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货郎(2)

作品:《黛玉绑定了打工模拟器[红楼+清穿]

    贾代善但笑不语。


    也是,能做到大将军的程度又怎会轻易被糊弄呢。黛玉微微放下心来。


    两人看着冷随耍宝。


    等身边的侍从提醒休息的时候,贾代善说了句“明日再聊,我倒是不常接触商人,怪有意思的。”


    等人走了,黛玉故作生气,盯着冷随,一言不发。


    他倒是自在,装模作样了一会。


    之后又按耐不住说道“老夫人若是晓得了你得了将军青眼,定然是同意的,便是夫人得知了也愿意,咱漠北人烟稀少,多一个人是一个。家里多个女人多生个孩子这才叫好呢。”


    这话,气得黛玉牙痒痒,一来不了解原主二来也不清楚平日里两人是怎么说的,她指了个方向


    “若是惹恼了将军,这可是掉脑袋的事情。”


    冷随附耳过来。


    “少爷啊少爷,京城和漠北天高地远的。他哪里管得着,再说了,你想什么呢,将军说的嫁女儿大概率是府里的奴才,要是看得起你给你个姨娘生的女孩顶天了。再想别的,不现实。而且,少爷你都十八了,有家业,他怎么会不晓得你有家室,还这般说,就是有别的考量。”


    “咱别把别人当傻子,那闺女指不定有什么问题,想着找个身份低的嫁出去,放到自己眼皮子底下,就跟二娘子一样,她不想嫁人,才让你做女婿的。”


    什么二娘子?他在说什么?


    黛玉意识到,这其中还有旁的她不晓得的故事。


    这冷随年纪虽小,但经验老到。


    而且,似乎,这个小货郎也并不是个啥好人。


    “况且,大娘子二娘子都不会生气的。天底下男人多了去了,她们也不在乎这个。”


    【?????????】


    【你们漠北人都是酱紫奔放的吗?】


    没有一个词汇能够精准地描述她内心的感受。


    她恍恍惚惚地靠在民宿的稻草床上。


    那边冷随还在说


    “也不晓得将军的女儿漂亮吗?少爷,若是不漂亮,你也不能表现出来,否则到时候就不好了。即便是奇丑无比,您也得殷勤伺候着。”


    听起来,好像冷墨是一个喜欢美人的人。


    “大娘子是村里最美的姑娘,二娘子是波斯人,那大眼睛好漂亮。在这世界上,漂亮的人总是有限的,不能全叫少爷霸占了。”


    ??


    “啊?”


    “你说的还怪有道理。”黛玉怼他


    冷随怪笑了一声,又说起旁的事情。


    “若是这回老叔没死,又结识了将军该多好啊。二娘子给了我们这么多货,又趁着结识了将军,我们的生意做得比老叔他们都好,我埋老叔的时候,他眼睛是闭着的,这回是他最后一趟出来了。要不是他拖延着,我们指不定都等不到将军救命。”


    气氛一下沉闷起来。


    黛玉心中一紧,所以这回的货物,有一大部分是借来的,她根据已经有的信息,含含糊糊地应下。


    【难怪是小货郎,瞧着那么多货物以为是个大商人呢==】


    “是啊,这一趟虽然赚了钱,但......”


    之后,她便住口不说,只是靠在床头叹气。


    冷随坐在垫子上,也跟着叹气。


    “原本说好了,等这趟回去,我就和老叔的女儿小珠结婚,我可跟少爷不一样,我这辈子攒的钱估摸着就能娶下小珠了。不过,小珠喜欢少爷,这我是晓得的。她相貌不是最好看的,但是勤快又贤惠。”


    “......”


    这是黛玉头一次近距离触碰到男生的婚恋观,其中棱角和思虑可见一斑。


    不过也还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双方在考虑婚事总是要周全考虑的。


    只是,无论是外祖还是这个小童,总是有一种轻慢的感觉,就是他们衡量,他们做决定,而对方没有决定权。


    一种以我为主,并不考虑旁人的思维在她面前展开。


    【学到了。】


    【就要这般想问题。】


    【嫁娶双方本就应该只考虑自己的问题。】


    第二天一早,夜幕之下危险的村落在晨光熹微之下一点一点变成了秀美祥和的小村庄。


    “上次我路过,就说这里是个好地方。”


    黛玉沉吟了片刻,赞同地说了句“天朗气清啊。”


    贾代善侧目,瞅了瞅他,越看越顺眼。


    “我总觉得你长得很眼熟。”贾代善说道。


    黛玉拱手自谦“大众脸,两只眼睛一个鼻子,跟谁都像。”


    她沿着泥泞去昨夜打斗的地方,收拾马车,苍蝇蚊子已经围了上来,这里变得臭不可闻。


    将军派人去了官府,通知了官府的捕快前来领尸体。捕快很满意,拿着本本记录着什么。


    官府的人一来,冷随便热热络络地前去递话。晓得这商人是将军救下的,捕快也都很客气。交换了姓名之后,冷随便和他聊上了。


    黛玉在一旁时不时搭上一句话。


    “邢捕头,听我们家老爷说,往年路过这里的时候都很安全,因此,我们便没有留心,幸好有将军在,否则,我们便遭殃了,别说货物,恐怕连性命也要交代在这里。”


    这是在暗示自己和将军亲近。


    捕头撇了他一眼。“你们还是经验少,带着大宗的货物,不要走夜路。这么多货,真是赚钱啊。”


    冷随苦笑“这不是想着尽快出货,然后买些粮食布匹回家。满打满算,我们秋天到京城,赶路回家,等到家也就过年啦。”


    说到这里,捕头就非常同情他了。


    “你们赚的多,但是这也是真苦啊,长年累月不在家。估摸着一回家过完年又得出来。”


    冷随点头称是,然后拿出路引,去府衙里盖章。于是此处官府便晓得了,这是一个常年走漠北--波斯--江南--京城的行脚商人,根据往年的记录,以往是一个叫冷锋的人。


    “这冷锋正是我们家老太爷。我们南线北线都走过,最早的时候是从蜀地去云贵川背茶叶。”


    这衙门里的师爷和老太爷有几分交情。


    冷随和冷墨便借着师爷给师爷和县太爷送了一盒波斯的香枣。


    “这可不常见啊。”师爷乐的牙不见眼。


    波斯的毯子,在这里很受欢迎。


    卖了十条,余下的,要等到去了江南再出货,江南京城等富庶之地,才卖的上价格。把马匹卖掉,这些马都不错,不是名马,但各个都很精神。


    黛玉在一旁看着,一点一点汲取着行商的知识。


    在这里把马卖了,因为商队没人了,这会紧紧地扒着贾代善是因为两个人护不住这些货。


    两人便跟着这将军,先去了金陵,在金陵去往京城的大船上,有一个书生,来搭乘将军的船。


    这将军看完名帖,沉吟道“进京赶考的书生。林海,来自姑苏。”


    “是。小生姓林,名海。父亲吩咐我来寻您。”


    林海的眼睛里写了一些忐忑和不安。


    “哦?我与你父亲有好些交情。你父亲是个文人,我嘛,是个大老粗。你此次进京赶考,可有把握?”


    说到学问的事情,林海眼睛里便有了笑意。


    他谦虚地说“只能说尽力而为。”


    年轻的爹爹。有点清澈的傻呢。


    黛玉忍不住想。


    大概是因为他周身围绕着一股子好人,蠢萌,单纯的气息。


    贾代善又说“我家中有一女儿,仍待字闺中。若你学有所成,我便与你父商议此事。”


    林如海腾一下耳朵红了,他勉强镇定下来拱了拱手,有些手足无措。


    贾代善半点都不讲究,慈祥地看了看他,挥了挥手“去温书吧,船上颠簸,不要多看书,也许可以默背。”


    等林如海去了自己的舱室,贾代善便和黛玉聊开了。


    贾代善闲来无事,便和黛玉聊了起来。他喜欢波斯来的特产“这些东西倒是不常见啊。”


    是啊,不常见,这是黛玉听过最多的评价了。


    “波斯的红宝石是真不错。我买一盒,给我女儿当嫁妆。”


    一小匣子的宝石,换了一大盘银子。


    其中有猫眼石,鸡血石,不一而足。


    他每天看着主仆二人盘货,便忍不住每样都买了一些。


    “听说波斯那边还有珊瑚,一人高的那种,我在宫里见过,若是你下回去波斯帮我买两座,钱我预先给你一半。”


    在船上做了几笔生意,林海每日都在船头背书,时不时还会写一写文章。


    黛玉总是忍不住关注,不过因为贾代善对林如海的关注,她的打量显得不那么热切。


    “冷弟啊,这读书人就是不一样。”


    是啊,这船上有三种人,一种是大将军,一种是读书人,还有一个就是商人。


    风度气质倒是全然不同。


    黛玉不免感慨“是啊,书生身上矜贵的气质我比不上啊。”


    这话说得贾代善大笑。


    “他们家啊,再清贵不过了,一般的读书人也比不得。”


    闲聊之中,京城便快到了


    “你看,早早就来接了,冷兄和我回去一起喝两盅。你剩下的这些货啊,在京城中好出。我给你介绍介绍,估摸着没出我们家们就卖完了。”


    黛玉从善如流应下了。冷随更是欣喜,这一路上,得了国公老爷的照拂,一路上都顺顺当当的。若是能够攀上这家,在京城之中,起码不会担惊受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