在张巡抚面前,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了一口之后,方山长就无语了:“你这都是什茶?”他打开茶壶看了一眼,发现里面竟然还有不茶叶梗,一时无语。这茶一般都是穷苦人家喝的。他平日里喝的茶算不得顶尖,但也不会喝这的。“我是有文章给你。”张巡抚道。“黎子霄写文章的速度还真快……他对科举研究颇深,一定会得很顺利,”方山长对黎青执并不是很喜欢,“只是《安江文集》一个月才一期,一个人的文章,一期多上一篇,你给我这多文章,上到猴年马月去。”方山长觉得做学问的人,不该去研究怎把八股文做得更加完美。但他也知道这是不能避免的……事实上,黎青执的文章他已经整理出来,打算让安江书院的学生学写。“我这次拿来的文章,不是黎子霄写的,”张巡抚道,“他的文章,比黎子霄的文章,好了不知道多!”“还有这事?你快把文章拿出来,给我看看。”方山长来了兴致。张巡抚也不耽搁,将手上的文章拿了出来。他拿出来的,是黎青执写的原稿,因方山长第一时看到的,也是黎青执的字。“这人的字有点狂……茕独散人?是他的文章?”方山长惊讶后,当即看起来。而这一看……方山长坐不住了:“这文章,简直振聋发聩!跟这一比,黎子霄写的文章又算得上什?”张巡抚听到方山长的话有些好笑,但并没有笑出来,反而道:“我早就说了,他的文章,远胜黎子霄!”“这两人的文章,压根就不能放一起比!一个是家养的雀儿,一个是展翅翱翔的老鹰!”方山长道:“看这文章,我能看出杀气来!”@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方山长对茕独散人夸了又夸,对黎青执就有点看不上了。张巡抚问:“这文章能上《安江文集》吗?你敢让《安江文集》刊登这文章吗?”“我有什不敢的?”方山长道:“我把它放到这一期的《安江文集》里!”“等等,这一期的《安江文集》已经印了不了吧?怎放进去?”张巡抚问。“也是,而且这文章有这多篇,也放不进去……我加印一期《安江文集》!”方山长道。张巡抚没想到方山长竟然这看重这文章,甚至打算加印一期《安江文集》,不免愣住。然后他就看到方山长折好手上的纸,塞进了怀里。“等等!老方,这手稿是我的!”张巡抚拿出自己誊抄的文章:“这是我誊


    抄好的,你拿去印刷吧。”“这文章是茕独散人让你给我的吧?那这稿子,他就是想给我的,自然是我的!”“他这手稿,分明是给我的!”两个年纪不小的老人,为了一些手稿争执起来。好在,后双方各退一步,张巡抚给方山长两篇文章的原稿。方山长拿到了一半的手稿,又拿了全部的誊抄的稿子,回到安江书院。他将负责编撰《安江文集》的书院的先生都叫了来。“山长,莫不是《安江文集》出了问题?”一个先生开口询问。来这里的人都跟《安江文集》有,应该就是这书出问题了,就不知道出的是什问题。方山长道:“《安江文集》没有出问题,只是……我想加印一本。”“加印一本?”众人吃惊。《安江文集》一直都是一个月出一本的,从未加印,好好的为什加印?“你们来,看看这文章。”方山长将自己手上拿的,黎青执的原稿拿出来给这些人看。这些人看之后,都被惊住了。“这茕独散人太敢写了!”“他写这东西,就不怕引起众怒?”“他的字当真洒脱!”……众人看法各异,甚至还有人对茕独散人有些不满——他出生世家,不说别的,就说地,他家就圈了不。可即便如,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文章写得极好,一针见血。大齐存在的,可能会拖垮大齐的一些事情,都被他指了出来。其实这些问题,以前也不是没人发现,但一般人真的不敢写,也写不了这好。“我想加印一本书,将这几篇文章放进去,你们可有意见?”方山长问。众人面面相觑,都没有意见。这些文章分开放《安江文集》,那连放五期,中指不定就会出点意外。直接印一本散发出去,反而没事。那之后……茕独散人是被人骂还是被人夸,就跟他们没系了!只是……距离八月十五只有十来天,重新印一本书,还挺麻烦的。但也不是做不了……其中一个先生当即表示他可以帮忙排版。这人说完之后,就有其他人也表示愿意帮忙。只是……“山长,我都愿意帮忙了,你可否给我一份原稿?”方山长冷了脸:“我可以亲自排版,不必劳烦你们!”文章一共五篇,而他只拿到了其中两篇的原稿。让他往外分出去一份……这是不可能的!那个想原稿的先生只能道:“那山长,你让我多看看?茕独散人的字,我实在太喜欢了!”这字真的太好了,远胜黎子霄那端端正正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