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知分寸(三)

作品:《富贵安然,吉祥如意

    第14章知分寸(三)


    老太太怒气消了一些,冷冷道:“你别当我老糊涂了不知道你心里的算盘,你是想将女儿嫁入公侯伯府,比如嫁给赵国公家的世子,刚才在大厅,你对着顾夫人想说的实际是玲丫头要订婚的事,结果世子收玲丫头为义妹,你为掩饰自己的尴尬,方才拉六丫头出头做遮掩。”


    沈唯如实道:“是。媳妇是有这种念头,难道不可以吗?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哪有做母亲的不想让自己女儿嫁得好。”说着,眼泪落下。


    “六丫头如今已经许配给了人家,我这个祖母不会再说什么。我就是埋怨你们什么都不与我商量便突然做出这种决定。玲丫头未来怎样,自然有你和致弘商量做主,绝不会差的。六丫头可怜,从小也不受父亲多少疼爱。当年苏彤的事可以既往不咎,但是我希望你这次是真心为了六丫头好。”


    ……


    安然在门外看见沈唯紧捏着一条帕子眼角悬泪地从祖母房里出来,表面怜爱地看了一眼安然,但安然却能够分辨她眼里盛燃的怒火。


    这深宅大院里的女人各个都会演戏。演技一流,除了她那个惨死的母亲。


    沈唯走后,赵妈妈领着彩绢对安然道:“六姑娘,老太太喊你进去说话。”


    安然沉静地走进暖阁,清楚祖母叫来太太应该是为了她的婚事,她再让祖母担心就太不应该了。


    老太太眉头紧锁道:“六丫头,太太给你找的这门亲事,你可有什么想法,若是有,你快与祖母说,祖母会替你做主。”


    安然原本强撑着不掉的眼泪落了下来,呜咽着说:“祖母,我本来是想着要一辈子侍奉你们的。”


    太太和几个姨娘表面对老太太孝顺,实际心里头并没有太多的孝心,至于父亲心思又都在生意上,连孩子都很少过问,更不用说来照顾祖父母。大伯又在公主府,公主不会主动来伺候公婆,整个安家看起来家大业大,实际就是钱财多一些,能够请许多奴婢婆子来照顾祖父母,实际的亲情少得可怜。


    “你说你为何一心要照顾我们两位老人?”


    安然扑进祖母温暖的怀里,将自己对整个府上的人的看法都说了,“就像前两年,祖父生病,亲人们也就来看了两回,送了些药物补品,寿星堂多添了些人手,照顾在祖父母身边的就都是堂里的这些人。我就更加决定要长大后都留在你们身边。”


    “丫头,让你这样的年轻人守在我们身边实在是太大材小用了,祖母能够照顾好自己。至于你祖父,身子是不如从前了,但是应该还能够再挺几年。至于你的婚事,我和祖父在大厅没有说什么,你想听一听祖母的想法吗?”


    安然点头如捣蒜。


    老太太轻拍安然的后背,一边拍一边道:“安然,不管是安家还是嫁到哪个深宅大院里,这院里的女人个个都是人精。你之前夜夜都被留在赵国府,很晚才回家,你当太太和几个姨娘会不知道这背后的事情?说是陈老先生留你,那陈老先生怎么总留你一人却不留其他人,是陈老先生针对你一个了吗?是顾世子留了你,安然,我说对了吗?”


    安然不安,愣愣地点头。


    “顾世子可待你好?”


    “像哥哥一样待我。”


    “那就对了。你妨碍了太太做事,碍着了玲丫头的婚事,太太不把你许给其他人,许谁?不过这回,沈唯她误打误撞,或许还算做了一件好事。我刚才让赵妈妈去打听了一番,与你订婚之人许昌在晋阳已经是个小名人,还是大才子,年纪轻轻才十五岁就获得晋阳所有夫子的认可,未来高中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将你许给他,祖母的一颗心也能够放下了。”


    “你看祖母是侯府出身,或许会奇怪祖母为何会嫁给一个商人,其实不难理解,祖母年岁轻时,正是乱世,军队需要银子靠谁,全部靠官家这不现实。实际还要靠商贾。祖母在乱世与你祖父相识,看着你祖父一手拼搏起这个家业,我看许昌这孩子励志学文,文采斐然,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未来或许不比世家子弟差。现在再显胜的家庭,表面风光,或许内里早已经败了。但人有志,白手起家,也能够有出息。”


    “若是普通商贾,家里缺银子或许还会卖女儿,特别是庶女。买卖庶女都是常事,好在你还有我们,安家如今不缺银子。但未来不好说,许昌或许能够成为你的靠山,安然,现在这样对你最好。”


    因着祖母本家的地位,她祖父也不敢再娶。安然看那大哥哥许昌斯斯文文,应该是一个不错的人,心里认命了。自古女人都要出嫁,祖母都说许昌好,她便不争了。


    就是婚姻由不得人,她若是出嫁了就需要离开寿星堂,很难再看见祖父母,这点让她很难过。


    婚事暂且放一边,安然还小,大人们也没强拉安然和许昌在一起,况且许昌还要念书,安然并不打算多叨扰了许家母子,就是偶尔的祖母让她去后面宅子看看他们,送些食物衣服被褥等,其实这些物件太太等人都会准备。


    说起来安然会有这门婚事,还是多亏了太太娘家那边的关系。


    她订婚的第二天,赵国公府的学习就莫名停了,她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直到一周后,彩绢在给她打扮。如今她开始爱漂亮了,喜欢研究如何打扮。


    祖母也说她大了,许了人家,该知道化妆打扮,她从两个小鬏鬏的发髻改成了两股长发垂鬟。她可以捏住旁边的长发。


    祖母进入梨花阁,道:“安然,今日祖母需要出门一趟,你同祖母一起去吗?”


    安然一脸欣然,“去哪里?”她好久没有出门了。


    赵妈妈道:“赵国公府。顾家世子病了。”


    安然晃神,手里的蝴蝶簪子掉落在地。


    安老太太将安然的反应看在眼里,道:“之前顾家对我们安然多有照顾,找先生特别给你补课,如今世子病重,理应过去拜见慰问。太太和萧姨娘等人都一准备过去,你祖母觉得自己也该过去,自己也好久没有出门了。”


    这次,安然和祖母坐一辆车,其他孩子和自己的母亲坐一辆车。到了赵国公府,下了车,安然站在两个姐姐后面,安雯悄悄道:“二姐姐,你是世子的义妹,想必待会儿可以去世子那里看见世子的吧?”


    安玲珑冷哼一声。


    安雯同样哼了一声,不跟安玲珑说话,来找安然,道:“六丫头,二姐姐是世子的义妹,按理说,我们也应该算是世子的义妹才是。爹爹上回在我娘那里说了,姊妹间应该和平友爱,有福同享。”


    安玲珑干脆快走几步,走到了太太身边,离她们俩很远,安雯道:“瞧瞧,这就是我们的好姐姐,还有福同享。不把我们卖了就不错了。”


    太太、萧姨娘、祖母和几个哥儿进厅堂拜见顾夫人。白天,身为丞相的赵国公在处理政务不在府上。


    安然和两个姐姐站在外头。


    顾夫人身边的女婢来叫三个姑娘去一边的屋子。安玲珑有礼地询问女婢何欢,“不知等会儿,我能否去看望世子殿下?”


    何欢为难:“安二姑娘,世子终日不省人事,病情严重,大夫已经吩咐要清净休养,其他人除了亲生父母和贴身的几人都不能进世子的房间。”


    安玲珑得体地说:“我知道了。”


    就在安然要继续跟着时,不远处一穿青衣侍卫服的少年吹了两声口哨,安然回头看站在一棵花树下的是顾烨的贴身侍卫小五。小五对她做了一个“离开”的手势,她转身对两位姐姐道:“我想起来刚才似乎落了东西在马车上,我回头去找找。”


    要是安然不出声,安玲珑和安雯根本不注意她,安玲珑问:“你掉了什么?”


    安然小声道:“今早赵妈妈给我的一两雪花银。”


    安雯听见当场笑了,还以为是多贵重的东西,她虽然是二房萧氏的女儿,但萧氏受宠,她这个庶女每月能够得十五两银子的月例,另外有母亲父亲等的其他赏赐,平均下来一月三十几两都不止。安雯知道安然缺银子,竟然会这么缺,为了一两银子都要回头找。


    安玲珑道:“你去吧。”


    安然这才原路返回,刚拐到一座房子后面,侍卫小五拉住了她,道:“我带你去见世子。”


    她刚才在来的路上就在想顾烨的病情,明明过了春天便不会发病的,这回他却罕见地在夏天发病,路上听祖母等人的谈论,似乎病情比以往更重。


    她小心翼翼地问:“世子殿下当真昏迷不醒?”


    “你一见便知。”


    七拐八拐地,安然最终来到明世轩,顾烨居住的地方。四处弥漫药香。走过小竹桥,小五推开房门。


    安然进入弥漫药香的净室,看见穿着一身白衣寝服的少年站在书桌前,正眼神哀愁地望着窗外,不时手掌握拳,捂唇咳嗽两声。


    今日听说安家的人来府里特意探望他的病情,似乎安然会一同前来,他方才感觉人好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