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官

作品:《夫君来自末世

    黎青执穿越到这个世界之后, 给朱前、丁喜,还有苟县令三个人写过书。


    他给朱前和丁喜写的是自传,这两人又是商人……这两本书,基本上就是他们自娱自乐看一看, 以及放在家里, 当成传家宝留给后世子孙看。


    他们的自传若拿去书店卖, 抑或者让说书先生去说,都是不适合的,作为商人,他们真要那么高调,肯定会被读书人口诛笔伐, 那对他们没有好处。


    但苟县令不一样。


    他给苟县令写的不是自传,而是苟县令破案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非常适合说书先生去说。


    现在苟县令刚帮崇城县的百姓解决掉一颗毒瘤,这种时候县城的说书先生歌颂他, 本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朱前在黎青执提议后,眼睛一亮:“我马上就去安排。”


    “那就麻烦朱叔了。”黎青执道。


    “不麻烦不麻烦,这样的事情多多益善。”朱前笑道。他帮着找说书先生,让说书先生说苟县令的书之后,苟县令肯定会很高兴。


    苟县令高兴了,他的好处少不了。


    这样的事情, 他巴不得天天干。


    崇城县是有专门的商会的,之前商会的会长是一个跟孙举人一样,掌握了崇城县本地一部分话语权的人。


    张赟权跟这人的关系就很不错。


    现在张赟权倒台,这人的势力也受到了很大打击。


    朱前觉得自己有机会去争取一下商会会长的位置。


    他得到了这样大的好处,黎青执能得到的好处也不会少, 别的不说,接下来的县试,黎青执就必然可以轻松通过。


    苟县令帮着出点力,黎青执即便学问不好,考个秀才也是没问题的,更不好说黎青执还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了!


    再加上黎青执办事老练……黎青执的前途不可限量。


    朱前道:“阿青,将来若有机会,你可一定要提携一下你朱叔。”


    “朱叔你这话说的,我将来,怕是有不少地方需要仰仗你。”黎青执笑着开口。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黎青执就向朱前告辞,前往王姐的住处。


    路上,黎青执遇到几个义官,他们带了人,正在清理前几天被乱倒的粪便,而沿途老百姓的精气神,看着远比前些日子要好,一个个神采飞扬地说着昨天张赟权被抓的事情。


    这时候的老百姓习惯了听话,这次他们做出反抗,反抗还成功了……他们都很激动。


    那些去过县衙的人,更是神采飞扬地说着他们的经历:“我们足足有几千人,把县衙围了起来,苟县令看到我们,知道我们受了张赟权的欺负,当即就告诉我们,说他一定会给我们一个公道。”


    “苟县令长得真威武!”


    “那张赟权,是被孙举人绑了送来的,他连头也不敢抬!”


    “苟县令真是个好官!”


    ……


    黎青执听着这些议论,慢悠悠地来到王姐的住处,就听到王姐在可惜:“昨儿个我怎么就没有去县衙那边呢!早知道我就跟着去了!”


    不管是王姐还是徐夫人,昨天都没有去县衙那边。


    她们是女人,觉得跟一群男人挤在一起不太好。


    金小叶道:“昨天那么多人,其实去了也看不到热闹。”


    “还是能看到一些的吧?大家都看到张赟权被绑着送过去了!”王姐道,“小叶,当初那个打了小树的,他昨天没有被抓,但今儿个上午被抓了!”


    “那挺好的。”金小叶继续干活。


    王姐忍不住道:“小叶,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还有心思干活?”


    金小叶道:“难道还能不干?我们接的大单子,月底前可是要完成的。”


    这次的事情,其实金小叶也很关注,甚至比王姐更关注。


    毕竟这是黎青执想的主意。


    想到因为金小叶被打,黎青执就给苟县令出了这么个主意,让张赟权锒铛入狱……金小叶觉得自己心“砰砰砰砰”跳得飞快,不自觉地就开始想黎青执。


    算了别想了,还是干活吧!


    深吸一口气,金小叶继续做自己手上的活儿。


    然而就在这时,黎青执的声音响起:“小叶。”


    “小叶,你相公又来找你了。”王姐朝着金小叶挤眉弄眼。


    她以前很同情金小叶,她的丈夫常年在外做生意,就已经让她觉得很难熬了,金小叶的丈夫失踪了,金小叶该多辛苦啊!


    可现在……她着实有点羡慕金小叶。


    虽然黎青执看着身体不太好,但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对金小叶很重视。


    “相公。”金小叶笑着叫了一声,搬了个竹椅子放在那两个糊鞋底的老太太身边:“相公你等一会儿,我很快就好。”


    “好。”黎青执道。


    王姐家原先凳子很少,上回黎青执过来连个凳子都没有,金小叶就自掏腰包买了几把竹椅子。


    现在再也不用担心黎青执来等她没椅子坐了!


    那两个糊鞋底的老太太已经跟黎青执很熟了,就问黎青执:“小黎,昨天你去县衙那边了吗?”


    “我去了。”黎青执道。


    昨天他全程都在酒楼二楼看着,是亲眼看着孙举人把张赟权送去县衙的。


    孙举人和张赟权的胆子都挺小。


    不过他们的胆子是该小一点,要是他们胆子大……附近可是驻扎着军队的!


    “那你都瞧见啥了?快给我们说说!”两个老太太期待地看着黎青执。


    黎青执就把当时看到的一些事情说了,还说得绘声绘色的。


    在场的人都听得如痴如醉,王姐还道:“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讲得真好!”


    黎青执等了一段时间,金小叶就把活儿干完了,她收拾了东西,又把打算给金小树的货物带上,对黎青执道:“阿青,我们走吧。”


    两人一起离开王姐家,等他们走了,王姐道:“真羡慕小叶啊,我家那个死鬼,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回来!”


    而这个时候,方锦娘也把手上的活儿收了尾,对王姐道:“王姐,我也要回家去了。”


    “你路上小心点。”王姐道。


    “我会的。”方锦娘笑了笑。


    她看东西很模糊,好在并不是完全瞎了,在路上走着还是没有问题的。


    方锦娘慢慢地穿过小巷往前走,走了大概一刻钟,就来到自家门口。


    她家的门开着,她刚靠近,就听到了自己母亲的声音:“阿荐,你读书辛苦了,吃个糖水蛋吧。”


    方锦娘脚步一顿。


    方夫人这时候也看到了方锦娘,脸色不太好看:“怎么现在才回来?不知道要早点回来,帮我做饭的吗?”


    方锦娘道:“娘,是你让我多做活的。”


    “我还让你把活儿拿回家来做呢,也没见你听!”方夫人道:“那个金小叶当初骂过我,你还去她那边做活……”


    “娘,是你让我去的。”方锦娘道。


    方夫人道:“你真是翅膀硬了,我说一句都不成了!”


    在旁边吃糖水蛋的方子荐也道:“大姐,你怎么能跟母亲顶嘴呢?快给母亲道歉。”


    方锦娘只能道:“娘,对不起。”


    方夫人仿若未闻,只对方子荐道:“还是阿荐孝顺。”


    “娘,吃饭了。”方锦娘的妹妹方绣娘低声道。


    方夫人站起身,前去分饭。


    晚上家里喝粥,方锦娘面前的粥就没几颗米粒,她和妹妹面前的菜,还只有小咸菜能吃。


    刚刚吃了糖水蛋的方子荐面前,却有一颗剥好的皮蛋。


    方锦娘让金小叶不要把钱给她娘,但这件事她并没有告诉她的母亲。那天回家,她告诉她母亲,说金小叶不愿意她把活儿拿回家,但看她可怜,允许她在王姐家干活。


    她又说她眼睛不好,所以一天下来挣不了多少钱。


    她想着,她母亲若是对她好一些,等过段时间,她可以给她母亲一部分钱。


    可她母亲大概是觉得她挣不到多少钱了,对她越来越差,最近她早晚的饭食越来越少。


    要不是中午能在王姐家吃饱,她兴许会被饿晕过去。


    方锦娘面对自己的母亲,总有种窒息的感觉。


    她的母亲有事没事,都要挑她的刺。


    她以前一直忍着,可现在……她想离开。


    金掌柜以前就一个人生活过,还养活了两个孩子……她是不是也可以?


    方锦娘和妹妹方绣娘住一个屋,但她回屋睡觉的时候,方绣娘还在外面做活。


    方绣娘的绣活比不上她,但也不差,再加上她眼睛好……最近这一年,方绣娘挣钱比她多。


    她这个妹妹已经十九了,现在也还没有出嫁,而且她的眼睛也不好……


    “阿荐,晚上看书伤眼睛,你别看了……绣娘,你拿着活儿去你李婶儿那里做,给家里省点灯油!”方夫人道。


    方绣娘带着绣活出去了。


    方锦娘以前也是这样的,晚上就带着绣活去别人家做,不点自家的油灯。


    离油灯近的地方会亮一些,但那油灯是别人家的,他们自然不会让她坐在离灯近的地方干活……


    她就是在昏暗的灯光下做多了绣活,眼睛才越来越糟的。


    大概半年前,她才清醒过来,借口看不清不愿意再没日没夜地干活,然后在家就连饭都吃不饱了。


    肚子里很饿,方锦娘没忍住,拿出今天早上那个人往她篮子里扔的花生,慢慢吃起来。


    她都不知道这些是谁送的,原本不想吃。


    但她没办法还回去,再加上最近回了家总是吃不饱饿,也就将之吃了。


    她已经在金小叶那里存了一些工钱,还不了吃食,将来就还钱吧。


    黎青执带着金小叶上了金小树的船之后,就拿出一包柿饼,给了金小叶一个:“小叶,我今天去朱家,朱家的点心是柿饼,我觉得挺好吃的,你也尝尝。”


    金小叶接了柿饼:“人家端上来的点心你怎么还带回来了,多不好意思!”


    “没事,朱叔已经习惯了。”黎青执道。


    他去苟县令那里的时候,人家上的点心,他都是浅尝辄止,绝不可能打包。


    但朱家不一样,他都打包那么多次了,不差这一次。


    而且……这其实是朱前让人给他打包的,还多包了几个。


    “姐夫,能给我一个吗?”金小树问。


    “可以,”黎青执给了金小树三个,“小树,一个给你,另外两个给爹娘尝尝。”


    “谢谢姐夫!”金小树细心地将柿饼包好。


    他很馋,但不打算吃。


    他那个柿饼,他打算明天去送给方锦娘。


    他每次去送东西,方锦娘都呆呆地看着他,还想抓他衣服……真的太可爱了!


    他相信只要他多送送,方锦娘一定会喜欢上他。


    金小树可以看出来,方锦娘想跟他说话,今天早上,方锦娘甚至追了几步,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不追了。


    但他不敢跟方锦娘说太多,怕方锦娘拒绝他。


    他只是个泥腿子就算了,头一次跟方锦娘见面的时候还在被人打,船上的马桶也被踹翻了……


    黎青执看了金小树一眼,隐隐感觉到了什么。


    以前他从朱家往回带东西,金小树确实也馋,但不会主动要,他给了之后,金小树还会很快吃掉。


    但最近……金小树不仅跟他主动要,完了还不吃。


    金小树是不是有喜欢的人了?这些吃食,他是不是拿去送人了?


    金小树在他眼里很小,但在这个时代……这个年纪成亲的人比比皆是。


    黎青执记得原主在盂县时,有一回参加一个大户人家婚礼,那新郎才十三岁,穿着新郎服饰跟一群孩子跑跑跳跳地玩儿……


    金小树好歹已经满了十六岁,有喜欢的人太正常了。


    “姐,我今天卖掉了不少东西……”金小树一边划船,一边跟金小叶说自己这一天都去了哪里哪里。


    金小树这一天天都挺忙的,晚上他还要回家睡觉,没时间跟人家姑娘做什么,估计也就抽空说几句送个东西。


    黎青执放下心来,继续听金小树说话。


    他们很快就回到了村子里。


    崇城县前几天发生了大事,但这会儿才传到庙前村。


    今天黎青执他们刚下船,就有人来打听张臭钱的事情。


    黎青执就仔仔细细地跟他们说了。


    村里人闻言都很高兴:“张臭钱被抓了,以后我们买肥料,是不是会便宜?”


    “肯定会便宜!”


    “真好!”


    ……


    村里人跟崇城县的人一样开心。


    虽然他们能节省的钱其实不多,但对村里人来说,哪怕只能节省一文钱也是好的,能买一大块豆腐吃呢!


    正说着话,又有一艘船来了,正是姚艄公的船。


    不过撑船的不是姚艄公,而是金小叶的堂哥金桑树。


    金大伯一共三个儿子,排中间的金桑树一直不怎么受重视,但这次,他脱颖而出,成了姚艄公的徒弟。


    在庙前村一直不怎么受重视的金桑树,突然就成了庙前村人人羡慕的存在。


    姚艄公的腰依然不好,金桑树把船停好之后,就扶着姚艄公下船,办事特别细心。


    黎青执看得出来,姚艄公对这个徒弟很满意。


    回到家,黎青执在跟黎大毛黎二毛亲昵过后,就将柿饼拿出来,给了他们一人一个,接着又给黎老根和赵小豆一人一个。


    他还剩下两个柿饼,打算明天早上给黎大毛黎二毛吃。


    “柿饼啊,我还吃过呢!”黎老根拿着柿饼特别高兴。


    庙前村有柿子树,柿子他是吃过的,但柿饼没吃过。


    “柿饼挺好吃的,爹你喜欢的话,下次我给你买。”黎青执道。


    “哪用的着,不用给我买……柿饼这么好吃,谁不喜欢啊!”黎老根一边说不用买,一边期待地看着黎青执。


    这分明就是想要的,下次可以去买点。


    吃饭的时候,黎老根不停地说着村里的事情,比如说金大伯家,金柳树的媳妇儿跟金桑树的媳妇儿吵起来了什么的。


    农村生活,真的是多姿多彩!


    第二天,黎青执照旧去县城。


    因为他出主意扳倒了张赟权,现在苟县令很重视他,而他也打算跟苟县令搞好关系,既如此,他肯定要多去走动。


    黎青执照旧先去了朱家,然后就跟朱前一起去了县衙。


    他们到县衙的时候,苟县令已经神采奕奕地在处理公务了。


    他以前从未这么勤快过,但现在……他这不是掌握实权了吗?


    “老朱,小黎,你们来了!”苟县令看到他们,热情地招呼起来,然后就说了说张赟权这件事引发的后续。


    张赟权的手下他抓了不少,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干过坏事,昨天一天已经有很多人来告官了,只是人太多,处理起来有些麻烦。


    黎青执道:“大人您真是体恤百姓!您觉得百姓告状麻烦的话,不如就请两个人,在衙门门口帮百姓写状纸,等几天后,再一一审讯那些人。”


    苟县令其实是觉得自己要处理那么多案子很麻烦,但在黎青执嘴里,成了他担心麻烦了老百姓!


    不仅如此,黎青执这个主意也出得好!


    苟县令道:“你详细说说。”


    黎青执就仔细说起来。


    这事儿其实说开了挺简单的,就是先用几天时间,将那些告状的百姓的情况登记一下,再给他们写个状纸,然后等过几天,再一个个审讯那些人。


    黎青执道:“大人到时候,还可以公开审讯那些人,甚至在县衙门口对他们进行审讯,允许百姓围观,如此一来,必然能让崇城县的百姓愈发爱戴大人!”


    苟县令拍了一下桌子:“好主意!”


    张赟权手底下那些地痞无赖平日里没少欺负崇城县的百姓,苟县令知道自己真要当众审讯了这些人,他在崇城县的威望,必然无人能比。


    虽然这可能会引起一些骚乱,但只要好好安排,就不会出问题!


    三人这么想着,当即商量起来,不过他们商量了没多久,就有人来找苟县令了。


    以前挺闲的苟县令,现在忙了起来。


    中午,苟县令做东,请朱前和黎青执在附近的酒楼吃饭。


    朱前谢过苟县令,然后等苟县令不注意,就吩咐了自己的小厮去办事。


    黎青执离得近,听到他让小厮去找说书先生……今天这顿饭,苟县令应该会吃得很开心。


    苟县令确实吃得很开心,他今天出门后,一直被百姓用爱戴的目光看着,这也就算了,时不时还有老百姓突然冲出来,朝着他磕头。


    苟县令以前哪里遇到过这种事情?一时间无比激动!


    他们就这么走走停停,花了不少工夫才来到酒楼,然后就发现酒楼里,竟然有说书先生在说苟县令的故事!


    “那人刚被压到衙门,县令大人定睛一看,便看出许多问题……”说书先生说得抑扬顿挫,周围的人听得如痴如醉,还时不时叫好。


    那说书先生说得更起劲了。


    苟县令看向身边的黎青执:“这……”


    黎青执道:“大人,城中百姓感念您的恩德,才会如此。”


    苟县令道:“我也没做什么……”


    “您怎么能这么说?您铲除了我们崇城县的大害!”


    在说书先生说故事的声音里,在黎青执的吹捧里,苟县令突然觉得,他不做个好官,会对不起城中百姓。


    这么想着,苟县令问黎青执:“小黎,这城中百姓,平日里可有遇到什么难事?”


    如果这些百姓有想要解决的事情,他可以帮忙解决。


    黎青执道:“大人您真是心忧百姓!我一定为您走访百姓,探查百姓疾苦。”


    黎青执还真有事情想让苟县令为百姓去做,不过现在张赟权的事情还没有彻底解决,不着急。


    而且他提出问题的同时,最好能给出解决办法,而想要解决办法,他需要先收集资料。


    “好!”苟县令很高兴。


    这黎青执说话办事着实妥帖!


    这样的人才,县试怎么着也该给个案首。


    好吧徇私不太好,但只要黎青执学问不错,他肯定会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