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赐婚
作品:《咸鱼她站起来了》 夫人,这两个字,这个声音她都太熟悉了。
她曾经她听过一年,然后她以为再也不会听见了,可就在三年多后的今天,在她刚订亲的晚上,在这一刻,就在这个这个声音又突然出现了。
曾经让她那么熟悉又那么喜欢的声音,现在听着竟然让她有几分恐惧,她克制不住的有些颤抖。
为什么?为什么这个人还会出现?他现在出现是想做什么,自己已经订亲了,他为什么要出现?
“我现在不是什么夫人,我的丈夫已经死去三年多了。何况我现在已与人订亲了,三月后就会成婚。我不管你到底是谁,但胆敢私闯民宅就是犯罪,你再不走,我现在就让人捉了你,明日送去见官。”
她用指甲狠狠地掐着自己手心逼迫自己冷静下来,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至少不颤抖。
“夫人这么快就忘了为夫吗?你明明答应和我白头偕老的。那日我们春日游湖,就在画舫上,你答应过我的,我说我此生只要你,要同你白头偕老,你当时是点了头的,所以夫人……”
他突然将脸离她的耳朵凑的更近了,他低声似呢喃,讲出的话却颇有几分势在必得,“夫人只能是我的,哪怕夫人要同人再成亲,那个人也只能是我!”
“你疯了,柳笙!”她将被子里的双手狠狠向上推去,似乎是用了全身力气才把身上的人推下去。
“终于肯叫我的名字了?不装作不认识了?”
柳笙被推开也并不恼怒,干脆就坐在她身边,“之前的事,我都可以解释,我有我不得不那样做的理由,但是以后都不会了。夫人,以后,我再也不会离开了,我会和你一直在一起。”
楚柔简直被他这油盐不进的样子气笑了。
这人把她当什么了,他想要就要,说不要就不要,现在自己好不容易和顾子诩在一起了,他又说想要自己了,还真以为自己会感恩戴德的回去?
楚柔干脆也坐了起来,怕被外面的人听见不好解释,也不敢太大声,“我不在乎是什么理由,这也根本不是重点,你懂吗?”
见他不答话,她又接着道:“我现在已经和顾大人订亲了,以后也只会是顾夫人,和你们柳家再没有关系了,也不会在和你在一起了,你懂吗?柳笙,向前看吧,我已经走出来了,你也可以的。你当初可以那么淡然的离开,如今也可以很轻易的接受的,对吗?”
“不可能!”他突然提高了声音。
很快,门外就传来了落雪的声音:“小姐,你怎么了?我好像刚刚听见了一个男人的声音。”
“你听错了,我起来倒水踢到了东西。”楚柔瞪了柳笙一眼示意他闭嘴,也不管他在黑暗中并不能看见,才开口回复道。
“那我进来看看。”说着就要推门。
“不用了,太晚了,你先下去休息吧,有什么事明日再说。”楚柔赶紧出声阻止。
待听见落雪离开的脚步声,楚柔放下心来,才有几分疲惫的开口:“柳笙,别给我惹麻烦了。还要我说的更清楚吗?我现在心里没有你了,哪怕没有订亲,也不会再同你在一起。何况,嫁给顾子诩,是我心甘情愿,也是我求之不得,甘之如饴之事。”
柳笙听了这话,沉默许久,才轻笑一声。
随后他开口喃喃道:“我只是晚了几个时辰,夫人,明明不过是几个时辰……怎么会晚了呢?我为了抓紧赶时间回来,日夜不眠不休,一路上跑死了三匹马,可是现在你告诉我,太晚了。”
他伸手将楚柔揽过,又紧贴着她的耳朵,“不会晚的,你们还没有成亲,只是订婚,退了便好。你狠不下心,那就我来。夺妻之仇,不共戴天。夫人,我不会眼睁睁看着你进顾家的。”
“闭嘴!”楚柔又将他狠狠一推,让他跌在地上,接着扯过身后的枕头就向柳笙砸去。
“你敢动他?你疯了?你要是动他,我死也不会放过你的。”
“怎么会死呢,夫人,你还要活着好好嫁给我呢。”他拿开身上的枕头放回床上,站起身来,又丢下一句:“只要夫人懂事点,我自然不会动他。不早了,夫人早点休息吧,我改日再来看你。不过……希望下次来的时候,夫人已经乖乖退亲了。”
说完便又翻窗离开了,走之前顺便把窗户也好好关上了。
休息?
这种情况,楚柔还睡的下去才怪。
她逼自己冷静下来,反复安慰自己不会有事的。
顾子诩可是连齐王都要忌惮几分的存在,而且他背后还有顾侯爷,柳笙无权无势,应该只是吓吓自己而已。
可哪怕如此,她的心却也总是无法安定下来。
第二日一早,她便让人给顾子诩传了消息,待他散值后约在宝珠阁一见。
顾子诩还以为是她想见自己了,推门进来时嘴角甚至带着一丝浅笑。
但进来一看楚柔一脸忧色,便知有事发生,忙走过去问道:“柔柔,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楚柔就把昨日之事说了,不过隐瞒了柳笙夜闯自己闺房之事。
他知道顾子诩不会误会,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想让他知道。她还说了自己当初也怀疑过柳笙没有死,但只以为他是为了爱人离开此地,如今看来当年的事显然另有隐情。
听她说了这事后顾子诩想了想,安慰道:“不会有事的,不是还有我吗,你不必忧心这些,只管等三个月后我来娶你便是。”
话是这么说,但顾子诩一时也不知道柳笙是什么路数,但他隐约有感觉,应该和皇帝有关,毕竟照楚柔所说,当初他同奸细离开之时,皇帝事后似乎并没有细究,而且直接宣布了他死于追杀奸细。
虽然他认为自己不是可以被轻易拿捏之人,但不知道柳笙在皇帝那里的筹码到底有多大,如果他让皇帝从中插手呢?
“顾子诩,不管会发生任何事,我都会和你一并承担。所以,有事不要瞒我。”
“好,我保证绝不瞒你。”顾子诩拉过她的手握住,然后保证。
待两人分别后,他就着人立刻去暗中调查了一番柳笙。消息还没回来,抗南将士已经先班师回朝了,皇帝带着文武百官亲自出城迎接。
顾子诩站在百官之中,远远看着站在皇帝身边的身着盔甲的柳笙,心底的越发有些不安,他的猜测似乎在一步步得到证实。
惠帝直接宣布晚上要为众将士接风洗尘,夜宴诸将领,还要好好犒劳犒劳他们,同时下令六品及以上官员全部参加。
是夜
庆功宴
顾子诩作为从五品官员,位置在很靠后的地方。
而柳笙却坐在有功将士的一边,他的位置仅仅在陆究的下面。
宴至一半,皇帝举杯又敬了众将领,然后才问起战事的一些细节。
陆究一一作答,其中多次夸赞柳笙,夸他带回的情报有多重要,又夸他几次反败为胜,扭转乾坤,避免伤亡无数。
接着他突然站出来跪地道:“臣以为,此次与南国之战,能顺利使南国向我大夏称臣,实为陛下之圣明。臣不敢邀功,柳大人当为头功,请陛下重赏柳大人。”
显然陆究并不打算争功,可能是真的不想争功,又或许不过是看了这个位置上其他人的结局,物伤其类。
“好!好!好!此战有功之士,朕都有赏。”皇帝连说三个好字,显然也很认同此话。
南国与大夏纷争已久,先帝在位时都做到的事,他做到了。
南国能在他在位期间称臣,史书又必将为他添上一笔,且柳笙是因他而受用,他自然高兴。
“柳笙,你说你想要什么,今天随便提,朕保证满足你。”
柳笙似乎就等着这一刻,皇帝话一落下,他就站了出来,跪在下面。
“臣不敢邀功,但臣此生唯有两求,望陛下成全。”
柳笙说完便对着皇帝磕了一个长头。
“你说。”
“臣第一求,请陛下重查当年张狄通敌叛国之事。”
“朕答应你。”这事是当初柳笙离开之前就和皇帝求过的,也得了他的保证。
张狄是在赵岭之前驻守南夏边境的将领,赵岭最初在他手下做事,后来也是赵岭拿出了张狄叛国最关键的证据,且证据确凿,当时举国震惊,而后张家满门抄斩。
没有人知道,张狄曾是柳笙的恩师,他不信自己的恩师会叛国,暗中调查,终于被他找到了足够的证据。
而后他科举入仕,入翰林,终于找到机会将证据呈给皇帝,可有证据又如何,夏南边境需要赵岭,南国只有他能打,皇帝不可能动他。
因此才有了柳笙三年多前随南国奸细花月回南国之事,他同皇帝商议,愿以南国为礼,请求惠帝重查此案,为张家洗脱罪名。
三年多的南国卧底生涯,此前的柳笙,活着的唯一目标便是为师翻案,而此后……
“臣第二求。”
他再次磕了一个长头,“臣与臣妻曾有一誓,曰此生共白首。但三年多前,臣远赴南国,生死不定,不敢连累夫人,故未敢与夫人言明真相。而臣夫人为臣守寡三年,现已回楚家。故臣第二求,乃再娶臣夫人楚柔为妻。求陛下,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