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而亡(完)

作品:《给政哥剧透历史后,起飞![历史直播]

    陛下要见他!


    章邯狂喜后又惶恐,面色不变,沉默地跟随在蒙恬将军的身后,向那肃穆的宫殿走去。


    章邯走近殿内后,单膝跪在地上,眼神低垂看着地面,未曾抬头扫视四周,他沉声说道:“臣见过陛下。”


    “抬起头来,”嬴政道,万万没想到天幕居然会给他介绍一员猛将。


    见章邯面容周正,是忠义之辈,有才之人怎么能被埋没,便说道:“章邯,从今日起,官至郎中令,随驾侍候。”


    “谢陛下。”章邯压下心里的欢喜,荣辱不惊地回话,他起身靠边站在朝堂上,这时,才有多余的眼神打量身边的人。


    此时李斯还未当丞相,官至延尉,站的位置离章邯并不远,两人对视后,李斯笑着点了点头。


    【似乎是大好的局势。可坏就坏在,赵高要搞事了。】


    赵高搞事!


    所有人都望向章邯的方向,投去怜悯的目光,他们现在可是知道,那赵高是多么的会搞事,简直是天下第一佞臣。


    章邯怕是危矣。


    太可惜了。


    还好还好,他们这里还有个活的。


    【秦二世三年冬天,赵高当了宰相,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李斯了,也被赵高搞死了。】


    李斯:……!!!


    我也被赵高搞死了?!!难道是因为我支持扶苏公子上位,赵高借此将我诛杀,李斯想不透,但他希望他是因为这个而死,若是因为别的。


    心里打鼓,想他一世英名,可别老了还和赵高混在一起,但既然自己被赵高搞死了,似乎也不是无可救药的地步。


    韩非已无,陛下又需要我,我的性命应当无忧。


    嬴政真是气笑了,他可是想提拔李斯为相的,若无意外,李斯当辅佐扶苏,真想看看他的好儿子胡亥脑子里装的是什么。


    先杀蒙恬后杀李斯,最后又任由赵高搞死章邯,大秦本命不该绝,真是逆子。


    公子将闾眼珠子一转,他偷瞄嬴政的脸色,看着他父似乎气得后槽牙都紧摇,那目光像是要扒下胡亥一层皮一样。


    他偷偷摸摸靠近胡亥,从袖子里拿出巾帕塞进胡亥的嘴里,当着所有人的面,扯着胡亥去到一旁的角落里,对胡亥拳打脚踢。


    任由胡亥鼻涕横流,也没有放弃。


    在场的众人更没有人前去阻拦了,若不是身份不对,说不定他们也要撸起袖子揍一顿胡亥。


    实在是公子胡亥,委实可恨。


    【赵高当了宰相后,朝堂也成了赵高的一言堂,与他不对付的官员都被他下手搞死,而这次章邯打仗因为军队撤离,章邯怕胡亥责怪于他,便遣人去请示,问问胡亥的意思,派过去请示的人是长史司马欣。】


    司马欣震惊:……!!!


    抬头仰望着天幕,良久,未言一声,极大的惊喜裹挟着他,让他都像是喝醉酒般有点飘飘然。


    他一小吏,居然有一天会被天幕说出他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也留下了一笔,不亏。


    他缓过神来,摸摸胡子,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下强压着心头的乐意,唉,他也不想的啊,但没办法。


    以后出去吹牛都有了新的口头禅。


    “仁兄,今日可要请吃酒啊,”当然也有人不乐意看司马欣得意洋洋的样子,出声想找茬子,若是司马欣同意他还能蹭顿酒吃,又有何不可。


    “好说好说,”司马欣心情极好,也懒得与那人多计较。


    【司马欣到达咸阳,呆了三天赵高都不愿意接见他,后来,司马欣他想这事不稳妥,一定会有变故,他要尽早离开咸阳。


    果真,出大事了,司马欣准备跑回军中,又害怕有人追杀他要他性命,他灵机一动没有走原来的路,也正因为此举,让他捡回一条命。


    你们肯定要问是不是赵高出的手,不错,正是赵高,虽然不知他是为了何意,但他的确派人追杀司马欣。


    而司马欣跑回军中后,立马向章邯说道:‘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能战胜,高必嫉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赵高嫉妒我们的功劳,仗打不赢,免不得要被处死,希望章邯能够好好深思熟虑一下。


    除了司马欣跟章邯说此事,还有一人名为陈余,他也给章邯送了一封信,这封信上写道:“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阬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渝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功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注1)


    刘邦叹息一声:“可惜了……”


    【刚才收到这封信后,免不了想到自己的下场,正如这封信上所言,当胡亥想要问责时,赵高想明哲保身,那么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替罪羊,而章邯就是极为合适的人选。


    因为章邯已经带兵打仗三年,损失了士卒数以万计,然而起义军并没有被打倒,反而越来越多,各地揭竿而起,想要推翻秦的□□,为了给天下一个交代,为了安抚胡亥,赵高便将罪责都推脱到章邯的身上,认为是章邯领兵打仗不利,才导致今日的局面。】


    所有人都望向章邯的那处,目光中带有一丝丝的怜悯,皆同情章邯的遭遇。


    刘邦笑道:“若天幕继续说下去,那最精彩的事情便来了。”


    这章邯可是被逼得投奔了项羽,被封为雍王,还是在废丘时,水淹城池,才击败章邯,其自刎而死。


    想起章邯,刘邦也不得不感叹一下,是个猛人,还好他有韩信等人,能人多,好办事,可不像他章邯跟了个大老粗又孤家寡人。


    (章邯挺惨,但章邯最后投奔了项羽,太可惜了,要不是赵高和胡亥这两个祸害,章邯何至于此。)


    (胡亥也没有好下场,自作孽不可活,希望他下辈子投胎畜生道,我恶毒我先说。)


    (别吧,污辱动物了。)


    (章邯最后还是死了,死在了废丘,自刎而死,项羽那个虞兮虞兮我记忆深刻,乌江自刎那一段,好像是看到了蚂蚁组成的字吧。)


    【蚂蚁聚字,项王亡于此,项羽当时以为是天意,其实是人为,此乃刘邦张良等人的计谋。


    章邯的确最后投奔了项羽,被封为雍王,后来在和刘邦的交战中,被刘邦多次击败,最后自刎而死。


    刘邦也是个很神奇的人,身边有不少谋士为他出谋划策,为他争夺帝位出了不少力,而项羽那边,却没有那么多的人才辅佐他。


    胡亥的下场,大家也很清楚,当楚军要打进来的时候,赵高为了平息民怨,就将胡亥砍了,怕其他大臣因他杀二世杀他,便立子婴为王。


    子婴对其子说,他曾听到赵高和楚国的约定,灭秦国宗室后分关中,赵高准备在庙里杀他,赵高一定会过来请他,只要赵高来了,来就杀了。


    因此子婴便称病不去庙里,果如子婴所料,赵高真的来请他前去庙里,而后被子婴杀死。


    至于子婴为什么没有算到秦三世,是因为子婴是当亲王,而不是当皇帝,所以不算在此类。


    而且子婴在位只做了四十六天的秦王,若是让子婴早点上位,秦朝也说不定是另一番景象。】


    (当时子婴退位给刘邦,刘邦都没准备杀子婴的,反倒是项羽,将子婴及其家眷都杀了,这算不算,宗室里的人死绝了。)


    (虽然理解项羽,但我突然觉得秦始皇好惨,这血脉都没有留下来的,前有胡亥,后有赵高,再有项羽,可别胡亥是楚国人,不然怎么就杀自家人,想不通。)


    (这不是为了权利,还是得位不正,本来就是偷来的,哪里能容忍别人怀疑他,不杀他的兄弟姐妹,他哪有机会坐稳皇位,子婴也好可惜啊。)


    (这和玄武门那位也差不多啊,玄武门那位杀得只剩下他自己,李渊皇位不给他还能给谁呢。)


    (别,别把这两位放在一起比较,抱走二凤,胡亥那个玩意哪里能和我们二凤相提并论。)


    (说起二凤,我就想起猪猪了。)


    (……)


    林洛抿唇笑道:“好了,这期唠嗑也算是说完了,二世的事情说完了,简单的提一下李斯,前面说了一下没有说完。


    当时胡亥修建阿房宫,李斯便建议胡亥停止修建,并减少徭役。


    当时胡亥正在饮酒作乐,看到李斯上书的建议后很是气愤,便把李斯关进大牢里了。


    李斯在狱中也没有放弃向胡亥上书,但他的上书都被赵高拦截下来,赵高甚至是污蔑李斯和他儿子意图谋反。


    在狱中多次被赵高严刑拷打,行刑逼供,想坐实李斯谋反的罪名,最后,李斯被屈打成招认下了罪责。


    二年七月,便被腰斩于市,夷三族。”


    “你们肯定要说都是李斯作的,若不是他扶持胡亥上位,哪还有这些事,可能李斯也没有想到,赵高图谋不小。


    曾以丞相一职游说李斯,让李斯支持胡亥,而最终他也因挡了赵高的路,被赵高搞死。


    如果有可能,大家可能都会想问问李斯,你后悔吗?”


    被囚禁于牢狱中,蓬头垢面仰望着幽寂潮湿牢房内唯一的亮光,听到天幕里头人的问话。


    李斯嘴角露出一抹苦笑。


    残破不堪满是血痕的身体尚且留着细碎的血珠,打湿衣物留下一片片殷红的痕迹。


    “咳咳……咳咳咳咳,”一阵阵的咳嗽止不住的冒出,李斯肩膀耸动一二,眼角沁出眼泪。


    残破的身子如同破旧的风箱,动弹一二便牵扯住伤口。


    “陛下,老臣愧对于你啊。”


    细弱的声音虚弱无力,仿佛风一吹便散了。李斯靠在墙角处,缓缓闭上眼。


    依稀间,好似回到了从前,他刚来秦国的时候。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注2)


    .


    尚且是延尉的李斯不明白,后来的自己为什么会扶持胡亥,但这些都不重要。


    他跪下道,对上头的嬴政道:“臣有罪,请陛下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