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瞌睡来了送枕头?

作品:《岳父朱棣,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

    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这盐刚做好,李逍刚好就来了。


    “小志,你安排人现在就将这批盐,拉到顺天府盐运司去卖掉。”


    李逍开口吩咐道。


    “好勒逍哥,我早就提前打听好了。”


    李雄志道:“这几天我四处打听如何卖盐,这产业的作坊都是将盐运往盐运司售卖,弟弟我特意去城里一趟, 打算熟悉熟悉门路。去了后突然发现衙门里贴着告示!逍哥,咱们运气很好啊!刚要卖盐,这告示就来了。”


    李逍问道:“什么告示?”


    李雄志道:“告示的内容,就是这段时间如果能交盐卖的,直接颁发制盐许可。以前都是先要拿到这个许可,才能制盐,卖盐的。”


    “原来是这样”


    李逍点点头道:“这样事情就好办多了。”


    原本还打算凭借燕王府的关系搞定这件事。


    咦?


    自己运气这么好的么?


    以前怎么没发现?


    “对了逍哥。”


    李雄志接着说道:“告示上还写着, 收盐的价格,比以往上涨三成呐!”


    “三成?”


    李逍心中泛起了嘀咕:“自己一卖盐,就有这么好的事情?”


    瞌睡来了送枕头?


    不过他也懒得想这么多,先去盐运司走一趟看看情况。


    李雄志将早早就准备好的马车,拉了过来。


    将五千斤盐放入麻袋之中,放在驴车上拉走。


    有成功制造出盐的经验,以后完全就可以开始扩大产量了。


    “至于扩大产量的事情,交给岳丈就行了。”


    李逍这般想着,带着马车朝着北平城的顺天府衙走去。


    “小志啊, 你这事办的漂亮。”


    李逍很是满意的道:“对了.我还没给你定每个月酬金吧?”


    有这么一个小帮手在身边,以后吩咐什么事情也方便。


    “给逍哥干活谈什么钱呐。”


    李雄志嘿嘿笑道。


    他本就是一介农户,家里兄弟多,田是不愁没人种的, 不过也就导致他很是讨厌在家务农性格。


    总想着, 有朝一日, 能够改变农民的身份。


    不过这个时代的人, 往往一出生就决定了自己的一生。


    农户种田, 农户的儿子也种田。


    铁匠打铁,儿子自然就打铁了。


    子承父业天经地义,有他这样改变行业想法的人, 很少。


    而且当朝圣上,朱元璋也不允许啊。


    朱元璋是个工作狂,他细致到早就规定了每个人的户籍,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虽然执行力是个问题,不一定能落实到下面。


    而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想要变,还是有办法的。


    但大部分普通老百姓也没有改变的想法,这是骨子里的。


    而李雄志,好不容易抓到了这个能改变的机会,自然是十分珍珍惜的。


    说着,李雄志从怀中拿出一张纸条。


    “逍哥,这是您走之前留下来的五十两银子,上面纪录了花费,这里还有结余的”


    李逍看了一眼。


    上面记载着发放工钱,还有买粮食的花费,以及结余的银子。


    虽然字迹不太好看,但还算看得明白。


    “可以啊。”李逍夸赞道:“我果然没有看错你。”


    李雄志道:“逍哥, 这不是应该的嘛,你看看要不做个账册啥的?”


    “不用了,这个生意再做几天,咱就不做了。”


    李逍摆了摆手。


    “啊”


    李雄志直接愣住了,这么大的生意,不做了?


    不过他也没有多问,不该问的就不问。


    李逍扫了一眼,基本没问题,便将纸条塞了回去,道:


    “好好干,后面还有更大的生意等着咱。不过这几天,你可以让工人们加加班,给点加班费,多制一些盐来,卖来的的利益,还是归我们。到时候少不了你的好处。”


    李雄志点头:“我都听逍哥的。”


    就如此。


    一路闲聊。


    等来到了北平城。


    夕阳西下,黄色的光芒挥洒在北平城墙上,天已经微微黑了。


    衙门估计都快要打烊了。


    一行人加快了脚步,等赶到盐运司衙门,人家都正准备关门。


    “官爷,等等,等等.”


    李雄志赶忙上前,讨好道:“官爷,我们是来卖盐的。”


    “卖盐?”


    那关门的衙役挥了挥手道:“今儿太晚了,明天再来吧。”


    “官爷,通融一下嘛,我们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啊。”


    说话间,李雄志就摸出了一粒碎银子过去。


    那衙役不动声色的收了下来,塞入袖子里,旋即故作为难的道:“行行行,进来吧,下次早点来。”


    “好嘞官爷。”


    李雄志挥了挥手,马夫将马车拉入了盐运司。


    走进了盐运司。


    可能是来的比较晚的缘故,里面人似乎都散值了。


    进了衙门院子,院子中坐着一个穿着官服的中年人。


    他正准备收拾东西走人,看到有人进来了,不悦道:“不是散值了么,怎么还将人领进来?”


    “官爷,路远耽误了时间,官爷见谅,见谅。”


    李雄志连忙低头赔笑脸,走了过去如法炮制。


    一粒碎银子就从李雄志的袖子里,转移到对方的袖子里了。


    那个中年官员的脸色登时就变了,变得和蔼了起来


    这里是明朝洪武,当今圣上朱元璋最讨厌的就是贪污。


    曾诏令天下:“为惜民命,犯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贷。”


    朱元璋砍了一批又一批。


    不少人还被剥皮抽筋,充稻草挂在县衙门口。


    但是贪污的官员依旧前仆后继。


    没办法,明朝的官员们俸禄太少。


    又要维持体面,哪有不贪的?


    要是真当清官,那过得跟普通老百姓差不多,当官的意义何在?


    无非是不敢大贪,小贪一点还是问题不大的。


    再说了这里是北平,山高皇帝远的也不容易被查出来。


    那中年官员名叫应鲁,是盐运司的提举,主要工作是收盐。


    他笑着颠了颠袖子,道:“你们面生啊,是第一次来?谁是东家?”


    “官爷真是慧眼如炬啊,我们的确是第一次来。”


    李雄志拍了个马匹,又赶忙介绍道:“这位是我们的东家。”


    李逍微笑,拱了拱手。


    “挺年轻的啊。”


    应鲁看了一眼,随后道:


    “你们来的正是时候,这段时间收盐价格提了三成不说,还是现银结算,不拖欠.把盐带子打开看看成色成色太差可卖不上好价格啊。”


    “打开请大人过目。”


    李逍吩咐。


    马夫和李雄志二人便将麻袋从马车搬了下来,解开麻袋。


    盐运司的提举扶着手,走过去只是看了第一眼。


    整个人,便惊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