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张绣攻城

作品:《三国之袁家长子

    西凉兵并没有如电视剧里一般,扛着云梯就冲上来。


    毕竟两丈宽的护城河,和从浚仪渠中引来的滔滔之水,是他们需要渡过的第一道坎。


    在这第一道坎的时候,将迎来城墙上的箭雨。


    张济还是知兵的,大营的器械所在仓库都是独立设置,有隔火措施的。


    所以虽然烧掉了大部分的辎重,但还有不少的弓箭留下来。


    现在城上巡防的百姓人手一弓,箭矢更是对了一地,方便随时取用。


    当然城外如果驻着一支军马的话,就可以趁着对方制作攻城器械的时候,突袭对方。


    然后趁乱烧毁攻城器械。


    袁谭一边梳理着脑海中的守城知识,一边观察着城下的将领。


    张绣。


    看眼神表情年纪不大,应该二十多岁的样子。


    不过皮肤饱经风霜,粗糙显老,说是三十多岁也没问题。


    体形彪悍,狼腰虎背,颇有威势。


    虽然游戏中武力只有70多点,但经由张济一事,袁谭发现游戏比三国演义还不靠谱。


    仔细想想也是,游戏中角色的武力值,智力值什么的,都是游戏策划自己看点历史,或者三国演义拍脑袋出来的,怎么可能当真。


    尤其是袁谭自己,30的智力,35的政治,这和弱智有什么区别。


    袁谭对本体还是很了解的。


    四世三公的袁家长子,从小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文武双全,怎么可能是个弱智。


    除了性格急躁,刚烈爱杀人,其他没啥坏毛病。


    同样,张绣的武力等各方面,更不可能参考游戏。


    目视张绣的气度和身材来看,就算不是一流猛将,也差不太多。


    最起码,就面相和气度上看,袁谭觉得张绣肯定比张郃强。


    至于张绣的其他能力和性格,袁谭也只能参考三国演义了。


    虽然明现在也知道三国演义半真半假。


    可没有看过三国志后汉书之类的正史的他,又有什么好办法呢?


    张绣在三国演义中是个没有多少脑子的人。


    张济攻打刘表,然后中流矢死了


    想到这里,袁谭心中忽地一动,孙坚也是打刘表的时候,占尽上风,然后中矢石死了。


    貌似刘表的荆州军在弓矢上面有科技加成?


    这个有空可以打听下。


    张济死之后,张绣带着张济的部众,就依附了杀叔仇人刘表。


    然后击败曹操,随后又投降曹操,然后因为婶婶邹氏,又反叛曹操,最后再投降曹操


    而且在杀了对方亲儿子、侄子、贴身护卫长的情况下,居然还敢投降,真不是一般的心大。


    整体表现,实在是一言难尽。


    “郭将军,不知家叔还尚在?”


    张绣一提缰绳,座下骏马咴儿长嘶,神情肃杀。


    袁谭眼睛微眯,并未理会对方的询问,而是高声喝道:“张绣,你是朝廷军马,何故围城啊,吾必上书当今圣上,治你个反叛之罪!”


    张绣:“”


    啥?!


    他的脑袋忽然有些懵,随即醒悟过来,难道说城上是个迂儒之人!


    圣上,现在圣上不就是太师立的么,朝廷之事,还不是太师说了算。


    而他们,可是太师嫡系牛辅麾下。


    张绣于是喝道:“我乃中郎将牛辅麾下牙将,我叔张济乃校尉,奉朝廷之命在陈留征收粮草,尔等还不速速打开城门,提供粮草!”


    袁谭高声道:“既然你们是朝廷的军马,那就在城外安营吧,哪有进城的道理。需要多少粮草,列一个清单给我,我好征集!”


    张绣眉头一皱,心中疑惑,不过还是继续回道:“毋须清单,三千石即可!”


    “好,那你们先等着吧,我现在就征集粮草去了!”


    袁谭说完后就低下脑袋,躲进了墙垛的后面。


    郭谌疑惑道:“公子,当真给他们粮草?”


    “给,给什么,给两个人头还差不多!”


    袁谭对于郭谌问出这么傻逼的问题很无语,“不过拖延点时间,打打嘴炮罢了,传令下去,让百姓们尽快吃饭,吃完饭休息一会,准备大战!”


    郭谌道:“唯!”


    他很自觉的代入了袁谭的体系,没办法,西凉兵估计都想活剥了他,现在只能抱紧袁谭的大腿了。


    于是,郭谌转头向外面喝道:“郭大侠有令,大家抓紧时间吃饭歇息,备战!”


    “郭大侠有令,大家抓紧时间吃饭歇息,备战!”


    军令一声声的传了下去。


    百姓们靠在墙垛下,开始吃饭。


    张绣一人一骑在城门下转悠了两圈,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可一时想不起来问题在哪,便兜马回转大军。


    直到来到大军中方才醒悟过来:“我叔张济到底什么情况,被那个郭谌打岔,忘了继续问了”


    于是连忙再次纵马过去,可在城楼下喊了好几嗓子,也无人应答,似是真的去城中征集粮草了!


    张绣眉头紧锁,只得再次回到军中。


    他随张济大军,击败朱儁后,一路畅通,杀到陈留。


    原本四处劫掠的正开心,忽听人传张济大婚,召他回小黄县。


    虽然腹诽,但他还是第一时间收拢散出去的军马回转。


    半道上发觉小黄县夜里大火,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于是一路收拢其他军马,可也没了张济的消息。


    根据昨日最后的信息,叔父张济在小黄县城中大婚。


    此刻赶到小黄县城,却是城门紧闭,城墙上遍插刀兵。


    按说应该是陈留张太守的军马突袭而来。


    可一路上根据收拢军马的讯息,陈留县根本没有出兵。


    这小黄县哪里来的军队?仿佛从天而降一般!!


    濮阳?


    现在伪东郡太守曹操正在和黑山军、匈奴火并,老窝都被围了吧!


    叔父到底在哪!!


    张绣有些心慌,于是向众军喝道:“尽快制作攻城器械,今天,我们必须攻破小黄县!”


    一名曲长建议道:“我们此出,本就是为了劫掠,何苦攻城。


    昨日百姓鼓噪,虽然大火烧了一夜,但张校尉勇武过人,兼有牙将胡车儿熊烈,等闲百姓岂是对手。


    此刻可能已逃出陈留了吧,我们还是放出斥候,等待消息吧!”


    张绣斥道:“家叔若是出城,岂会不召集众将,那大营中不但有辎重粮草,更有我们数日掳掠的财物!


    陈留县距此不过四十里,今日我们必须攻破小黄县,探知家叔讯息!”


    “唯!”


    此时正午,煦暖的太阳,驱散了初春的料峭。


    黄色的光晒在身上,暖洋洋的很是舒适。


    袁谭端着邹婧递过来的肉丝小米粥,一边吸流着,一边观察着城外西凉兵制作的工程器械。


    长长的梯子一样的是云梯。


    长长的,宽宽的,上面铺满了木棍的是浮桥。


    还有一些长一丈多,能立起来,高两米左右,用木棍密集的钉在一起的是箭挡?!


    当时辰来到申时的时候,西凉兵的器械制作完成。


    随着鼓声的响起,先是有数百名步兵,抬着箭挡,开始前行。


    靠在墙边午睡的袁谭被邹婧推醒,他急忙跑到箭垛的后方,继续观察西凉兵的动作。


    当看到一百多箭挡,被抬着前行的时候,后脑勺不禁有些发麻。


    “备战!”


    “备战!”


    随着一个个嘹亮的口号传下去,城墙上的百姓们纷纷起身,当看到数百西凉兵抬着箭挡前行后,不少人心脏开始狂跳。


    “射他!”


    “射他!”


    城墙之上,有些急躁的百姓忍不住喝道。


    不少人拉弓射箭,没有经过训练的他们,准头堪忧。


    箭矢乱飘,偶有几箭射中,便咄的一声插在箭挡上,没有任何的作用。


    “先不要放箭,全部藏好,等待军令,热油开烧!”


    袁谭喝道。


    听到了军令,百姓们这才慌慌张张的蹲在箭垛之下。


    不少人手心处沁出汗水。


    负责油锅的,开始生火烧油。


    袁谭眉头紧锁,没有大弩、投石车之类,利箭根本无法射穿箭挡。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百多箭挡立在了护城河边。


    每个箭挡的后面躲着四五名西凉兵,各个拿出弓箭,时不时的向城墙上瞄准。


    零零散散的也有几支利箭射来,是在测试距离和风向。


    西凉兵是边军,经久战阵,不是普通郡兵可比。


    接着,百余名西凉兵扛着浮桥开始前行,他们身上都穿着厚厚的铠甲,一边肩膀扛着浮桥,另一侧的手上则举着木盾。


    城楼上观察的袁谭,顿时觉得棘手无比。


    当这群士兵赶到护城河边搭设浮桥的时候,木盾就改拿为背,一个个缩着脑袋,尽量的把脖子蜷到甲扎中。


    郭谌急道:“公子,还不射箭?”


    袁谭指着箭挡后面跃跃欲试的西凉兵,道:“我军只要一露头,敌人的弓箭手必然放箭!他们的箭挡,正如我们有城墙上的箭垛。


    虽然我等居高临下,但对方是经年的老兵,我方却是未经训练的百姓。


    对射,我们必然落入下风。


    目前的情况,只能等对方过了浮桥,云梯挂上来之后,我们再用火油浇之,加放火了!”


    正如袁谭所说,他们这边还没有露头,对方箭挡后面的西凉兵就先给城墙上来个一波箭雨。


    众人仅仅的靠在墙垛的后面,没有动静。


    随着浮桥的搭设,约有一百名西凉兵扛着云梯,后面五百名西凉刀盾兵开始举着盾牌前行。


    看着寂静无声的城墙,张绣如刀子的眼眸缓缓睁开,整个人如饿狼一般举起了手中的长矛。


    下一刻,嗵嗵嗵的鼓声响起。


    西凉兵开始渡过护城河,抵达城墙下。


    随着二十副云梯搭在了城墙之上,铠甲齐备的西凉刀盾手背着盾牌,开始攀爬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