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大乔小乔的秘密

作品:《三国之袁家长子

    自认为搞清楚事情真相的袁谭,当即不顾郭嘉的劝说,更衣回去之后继续和桥羽攀谈。


    随着酒水越喝越多,两人的谈话也越来越投机。


    袁谭也从中得到了很多的以前不知道的信息。


    诸如桥家和袁家确实有着不少的渊源。


    这也是桥羽敢于当众斥责袁谭的原因。


    因为在他眼中,袁谭就是实打实的后辈小生。


    关于兖州的局势,微醺的桥羽,更是说出了一些个人的推测。


    桥羽的族弟东郡太守桥瑁,大概率因为私底下投靠了袁绍,而被兖州刺史刘岱借故杀死。


    袁谭得到这个消息,面上不动声色,实则心中大为震惊。


    因为兖州刺史刘岱和袁绍的关系非常好,好到一家人一般。


    或者说,两个人就是一家人。


    袁绍的第二个正妻刘夫人,就是刘岱的族中堂妹。


    如今袁绍和公孙瓒大战,袁绍的家眷就安置在刘岱处。


    这是何等的信任啊!


    然而,刘岱却借故杀死与袁绍相厚的乔瑁!!


    得到这个消息后,袁谭的心脏跳动微微加快。


    桥羽又道:“刘岱和公孙瓒家族中也有和亲,公孙瓒的属吏范方,带了一千骑兵到刘岱处,说是帮助刘岱扫平黑山贼。”


    这又是一个重磅消息,看样刘岱这人也是个墙头草,两边下注呢。


    袁谭道:“多谢桥公提点,此事不知家父是否知晓,我当告知!”


    按照本体之前得到的信息看,刘岱杀死乔瑁之后,安排了王肱去做东郡太守。


    但是随后黑山军横扫东郡,王肱抵挡不了被赶走。


    袁绍趁机安排属下曹操进入东郡去打黑山军。


    曹操获胜后,袁绍理所当然的安排曹操当了东郡太守。


    想来刘岱肯定对此有所不爽。


    随着酒宴结束,袁谭藉机送桥羽回府,寻思到时候正好可以结识桥羽家人,然后趁机打听有没有谁有两个漂亮女儿。


    待到府门前时,看着偌大的“桥府”二字。


    袁谭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是桥府,不是乔府!


    那乔羽,应该是桥羽。


    对方是乔玄的儿子。


    也就是说,乔玄实际上应该是桥玄。


    乔瑁既然是桥羽的族弟,那就应该是桥瑁。


    那大乔小乔如果真的和桥玄有关系的话,那肯定是大桥和小桥,而不是大乔和小乔了。


    这让袁谭想起了郭嘉的话。


    于是,趁扶着桥羽进入府中的时候,袁谭趁机问起桥蕤。


    毕竟桥蕤在三国演义中,是真的桥。


    桥羽叹气道:“桥家与袁家相厚,但是如今袁家二子分家,自有人看好本初,有人看好公路。


    桥蕤是我桥家族人,但十几年前就因官举家迁到庐江郡皖县了。


    公路经营扬州,那边的世家大族多支持他!


    桥蕤自然也是如此。”


    (袁绍字本初,袁术字公路。)


    说到这里,唯恐袁谭不知道皖县在哪,桥羽继续道:“皖县在舒县的西南,过了居巢县就是。


    嗯,桥蕤如今和舒县周家相交,周家也是世家大族,族中长者周忠,现在长安担任光禄大夫!”


    舒县?!周家!!


    袁谭心中浮起一丝不好的预感。


    从目前来看,三国演义中对名人故乡的描写,大体是正确的。


    根据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孙坚讨伐董卓时,孙策搬家到舒县,因为同岁,和周瑜关系非常好。


    按照这个脉络来看,桥蕤的女儿,大桥和小桥,肯定就是大乔和小乔了。


    毕竟郭嘉游历庐江的时候都有听说,更何况生活在庐江郡的周瑜,和孙策。


    更何况,桥家和周家交好。


    也就是说,孙策和周瑜距离大小桥并不远,说不定早就见过了,觊觎已久啊!


    大桥小桥目前才7岁,还有7年才成年,现在是192年,也就是至少公元199年14岁才可以嫁人。


    孙策公元200年就死了,死的时候26岁。


    从时间上算,两人结婚最多一年。


    孙策有儿子,也有女儿,说明他早就结婚了。


    陆逊就是孙策的女婿。


    以25岁的年龄来看,和大家世族行事的准则看,孙策肯定早就娶妻了。


    按照东汉年间世家大族的规矩,既然孙策有了正妻,那大桥就不可能是孙策的正妻,大概率只是个侍妾。


    周瑜和孙策同岁,25岁肯定也结婚生子了。


    那么,小桥,大概率也只是个侍妾了。


    毕竟当时桥蕤已经死了,桥蕤的家眷属于当时已称帝的袁术的臣子家眷。


    桥家已经失去了和周家、孙家门当户对的资格。


    这种俘虏的女眷,也只能做妾了。


    想到这里,袁谭不由得长叹一声。


    自古红颜多薄命,古人诚不我欺也。


    孙策和大乔,周瑜和小乔。


    这两对佳人,被后世不断宣扬的爱情故事。


    不过是主人和侍妾之间的一些风流韵事罢了。


    在袁谭的印象中,孙策的武力值和太史慈相当,都属于一流武将中偏上的存在。


    而周瑜,则是一个全才。


    大都督的智力不低,又可以带兵,穿着盔甲亲自上战场,也说明武力值不低。


    能和程普等老将处理好关系,说明政治也不差。


    就是在游戏中,周瑜也是少有的全能型人才。


    陆战、水战都精通。


    如果有可能的话,袁谭自然想把两人招入麾下。


    所以,原来谈起大桥和小桥的时候,还稍微有点不好意思。


    毕竟在袁谭原有的印象中,大乔和小乔是孙策和周瑜两个大帅哥的正妻。


    后世更是不断的被他们的爱情故事洗脑。


    但现在看来,两人都是侍妾。


    孙策贤弟,周瑜贤弟,那就不好意思了!


    对于豪门世家来说,侍妾真的没有什么地位。


    当谁的侍妾不是当,更何况你们如此短命,侍妾若是没有儿子,结局极为凄惨。


    如袁绍原本的五个宠妾,在袁绍死之后,就直接被杀死了。


    想到这里,袁谭甚至有点后怕。


    后世有野史说孙权对大乔有点龌龊如果大乔是侍妾的话,那还真的有可能。


    唉,怎么能让大乔和小乔,不对,是大桥和小桥落到这么田地呢!


    我看不过去!


    幸好大桥和小桥现在还小,还有时间腾挪!!


    袁谭回想起那天和郭嘉之间的讨论,忍不住感慨自己穿的时间恰恰好。


    进入桥羽家中后,自有桥羽的家人前来迎接。


    接着桥羽又喊来儿子、孙子、孙女以及族中人来拜见袁谭。


    而桥羽几个孙女的长相虽然也不差,但和真正的美人,还有一定的距离。


    也侧面验证了袁谭的推测。


    在收邹婧为婢女后,袁谭的审美眼光已经提升了一大截。


    袁谭自然知道桥羽的意思,便道:“桥公,族中家中但有愿意出仕的便推荐于我。


    咱们两家相厚,青州百废待兴,正是缺人的时节。


    我肯定更相信桥家!”


    出乎袁谭意料的是,桥羽的几个儿子都不愿意出仕。


    以东汉讲究孝道的观念来看,他们大概率担心桥羽活不了几年了,想留在家中尽孝。


    桥羽孙子辈中,有两个年轻的族人愿意,投效袁谭。


    袁谭当即辟两人为参军从事。


    随后袁谭见桥羽一脸疲惫,便主动告退了。


    因为喝了酒,天色渐晚,袁谭众人便在睢阳歇息了一夜。


    第二日一早,桥羽家的两个孙子辈各个带着数名随从,加入了袁谭的队列。


    谯县距离睢阳,大约一百四十里左右的路程。


    众人骑马一日便赶到谯县。


    打听之后,才知道许氏家族,是本地的一个大族豪强,居住在城外的坞堡中。


    其坞堡的防御力,甚至比谯县的防御还强,而且啸聚了很多侠士。


    看着天色已渐晚,赶过去肯定已经天黑,众人便又在谯县中歇息一日。


    袁谭等人抵达谯县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当地士家文氏家中。


    谯县的文氏家族是文种的一支,族人文翁在西汉年间曾为蜀郡太守。


    从文翁至今虽然再也没有过两千石的大官,但各级属吏令长,却也从未断绝。


    尤其祖上曾为谯县县令,深耕于此,势力反而超过了主族。


    “袁谭来了?怎么不住在家中?!”


    文家的族长还在疑惑。


    他身边一个面容俊美,身材雄伟的少年已经转身离去,直奔后院。


    “咦,文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