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

作品:《夫君来自末世

    黎青执来到王姐住处, 就见王姐家里堆满了各种刚做好的物件。


    手套、袖套、鞋子……用上好的布料做成的各种小玩意儿摆了一地,金小叶正在打包整理。


    瞧见黎青执,金小叶道:“阿青,你等我一会儿。”


    “好。”黎青执道。


    王姐这时却是问黎青执:“小黎, 你今天去县衙那边了吗?”


    “去了。”黎青执道。


    “那你瞧见县令大人审案子了吗?”王姐期待地看着黎青执, 其他人的目光也被吸引了过来。


    黎青执道:“我被挤在外面, 没有瞧见,但知道个大概……小叶,那个打了小树的人,被打了五十板子。”


    金小树那天虽然被打了,但并没有受伤, 也就没有去告状。


    只是金小树没有告那个人,其他人却去告了……那人帮着张臭钱要债, 曾和其他人一起,打死了一个老人。


    其实昨天,苟县令就已经看过所有的状纸, 想好今天要怎么判决了,当时黎青执还曾跟他一起看。


    老百姓稍微被打几下,是不会告状的,来告状的人都遇到了极大的冤屈,也因此,那些状纸上写的事情, 看着触目惊心。


    黎青执记忆力很好,他能说出每一个罪犯的名字,以及他们都犯了什么时候,最后又被判了什么……王姐她们听得极为满足。


    等黎青执和金小叶走了,王姐忍不住道:“小黎知道的真多!”


    “是啊, 小黎什么都知道!”一个老太太道,黎青执讲的人里有她认识的,她也就多问了几句,现在她知道了不少事情,打算回去就跟人聊。


    徐夫人在旁边听到这些笑了笑,突然道:“小黎知道的肯定多,他认识县令大人呢。”


    “小黎认识县令大人?”王姐惊讶极了,“我知道他在被那个洪家小少爷打断胳膊之后上过公堂,可他怎么会认识县令大人?”


    徐夫人道:“最近那些酒楼茶楼都在说县令大人破案的故事,你们知道的吧?”


    王姐道:“知道,我今儿个早上还专门去茶馆听了!”


    崇城县有好几家茶馆,这些茶馆基本上天不亮就开了,店里一文钱一壶茶,热水可以无限添。


    这是城里城外,老人们最喜欢去的地方。


    他们在茶馆花一文钱买一壶茶,然后聊天说话,能从天还没亮一直聊到半上午,聊上两个时辰。


    一些手里有余钱的老人,还会买点别的吃,比如茶叶蛋、瓜子、煮蚕豆之类。


    茶馆提供的吃食比较少,但茶馆附近往往有早餐店,也可以让早餐店的伙计把面条、包子之类的早餐给端到茶馆里吃,吃完把碗还回去,或者等着人来收碗就行。


    坐在茶馆里吃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在周围人羡慕的目光里说自己的子女多么多么孝顺,这是无数老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这种茶馆还会卖热水,附近的街坊每月给茶馆一些钱,需要热水的时候就能去茶馆里接,这比他们自己烧热水要划算,毕竟柴火是要买的。


    这样的茶馆做的都是小本生意,一直是没有说书人说书的,但最近苟县令的故事太火了,有很多人买了纸笔将那几个故事誊抄下来。


    这两天,王姐家附近的茶馆,就有个识字的老人誊抄了一个故事,在茶馆里念给其他人听……他念的比说书先生差远了,但大家都很喜欢,茶馆里其他的老人,还会给他送各种吃食。


    徐夫人温和地笑了笑:“那几个故事,是小黎写的。”


    “是他写的?”王姐震惊万分。


    “这是我家启飞说的,”徐夫人道,“我家启飞还帮着誊抄了,这几个故事,最先就是在他们学堂里传开的。”


    徐夫人从徐启飞里那里知道了一些黎青执的事情,比如说黎青执学问很好,会写书,认识县令之类。


    不过再多的,徐启飞也就不知道了。


    “小黎也太厉害了吧?”


    “我就知道小黎不一般!”


    “我头一次看到小黎,就觉得他跟文曲星下凡似的。”


    “之前都说那个洪家大少爷学问好,也没瞧见他写出什么东西来,小黎就不一样了,他的书现在多少人看啊!”


    “我也觉得小黎一定比洪家大少爷厉害!”


    ……


    在场的人都没有读过书,对读书这事儿了解不多,在他们看来,黎青执能写出一本大家都看都喜欢的书,那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金小叶的男人好厉害啊!


    当然金小叶也厉害,她一个乡下姑娘,现在都开了金叶绣坊了呢!


    另一边,黎青执和金小叶已经上了金小树的船。


    金小树见到黎青执,也问起苟县令审案的事情来。


    金小树没有去县衙那边看热闹,不是他不想去,而是他忙着挣钱。


    金小树才十六岁,原本挣钱的心思是没有那么迫切的,但他现在不是有了喜欢的人了吗?他想娶方锦娘,自然要想办法多挣钱。


    金小树既然问起,黎青执也就一一说了。


    “县令大人真是个好官。”金小树特别高兴,撑船的时候用力许多。


    三人回到庙前村的时候,又被围住了,都是来问苟县令审案的事情的,黎青执只能道:“大家去我家吧,等我吃过饭,就给你们讲讲。”


    众人闻言,跟着黎青执去了黎家。


    黎青执其实不久前吃过一顿,但他又吃了一些,这才开始跟村里人讲苟县令审案的事情。


    他并没有去现场,但大概知道外面的盛况,还知道被苟县令审讯的每个人的情况,能说的也就特别多。


    村里人听得津津有味,姚艄公夫妇还特地从自家搬了两个椅子过来,坐着听黎青执说。


    姚振富没去,他站在姚家,见黎家的堂屋里挤满了人,忍不住道:“那个黎青执,就知道哗众取宠!”


    金茉莉也没过去,听到姚振富的话,她看了姚振富一眼,又看向黎家所在的方向。


    这段时间,金茉莉的心一直静不下来。


    只要想到上辈子做生意让越来越有钱的其实是金小叶而不是姚振富,她就难受,也不想搭理姚振富。


    姚振富见金茉莉不搭理自己,浑身不适。


    以前金茉莉对他那么好,千依百顺的,现在却对他越来越冷淡了……


    “黎青执学问那么差,还断了胳膊,以后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姚振富继续贬低黎青执。


    金茉莉突然问:“你真的能考上秀才?”


    “当然能!我以前考不上因为我偷懒不看书,但现在我每天都认真看书!”姚振富道。


    姚振富确实是有点小聪明的,有那么一段时间,李秀才很看好他。


    但他逮着机会就偷懒,李秀才让他写文章也不想写,时间一长,就泯然众人了。


    金茉莉朝着姚振富笑了笑:“相公,你可一定要努力啊!”


    她嫁给姚振富已经好几年,孩子都已经生了两个,想再嫁几乎没可能。


    就算再嫁,她也找不到比姚家更好的人家。


    姚振富虽然做生意不成,但他学问还是可以的,或许能考上秀才?


    金小叶就算会做生意会赚钱又怎么样?黎青执断了胳膊都成了一个废人了!


    要是姚振富能考上秀才,那她成了秀才娘子,也是能比得过金小叶的。


    上辈子姚振富一直都没有考上秀才,但考过了县试,还去府城参加过考试,好歹是个童生。


    这辈子姚振富努力一下,应该能考上秀才?


    金茉莉也只能这么告诉自己了。


    夫妻两个和好如初,黎家,在黎青执把能讲的都讲了之后,大家还有点意犹未尽。


    姚艄公突然道:“我听说现在县城的说书先生都在说苟县令破案的故事,连茶馆里都有人在说,我明天想去茶馆喝茶,顺便听一听这故事,有人要跟我一起去吗?”


    姚艄公前些天,每天都跟着金桑树出船,指点金桑树的同时,也把自己的人脉交到金桑树手上。


    现在他差不多已经把能教给金桑树的全都教了,接下来就要靠金桑树自己了!


    也因为这个,他空闲下来。


    姚艄公把船租给金桑树,一天收四十五文,他手上是有收入的,如今还不用给他儿子钱……姚艄公想去县城喝茶。


    他以前特别羡慕县城茶馆里那些喝茶的老人,还想着等姚振富考上秀才,他空闲下来,就天天去喝茶。


    到时候他是秀才老爷的爹,一定有很多人羡慕他。


    庙前村大部分人家都不富裕,但去县城喝个茶的钱还是有的,毕竟又不是天天去!


    当场就有三个跟姚艄公差不多年纪的,说要跟姚艄公一起去喝茶。


    黎老根见状,眼巴巴地看向黎青执:“阿青……”


    “爹你也去吧。”黎青执道。


    黎老根欣喜若狂,转过头就跟姚艄公道:“我也去!”


    最后一番商量,一共有五个人打算明儿个去县城喝茶,他们明天很早出门,坐姚艄公的船去县城。


    商量好这件事,聚在黎家的人也就散了,黎老根等人都走了,对黎青执道:“阿青,去喝茶要钱的……”


    黎青执从口袋里摸出十文钱给黎老根:“爹,这钱你拿着去喝茶。”


    基本上喝个茶,十文钱足够了,到时候黎老根还能吃碗面条。


    县城的面条便宜的两三文,贵的也就七八文。


    金小叶偶尔会给黎老根几文钱,但从没给过十文这么多。


    黎老根拿不住钱,她自然也就舍不得多给。


    突然一次拿到十文钱,黎老根有点手足无措:“这么多钱啊……真多啊……”


    黎青执又道:“爹,你到了县城要是遇到麻烦,可以去朱家,说你是我爹就行……”黎青执交代了黎老根很多事情。


    黎老根笑得露出仅剩的黄牙,心里莫名满足。


    他有儿子了!他竟然还能去茶馆喝茶!


    以前他们村还有地主的时候,地主老爷每天都坐船去茶馆喝茶,那时候村里多少人羡慕啊!


    没想到他也能去!


    第二天黎青执和金小叶起来的时候,黎老根已经离开了。


    他没在家里吃早饭,打算去茶馆喝茶的时候,吃个面条。


    以前黎青执带他去吃过肉丝面,特别好吃,一碗四文钱,这次他可以再吃一次。


    黎老根把十文钱装进荷包,再把荷包装进自己的口袋,跟在姚艄公身后,坐船前往县城。


    他去县城的时候,把自己之前的经历,又拿出来说了说。


    可惜姚艄公比他更了解县城,没人愿意听他说话。


    可即便如此,黎老根也非常兴奋。


    姚艄公以前很有钱,但他生活一直节俭,在县城吃东西的次数寥寥无几。


    县城那些接待有钱人的茶楼,他是不会带姚艄公他们去的,他们去的,是县城穷苦人扎堆的地方的一个老茶馆。


    茶馆很昏暗,里面的桌椅都脏兮兮的,门口的小巷里堆满了附近住户的东西……


    但这样一个地方,却让黎老根莫名地安心。


    他以前来县城都会很害怕,可在这里,他不怕了。


    这个茶馆里,还真有人给人读苟县令的故事,因为这个原因,茶馆里的人越来越多……幸好他们来得早,还能有个座儿!


    黎老根认真地听故事,在那人读了一段不读了之后,他狠狠心买了一碗肉丝面,吃得汤底都不剩。


    包括姚艄公在内的其他人,也都要了肉丝面,也跟黎老根一样,将之吃得一干二净。


    吃完面条,他们一边喝茶,一边听周围人说话。


    “以前我们那边有个瞎子,他说我们县城会出一个大人物,依我看就是苟县令。”


    “我们县令大人太厉害了!”


    “昨天县令大人判案,我去看热闹了,鞋子都被挤掉了一只。”


    ……


    黎老根听黎青执说了一些县衙的事情,这时候也就能插上话,一时间,竟是吸引了很多人听他说话。


    黎老根他们一直到把茶喝得跟开水一样清澈,再吃不出一点茶味,才摸着肚子,心满意足地离开。


    来的时候是坐船的,但回去的时候,他们是走着回去的。


    黎老根觉得自己这一上午过得说不出的快活,他问姚艄公:“老姚,我们什么时候还去县城喝茶?”


    姚艄公也觉得去喝茶特别让人高兴:“我还想听故事,我们明天再去?到时候我们可以不吃面条,家里带点吃的过去……”


    不吃面条的话,去喝个茶只要一文钱。


    黎老根想也不想就点头:“好!”


    因为黎老根要去喝茶,这天黎青执去县城的时候,就带上了三个孩子。


    黎老根就离开一上午,其实这点时间,赵小豆是可以将黎大毛黎二毛照顾好的。


    但黎青执还是不太放心,再加上这段时间他都没时间跟黎大毛黎二毛相处,干脆就把三个孩子带上了。


    他打算等去了县城,先带三个孩子去吃早饭,然后让他们待在金小叶那边,他则去县城。


    等他跟苟县令商量好徭役的事情,他再来找三个孩子,带他们在县城逛一逛。


    去县城的路上,黎青执带着三个孩子复习他们之前学的知识。


    这几天他早出晚归,但有给三个孩子布置作业,早上也会带他们学点东西,这三个孩子认识的字,又多了一些。


    就是黎大毛黎二毛到底还小,写字总出错,甚至更像是在画字……黎青执觉得这没什么,每次都大力夸奖。


    他们今天早上没做饭,大家都还没有吃,黎青执就让金小树把船停靠在一家包子铺旁边,然后要了一些包子,又要了五碗豆浆。


    三个大人还有赵小豆一人一碗,黎大毛黎二毛两个人分一碗。


    黎大毛黎二毛还小,要是让他们喝一人一碗豆浆,他们就吃不下别的了。


    赵小豆以前很拘谨,都不太敢吃黎青执给的东西,但现在好多了,这会儿他右手拿包子吃,左手拿勺子喝豆浆,吃得非常开心。


    这还是他头一次喝豆浆,包子他以前吃过,但这也是他第一次在店里吃包子。


    黎青执特地多买了一些包子给金小树,让金小树拿着中午吃,然后又把金小叶和三个孩子送去王姐那边。


    做完这一切,黎青执才前往县衙。


    原本正琢磨着要送方锦娘什么东西的金小树,拿着黎青执给的包子喜笑颜开,瞅准时机就把一个包子扔进了方锦娘的篮子:“包子还热着,你快吃。”


    方锦娘早上在家都没吃什么东西,摸到热腾腾的包子,她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最终将包子拿出来,咬了一口。


    那人已经送了她不少吃食了,她却连那人是谁都不知道,只知道应该是个年轻男人。


    方锦娘不是小孩子,她知道那人送她吃食,是因为喜欢她。


    她不得不承认,她心里泛起了涟漪。


    她父亲去世后,从未有人对她这么好过。


    以前也有人喜欢她,但那时候她忙着做针线活,跟那些人没什么接触,他们也没有送她什么东西,基本上都是直接找她娘提亲……


    包子还挺好吃的,方锦娘忍不住笑了笑。


    金小树今天没走远,回头一看正好看到这一幕,心情无比激动。


    方锦娘吃了!


    方锦娘吃了他送的包子!


    所以方锦娘不讨厌他的吧?


    肯定不讨厌啊!方锦娘都笑了!


    金小树今天干活的劲儿更足了!


    另一边,望眼欲穿的苟县令,终于等来了黎青执。


    昨天黎青执离开后,苟县令仔仔细细地看了黎青执写的东西。


    黎青执这身体的原主父亲是县令,他自己还想当个师爷,对徭役相关的事情很了解,写的时候也就言之有物。


    苟县令越想,越觉得黎青执说的事情可行。


    他只是个同进士,仕途会不那么顺利,可即便如此,他也是有机会往上爬的!


    只要他政绩突出……谁能拦着他?


    就算不考虑升官……崇城县的百姓要是感念他的好,他说不定能流芳百世。


    这天晚上,苟县令翻来覆去睡不着,后来他夫人都受不了了,干脆将他赶了出去。


    然后他就在书房兴奋到了后半夜才睡着,早上又早早醒了。


    醒来后,苟县令一直在等着黎青执,可惜黎青执迟迟没来……


    等终于见到黎青执,苟县令差点冲上去给黎青执一个大大的拥抱!


    当然他并没有这么干,只是带了点幽怨问:“贤侄怎么现在才来?”


    “大人,不好意思,有事耽搁了。”黎青执连忙道。


    “没事,贤侄,快跟我去书房,我们详谈!”苟县令道。


    他现在迫切地想跟黎青执商量一下,看徭役这件事,要如何处理。


    黎青执昨晚上,其实也琢磨出一些细节打算加进去,也就跟着苟县令去了书房,和苟县令商量起来。


    其实这事儿要办好,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很杂。


    不说别的,就是盖码头的地方……崇城县附近适合盖码头的地很多,但那些地都是有主的。


    别的不说,他们至少要先把地买下来。


    两人这一商量,就商量了一上午。


    苟县令吩咐厨房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吃饭的时候,对黎青执道:“贤侄,徭役的事情,要麻烦你多多帮忙了。”


    苟县令是想让黎青执当他的左右手,帮他干建码头这件事。


    但黎青执不准备答应。


    黎青执提出这件事,就是想让崇城县的百姓过好一点,没有其他想法。


    既如此……他没必要把事情揽在自己身上。


    现阶段对他来说,还是读书考科举更加重要,空闲下来的话,他想陪陪黎大毛黎二毛。


    前几天天天来县城,为了张赟权的事情东奔西跑,他其实挺累的。


    要是建码头这件事要他干……那他还能有空闲吗?


    黎青执心里是这么想的,但却不是这样说的,他推说自己没有经验,又说苟县令有经验一定能把事情办好……他委婉地拒绝了这差事。


    苟县令又感动了。


    黎青执真的是一点不居功!


    苟县令对黎青执充满感激,一心想要给黎青执点什么,要不是他没有适龄的女儿黎青执又已经成亲,他都想把女儿嫁给黎青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