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作品:《被迫嫁给摄政王后

    谢寻回到景园,景园一如往常的安静,仆役低头做事,侍卫尽忠职守。


    谢寻却总觉得不太对劲,这样的景园似乎太过安静了,安静的让他不太习惯。


    谢寻在院子里站了半晌,才进了屋子。


    宋临晚终于回到了瑶园,她可想念自己的床了,她一把扑在床上,翻了个身,向晴绿问道,“王爷晚上要吃什么?”


    宋临晚问完,才意识到他们已经回了摄政王府,谢寻没必要同她一起用饭。


    宋临晚摇了摇头,刚刚的喜悦被冲淡了许多。


    摄政王府的夜晚还是一如既往的冷清,宋临晚和谢寻似乎又回到了之前的状态。


    晴绿已经着手开始帮宋临晚准备刘府赴宴时该穿的衣服。


    晴绿把自己选出来的十几套衣服摆放到宋临晚面前。


    宋临晚左瞧瞧,右看看,颇有些心不在焉,还是觉得手里的话本有趣。


    喔,这话本还是在南溪时晴绿帮她买来的。


    晴绿对自己选出来的衣服都不满意,她有些头疼的问到,“王妃,要不你自己选一套。”


    宋临晚左手撑着脑袋,“我觉得你选的都挺好,你挑一套我明天穿就行。”


    “不行的,王妃,”晴绿激动的说到,她认真的替宋临晚科普目前的形势,“明天是你第一次以摄政王妃的在朝中官员的家属面前出来,你必须得艳压群芳。”


    宋临晚放下话本,认认真真的考虑了一下晴绿的话,“朝廷官员?我还以为刘府明日就邀请了我和王爷呢?他们这个时候大操大办是不是不太好?”


    宋临晚算着南溪刘府被灭门不过一个月,刘泽这样,会不会太过薄情寡义了。


    晴绿坐在一旁告诉宋临晚她听到的事情,“刘府反叛一事一出,刘尚书殿门外整整跪了三天,若不是朝中官员求情,说不定皇上早就下旨赐死了。”


    宋临晚手指摩擦着话本,这朝廷官员不仅不落井下石,反而求情,真的是有趣。


    那她可明白刘府这封请帖的用意了。刘府是想借这封请帖,向京都众人表示,谢寻同他并无芥蒂。这件事上要宣扬出去,那可不得众多的官员家属见证。


    晴绿见宋临晚悟了,急忙趁热打铁,“王妃,所以明日你一定要精心打扮。”


    宋临晚放下笔,坐到梳妆镜面前,仔细瞧了瞧自己的脸,疑惑的问到,“我还不能艳压群芳吗?”


    晴绿再次替宋临晚分析,“王妃,你知道以前王爷有多招蜂引蝶吗?”


    “他这么凶,他那些蜂啊蝶啊早就被他自己给拍死在了摄政王外,我有什么可担心的。”宋临晚可一点不带担心的,又拿起话本想要继续看。


    晴绿只能再次说到,“王妃说的是以前,可是自从你嫁进王府后,风向就开始转变了。现在你们从南溪回来,王爷立下大功,外面又盛传你们两人夫妻恩爱。有些人的心思又在蠢蠢欲动。”


    宋临晚靠在椅子上,“我和王爷既然夫妻恩爱,她们有什么可蠢蠢欲动?不是都说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她们这样,是会被雷劈的。”


    晴绿听的哑口无言,她倒是没有看出来,王妃还十分信神。


    晴绿不甘心,她辛辛苦苦打听半天,不是为了让自家王妃摆烂,“王妃,你明日只需要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就可以事半功倍,岂不是很好。”


    宋临晚十分为难的考虑了一下晴绿的提议,最后十分不情愿的妥协了,“我觉得晴绿你说的非常对,我明天不仅要艳压群芳,还一定让她们全部都自行惭愧,可不能让她们给我找麻烦。”


    宋临晚这次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晴绿选的衣服,最后指向一件款式最为简单的,“就选这件,越是简单,越来衬托出我清水出芙蓉。”


    晴绿一脸黑线,她怀疑自家王妃根本没有听进去她的建议,还是自己替她选来的比较靠谱。


    谢寻破天荒的到瑶园来用晚膳,可是十分不巧,宋临晚刚吃过晚饭。


    此刻,她和谢寻坐在椅子上大眼瞪小眼的互相看着。


    晴绿替两人斟了茶就急忙退下。


    谢寻干咳了一下,“王妃,其他夫人都会等夫君一同用膳的。”


    宋临晚喝了一口茶水,十分无辜的说到,“王爷,我要是等你用膳,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堆白骨了。”


    谢寻望着宋临晚不说话,桃花眼不温柔也不凌厉,手指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桌子,压迫感十足。


    宋临晚不管他,连喝了一盏茶,谢寻依然没有离开的打算。


    宋临晚心里叹气,王爷就是王爷,饿着肚子还这么沉得住气,她只能妥协了。“王爷,那我让厨房把送去景园的晚膳送到瑶园给你用膳?”


    谢寻反问,“王妃你不陪本王吃。”


    宋临晚椅子往后一退,“王爷,我刚刚才用完,我吃不下了。”


    谢寻抬起手,终于不敲桌子了,宋临晚正准备叫人,谢寻又说到,“可惜本王定了方斋的素食,王妃是无福消受了。”


    宋临晚咽了一下口水,立马说到,“王爷,我觉得我们既然是夫妻,我理应陪你去吃。我们是坐马车过去还是让方斋送到王府来。”


    谢寻起身说到,“我们走过去。”


    宋临晚,?????


    不至于吧!谢寻这也太记仇了!


    谢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宋临晚为了方斋,只能陪着谢寻慢慢的走过去,幸好方斋里摄政王府不太远,两条街的距离,宋临晚还是能接受的。


    五月的夜风还是很清爽的,宋临晚穿了一件碧绿的千水裙,谢寻也是一身玄色的常服,两人慢走在街道上,那可真是非常的养眼。


    两人走了一段,一路上都听到有人议论纷纷,宋临晚目光一落过去,那些人又立马不说话了。


    宋临晚拉了拉谢寻的衣袖,“王爷,他们在说什么?你就不好奇吗?”


    谢寻低头看着宋临晚拉住自己衣袖的手,如玉的肌肤一尘不染的,格外的让人晃神,让人忍不住想要握住,“大概是说,夫妻间不该如此生分。”


    宋临晚都怀疑自己听错了,下一秒,谢寻的衣袖就挣开了她的手,她还未反应,手就被谢寻握住。


    宋临晚的头皮突然就炸了,脸上迅速的飘起了红晕。


    不是吧!得演的这么认真的吗?


    宋临晚的手同谢寻想的一样,软软的,他一只手能完全握住,宋临晚的手不同于这五月的天,还带着点凉意。


    谢寻放缓脚步,带着思绪已经离家出走的宋临晚慢慢的朝前,“王妃,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宋临晚的思绪依然没有回神,不思考的说到,“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生活。”


    谢寻嘴角扬起,“就这么简单。”


    宋临晚任由思绪外飘,她脸上的红晕依然没有落下去,要是思绪回笼,怕不是连脖子都得红透,她借着本能回答到,“哪里简单了,有些人一生都过不去这样的生活。”


    方斋一到,小二就上前引着他们去隔间,方斋用斋都是在隔间里,因此人显得并不多。


    两人到了隔间后,谢寻才中午送来了宋临晚的手,松开时,谢寻还轻轻的捏了两下。


    宋临晚本来都快适应了,现在,她一下子就炸了,她终于从脸上烧到了脖子上,


    她愤愤的瞪着谢寻,想说什么,但是又什么都没有说,只是瞪着,就像一只炸毛了的猫。


    谢寻抬手轻轻刮了她的脸,宋临晚立马跳到了他的对面,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一大堆。


    谢寻为什么突然这样,好奇怪。


    可是这应该是夫妻间寻常的动作,一点也没有过界,她不该反应这么大的。


    可是,她也控制不了啊!这种感觉太奇怪了,宋临晚抓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给自己压了压惊。


    随后她又想到上次误喝了谢寻的茶。


    宋临晚惊的差点把茶杯摔了下去。


    谢寻早就把小二打发了下去,等着宋临晚在那里自我斗争,还心善的反思了一下自己,自己进展太快了。


    不过宋临晚这么害羞确实是出乎意料,平时都一副生冷不忌的样子,不过这脸红的样子,倒是更让人心神不宁,谢寻随即也喝了口茶。


    宋临晚斗争半响,终于把那些奇奇怪怪的心思给压了下去,可一抬头看了眼谢寻,马上又破功了。宋临晚欲哭无泪,也没有人告诉她夫妻之间牵一下手会这样。


    在宋临晚连喝了四盏茶后,她发现她饱了,方斋已经无法引起她的食欲了。


    谢寻倒是没有为难她,让方斋做好了之后送到王府。宋临晚可怜兮兮又带着点怨气的看着他。谢寻揉了一下她的脑袋,“明日重新给你订一桌。”


    幸好回去的路上备了马车,宋临晚不等谢寻,径直让马车打道回府。临走时,宋临晚想到了一个词语,落荒而逃。


    喻林看着绝尘而去的宋临晚,“王爷,你又惹王妃生气了?”


    谢寻不满的看了他一眼,“喻林,你就不能盼本王一点好。”


    “谁让你总是恐吓王妃。”


    谢寻一脸无辜,“本王可从来没有恐吓过她。”


    刘府布置的一片喜庆,可是气氛却十分的沉重。


    刘泽一下子老了十岁的样子,他盯着刘若玉刚采购的满屋子的首饰衣物,脸色更是阴沉的厉害。


    “若玉,刘府如今这情形,你不能再那么招摇了。”


    刘若玉急忙说道,“父亲,我们现在得和祖父他们划清干系,要不然人人都想对我们除之而后快。您放心,女儿自有分寸。”


    刘泽好不容易才保下京都的产业,此时已经心力交瘁,只是提点了刘若玉几句,便离开了。


    刘泽走后,旁边的丫鬟上前说道,“二小姐,一切都安排妥当。”


    刘若玉点了点头,若不是宋临晚横插一脚,刘府又怎么到如此境界,她倒是要看看铁石心肠的谢寻到底会帮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