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来了,有目的的搭讪

作品:《四合院的生活日常

    两辆自行车一路西行,来到一个军区大院。


    门口有小战士站岗,门亭里也有一位值班小战士。


    李璐回家是不用签到的,战士们都认识。


    平日里,几号楼哪位首长家的老几,几姑娘……他们都门清儿。


    别以为小战士们私底下就不八卦。


    只不过他们有纪律,只在小范围消化,对外口风严实。


    “好了,就送到这儿吧。”


    “那初三一大早我过去。”


    “嗯……可能我跟小米初二晚上就回去……”


    “行,我知道了。”


    魏平安把小米从横梁的座椅上放下来。


    捆绑在这辆车子上的儿童座椅魏大宝还没坐过,魏小米先试用了。


    怎么说呢,恋恋不舍。


    “爸爸,过年好。拜拜。”


    小丫头眼泪汪汪的,刚刚跟爸爸在一起,还没待够呢,就又要分开。


    “小米,过年好,三天以后,我们就又见啦,到时候爸爸给小米个非常棒的新年礼物。”


    “嗯嗯。”


    魏小米狠狠地点头,眼泪就被甩了出来,她也强忍着不擦。


    就好像她不去刻意的擦拭,眼泪就不存在,爸爸妈妈就看不到似的。


    李璐也很心酸,但没办法。


    畸形的爱情所组成的家庭,能走到这一步,已经很庆幸,很满意了。


    不奢求太多。


    她这么多年煎熬下来,实在太明白那种“期待越大失望越大”的打击。


    不敢再期待。


    过年带回家的“厚礼”,都绑在李璐车子后面。


    魏平安把剩下的一个网兜挂到李璐自行车把上,魏小米跟在自行车后,一步一回头的跟魏爸爸告别。


    “妈妈,媛媛说过年就是团圆,老师说团圆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可我们家过年,剩下爸爸一个人,他会不会难受啊?”


    不愧是爸爸的小棉袄,四岁的小萝莉逻辑满分,字里行间都是对爸爸的爱。


    “所以,等我们陪完姥姥和姥爷,我们就回去啦。回到我们自己的家,跟爸爸一起再过新年。”


    “嗯,我知道啦。”


    老李家的小别墅,老两口翘首以盼。


    只不过一个在窗台里面往外瞅,一个站在门口张望。


    “哎吆,小米,快来,让姥姥抱……小璐,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咋还拿这么多东西干啥……”


    田妈妈是特别希望他们父女重归于好的。


    虽然还不清楚为什么今年突然有这样的转变,但方向总归是好的。


    “姥姥,我见到爸爸了。”


    田妈妈一怔:“小宝贝儿,你在哪里见到的爸爸啊?”


    “刚才爸爸送我和妈妈到门口,我们自己进来的。爸爸说等三天,就再回来跟我和妈妈一起过年……”


    魏小米伸出短短嫩嫩的小手指,竖起三个指头。


    田妈妈扭头看向女儿。


    “嗯,魏大哥来家里了,我们谈过了。”


    “进屋说,先进屋再说吧。”


    老李早就又在沙发上坐了回去,看似一切如常,对女儿回家也没有特别的期盼似的。


    男人都这样,当爸爸的对子女的爱都比较委婉,婉转,隐晦,不像妈妈那般能说出口。


    父亲的爱,多数都体现在行动上,就像茶壶里煮饺子,肚子里明明有,但就是倒不出来。


    “爸,我回来了。”


    “姥爷,我见到爸爸了。”


    魏小米跟除了妈妈外最亲的姥姥分享了最重要的事,接着进屋,就跟姥爷也分享了这个让她这两天都很快乐的事情。


    “小璐,魏平安去找你了?”


    老李眉头一皱,严肃的问道。


    “对,昨天来找我了……还说以后我就是他的女人。”


    李璐梗着脖子,理直气壮的说。


    老李又处在了暴怒的边缘。


    “行了,闺女和小米刚来,你又要发火把她们赶走吗?”


    “我……”


    老李也梗着脖子,远远的看,当爹的和闺女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这小混蛋也不……算了算了,我就是生气,难道娶我老李家的闺女,我还不能要个说法吗?这他娘哪个天才才能想出来这种缺德的馊主意……”


    警戒解除,李璐带着小米先回了自己房间。


    房间很干净,就跟自己走之前没区别,小时候的玩具和头绳也还在箱子里,盒子里放着。


    现在这些,都由小米继承。


    老李鬓角花白的头发数量又多了,过去是黑中掺白,现在是白中掺黑。


    五年时间,在有的人看来,就是弹指一挥。


    而对于某些人,人生还有几个五年?


    李璐扭头望着门,视线仿佛穿过了墙壁,看到了客厅里正一起摆布茶几上烟酒年货的老两口。


    “唉。”


    ……


    魏平安骑车返回四合院。


    李璐和魏小米要回家陪姥姥和姥爷吃晚饭,所以魏平安骑得快点,到家的时候,跟艾沐棽赶了个前后脚。


    “伱们俩回来的可真巧,饭上桌了,你们回来了。”


    周闻应该心态挺好,都能主动开玩笑。


    晚饭吃的很丰盛,老太太做了东北风味儿的红烧肉,还有一道醋溜莲花白。


    就是醋溜白菜,放点泡开的黑木耳,盛在盘里黑白相间,色香味儿俱全。


    算是一道不错的开胃菜。


    所以艾沐棽吃了五个大馒头。


    比魏平安还多了一个。


    饭后,老太太帮着烧水煮茶外加哄孩子,剩余四人在棋盘上捉对厮杀。


    两军对垒,魏平安和周闻两口子自然是一队,跟另外大姨和外甥的组合两两PK。


    周闻对战艾沐棽,在楚河汉界之间排兵布阵,两个几乎就是刚学会规则的棋艺水平的臭棋篓子酣战,另一旁魏平安对战周子墨,还未开始就已经收获小徒弟一枚。


    从对战局,变成了教学局。


    但甭管是对战还是教学,都玩的很尽兴。


    魏大宝也很尽兴,他就用他们吃出来的棋子自己玩过家家。


    每次对弈结束,都得挨个扒拉着拼出一副来才能继续。


    魏大宝也会嚷嚷,我的铁头娃被你拿走了,你用这个吧……


    哎呀,爸爸,你看,大姨抢我的玩具……


    妈妈,你快点啊,我要那个,是那个啊……


    嗯,其乐融融。


    今晚要早睡,明早要晚起。


    一年之中,也只有除夕和初一初二这几天才能睡个懒觉。


    因为除夕要“守岁辞岁”,所以早睡晚起,才能有精力坚持熬到第二天凌晨。


    老太太揽着魏大宝,跟周子墨睡二楼,艾沐棽在一楼支了个板床相当于打地铺。


    魏平安和周闻小夫妻睡正屋。


    因为有了李璐和魏小米这个小插曲,周闻今夜也发了狠。


    人前的淡定和从容都是表现给身边亲人看的,是为了不让她们担忧。


    而实际上,一个女人平白多了另一个女人一起分担自己的男人,又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过得去呢。


    所以周闻今夜有点发狠,最后也分不清是睡过去的,还是昏过去的。


    反正魏平安是打定了主意,今晚守夜不能太晚,实在不行就赶周闻和大宝先去睡。


    一家出一个人守夜就可以。


    老习俗是为了赶跑“年兽”叼小孩,没必要全家一个不落的一起守。


    砰!


    铛啷啷!


    “小兔崽子,大过年的捣什么乱,嗨,别跑,棒梗,你给我过来……”


    一大早,魏平安就被一声巨响的鞭炮声惊醒。


    距离自己院子很近,他能感受到红妞和两个孩子的躁动不安。


    犬类鼻子灵,耳朵也灵。


    在人类听到是巨响,它们听到的,可远比人类听到的更恐怖。


    “这小屁孩,已经长歪了啊。”


    魏平安睁眼,看着屋顶叹了口气。


    坐起来,把周闻的胳膊和腿从自己身上扒拉下去。


    周闻消耗太大,还没有恢复,继续酣睡着。


    魏平安看了看表,还不到6点。


    棒梗这孩子真就该教训教训,一大早天还没大亮呢,就放鞭炮。


    刚才听那声音,莫不是把何玉柱家的窗户玻璃给崩碎了吧。


    相爱相杀的两家人,果然应了那句老话,不是冤家不对头。


    秦淮茹到底爱不爱傻柱,魏平安懒得揣测,但拉帮套的意图是相当明显的。


    一个有想法,想要试试,旁边还有个老家伙上赶着架伙子,另一个呢,对此也甘之若饴。


    反正是不排斥,不表态,就这么当风筝似的放着。


    只不过雾里看花,身在山中不知处,何玉柱在这一片和厂子里的名声……


    说句臭大街,都算轻巧的了。


    偏偏他自己还没察觉,整天以自己八大员之一的工作身份自傲。


    心里瞎想着,洗漱穿衣,拿着书台上早就准备好的对联和门神,出了屋门。


    红妞凑过来,直立起来把爪子搭在魏平安肩膀上,呜呜了两声。


    哪怕是当娘了,也是个孩子智商,这种行为就像是跟家长告状。


    “过年放鞭炮,忍一忍吧。”


    拍拍狗头,把手里的一小盆浆糊递过去。


    红妞很自然的咬着盆沿儿,跟在魏平安屁股后面,帮着贴对联。


    贴对联有讲究,对门而立,右手为上,左手未下,贴反了会闹笑话。


    魏平安打开院门,一手拎着刷子,一手拿着对联。


    用刷子在狗嘴里咬着的浆糊盆里沾了沾,门框刷了一遍,对联背面刷了一遍,贴上。


    有空间异能,对称平齐简直不要太容易。


    石榴开花花胜火,劳动造福福无边。


    内容是魏平安随口说的,字体是周子墨亲笔写的。


    经过这几年坚持的锻炼,周子墨的毛笔字也勉强算是登堂入室。


    反正比阎埠贵那两笔可是好的多了。


    这就好有一比,一个是登堂入室的国际认证会计师,一个呢,地主家从村里找了个认字识数的当账房先生。


    但四合院里,过的还是个人情。


    阎埠贵家写对联不要钱,给抓把瓜子花生的习惯,早些年就养成了。


    魏平安家周子墨写的再好,也没耽搁了三大爷家的“收益”。


    算是两不相关。


    院门贴完对联,还有俩门神。


    过去贴对联是很讲究的,对门心、框对、春条、斗方都有要求,如果贴的不对,会被人笑话。


    但现在建国初期,不讲究那些,讲究一切化繁为简。


    但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老百姓自古就有个乐观思维观念,就是寄希望于未来,期望未来能带给自己好运。


    大家借助春联,表达一种对新的一年的期盼与厚望。


    而门神,家中有孩子的大都会贴。


    老太太讲究这个,这俩门神还是老太太专门去寺庙里买来的。


    老京城,除了厂甸庙会,很多地方也都有小庙会,譬如老太太专门去“请门神”的护国寺庙会……


    何玉柱垂头耷拉脑袋的走了回来,手里还拎着一个纸壳子。


    估计除夕这天,他是甭想舒坦着过了。


    窗户破了个洞,冷风呼呼的往家里灌,一个纸壳子挡着,大过年的多膈应人。


    何玉柱看到魏平安在贴对联,就装作看不到似的,扭过头大迈了两步,紧赶着进了屋。


    魏平安头都没回,贴完了对联和门神,就回到院里。


    红妞乖巧的跟着,嘴里叼着浆糊盆子,脖颈子直直的,还掌握着浆糊盆的平衡呢。


    他没在意前后四双眼睛的注视。


    后面是隔着玻璃窗的秦淮茹。


    俏寡妇直勾勾的瞧着魏平安的背影,神色很是复杂。


    贾东旭没了,丢下了她们孤儿寡母。


    每天忍受着贾张氏的各种吹毛求疵,和时不时犯浑的怪癖。


    厂子里她文化水平不高,难以胜任日常工作,别说二级钳工,一级钳工很大部分都是‘混’上去的。


    日子过的紧巴巴的,过年也舍不得敞开了买。


    三个孩子,只有棒梗有新衣服,然后小当穿棒梗改的,槐花拾掇小当的……


    半新不旧的衣裳也就这么穿着。


    贾张氏宁可给棒梗钱去供销社买鞭炮,也不舍得花钱给小当槐花买块糖。


    如果不是自己也截留一点,俩闺女得长成啥样……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秦淮茹就会默默的想到以前。


    随着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她就越贪念曾经那摆在她面前的选择。


    事实证明,她选择错了。


    她过不上魏平安那种让人嫉妒的好日子,现在甚至连说句话的机会都没可能。


    魏平安前面,注视着他的是艾沐棽。


    她从红妞搭在魏平安肩膀上唔唔倾诉时就起来了。


    身为一名特种军人,敏感度不是常人能够理解的。


    魏平安没发觉,因为实在不方便开了空间投射去看大姨子。


    因为衣服也能透啊。


    魏平安害怕火大难受。


    所以就没发现被艾沐棽看。


    她实在是喜欢家里这三条狗。


    也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魏平安家这三条狗的眼神都透着人情世故。


    大多数时候她会推翻自己的想法,可今天,她又一次亲眼目睹了红妞跟魏平安的“默契”,让她不由的再次正视这个问题。


    红妞,应该至少七八岁了吧……


    “姐,醒了啊?早上好。”


    魏平安来贴春联,看到了站在窗边的艾沐棽,笑着打招呼。


    艾沐棽推门走出来。


    哪怕是过年,也是一身军装穿在身。


    “红妞跟你是真默契啊,这么乖……”


    大姨子有目的的搭讪,这就开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