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御膳房(10)

作品:《黛玉绑定了打工模拟器[红楼+清穿]

    康熙瞧着几乎落荒而逃的女官忍不住笑了。身边的太监打量着他的神色,不见愠怒与气恼,反倒是觉得好笑。也是,皇爷这一辈子经历过多少,哪里会为这样的小事生气,更何况,更何况无论是名字还是面容以及这好学的性子,都有几分肖似那位姑姑。


    存量与增量这个概念,让黛玉对当前的局面有一种拨开迷雾的感觉。


    国库空虚,皇帝想要填充国库,再一看大摆排场的荣国府还欠着户部十多万两银子,织造甄家又借着宫中太妃的势力盘踞金陵,这样一想,三分的厌恶便成了七分。再加上京城这一摞摞只手遮天的案例,包揽诉讼、指鹿为马。


    这样一想,当前的局面似乎还挺乐观的。


    黛玉怔怔地看着写下的笔记。这春媚儿却是误打误撞解开了这一局。皇帝要的是钱,要的是国库充盈,在国库充盈的时候,些许奢靡他或许会厌恶,但不至于撕开脸面,不至于半点转圜都不给。


    就像是帝王心中有一个天平在,一端是做大蛋糕,另一端是把被偷走的蛋糕拿回来。


    即便在小沙弥那个世界,李翡翠也没能赋予帝王轻而易举做大蛋糕的能力。


    在这个世界,春媚儿却误打误撞做到了。


    此人是谁?她是故意的还是?黛玉对春媚儿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好奇。也许她的身份,也不一般。她对解开林家危机也有了想法,不是偶然的只能够在某个世界使用的方法,而是一通百通的方法。林家的价值若是大于盐商盐税的价值的时候,雄才大略的帝王自然而然会做出抉择。提前离场,去更光明的地方。


    她这般想着,思维的泡泡却只是偶然泄露一些情绪。


    【路啦啦啦啦~春媚儿.....啦啦啦我知道了......】


    看着屏幕的永琏恨不得钻进屏幕“你知道啥了,你倒是说啊!”


    黛玉点开系统面板,再一次看了一遍春媚儿的简介,没有交代来历,而且,她很适应古代的生活,她对红楼之中的人物没有在意。也许,她并不晓得红楼,不排除这种可能。


    天忽然昏暗了几分,黛玉抬头往窗外看,狂风大作。


    “陛下,这会子刮起了风,要不摆驾回宫。”


    太上皇摆了摆手“不急,不急,这本书看完再说,朕觉得,这本书或许写得是当初曹织造家事,文笔斐然啊。”


    黛玉的脑袋嗡一声,几乎要裂开了。春媚儿到底能干多少蠢事!!!!


    她竖起耳朵,假装认真看书。


    不一会,太上皇呵呵地笑了“哈哈,这就是大排场了,朕去畅春园都比这声势浩大。”


    又过了一会,他声音又沉了下来“呵,朕想起明珠就气。好端端的儿子,让这两人教坏了。其心可诛。”


    魏伴伴匆匆拿着伞和毯子进来了“爷,这雨来得及,我便拿着毯子和厚衣裳赶来了。”


    皇帝也许看到兴致处,他扬起眉毛问“朕当年去南巡,魏伴伴可还记得当时盛况?”


    “江南好啊,江南的景色也美,风景秀丽。”


    说到南巡,那时候,康熙身边的得意人可不是他魏珠。


    那时候梁九功才是陛下眼前的第一人。


    不过魏伴伴能顺利走到最后,自然不会触霉头,但也着实没有多少记忆,只好吹捧着。


    “是啊,江南很漂亮,金陵织造家很富丽堂皇的。”


    说到这,康熙又笑了。


    “朕这倒霉儿子啊,铁面无私,这家是没了对吧?”


    说完,康熙不等搭话,他又继续看书。


    急,怎么跟太上皇搭上话啊?


    黛玉思索片刻,有了主意,她继续潜心读书,写好笔记。一张又一张。


    完成之后,抬起头,却发现康熙拿着她适才写的笔记在看。


    她心中一喜。


    又有些忐忑。


    “上皇吉祥。”康熙挥了挥手。


    “免礼免礼,这写的不错,上次朕说错了,你不单单有管家之才,还有几分经世致用的才干。如此看来,在御膳房伺候着,还是屈才了。字迹也不错,听皇后说识字不久,这天赋真是惊人啊。”


    “婢子,愧不敢当。”


    康熙看了看她,思索了几分,又忍不住说


    “当初朕得天花,便是......着实肖似故人来啊。”


    竟然是如此。


    黛玉呼吸一窒,古人讲究天命,弘辉正是染上了天花,她当初救下了弘辉,苏麻喇姑一直陪在生病的康熙身边。


    她大胆地抬起头。


    看见康熙眼底的笑意。


    也许是因着她的话,她竟然觉得和弘辉有几分像。这样一想,转念就觉得自己傻了。


    不,是弘辉本来就是他的孙子,是弘辉像他才对。


    “朕总觉得她不会这样轻易离开,有些天书也确实记录了她是长寿之人。”


    这,这话是什么意思?


    是在怀疑,怀疑我是苏麻喇姑吗?


    黛玉附和了一句吉祥话。


    “是与不是,并不是很紧要的事情。”然后他长叹一声,自顾自地走了。“终究是朕薄待她啊!”


    黛玉看着太监们撑起大伞,他一点一点走远了。


    烟雨迷蒙的紫禁城,一行人被雨雾隔绝。


    等人走了,太监们将书籍归位,等人走了,黛玉去还书,顺便去扫了一眼康熙看过的书。


    《刘心武讲红楼梦》


    《古典名著集合》


    啊!


    书既然能出现在这里,代表皇帝已经看过了。


    为荣国府点蜡烛!不出所料,荣国府已经在皇帝的眼中了。


    皇后应当也晓得了。


    这本书出现在这里,应当也就是四五天之前的事情。因为上个月月初,皇后还在为元□□省亲之事头痛了,中旬的时候她在养心殿当值,倒也没听过陛下传召官员说起这些事,甚至还给王子腾写了一些贴心话。


    黛玉小心地推测着这些书出现的时间。


    一想到荣国府里的一言一行出现在皇帝身边,黛玉总有种脚趾扣地的尴尬。


    还有多少天才上班。刚刚休假的黛玉如是想道,下一个月先将值班安排在养心殿。然后去阿哥所,最后去钟粹宫。


    她维持着自己好学的人设,在昭仁宫苦读,奋笔疾书。


    太上皇每隔一日会来一趟,也总会不经意看着她,黛玉晓得,他是在想他的墨姑姑。


    红楼梦读完之后,黛玉也晓得了,代善便是贾代善,是外祖父的大名。


    而太上皇在话本里扮演的是阻碍国库充盈纵容属下的反派角色之一。


    她适时地产生了好奇。


    重要的疑点是用背包中的本子写的,能给这边人看的是用这边的笔记写的。


    其中元春省亲,被她写了一页。


    见她有几分踟蹰,又非常好奇,太上皇觉得好笑,他意味深长地说


    “是不是大吃一惊?”


    黛玉惭愧道“元春,是婢子之前的朋友。我,媚儿,元春,我们三人有时候吵闹,但终归是朋友。见她出现在话本之中,婢子难免有几分恍然。”


    康熙安慰了句


    “你表现算不错了,知晓自己是话本里的人物,还能这么镇定。”


    黛玉咬了咬嘴唇,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也许,这不是话本,是后人写的。”


    康熙赞赏道“朕也是如此看的。”


    两人像书友一般,一起看书,康熙也会检查她的笔记。


    每当这时候,他总会说起苏麻喇姑。


    一个聪慧,勇敢,机敏过人的女子的形象,出现在黛玉的脑海之中。


    只是总是有点不对劲。等休假时间结束,黛玉这才发觉。昭仁宫里的书,并没有什么高炉炼铁,也没有化学物理这般书籍。黛玉有些茫然,心里计划地很好,现实有时候并不允许。


    果然,爱新觉罗家的便宜没这么好占的。


    国之利器,怎么能让他人掌握呢?


    即便这个人看起来忠心耿耿,全然无害。


    她要学这些,一定要有一个理由。如今这个好学的人设,并不足以让她有这个权限。她好学说服不了乌拉那拉氏,也说服不了雍正。即便好学,皇宫里这么多书,不够你学吗?若是再坚持,恐怕就会被怀疑图谋不轨了。


    苏麻喇姑,倒是一个很好的可以借鉴的人物。宫廷之中御膳房的统领,并不一定要博览全书,学识丰厚的人。若是涉及到皇子皇孙的教养,自然以学识好,人品好为上佳。


    黛玉撑着伞,从昭仁宫往钟粹宫方向走。雨连着五六天,淅淅沥沥的。都说春雨贵如油,今年的春雨却不是稀罕物。


    等到了宫里,她在下房修整妥帖,下房住了许多宫女,她与荣女官东西两边,各自住着单间,其余都是三四个人,五六个人一间。


    阴雨天,主子们难免心情郁郁,这时候宫女们会小心行事。


    今日却尤为特别。钟粹宫热闹极了。


    这也应当是帝后二人晓得红楼梦或者清宫史书之后的相处。黛玉心里像小猫挠痒痒一般。她低着头,沿着房檐,一步一步走了过去。


    “墨姑姑!”


    端盘子出来的宫女们见了她都有所避让。


    乌拉那拉氏是端庄持重之人,也爱说笑,但总归是端着的。今日却笑得很是放肆。


    便是雍正也是,两人笑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像是看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一般。


    瞧见了黛玉,乌拉那拉氏眼前一亮“阿墨,你来。”


    黛玉上前几步,瞧见了两人中间放着一本书,书里有一行字,加黑加粗


    “本宫发誓要夺回辉发那拉氏的荣耀!”


    一时之间,各种阴谋交缠着出现在黛玉的脑袋里。


    乌拉那拉氏最关注的是什么?是自己儿子能不能顺利继承皇位,她现在应该知道了原本的下一任皇帝之乾隆也就是钮祜禄的儿子,那这个时候她会怎么做呢?雍正也晓得了自己下一任皇帝吧,那他来这里是为了什么?敲山震虎?


    啊,头好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