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年三十,生孩子!

作品:《玄幻:我在修仙界练字长生

    阿莲婶丈夫早年间去世了。


    他们只有一个儿子,牛大山,儿媳妇生孩子,关系到牛家繁衍。


    阿莲婶十分重视,不敢有半点疏忽。


    先叫来了七大姑八大姨助阵,还把古来给请了过来。


    到了阿莲婶家里。


    外面的人很多,里面的人,也很多。


    外面是街里街坊。


    屋里坐不下,就站在外面,探着头,往里看。


    也有看热闹的。


    年三十生孩子,这家是积了阴德,过来沾沾喜气。


    里面是亲戚,离得不远的,都来了。


    大人,小孩,坐了一屋子。


    男的喝酒吹牛.逼,气氛搞起来。


    妇女们站在外屋,焦急等待产婆。


    小孩子不懂生孩子,三五成群,打打闹闹。


    阿莲婶前面开路:“大家让一让,让一让啊。”


    人群自动让开,盯着阿莲婶后面。


    古来跟着走过。


    “哎,这就是书生古来。”


    “号称顺产菩萨的那个古来?”


    “对啊,有他在,这片好几头老母猪,都顺产了。”


    “就是不知道,对人不管用。”


    这些都是少年或者男人,窃窃私语。


    换做女人,则是另外的声音。


    “这就是书生古来,哇,长的真好看。”


    “嗯呢,比女孩子都好看。”


    “他有相好的么?”有人悄悄问。


    “没听说有,你想跟他好?”


    “讨厌!”


    小脸都红了,不知道心里想什么,摸着胸口,满眼含春。


    有小姑娘,不小心拽一下他衣服,不小心撞了他一下。


    都跟触电一样。


    古来客气点头,快走几步。


    这场面,很尴尬。


    女人看他的眼神,好像自己没穿衣服,男人看他,则意味深长。


    好像是许多事,自己做不了,想看到在古来身上实现。


    至于什么事,只能意会。


    谁还没年少轻狂过,谁还没在春天的清晨,做过梦。


    从人群中挤过去,进了屋。


    “古来先生来了?”


    “古来先生过年好啊?”


    过来回应:“嗯嗯,来啦。”


    “额,你也过年好。”


    问的很热情,回答很生疏,被绑架了一样。


    吹牛.逼的男人,见古来,打个招呼,想让他过来,喝点。


    男人喝了酒,看谁都是兄弟。


    都是糙汉子,没跟读书人喝过酒,也想跟读书人,较量较量吹牛.逼。


    见他被一群妇女围着,作罢。


    “大男人,没个阳刚气,老在女人堆里打转,切!”


    “来来来,咱们喝咱们的。”


    接了婚的妇女,作风都很豪放,一点不带遮掩。


    不像外面的少女


    春心萌动了,还犹抱琵琶半遮面。


    当然了,豪放是态度,不见得非要动手动脚,吃古来豆腐。


    古来气质清淡,幽远,很出尘。


    给人一种感觉,可远观,不可亵玩。


    又有人喊一句:“产婆来啦!”


    人群又分开一个通道,产婆刚进来,当头一句:“产妇呢?”


    阿莲婶道:“在里屋。”


    产婆一声不吭,走了进去,几个妇女也跟了进去。


    不消片刻,高亢的嘶吼声响起。


    “用力!”


    “拳头攥紧了。”


    “别松气,加吧劲!”


    儿媳妇喊的嘹亮,妇女人在旁助威,也喊得澎湃。


    “古来先生,您这边坐。”


    阿莲婶赶紧道,把桌上的观音像,挪到了一边。


    让古来坐在观音像刚才的位置。


    古来踌躇:“这个,这个合适么?”


    “合适合适,您就坐那!”阿莲婶道,把凳子擦了一遍。


    这里的人,拜神不是很专一。


    哪个管用,拜哪个。


    古来是能让女人顺产,那就拜古来,管他呢。


    扑通一声。


    古来屁股刚挨凳子,阿莲婶就跪了。


    态度极为虔诚。


    古来尴尬了,屁股悬空,坐还是不坐?很踌躇。


    阿莲婶眼神示意,先生,你坐啊,我得拜了。


    古来轻轻坐下。


    阿莲婶头埋在胸口,两手举过头顶,手中拿着三柱香。


    先是鞠了三个躬,站起来,然后把香插在香炉。


    香炉就在古来跟前。


    这氛围,很惊悚,古来坐着不敢动。


    应该不动好一些。


    没见过能动的神像,若是神像动了,那是有大祸。


    古来现在是神像,心想,别给人添堵,直挺挺,眼观鼻,鼻观心。


    香插上了,阿莲婶跪在古来跟前,嘴里念念有词。


    古来听了一耳朵。


    小词很硬,代表一种,极为高深度朴素文学。


    是劳动人民常年积累的经验。


    如果神真的能听见,估计也不好意思拒绝。


    里屋的哀嚎声,此起彼伏。


    男人吹牛的音调,也如同惊雷。


    人头攒动,门口,窗户里,都挤满了,窃窃私语,如低低的潮声。


    小拳头攥着,默默的加油。


    阿莲婶充耳不闻,闭着眼,嘴里嘀嘀咕咕,请求神灵。


    这是古来一生难忘的时刻,很局促,像动物一样被观赏。


    大概一个时辰。


    里屋的人,嗓子都喊哑了。


    外屋吹牛.逼的,却更加亢奋起来。


    “哇!哇!”


    清脆的婴儿声,划破年三十的夜晚,像一道光。


    “哎呀,太好了!”


    屋里屋外,屋外院子,院子外街道,欢呼雷动。


    阿莲婶激动的站起来,想过去抱古来,又觉得不合适。


    急的拍大腿,给古来抛给媚眼,直接跑进了屋里。


    古来有点出汗


    屋外笑成一片


    古来也跟着笑笑,阖家欢乐嘛!


    婴儿被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个笑脸,哇哇的哭。


    婴儿哭是喜,大伙听他哭,高兴。


    阿莲婶抱过来,给古来看:“先生看看,漂亮不?”


    古来点头,把婴儿下面的被子,掀了掀,看见两条肉肉的腿,夹着一把“小茶壶”,是个男娃娃。


    “他婶子,给娃娃起名字了么?”


    阿莲婶道:“我大字不识几个,哪里会起名字。”


    “古来先生是读书人,就让先生给起呗。”有人建议。


    这里的很多,可都是白丁。


    栓子、二狗、驴蛋,这种名字,还能起几个,正儿八经的,可就不灵。


    古来还真是唯一的读书人。


    阿莲婶道:“先生,不如您给起个名字,如何?”


    古来道:“我看这娃娃,来的巧,好像知道时节,就叫牛知节,可好。也可做知书,知礼节。”


    “牛知节?好好好,牛知节好!”


    阿莲婶说好,其他人也说好,不是他们真听懂了。


    只是觉得,比栓子,二狗这些,好听点,像个将来读书的娃。


    古来看窗外,雪飞的像精灵。


    一个婴儿,在三十的夜晚诞生,代表的,更是无穷的希望。


    ……


    正月过了,年才算过。


    节日的气氛,一直在延续。


    正月十五


    又是个大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