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晋江独家第 130 章 发展和记录(……

作品:《清穿之九福晋的土豪系统

    依靠着李星晚的情报, 大清的船队迅速进入了熟悉的海域,紧接着是收获了白银,对于航海的高度需求催生了海船以及船上武器的发展,由此收获更多资源。


    胤礽并不是那么固守成规的人, 尤其是他早些年曾经看到过许多女子发挥作用的景象, 他是准备力排众议的将李星晚安排一个位置的。


    当然了, 他做了两手准备, 如果群臣反对太过剧烈, 甚至于是以死相逼的话, 那他就...就放弃。


    胤礽做了两手准备,第一是李星晚的折子在传阅之后, 若是大臣反对不多, 那他就安排李星晚即刻上任, 如果大臣们反对的太猛,那他就把这个职位安排给弘琛。


    反正弘琛还是个孩子,每天还要读书写功课呢, 就可以让李星晚在背后操纵, 也就是披个皮子给大臣们一点面子。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 第一天大臣们犹豫着不敢反对,毕竟李星晚没法来早朝,但是定亲王胤禟可是在的, 这家伙刚从蒙古回来浑身杀气, 那边都差点打到了西藏去, 要不是物资供应不上还能继续打。


    不过瞧着定亲王的神色也看不出这是同意还是同意。


    大臣们纷纷表示, 这折子他们要抄录下来回去看看。


    毕竟这折子还是挺厚的,半个指节那么长,里面还涵盖了倭国的地图和矿藏分析甚至是人家的政治格局都有描绘, 着实是好厚一本。


    胤礽点点头,这也有道理,“这样吧,对此有意者,户部的便写上自己的看法,兵部的也写一下发生冲突如何做,另外给朕一份海战的资料,三日后朝会咱们再议。”


    宋敏行是礼部新上任的侍郎,作为一个礼部官员,他最反对其实是定亲王妃身为女子竟然要干涉朝政大事 ,如此牝鸡司晨,视祖宗规矩于无物,若不是定亲王是个实权的军功王爷,他都要怀疑定亲王妃魅惑君上了。


    当然了,这种话,他是不敢说出来,毕竟李星晚是真的会打人。


    不过...…


    趁朝会结束,他凑到定亲王身边,打算试探一二,“王爷,下官是礼部右侍郎宋敏中。”


    “唔?”胤禟抬眼看去,这人是谁啊?


    “宋……敏行?”


    “正是在下,下官有一事打算请教王爷。”


    胤禟可有可无的点点头,“说吧。”


    宋敏行拱手,紧接着道:“家中有一小女...”


    胤禟惊的连忙抬手,“闭嘴,可别说你要把女儿给我送来做小妾啊,你不想活,我还想活呢!”


    打从他封了亲王开始,这外头的自荐就没少过他们自己不要脸就算了,他可是要脸呢。


    宋敏行尴尬的张着嘴,“王爷,下官不是这个意思。”


    这位王爷是出了名的混不吝,可不能叫他继续说,再说下去,他家闺女的名声都要没了。


    “王爷,是这样的,小女喜爱行商 ,于是家中给了铺子练手,可是临近嫁人,她竟然是不肯收心,嫁的还是您舅舅家的达海,您说这是不是该严加管教。”


    胤禟眼睛一咪,这老头是来套路他了,他干脆点点头,“是该管教。”


    “女儿家还是应当恪守女则女戒,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才是恪守妇道。”


    “是啊,本王也赞同。”


    “抛头露面实在不是女子应当做的,您说是不是。”


    “太对了!”


    宋敏行一脸的喜悦,果然啊!定亲王也是赞同我的想法。


    胤禟笑眯眯,我看这傻子怎么死。


    三日后的晨会,只是将折子收了上来,胤礽大致瞧了一眼,调出有代表性的几个,在朝会之后叫这些大臣到御书房来,同时宣召了在皇后宫中等待的李星晚。


    当白花花的银块铺满整个地毯的时候,户部的大人们闭嘴了,他们几乎是蹲下去爱不释手的摸着这最原始的银矿,有几个熟练的甚至是敲击银块听声音判断成色,然后便是一脸喜色。


    兵部是几位文臣在计算了海战的情况估计了双方实力之后,也是点点头,他们互相对视一眼,这一票能搞!


    唯独礼部的几个老顽固仍然对李星晚堂而皇之出现在这里心怀不满,不过看看旁边高大健壮杀气满满的定亲王,这群老狐狸选择闭嘴,反正也没有官职只是个名头,好说好说。


    宋敏行抱着自己的折子信心满满了,直接道:“回皇上的话,臣有一言要讲。”


    胤礽往后一依,十分疑惑,“哦?说来听听。”


    “皇上,自古以来,便没有妇人如此嚣张的参与政事,牝鸡司晨着实为国之大忌,决不可开此先河。”


    “更何况夫为妻纲,定亲王身为夫君并不赞同此事,还请皇上尊重定亲王的意愿。”


    整个书房瞬间安静下来,有人低头互相打着眼色,定亲王不同意吗?


    胤禟慢悠悠的抱臂,“老头,你可别冤枉我,银矿涉及大清的发展,那自然是应当交给能做的人才可以,本王对于有益于大清的事情都是鼎力支持,怎么会如此目光短浅呢?”


    原本还有点想反对的几位大人,被这一句目光短浅给憋回去了。


    宋敏行如遭受晴天霹雳,定亲王竟然给他下套,这不就是钓鱼执法吗?


    招数不再新,有用就行。


    遭受背叛的宋敏行怒火中烧,口不择言道:“堂堂亲王竟然受制于一妇人!怎能不叫天下人耻笑!”


    “唉?”胤禟瞬间笑开了,“你可别这样说,我福晋特别听话的!”


    “是不是啊?”他扭头看向李星晚、


    李星晚端着茶杯温婉一笑,卖相极好。


    “今日就给你看看啊。”胤禟笑话的嘚瑟极了,“福晋,给他点颜色瞧瞧!”


    李星晚‘乖巧’‘听话’的上前,白皙纤细的手伸出直接拽住宋敏行的朝珠,一个用力便扯下来,从中挑出一颗珠子。


    她在宋敏行面前晃一晃,然后便捏在手指里,不出片刻,细细碎碎的粉末从掌心掉落,撒了宋敏中满脸。


    “宋大人,我这不是夫为妻纲做的很好吗?”


    宋敏行两股战战,几欲昏倒。


    大清很需要这些银子,上有皇上坚定的推行,下有直亲王、定亲王等提供海战支持,皇上可不是能够被摆弄的,且兄弟众多,虽然王爷们意见不算十分统一,但是在都认同的事情上碾压大臣们不是问题。


    因此计划顺利推行,随着大清新组建的海师的出发,源源不断的银子从海外运回,再铸造成新币的样式。


    沿海的港口增加至一百四十多处,新币依靠大清货物的不可替代性成为各国中可以顺利通行的货币,换句话说,新币绑架了各国的货物,若是新币贬值,那么各国货币也会跟着贬值。


    又三年,大清蒸蒸日上,沿海百姓依靠海贸过上了好日子。


    五年后,直亲王带领军队收复西藏,新研制出的大炮以及地雷等成为了周边附属国恐惧的上国神器。


    十年后,胤礽同兄弟们一同制定了对外发展计划,以缓解内部矛盾,计划一出,被广泛认可。


    十五年后,因为儿子侄子都长大而提前进入退休生活的胤禟终于不再出去打仗了,李星晚终于开启了提前退休的生活。


    两人都十分愿意给儿子侄子甚至是侄女们做个好的顾问,但是坚决不愿意再做事,十分的懂得养生。


    也就是这时候,胤禟重新被科学所吸引。


    如今已经是改为国库资助的科学院发明了不少有用或者没有的东西,蒸汽机做的汽车就是其中之一。


    说是汽车,但事实上只是蒸汽机前面多了三个铁轮子,能够推动轮子滚动,而上面安了一个座椅,煤得自己填,还要自己拉风箱。


    胤禟一眼看出这东西绝对不同凡响,李星晚状似无意的提到,“要是能驾着这东西走遍整个京城那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呢。”


    胤禟一听就上头,立即就进宫找他二哥申请驾驶,胤礽自然是同意这点小请求。


    第一天,蒸汽车送到了定亲王府门口,胤禟站在旁边小心的添加了煤,点燃,关闭箱子,等待蒸汽冒出,然后上车拉风箱,用操纵杆控制方向。


    此时太上皇还未过世,因此依然使用的是康熙的年号。


    康熙六十三年四月初三,定亲王驾驶蒸汽车自铁狮子胡同定亲王府门口出发,行一里半地,座椅烫屁股,暂停。


    四月初四,定亲王养伤。


    四月初五,诚亲王大笑致下巴脱臼,太医院会诊。


    五月初七,定亲王痊愈,策马至诚亲王府 门口大笑三声扬长而去。


    五月初八,蒸汽车再次出发。


    蒸汽车所用燃料甚多,然而装载能力不够,于是每日行五里地后,李星晚部长会亲自驾马接定亲王回府,第二日再送回原位置继续驾驶蒸汽车。


    如此二十六日,定亲王胤禟驾驶蒸汽车走遍京城主要路线,实为历史第一人,被科学院记录在康熙六十三年册第三十一页。


    另有江南商会尊敬的李会长捐赠机器若干,白银两万两,记录在康熙六十三年册第一页,加大加粗,谢李星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