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朱元璋分封制的意图!

作品:《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朱元璋直勾勾看着萧然,“老四这个小兔崽子造反还有理由了!不管怎么说,造反就是他的不对!等这个小兔崽子来,看咱不抽他!”


    “先生,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朱标说道:“四弟不是胡来的人,无缘无故肯定不会起兵造反的。”


    朱标看向朱元璋,“父皇,你先息怒,别冲动,免得伤身体。”


    朱标这个好大哥是真的没的说,现在知道朱元璋皇位给朱允炆,皇位被朱棣抢了朱标还在帮朱棣说话。


    萧然也看出来了,朱标是没的说,对这些兄弟。


    “是,老大说的有道理,重八你先听完!”马皇后也劝说。


    “主要是朱允炆登基称帝之后开始削藩了!”


    “削藩是正确的,允炆做的没错,莫不是老四听到削藩就造反了”


    建国初期封王稳定局势,国家稳定肯定要削藩的,这是必然的历史进程。


    朱元璋没办法淡定。


    朱元璋的分封制不是开历史倒车,王朝初期分封制是很有必要的。


    皇室亲王有实权可以拱卫朝廷。


    朱元璋分封制也是很有讲究的。


    朱元璋分封制初衷也很简单,最坏的结果就是藩王起兵造反,好歹天下还是老朱家的。


    要是被权臣掌握朝堂,就像是杨坚,司马懿那样改朝换代,朱家天下就没有了。


    有其他手握重兵的藩王在,就不用担心朝堂被权臣掌握。


    朱元璋的明祖训也说: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朱元璋也考虑到藩王造反,在格局上也很有讲究的。


    年纪大一点九个皇子,在抵御北元的第一线,这是第一道防线。


    为了防止这些藩王做大做强,还有第二道防线。


    年纪稍微小一点的皇子,就是第二道防线。


    要是第一道防线的藩王造反,首先面对的就是第二道防线的藩王。


    南京还有反应时间。


    第二道防线的藩王造反,就会腹背受敌。


    这是相互制约的。


    藩王之间是不允许来往交流的,离开封地都必须是京城的允许。


    朱棣在第一道防线,朱棣造反的时候,第二道防线的藩王,全部被朱允炆解决了。


    最早倒霉的一批藩王,全部是距离南京最近的,第二道防线的藩王。


    朱棣奉天靖难成功,两分是朱棣实力,两分是上天注定,剩下的六分是朱允炆给机会!


    提前把朱棣造反阻碍全部给朱棣清除了。


    “皇上,你先听听朱允炆是怎么削藩的。”


    马皇后拉了拉朱元璋,“重八!”


    “你快给咱说!”朱元璋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了。


    “第一个是周王朱橚,周王次子朱有爋告发父亲谋反,于是朱允炆派曹国公李景隆以备边之名经过开封,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


    “不可能的!五弟不可能谋反的。”朱标是了解朱橚性格的。


    青年时期朱橚就对医药很有兴趣,认为医药可以救死扶伤,延年益寿。


    朱橚组织一些学者编撰过《保生余录》方书两卷,随后着手方剂学巨著普剂方的编著工作。


    这种人对权力没有太多欲望,也没有造反的本事。


    带兵打仗厉害的,就是老四燕王朱棣和老三晋王朱棡。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