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请出下一位受害者

作品:《开局盘点唐宋十大诗人

    【据说, 乾隆的章分为很多种类,第一类是人名章。


    他当太子用的时候是“皇四子印”等等,当皇帝之后开始用“十全老人”等等。


    七十岁开始用“古稀天子之宝”, 八十岁开始用“自强不息”,让位给儿子之后开始用“太上皇帝”。*


    第二类是地名章, 有“重华宫”“养心殿”“避暑山庄”。


    第三类是发表心情的鉴赏章。


    所以,乾隆每次盖章的流程大概是这样的先:先拍照发个朋友圈,底下配上定位, 再美美写上文案,这就算一次打卡。


    三十岁拿出来打一次卡, 四十岁可能再来一次, 五十岁又来一次。他越喜欢哪个,往往盖得越多。


    但这样还不够, 印章毕竟太小了, 没有办法完全表达他的心情,他干脆在空白处写点评或者打油诗。


    让我们请出今天的第一位受害者, 苏轼《寒食帖》。】


    【这幅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造诣非常高。更重要的是,这是苏轼苏东坡流传下来的唯一手稿, 是他在人间最美的留墨。


    所以这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国宝。】


    紧接着, 天幕放出了《寒食帖》。


    其实这幅作品流落到纳兰性德手里,纳兰性德也噼里啪啦盖了很多章。


    乾隆一看,纳兰性德都敢盖这么多章, 自己这个皇帝哪能输啊?


    他于是毫不留情地盖了一堆,足足有三四十个。“弘历之宝”“古稀天子”……数不胜数。


    书法表面全是红盖印子,宛若红彤彤的牛皮癣,突兀极了。


    而且乾隆并不满足, 亲手在后面写上一-大堆心得体会。


    他又想到苏轼在黄州的东坡雪堂,为了表现自己书读得多,在上面题了四个大字“雪堂余韵。”


    乾隆惆怅地想,人们只能通过这篇《寒食帖》,看见那东坡的余韵了。


    ——


    众人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盖章和题跋,能猜到乾隆得到至宝的高兴。


    可他们一点儿也没有办法和乾隆感同身受!


    尤其是苏辙,握紧拳头,手上青筋直冒:“我竟分不清这是哥哥的作品还是乾隆的作品,他居然敢如此糟蹋哥哥的书法!真是可恨极了!”


    他比苏轼还要气,恨不得来到乾隆身边,把他那些章子都毁了。


    苏轼倒是看得开,不就一幅书法作品吗?大不了再写一副就是了,犯不着为这点小事生气,不值得。


    但是他看着弟弟这么生气,自然顺着来。他左怼王安石,右怼司马光,从来没怕过任何人。


    “昔日,楚国有人请门客画蛇,有人画得好好的,偏偏最后添了足,导致本该得到的赏赐飞了,乾隆此举不亚于画蛇添足。


    他写诗是强说愁,品鉴书画也是如此,真是不知所谓!”


    乾隆此举也惹到了无数苏轼的粉丝。


    苏轼原本就是大宋的超级明星,经历过天幕事件之后,名气直接爆了。


    一时间,无数人骂骂咧咧。


    ——


    天幕继续火上浇油:【让我们请出接下来的受害者。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王献之《中秋帖》


    王珣《伯远帖》


    这三位都出自琅琊王氏,书法水平非常高。


    乾隆得到这三样宝贝之后,爱不释手,觉得自己的书房都配不上这三件宝贝了,于是为它们开辟了新的书房,叫做三希堂。】


    天幕放出了乾隆最爱的三件宝贝,其中,王羲之最为惨烈。


    最爱的作品当然得配最爱的印章。他掏出自己巨大的传家宝““乾隆御览之宝””,噼里啪啦一通盖。


    据不完全统计,王羲之写了二十八个字,乾隆却盖了一百七十二个章。


    他越看越觉得王羲之厉害,于是提起笔在上面写了一个巨大的“神”。


    比王羲之写的字还要大!


    不仅如此,他还想写心得,可是王羲之的书法,篇幅太少,不够他写。他干脆接纸,畅快地写心得体会。


    到最后,王羲之的原帖不到整个篇幅的十分之一。要不是古青青画圈标注,很多观众都不知道哪部分是王羲之写的。


    如果说乾隆对苏轼的作品还算保守,那么现在就无比奔放。


    华夏的书画讲究留白,可是乾隆一点都不管,恨不得霸占每一块空白,跟书圣贴贴。


    ————


    自古以来,无数人推崇王羲之的书法,连苏轼都不例外。乾隆这下直接拉起了无数人的仇恨。


    王羲之忠实重量级粉丝*唐太宗李世民深深破防了。


    他气不打一处来,额头青筋直冒,难得这么生气:“朕每次观看书圣的大作,都要沐浴净手,不敢有一点儿懈怠,从没有如此亵渎他的大作!”


    “竖子尔敢!”


    唐朝文人还没有养成盖章题跋的习惯,连作者的落款都要藏在隐蔽的地方,唐太宗也不会在书法上盖章。


    他快步回到书房,找到王羲之的真迹。他手上的书圣作品还干干净净,没有沦落到浑身牛皮癣的地步。


    他心里稍稍舒服了:“呵,朕把书圣的大作都陪葬进昭陵,应该就不会被他亵渎了吧?”


    ——


    王羲之不知道自己的作品上榜了,他正在书房废寝忘食地练字。不一会儿肚子饿得咕咕叫,方才想起要吃饭。


    他于是拿起大饼,蘸了蘸汤,胡乱往嘴里塞。然后接着写字。


    他的儿子王献之在院中看天幕,现在惊讶不已,快步走进书房。


    “阿父,您快来看看,你的《快雪时晴帖》被……”


    这时王献之像是看到了什么,愣在原地,一时没了声音,他的父亲居然满嘴是墨。


    直到王献之提醒,王羲之才回过神,他以为自己蘸的是汤水,结果居然是墨水。


    他倒也没在意,含笑说道:”这下可好,一肚子墨水了,下笔应该会更加顺畅吧。”


    王献之无语:“阿父,你还笑得出来。对了,天幕提到了您……”


    王羲之从儿子嘴里得知了前因后果,好奇地走出书房,微微抬头,便看到了乾隆的大作。


    有些书呆子的王羲之一时间迷茫了。


    如果乾隆不喜欢,为什么要盖章?如果他喜欢,又为什么要盖章?


    他真是搞不懂了。


    ————


    另一位王羲之的粉丝*李白也有些动怒:“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他如此对待右将军的书法,这幅作品还哪有潇洒可言?”


    他直接拔出剑,剑光森冷,恨不得穿越到乾隆面前,让他不要瞎盖。


    帝王师父杜甫连忙劝说:“太白兄,不要生气,气坏身来无人替。你才说了人家是璞玉,无人阻止他盖章,他自然盖得非常随意。”


    他倒也不是替乾隆说话,就是不想让李白这么生气以至于伤身。毕竟乾隆是一千年之后的人,他们鞭长莫及。


    他还想让李白多活几年呢。


    结果这时,古青青接着说:【让我们请出今天的第三位受害者,李白《上阳台帖》。】


    【跟苏轼一样,这幅作品是李白留在世间的唯一真迹。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幅作品写得好不好不重要,关键是我们能透过这幅作品,看到更多的东西。


    李白不是虚拟的人,不是虚拟的符号,他真正地来过人世间。


    尤其是,这幅作品,还写得很好。和李白的诗一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让伟人也非常赞叹。】


    紧接着天幕放出了博物馆收藏的《上阳台帖》。


    宋徽宗在上面写了评语,瘦金体很好看,但给天下人开了坏的先例。


    后来的人有样学样,写的题跋一个比一个多,几乎都是李白写的两倍。


    到了明代墨林居士项元汴这里,他看这么多人都在上面写了东西,觉得自己多盖点章也不过分吧?


    他于是噼里啪啦盖了几十个章,几乎把李白的书法围了起来。据不完全统计,这上面有六十三个章,大部分都是他盖的。


    时间来到清朝,乾隆一看,不好,他来得太晚了!这上面给他发挥的空间太小了!


    他只好避开前人盖的章,见缝插针地在字里行间盖章,比如乾隆御览之宝”、“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古稀天子”。


    他盖完之后,还觉得自己没吐槽完,所以又在后面写题跋。


    特别有意思的是,乾隆给其他作品写评语的时候,往往会写几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文采。


    可面对诗仙的作品,他老老实实地写评语,并没有写上几首打油诗。


    这一回,他好像有自知之明了。


    ——


    杜甫:“……”


    杜甫从李白手里抢走剑,狂砍旁边的树,好像是把这树当做乾隆。


    他胸口剧烈起伏,好像被糟蹋的不是李白的作品,而是自己的。


    “太白兄你说得对,乾隆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等到了地府,他必须给你脱靴研墨,方才能解这恶气。”


    他再也不会承认这个徒弟!


    之前是李白劝杜甫不要生气,现在反倒是李白劝杜甫消消气。


    ——


    生气的不光是杜甫,还有无数李白的粉丝。


    项元汴的邻居不停骂着乾隆:“果然是异族人,山鸡怎么学也学不成凤凰,都是附庸风雅之徒,哪有这么盖章的?他若在我面前,我一定要给他两巴掌,打得他满地找牙。”


    一般来说,众人不敢妄议天子,但他们是明朝人,乾隆又不能来打他们。而且他们骂异族皇帝,说不定皇帝还要赏他们呢。


    所以,新仇旧恨之下,明朝人骂乾隆骂得最狠。


    邻居的声音太大,传到了隔壁院子项元汴这里。


    明代文人项元汴望着书桌上的《上阳台帖》,一时间尴尬不已。他刚刚花下重金,买来这幅作品,准备把它当作传家宝,现在正准备盖章呢。


    邻居只知道隔壁是位收藏家,并不知道他家有多少传家宝,也不知道项元汴盖得一点都不比乾隆少。


    项元汴搓了搓鸡皮疙瘩,恐怕自己未来的名声不会比乾隆好多少。好在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现在还没盖章。


    项元汴鬼鬼祟祟地收起了印章,好像那个盖了章的人不是自己。


    他高声大喊,和邻居一唱一和,骂骂咧咧:“是啊,没有人会这么盖章的!乾隆真是无-耻之徒!在下耻于与之为伍!”


    ————


    紧接着,天幕说出一个又一个受害者。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杜牧行书《张好好诗卷》】


    【柳公权行书《兰亭诗卷》】


    【黄庭坚草书《诸上座帖卷》】


    【米芾行书《苕溪诗卷》】


    ……


    那些传世的书画,乾隆几乎一个都没落下,全部打上了“到此一游”的标记。如果是锦上添花倒也还好,可乾隆盖的一点美感都没有。


    乾隆有的时候,甚至不在空白处盖章,直接在字上盖章,在山水画中间写字。


    人们没看出乾隆的水平,反而看出乾隆浓到变-态的占有欲。


    文人大多爱风雅之事,所以无比推崇这些书画名家,结果都被乾隆糟蹋了,这让人如何不气?


    可以说,乾隆以一己之力炸了无数个文艺界超级明星的粉圈。


    世界上最不能惹的就是读书人,因为他们真的很会骂,战斗力极强。他们能引经据典,骂人都不带脏字,喷到人说不出话。


    一时间,乾隆的名声臭不可闻,谁见了都要啐几口,狗见了都要摇摇头。


    ——


    天幕下,乾隆面色黑沉沉,仿佛风雨即来,空气几乎落针可闻。


    和珅见状,浑身发凉,连忙指着太监拿的《富春山居图》,振振有词:“陛下盖章是为了表达喜爱,一般人可没有这样的待遇。这一幅图,经过陛下之手,价格恐怕都能翻好几倍,这是何等的殊荣啊?”


    乾隆面色稍稍好转。


    他以为那些文人见到自己的作品被他盖章会很高兴,实际上,几乎没有人不骂他。


    好在现代观众说出了对乾隆的评价。


    古青青:【乾隆自诩是风-流文人,鉴赏水平非常高。据传,他特别喜欢黄公望画的《富春山居图》,但是他收到了两幅画。


    乾隆觉得一副是真的,另一副是假的,于是把真的那一副天天带在身边,爱不释手,据说写了五十多次评语。


    可是后来经专家鉴定,他爱不释手的那幅画是假画。


    他弃之不理的那幅画居然是真画。】*


    弹幕一时间炸了。


    弹幕:(哈哈哈哈我居然毫不意外,这太符合他的画风了。)


    (完蛋,我替别人尴尬的老-毛病又犯了,脚趾从来没有接过这么大的工程,直接抠了一个布达拉宫。)


    (我们花时间去博物馆,难道是为了看乾隆的章子吗?)


    (写诗不行,鉴赏也不行,干啥啥不行,吹牛第一名。)


    (十全宝宝!)


    ————


    很多现代观众都在刷“十全宝宝”,伤害性很大,侮辱性极强。


    很多太监宫女使尽全力咬着嘴唇,几乎都要咬出血来,方才忍住笑意。


    和珅尴尬极了,心惊胆战,心中暗道,你们这些未来人骂得爽,可苦了我们这些大清人,万一乾隆爷砍他们的头怎么办?


    不过乾隆和他的父亲一样精明,城府很深,应该不至于因为这点嘲讽暴怒吧?


    他悄悄抬-起-头,像是看到了什么,惊慌失措地大喊:“陛下!陛下!”


    “假货,十全宝宝……”乾隆喃喃低语,气血逆涌,急火攻心,身体的力气仿佛被抽走了,摇摇欲坠地倒下。


    竟是直接昏了过去。


    多亏有太监宫女一拥而上扶住了乾隆,他才没有摔到地上。


    他们几乎都惊呆了,乾隆身体非常好,到了这个年纪,还吃嘛嘛香,连病都很少生,结果现在居然昏过去了……


    乾隆一直面色镇定,要不是出了这事儿,他们都不知道乾隆有多破防。


    和珅尴尬不已,看来对于爱面子的陛下来说,天幕这么一搅和,比杀了陛下还难受。


    不知道时光倒流,乾隆爷还会不会期待天幕盘点他这个十全宝宝?


    他思及此,连忙给了自己一个巴掌,他怎么能这么说陛下呢?


    可恶,都怪这词太洗脑了,他忘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