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寻亲

作品:《重返90:从地摊捡漏开始

    下午三点。


    何自安把李慧姐妹送上前往市区的包租车,就立马骑三轮车前往凤山村。


    洛丰县西北边缘有一座桃花山。


    名字来源,是每当桃花盛开时,来自中南半岛的西风带携带狂风暴雨。


    每年这时候,山脚下洛丰江就会河水暴涨,裹挟着山里的各种矿物质,淹没一大片土地。


    半个月后水褪去时,田就会比其他地方肥沃,种出的瓜果品质很高,所以千百年来,即使每年都要损失财务,人们都不愿意离开,只是尽量把房子建在地势高的地方。


    解放后,由政府组织动员,上万人经过三年,在桃花山内建造了水库,顺便调节水量问题得到解决。


    为感谢领头建造水库且牺牲的人,人们把就把村子改名‘凤山’。


    “哥哥,你在干什么呀?”清亮如泉水般干净的声音传来。


    何自安视线从桃花山移开。


    右侧农田小土路,站着个不到一米高,打赤脚身穿花布脏短袖,流着鼻涕泡的奶娃。


    娃手里抱着个啃一半的生土豆。


    “赵亮?”


    何自安从奶娃泥巴脸上感受一股熟悉,定睛仔细打量,发现还真是前世那不成器的徒弟。


    “小时候大眼睛扑棱棱的,长大怎么就变得那么猥琐,倒是不爱干净一如既往。”他狠狠地吐槽。


    鼻涕娃走来,大乌眼眨巴着:“哥哥在抓小鸟吗?”


    “不是哥哥,要叫师父。”何自安跳下三轮车蹲下,刚才还在嫌弃的目光突然就红了,望着走来的奶娃说,“你个坑货,原来也是洛丰县人啊。”


    鼻涕娃也不怕生,把土豆伸向何自安:“哥哥吃。”


    何自安不在乎鼻涕娃脏兮兮的,单手抱起来拿过土豆放在后车斗,从编织袋摸出一个洗干净的苹果给鼻涕娃。


    鼻涕娃拿过苹果吭哧就一口。


    “见到陌生人都不害怕不躲,早晚被拐卖了。”何自安吐槽后询问鼻涕娃家人。


    前世刚进圈子没多久,在外省捡漏锻炼技术时,在一处回收站外碰到个小腿折断的小孩,于心不忍就送去医院治疗。


    小孩一问三不知,他顺手借大前辈的名字写病历卡。


    后来找不到小孩家人,他就放在身边慢慢找,小孩名字就从临时变成身份证印着的。


    “赵亮…不对,小朋友,你家在哪儿?”他问道。


    鼻涕娃啃着苹果,抽空用满是污泥的小手指了个方向。


    “总算又能解决一个遗憾。”何自安心里一喜,把鼻涕娃放在车后斗,跨上三轮车座。


    凤山村是个大村,有上千户人家。


    何自安在村里小路颠簸转了许久,才在一户破败的农家小院前停下。


    “确定是你家?”他转身低头问道。


    后车斗,鼻涕娃坐在麻袋上,一手牛奶一手面包,小嘴发出模糊声。


    还好前世师徒相处数十年,何自安能轻松听出来。


    随后,他转头回去踩着三轮车,向小院大门移动。


    屋子里地上坐着个白发老人。


    “家里没有纸皮卖哦。”


    老人一张嘴,牙齿没几颗但声音很清晰。


    “我不是来收破烂的。”何自安回着话下车,把后车斗鼻涕娃抱起来。


    “小土豆,你又乱跑。”老人双手撑地拖着身体移动出门槛。


    “您别着急。”何自安抱着鼻涕娃,快步到走门前放下。


    “爷爷吃。”鼻涕娃把手里啃一半的小面包递上去。


    老人生气道:“不是告诉你,不要乱接别人的东西吗?咱们家是穷了点,但是……”


    何自安顿门前默默看着。


    来时路上,他问过鼻涕娃不少事,得到一些基本信息。


    此刻他峡谷,一个四周岁的小东西,能听得懂大道理就见鬼了。


    果然,鼻涕娃面包吃得起劲,都没有回应下。


    半响后,老人也意识到问题,便不再多说话,转而询问何自安东西多少钱。


    “我是来找村主任的,没有小土豆带路找走偏了,所以面包是我特意感谢他的。”何自安摆摆手。


    老人眼中闪过一丝警惕。


    何自安发现了,就解释自己是乡供销所工作的,跟村主任是前同事。


    老人这才放心。


    “冒昧问下老爷子,小土豆的爸妈呢?”何自安还惦记着徒弟的家人,所以没急着离开。


    老人仔细打量,见他年纪不大,面容也柔和不像是坏人,于是背靠着门聊起来。


    老人年轻时,好事坏事都干过,双腿是一次在省外意外失去的,回闵海荒野的路上,碰到了还在襁褓里的鼻涕娃。


    听到这里,何自安直接傻眼,合着还是没帮徒弟找到家人啊。


    “怎么了?”老人见到他一脸失落就问道。


    他往地上一坐背靠门柱子,道:“没什么,老爷子继续吧。”


    老人一愣,该说的都说了,还要继续啥。


    “您挖过坟吧。”何自安微笑道。


    闻言,老人迅速把手缩起来,一脸警惕道:“你该不是他们派来的吧。”


    “老爷子别紧张,我就刚入行到处收一些老物件。”何自安真诚道。


    老人还是很警惕。


    何自安一想,老人提到过是在省外回老家捡到小土豆,就常识用本地方言介绍自己背景。


    “是何老林家所在的田岗村?”老人追问。


    “咱们镇的范围大,两村跨山又饶河的,您还竟然认识我太爷爷。”何自安故作惊愕。


    “就是那老东西带我入行,我当然认识了。”老人语气充满怨恨。


    何自安对现在的何家没好感,更别说没见过面的太爷爷,所以没想深入询问,又把话题绕到自己徒弟身上。


    “你不是刚入行,能看出来什么缘分?”老人态度不友好。


    何自安不介意,望着啃面包的小土豆微笑,道:“直觉。”


    古董行业里,不管干的什么业务,直觉是灵敏度,都是入行第一道门槛,所以老人脸上的敌意少了许多。


    “那天雨夹雪,我腿上伤口正在感染拖不得,就把小土豆抱起来赶回来,等我安顿好后,写信托洪英市当地的朋友帮忙调查,可惜四年来没有任何线索。”老人望着小土豆叹气道。


    何自安嘴角狠狠一抽,皱眉道:“襁褓材料是什么?”


    “普通麻布,而当时小土豆也就三个月左右,就这些基本信息,很难找哦。”老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