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那片夕阳那片星空那样人

作品:《三国之袁家长子

    夕阳西下,沂水长河在黄昏的余晖中逐渐染上了一层橘黄色。


    远处的群山已经笼罩在暮色中,只有些许的云朵还被晚霞映照的彤红如火。


    波光粼粼,刘备站在河畔。


    清澈的河水中倒映着草木青翠,河边树叶发出轻微的哗哗声。


    河水缓缓流淌发出的微弱潺潺声。


    树林中,鸟儿的歌唱叽叽喳喳。


    身边都是声音,甚至还有微风吹起鬓发的沙沙声。


    但却给人一种特别静寂的感觉,似乎有再多的声音,这里依旧是宁静的。


    随着太阳落下西山,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橙红色的夕阳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一片灰白的暮色。


    此时河风吹起,带着些许凉意,吹乱了额前发丝。


    原本青翠的草木在暮色的映照下变得愈发苍凉,河面上的景色也逐渐模糊。


    长河落日与山峦交错,形成一幅宁静而又悲伤的画卷。


    青州。


    或许投降,就能见到阔别已久的阿母,见到苏氏,见到登儿,见到......


    刘备不知何时,已是泪如雨下。


    自己在乱世中如此挣扎,坚持着大义,为的是什么?


    “大兄!”


    关羽不知何时出现在刘备的右边。


    “大兄。”


    赵云也出现在刘备的左边。


    两人高大威猛的身躯,把一米七多的刘备显得好矮,好矮......


    “还有多少人留下来。”


    刘备的声音低沉。


    关羽道:“五千......”


    赵云道:“三千四百八十四人。”


    关羽:“......”


    刘备喟然长叹:“又走了一千多人。”


    关羽道:“大兄,其实某等可以......”


    “不!”


    刘备打断了关羽的话,“二弟,你且记住,这些人为什么要跟着我们?


    我们钱多,粮多,地盘多,势力大,能举荐他们,还是什么?


    都不是!


    是因为我们讲义气,够勇猛,能带领他们在乱世搏一条出路。


    但现在因为我们的原因,导致他们家眷被抓,如果我们还阻止他们归去,那我们还谈什么义气!


    自古忠孝难两全,愿意舍弃孝来求忠,那是臣子之义,我们做君的不能这样要求麾下。


    无论什么时候,作为君上,只要臣子的家眷被抓,那是我们的失职,就要放他们回去。


    二弟,四弟,你们也是如此,可去投奔袁谭,或许有一天,我坚持不住了,也会去投奔他。


    袁公有子如麒麟啊!”


    关羽哼声道:“大兄何须如此,某观此人所谋甚大,有篡汉之心!”


    “汉?”  刘备苦笑一声,道:“后汉失言于天下士大夫,如今还有谁拥汉。


    再说,这天下,本来也不是老刘家的。


    周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秦失九鼎,天下共夺之。


    如今汉失其义,群雄并起,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但能使黎庶安定,这天下又有谁做不得呢?”


    关羽默然不语。


    赵云则是感慨道:“大兄之所义,不正是我某所追求之仁政嘛。


    观袁谭此人,奸诈虚伪,便是仁政,恐怕也是故意为之。


    若其夺得天下,只恐是王莽之徒!”


    “刘豫州!”


    就在这时,两骑快马绝尘而来。


    “刘豫州,徐州有令,让你立时到郯县中一会!”


    来人是陈应,陈珪的中子。


    “天色已晚,何事须此时进城?”


    关羽眉梢一挑,沉声说道。


    “这个军机大事,还须徐州和刘豫州亲自言说。关将军和赵将军若不放心,可率部曲通行!”


    陈应抬头扫了黑暗中愈发高大的关羽一眼,不卑不亢的回道。


    刘备连忙道:“陶徐州与某有知遇之恩,今有召唤,自当立去。


    二弟勿忧,且护持军中事宜,子龙与我前往!”


    言罢令赵云带着五十名护卫,便随着陈应直奔郯县而去。


    ......


    偌大的府衙灯火通明,陈珪、陶应、糜竺、曹豹、严峻等徐州大小官员正在府外等待。


    至于吕由和张闿已被排出去调拨军马出城。


    糜竺这边,自然也有家臣安排相关事宜。


    ......


    咄咄咄的马蹄声传来。


    带道路上出现刘备和陈应的身影,众人齐齐迎上去。


    看到这一幕,刘备眉头皱起,他这个刘豫州是陶谦表的,眼前的阵仗似乎大了些。


    “备败军之将,何德何能,劳诸位在此等候!”


    刘备急忙滚鞍下马,一路小跑到了众人跟前,躬身行礼道。


    “刘豫州请!”


    糜竺和陶应出面,迎着刘备向院内走去。


    刘备忍不住问道:“陶徐州如此急迫,召唤某来,不知所为何事?”


    陶应脸色苍白,跌足大哭道:“家翁,家翁薨了!”


    “什么?!”


    刘备一个站立不稳,直接跌倒在地,随即眼泪便入断了线的珠子一般滚落。


    “徐州,徐州啊!”


    ......


    糜竺等人好不容易才劝止刘备,道:“徐州生死存亡,吕布豺狼在侧,不可一日无主。”


    说完看向陶应,陶应道:“家翁遗命,令我等推举玄德公为徐州牧,还望玄德公勿要推辞!”


    “这,这万万不可,备一介外  人边军,德薄力浅,实在是承担不起诸位的托付啊!”刘备再三推却。


    那声音之决绝,直接震慑住了陶应。


    他下意识的看了糜竺一眼,糜竺却是冲着刘备的方向重重点头。


    陶应无奈,只得再次痛哭道:“袁谭在外,吕布在内,我如之奈何,徐州如之奈何啊,家翁曾言,能安定徐州的人,只有玄德公。


    玄德公大义仁德,又怎么忍心弃徐州于不顾啊!”


    刘备正色道:“某为大义而来,若领徐州,则天下人如何看待某,此事万不可再提!”


    见状,陈珪这时也颤颤巍巍的开了口:“刘豫州,此时不接徐州,乃是置徐州于水火之中。


    吕布那厮,犹如豺狼,数反其主,若其领徐州,则徐州危矣。


    豫州若要大义,当此水深火热之际,领徐州御吕布扛袁谭,如此方是真的大义!”


    刘备怆然拜谢众人,道:“既然如此,备就暂为诸位领徐州,他日若有不到之处,还望诸公教我,若备令诸公失望,备自当辞谢!”


    见状,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这时,陶应在糜竺等人的护持下,把印绶信章等物移交于刘备。


    刘备担任徐州牧的第一件事,便是要大操大办陶谦的丧礼。


    不过,这件事被糜竺和陈珪劝阻了。彡彡訁凊


    现在,陶谦薨了的事情,仍旧要瞒着吕布和陈宫。


    传令二人,令其驻守阴平县和氶县。


    ......夜晚,天空中繁星点点。


    刘备抬头望向夜空,那无尽的星海中。


    星星闪烁着光芒,犹如一颗颗珍珠散落在深邃的天幕之上。


    似乎感受到了星空给他带来的宁静和力量,所有的忧虑和压力被这壮丽的景象消弭殆尽。


    刘备闭上双眼,深呼吸了一口气,再长长的吐出去。


    生命是如此的澎湃有活力。


    清新的夜风吹拂着脸庞,年轻时的梦想和追求,那些经为之努力和奋斗的伙伴。


    渐渐的,心胸开始澎湃,刘备感受到了内心深处隐藏的豪情壮志。


    在这片寂静的星空下,理想和抱负,绝对不能放弃,要不断努力,不断进取!


    不知过了多久。


    夜深人静,星空仍在闪耀。


    这片星空会一直存在,梦想和追求也将与之同在。


    刘备的目光愈发的深邃,星海般人生中,必将闪耀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这个时候的他,哪里还有傍晚时的萧索......


    而旁边的赵云,则是静静的守护着,眉头紧锁。


    “仁政,何为仁政?”


    刘备看到赵云坚毅的面庞,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