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乞流工厂

作品:《从解脱胜开始

    奔逃的少年回头一看,身后恶汉眼看就好抓到自己,心一狠,咬着牙,目光闪烁之际,三步并两步,竟然一抬腿,直接朝吴青踹来。


    姿态松散,一看就知道不会武。但借着冲势,及膝破裤灌满了风声,来势挺狠,大有一脚踹翻吴青的架势。


    实在要是踹轻了,少年就没把握吴青一定会逮他去坐监。


    宁愿坐监,也不愿被人抓回去?


    吴青挺好奇,翻脚一勾膝盖后的条凳,往身前一带,凳脚蹭着粗粝的地面,横在了吴青身前。


    少年本就是临时起意,此时更是一个措手不及,单脚挂在了条凳上,瞬间失衡。


    吴青一个侧身,少年擦着吴青衣领边,双手好似虫翅胡乱飞舞,呈扑姿飞了出去,落地滚了一声泥。


    但他人才翻飞过去,吴青却一抬手,拦住追来的汉子,


    “怎么回事,说说吧。”


    闲着也是闲着。


    少年还在地上斯哈着冷气,汉子看见吴青将人拦下,喜不自胜,对视了一眼,拱手称谢,


    “多谢长官帮手,我是乞流工厂的巡察,这人是逃跑的盲流。”


    说着话,还指着自己帽子上“乞流工厂”四个红色绣字。


    巡察与巡警一字之差,相去甚远。是保安的意思。


    他们话中的乞流工厂,全称乞丐流民教养工厂,因收容的都是乞丐流民,余江人别称贫民工厂。


    乞流工厂是一种在泰西救济思想影响下,于旧乾晚期出现在乾国的社会中,并一直延续至今的社会救济方式。


    筹办宗旨是为,收容无衣无食无住的乞丐流民,供给衣食,边令其作工,边授以技能,以便三年厂期满后,于社会上有自谋生机的能力。


    一般各地乞流工厂,由当地公署与士绅慷慨共同出资筹办。余江乞流工厂,也不例外。


    五年前,余江县知事公署特意拨款,余江众士绅赞捐,合计八千块银元于水西建了余江乞流工厂。


    虽乞流工厂的收容手段,是半强制的,但因提倡养教一体,也免费供给食宿,倒也不失为一桩真正的善举。


    所以少年逃跑的惊慌,就让吴青不解,


    “那他干嘛要跑?”


    乞流工厂巡察讪讪道,


    “乞流嘛,流浪惯了,恶习难改,懒惰散漫,受不了厂里的约束,不想作工,这就趁我们看管不力,跑了出来。”


    “你放屁。”地上打滚的少年抱着通红的膝盖,控诉道,


    “骗我进厂时是如何说的?穿,有单,夹,棉三套新衣。吃,是干饭两餐。住,是砖瓦通铺。可进去后,吃得是烂菜麸皮,住的是漏雨草棚。三套新衣不见踪迹。每日作工却不歇,比包身工还苦。”


    少年的话又快又急,一连串的珠子似的,赶在巡察阻止前,一溜地从口中吐出。却条理清晰。


    此言一出。


    吴青盯着少年的眸子忽然一闪。


    不过并不是因为少年的条理清晰而动容。


    这少年,印堂发黑。


    鬼气浸染之相。


    吴青问少年道,


    “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还未言语。


    那巡察已经知晓,这年轻巡警起心思了,想管一管这事。


    暗道不妙,人没抓回去,反倒带回去一穿差服的。叫厂长知道了,他这份工作铁定得丢。


    额头不由地见汗,情急之下,一个饿虎扑羊,撞向吴青。


    打的好主意,先将吴青撞开,然后抓起少年就跑。


    吴青心中冷笑,轻巧后撤步,速抬右脚,以一记精准的拦门脚,踢在了巡察的前脚膝盖上,不等这巡察痛得回腿。


    吴青右脚略微回收,但不落地,稍屈后,如蟒蛇出洞向上蹬出,那巡察胸口一震一扬,倒飞而退。


    “袭警,是重罪。”


    吴青语气森然,刻意一撩衣襟,露出枪把子。


    巡察这下不止额头,连衣背都有冷汗透出。连连拱手讨饶,


    “长官饶命啊,小人一时鬼迷心窍。”


    “一个月才几块你玩什么命?”


    而况如果自己真是路见不平,这番举动,岂不是更引起自己好奇?


    吴青摇头再去看少年。


    少年忙回道,“我叫陈小文。”


    “好,陈小文,你之前一直待在贫民工厂?”


    “是。”


    吴青扭头冲街尾喊了一声,


    “海哥,来活了。”


    叼着一支烟的施大海晃悠悠从街角出来,


    “妈的,食都未消,又要干活,你小子真能找事。去哪?”


    施大海,这一周来,就还那样,每日醉醺醺的,处理冤死鬼那一夜的利落澈然和硬棒,好似都留在了那一夜,再没出现过。


    但也许是因为知道自己酒喝多了会耍酒疯,所以再没有像吴青初见施大海时,喝得那样烂醉。


    “贫民工厂……”吴青将刚才的经过讲给施大海知。


    施大海听罢后,眼神在少年的身上扫了一下,面黄肌瘦,依稀可见脸上淤青,皮肤上的青紫鞭痕。再看膘肥体壮的巡察。


    “呸”一声,吐掉烟卷,还在燃烧的烟卷在夜中划出弧光,砸出细小的赤点,施海脚底重重碾着烟蒂,


    “妈的,闲事,走吧!”


    俩巡警,押着神色各异的俩人,离了面摊。


    面摊老板淡定从桌子上拾起几枚大子,收拾碗筷。


    西晋路上,夜里摆摊十几年的面摊老板什么阵仗没见过?打架?


    前段时间,全余江帮派火并都没怕过。看了一阵枪响,面都煮完了,李御史府上的护院,就他这这吃的“事后面”。


    面摊老板摇摇头,“一看这小巡警,就是刚上社会,脑子还热着,肯定是随便找了个由头,就要斗一斗恶势力了。太年轻了,想当年……”


    夜色深沉,面摊老板,陷入了回忆。


    贫民工厂,就是一大工厂,内设制衣,制煤等等十三科,也就是十三个车间,四五百号流民充作工人。


    外观,也就是工厂的样子。


    顶端缠绕铁丝网的高耸围墙,圈出一大片地,围墙后的火光通明。


    现在差不多是四更天(凌晨一到三点),天色黑至无以复加。


    贫民工厂却还在作工。


    少年陈小文所言役使流民如畜,并非虚言。


    铁大门外,一盏路灯下,水泥台地上,一座石碑旁,有俩看大门的。见来了穿制服的,旁跟着俩人,分别是逃出去的少年和一个鼻青脸肿的巡察。


    坏了。


    立马分出一人去找管事的,剩下一人招呼施海吴青,“两位长官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