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携手

作品:《咸鱼她站起来了

    而这个消息,也很快在京中传开了。


    毕竟要说年纪,朝中比顾侯爷年纪大的大有人在。且这可是兵部尚书一职,是实权,一旦辞去,便只剩一个侯爵,哪怕世袭罔替,也不过一个名头好听罢了。


    且等一个顾世子升上去,不定要多少年。


    有人再度称颂顾侯爷爱妻情深,也有人觉得其中肯定不简单,说不定是顾家犯了什么事,且皇帝念他有功,才如此行事保了他。


    楚柔刚从小厮口中得到顾侯爷告老辞官的消息,也是震惊的说不出话。


    她还没来得及差人去详细打听一番,就有丫鬟来禀报,说是柳笙又送东西来了。


    楚柔之前已明确告诉过下边的人,柳笙送的东西一概不收,也很久没有听到柳笙送东西来的消息了。


    “不……”


    她刚要拒绝,送东西来的丫鬟就着急忙慌的打断了她。


    “若是平常还好,只是今日柳大人派来的人说,小姐您不看的话,日后必会后悔。”


    楚柔只得接了过来。


    她打开了盒子,上面还是一张纸,写着今日邀她游湖,但紧接着后面就写了若她今日不去的话,顾子诩的安危就难以保证了。


    楚柔克制着颤抖的双手,把纸条放回了盒子,下面的东西也没再看,就直接吩咐下面的人备了马车。


    “去湖边。”她咬着牙,压抑着自己的怒火冷声吩咐着。


    马车一路疾行,待到了地方,柳笙果然已站在湖边的画舫上等她了。


    见她下了马车走过去,柳笙便要下来牵她的手。


    “夫人,你来了。”


    楚柔堪堪避开他的手,盯着面前这个到现在还笑着的人。


    “我说过,别动他,柳笙,你是不是疯了?”


    “夫人真是狠心,我前面几番邀你游湖你都视而不见,今日一提到顾子诩,你便着急忙慌的赶了过来。一来就兴师问罪。”


    他勉强维持着自己的笑,但面上还是一副温文儒雅的君子模样,语气也颇为温柔,只是说的话却让人不寒而栗。


    “夫人,别惹为夫生气啊,否则,我可就不敢保证不动他了。”


    “你究竟是什么意思?”


    “先上去吧。”


    他说着就又要来牵她的手,见她还想避开,直接弯下腰凑近她的耳朵,“夫人若要同我在这岸边拉扯,惹得众人围观,为夫自然是不介意的,只是……”


    他话未落,楚柔已从他身边先走上了画舫,又在一侧落了坐。


    楚柔抬头看着后面跟上来的柳笙。


    “夫人看了我送的画没有。”


    柳笙刚准备在楚柔旁边坐下,楚柔就站了起来。


    他摊手无奈的笑了笑,又去对面落了坐。


    “我来这里不是听你说这些的,如果你只是要讲一些废话,那么我们今日便不必再谈了。”


    楚柔的耐心显然已在告罄的边缘。


    “夫人,我很早就说过,我要你和顾子诩退婚。”


    “我说过……”楚柔以为柳笙又要讲之前的话,也懒得再听下去,就要离开。


    “夫人以为,顾侯爷为何辞官?你以为现在顾子诩站楚王,还能有多少安好?我今日能让顾侯爷辞官,明日便能让顾子诩殒命。所以夫人,退亲吧。”


    楚柔听见这话,起身的动作一顿,又跌坐了下去。


    “我说过,你敢动他,我也不会让你好过。”楚柔握紧了拳头,只恨自己当下不能同对面的人同归于尽。


    “能同夫人同死,倒也不错。”柳笙似乎看出来她的想法,反而笑的更开心了。


    “柳笙,你就是个疯子!”她没忍住直接怒吼了出来。


    惹的前方的船夫都回头看了这里一眼,又在柳笙的目光威胁中回过头去。


    “我答应夫人,只要夫人退亲,我便不动他。”


    柳笙说着又站了起来,他走到楚柔身边蹲下,又用手将她紧握的手一点点掰开,同她十指相扣。


    随后,他抬头望着她,目光又在她身上一点点巡视着,不徐不疾的开口:“夫人,你只能同我携手致死,致死不休。”


    楚柔只觉得浑身冰凉,她从未想过,这个人无可救药到了如此地步。


    这一刻,楚柔才知道什么叫做面若观音,心如蛇蝎。


    被这样一条蛇咬住,她竟然还敢安睡如此之久。


    后面半日的游湖,她只一直麻木着自己的内心,逼迫不要管那一道视线,不要再同他做无谓的争执。


    直到回府下马车时,她才觉得脚下一软,差点跌倒。


    等到脱衣沐浴时她才惊觉,里衫以然全湿透了。


    顾侯府


    顾子诩见下朝时顾侯爷身边人多,便忍着没问,一直到散值回顾府才去找顾侯爷。


    顾侯爷正在书房。


    他少有的不顾及礼数,进去便直接开门见山:“爷爷,您今日辞官究竟为何?前几日您入宫陛下到底和您说了什么?”


    顾侯爷看了他良久,最后只无奈的说:“我已在朝近四十年,一直也没什么时间陪你祖母,现在她身体不好,也想老家了,正好陪她回去住一段时间。”


    “若只是如此,那也是不必辞官的,是……”顾子诩话没说完,只看着顾侯爷等他回答。


    但意思顾侯爷却是懂了。


    顾侯爷点了点头,道:“我准备回你祖母老家去住一段时间,到时你母亲同我们一起回去。子诩,你要知道,你选的,并非一条好走的路,前方或有许多人阻拦你。”


    顾侯爷只点到即止。


    “孙儿知晓了,日后自会谨慎行事。”


    顾侯爷从计划辞官后便准备回顾夫人老家了,他早知道知道顾老夫人这么多年一直想回老家看看,只是因为自己,所以未提。


    老家也早已买好了宅子,其实他本打算过几年辞官,不过当时想的是等新帝登基,如今看来是等不了了。


    顾老夫人并不知道这其中实情,也一向不过问朝中之事。


    她早些年就想回家看看,但顾侯爷一直被朝中事务牵绊,如今愿意放下这些陪她回去,她自然开心的。


    她喜不自胜,甚至病榻缠绵如此之久后,第一次下床来走了会儿,仿佛得了这个消息,精神气也回来了一般。


    她拉着顾夫人的手,直说等楚柔过门住一段时间后他们就回去,这么多年,她实在想家了。


    顾子诩不知道顾侯爷辞官之前和皇帝到底说了什么。


    但柳笙清楚,这事是他弄的。


    柳笙并不全然信任皇帝,或者说他不信任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人。


    他怕事成之后,皇帝碍于顾侯爷位高权重,又有多年功绩在身,突然反悔给自己赐婚之事。


    毕竟皇帝当时只给了他口头上的承诺。


    加上他正好有了顾子诩私下同楚王相见的证据,便更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了。


    他几日前进宫面见了皇帝一面。


    他先是拿出了顾子诩私下同楚王会面的证据,接着便说若楚王得顾家支持,到时立储之事恐会生变数。


    又提起顾家这些年功高,尤其是顾侯爷。加之顾侯爷又是先帝在位时的老臣,又有开国元老之功在身,他一旦听了顾子诩的劝告反对立齐王,恐到时立储之事会不好收场。


    接着又扯出大夏建国初时,当时的顾侯爷同先帝对着干送了一大批人入狱之事。


    最后说他不敬畏皇权,昔日便敢不敬先帝,日后恐更难说。


    “顾侯爷早已犯了大不敬之罪,先帝同顾侯感情深厚,自是放心,但陛下您不同,若您继续留下他恐威胁不小,实应除之。”


    柳笙看着上首坐着的皇帝,虽然目前还未开口,但他知道这位疑心病重的帝王此时已经有些动摇了。


    皇帝自然是知道当初顾侯爷和先帝之事的内情,但又觉得柳笙之言并非无道理。


    然而转念一样顾侯爷终究是劳苦功高了这么些年,如果就这么除去,别说他自己,便是满朝官员,天下人之口他都难以堵住。


    因此柳笙走后,他便派人请请顾侯爷隔日入宫了一趟。


    顾侯爷自然应召入了宫。


    皇帝看着跪在下面的顾侯爷,记忆中他还小时便见顾侯爷常伴在先帝左右,如今自己又在这个位置这么些年,顾侯爷早不复当年的英姿勃发,肉眼可见的老了,以然白发生。


    他笑了笑,才对一旁的太监道:“给顾侯赐座。”


    待顾侯爷谢过恩赐落了坐后,他才开口:“顾侯也在我大夏做官近四十年了吧?实在是劳苦功高,朕前几日还想着该如何赏赐你,但这官爵上以然都赏无可赏了。又突然想到从大夏建国至今,顾侯也多年没回老家看过了。且朕近日听闻顾老夫人的身体近年来一直不太好,也想回老家看看吧。”


    “这样,朕放你告归一段时日,俗话说,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你到时就带顾老夫人回去看看,也算全了你我的君臣之谊。”


    见顾侯爷半晌未回话,他又道:“对了,待会儿你回府时,朕让肖院正同你回去看看顾老夫人。”


    坐在下面的顾侯爷却清楚,他一旦回乡,可能此生也不会再有机会回朝中了,况他确实年事已高,不可能一直在顾子诩前面顶着,确实也该放他自己成长了。


    他便又跪下磕头谢了恩。


    “臣谢陛下圣恩。”


    心中却想着也是时候思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