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家

作品:《夫君来自末世

    苟县令乘坐的船其实是朱前的, 这船非常漂亮,里面布置得也温馨,中间的桌上,还点了一个小火炉, 煮着茶水。


    船上的人除了苟县令和黎青执以外, 还有两个人, 是苟县令这段时间花钱请的师爷。


    大齐县衙里,工作人员其实挺多的,光衙役,就分成负责站堂行刑的皂班,负责守卫护送的状班和负责侦缉密探、巡夜征税的快班。


    除此之外, 还有吏房户房工房等等,分管县城里不同的工作。


    苟县令这样的县官干几年就会离开, 但县衙的那些衙役小吏都是本地人,职务还代代相传……这些人要是不配合,县令啥也干不成。


    之前张赟权能在崇城县呼风唤雨, 就因为他跟这些人关系极好,还打通了其中一些关系。


    打通这关系之后,得到的好处是巨大的,比如商会之前的会长明明有上百亩良田,但在官方记录中,他名下的田地只有几亩。


    在之前很多年里, 他都只要缴几亩的税!


    在大齐各地,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崇城县已经算是这类事情比较少的了。


    再加上崇城县相对富裕,因而哪怕有人瞒报田地,上缴的粮税也少不了。


    苟县令刚来崇城县的时候处处受限制, 心灰意冷之下,一度打算什么都不管,但自从设计除了张赟权,他心态就变了。


    这段时间,他敲打了县衙里的小吏,花钱雇了一些义官,还花钱雇了两个师爷。


    这两个师爷都四十来岁的样子,他们一个算账特别厉害,一个擅长处理各种杂物,还都有相关工作经验,苟县令请他们来崇城县帮忙,每人每年要给一百两。


    有本事的人,总是不会缺钱的!


    黎青执看到他们,就想到了他这身体的原主,他这身体的原主不爱读书,那会儿他的目标,就是成为某个县令的师爷。


    这两个师爷很有本事,面对黎青执的时候态度也很好,这些在官场混久了的人,是不可能到处得罪人的。


    四人在船舱里煮茶聊天,没多久就来到了建码头的地方。


    这种船比较大,上下船需要用到跳板,下人从船上拿出跳板,驾到岸上之后,苟县令就踏上跳板,来到岸上。


    苟县令刚到崇城县的时候,因为跳板普遍比较窄船又会晃荡,一度不太敢走,现在却已经走得极为熟练。


    黎青执三人谦让了一番,那两个师爷就走在了前面,而黎青执走在最后。


    可就算他走在最后,也已经很显眼了,毕竟这会儿有很多人看着他们。


    黎青执起初低调,是因为当时在崇城县,苟县令处处受限制,而他只是个普通人,担心会有人对他的家人出手。


    但现在情况不同。


    一来苟县令已经掌权,二来他之前那么低调洪晖都找上门来……他没必要还像之前一样小心翼翼。


    黎青执抬眼望去,在人群中找庙前村的人。


    他视力非常好,先看到了包括朱前在内的,一些参加商会时见过的商人,又看到了一些认识的,正在维持秩序的衙役,然后就看到了庙前村的人。


    等等,他岳父大人怎么在人群里?


    黎青执有些吃惊,打算等下过去问问。


    黎青执只是有些吃惊,庙前村的人这会儿,却已经震惊万分。


    他们没有看错吧?跟苟县令一起从船上下来的,好像是黎青执?


    庙前村的村长更是忍不住问金大江:“大江,那是你女婿?”


    金大江张了张嘴:“好像是。”


    另一个人道:“什么叫好像是啊!那就是黎青执,那身衣服,他穿过好几次!”


    “对,那就是黎青执。”


    “他怎么跟县令大人在一起?”


    “大江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金大江哪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儿子女儿都不爱说话!


    村里其他人只是吃惊,姚祖明就是害怕了,原本站在金大江身边的他弯下腰离开,躲到了人群后。


    瞧见这一幕的村里人:“……”


    苟县令这次过来,是为了能拉拢民心。


    他起初自己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要说的话,但那位帮他管理各种杂事的师爷看过之后,就直说用不上。


    最后,苟县令就找来朱前,学了几句崇城县的方言,这会儿,苟县令一边往前走,一边反反复复说那几句话:“大家好!我是崇城县的县令!这次大家来干活,我一定让大家吃好!今天就杀猪给大家吃肉!”


    不仅如此,那师爷还准备了一些活猪,当着大家伙儿的面,从船上卸下来。


    被征来的民夫听到苟县令的话,看到那些猪,都兴奋了,就在这时,还有人在人群里喊:“谢谢大人!”


    于是人群里,一声接着一声的“谢谢大人”,就这么响了起来,甚至还有人一下子跪在地上,给苟县令磕头。


    有人这么做之后,其他人就都跟着跪倒,一时间,这片空地上跪了许多人。


    苟县令连忙去扶,又听到这些人喊:“大人你是好官!”


    “大人你是好人!”


    “青天大老爷!”


    ……


    苟县令瞧见这样子,一时间激动不已,都不嫌弃这些人浑身上下脏兮兮了,还主动把人拉起来。


    黎青执得承认,苟县令身边的两个师爷,是有真本事的。


    当然他也有本事。


    毕竟县令亲自来慰问,甚至跟这些老百姓一起吃顿饭这件事,是他提议的。


    民夫有点多,但大家其实不敢靠近苟县令,秩序也就维持得很好,等苟县令在人群中走过一圈,这些人也就在衙役的呼喊下站了起来。


    但站起来之后,大家还是很激动。


    大齐阶级固化很严重,普通百姓连衙役都怕,县令在他们心里,更是高高在上的存在,现在县太爷来跟他们说话,还说要杀猪给他们吃,这在他们看来,等老了都是可以拿出来跟孙子反复说的。


    庙前村的人就道:“原来县太爷长这样!”


    “他真是个好官!”


    “早知道我就不拿吃的了,中午竟然有肉吃!”


    ……


    苟县令说过话,就去一边用茅草搭的亭子里休息去了,黎青执见状跟苟县令说了一声,去找金大江。


    以前村里人都喜欢围着黎青执说话,不过这次瞧见黎青执,他们都不太敢靠近。


    黎青执朝着他们笑了笑,这才看向金大江:“爹,我有话跟你说。”


    黎青执把金大江叫到旁边,问金大江:“爹,你怎么来了?你年纪不是过了吗?”


    金大江道:“他们都不愿意,我就来了……”


    “那一两银子,他们给你了?”黎青执觉得金大江应该是为了那一两银子来的。


    金大江道:“说好要给的,现在还没给……”


    黎青执闻言有点无语。


    穿过来几个月,金家的人黎青执都接触过,就连那位一个月才回来一次的金大伯,他都见过两次。


    其实这金大伯一家……真要说他们多么极品,那也没有,甚至他们所有人,都比黎老根要好一些。


    但这一家子吧……都有点懒,不爱干活。


    这算不得什么大事,而且……即便是金柳树这样的庙前村公认的比较懒的人,放现代其实也还可以。


    他并没有整天在家躺着啥也不干,会下地,闲了还会去县城找点活儿干。


    然而这是古代农村。


    金柳树干农活稍微干一会儿就不想干了,那就要别人干。


    金桑树金枣树看到他们大哥活儿干得少,就不愿意多干活,但金大江不是这样的,金大江埋头苦干。


    如此一来,金大江少不得吃亏。


    在外人看来,金大海一直在外面挣钱往公中交,金大江一家是沾光得了好处的,但架不住金奶奶是个抠门到见个河蚌壳都要捡回家,一文钱都舍不得花的。


    金家应该挺有钱,但他们家一天吃两顿,除了农忙和过年过节见不着半点荤腥。


    就这样的生活水平,压根花不着金大伯往公中交的钱。


    金大江一家其实没享受到啥好处,但对金大伯一家来说呢?他们天天往公中交一贯,心里肯定不舒服,肯定觉得他们理所当然,不需要干什么活。


    反正双方都不乐意。


    其实按照黎青执所想,他们家就该早早分家,这样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大家都开心。


    偏偏金奶奶还不愿意分家。


    而且金奶奶也觉得金大伯一家付出多,因为人家往家里交钱了。


    钱是看得见的,而金大江夫妇二十几年来付出的体力,被她忽视了。


    这就跟现代全职带娃没收入的人,被某些人认为没有任何付出一样。


    现在,金家人竟然让金大江来建码头还不给补偿,黎青执觉得有点过了。


    其实最近,还发生了另一件让他无语的事情。他们家现在地虽然多,但因为吃饭的人也多的缘故,粮食其实不太够吃,之前金小树提出给钱,他就说不用给钱,把口粮拿过来就行。


    但金小树回家说了之后,金奶奶不愿意给,金小树都打算去买粮食给他了,被他拦住了。


    黎青执对金大江道:“爹,你跟我来。”


    金大江不知道黎青执要干什么,但他下意识地点头,跟着黎青执往前走,然后就被黎青执带到了苟县令面前。


    苟县令已经喝上热茶了,虽然这亭子不挡风,但因为刚才的事情,他的精神很振奋,整个人处在激动中。


    见到黎青执,苟县令问:“这是?”


    “大人,这是我岳父大人,他已经过了年纪,本不用过来,但感激县令大人为县城做出的贡献,主动来帮忙。”黎青执笑道。


    金大江因为常年劳累牙都掉光了,看着挺苍老的,这样一个人,竟然主动来帮忙!


    苟县令挺高兴的,询问了金大江一些事情,多是种地方面的。


    这可是县令!金大江觉得自己的心都跳到嗓子眼了,张开嘴说不出话来。


    不过他这样子,苟县令反而更满意,这明显不是个来巴结恭维他的人,就是个普通农民!


    “爹,别紧张,苟县令是个好人。”黎青执一边安抚,一边把苟县令的话翻译了眼瞎。


    金大江深吸一口气,总算把话说顺溜了。


    金大江脑子还是聪明的,不像黎老根那样不着调,苟县令问他什么时候播种之类的问题,他回答得头头是道,还说了之前因为张赟权的缘故肥料涨价,现在肥料价格又正常了的事情。


    这些可都是苟县令爱听的!


    再加上还有黎青执时不时说几句表达对苟县令的仰慕……苟县令越听越高兴。


    黎青执这时候,不经意地提了提金大江平日里会在村里给人烧酒席的事情。


    苟县令想也不想,就道:“金老伯既然有做饭的手艺,不如就去伙房那边,负责给这些民夫做饭,我也不能让你白白做事,到时候让伙房给你一个月二两银子的工钱。”


    建码头那么大的一个工程,多请个伙夫多给二两银子的工钱根本看不出来,这对苟县令来说,压根就不是事儿。


    但金大江却已经呆住了。


    黎青执代金大江道谢,然后就带着金大江往伙房那边走。


    对这时候的老百姓来说,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件事在最初的时候,黎青执就跟苟县令说了。


    苟县令考虑过后,特地把伙房交给朱前,让朱前找人管着。


    这差事必须好好办!朱前不仅安排了信得过的人来管厨房,因为今天苟县令和老百姓一起吃大锅饭,他这会儿还亲自在伙房看着。


    黎青执把金大江带过来,说明来意之后,朱前直接称呼金大江为金老哥,然后就让金大江跟着周厨子干活去了。


    他把周厨子安排过来当主厨了。


    管着厨房的正好是认识的人……黎青执带着金大江,又去找周厨子,让周厨子照顾着一点自己岳父。


    周厨子拍着胸脯给保证,说他一定会照顾好金大江。


    黎青执知道金大江在伙房一定不会受委屈,留下金大江,放心地离开了。


    等从伙房这里离开,黎青执却是去了庙前村那边找村长:“村长,我爹没到年纪,来这边是不合规定的,不过他有做饭的手艺,我就让他去伙房那边帮忙做饭了,如此一来,庙前村报上来的民夫就少了一个。”


    “那……”村长一脸疑问。


    黎青执道:“让金家再出一个人吧,今天就算了,让他明天一定要过来。”要是金家把那一两银子给了金大江,他不会说什么,但金家没给钱!


    既然没给钱,就出人吧。


    村长想到黎青执跟苟县令认识,连忙道:“成,我一定把人给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