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3《17》 短节目

作品:《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欢快的冰迷们今天格外的欢快!


    能看见好看的比赛, 还能见到运动员,多么幸福啊!


    齐妍找了个最佳观赏点,预备直播赛事顺便解说。


    “彤彤啊?她最近很忙,没办法来这边, 怎么, 我解说你们不喜欢吗?”她道。


    【喜欢的喜欢的!】


    【没有彤彤, 妍妍也是极好的】


    褚晓彤忙得起飞, 她精力不算是特别好的那种,也会累。


    训练跟娱乐圈不一样,前者不需要这么麻烦,而且都是做惯的事情, 适应了就很舒服, 后者则是时不时就各种突发事件, 搞得她头大。


    现在自己攒局搞剧, 忙得不可开交。


    齐妍也答应了她, 到时候会去客串一个角色。


    目前暂定的是运动员, 可能之后会改成教练也说不准。


    反正化妆是邪术,画嫩了就是大龄女单, 画成熟一点就是年轻教练,都完全可以的。


    “很期待今天的比赛,每一场我都期待, 今年的比赛真是太难了。”齐妍说道。


    哪怕这句话已经被无数人重复了不知道多少遍,在赛场时, 齐妍还是不由得有此一叹。


    不是强说愁, 而是真的愁。


    ·


    丛澜在用透明胶缠自己的冰鞋。


    “为什么世界上不能有一个保持最佳舒适度的完美鞋子呢?”她很难过。


    于谨说出至理名言:“因为短暂才是永恒。”


    丛澜一噎。


    这双鞋子今天脚感最好,所以就算有一点塌帮,丛澜也不想换别的。


    最不想换的是新鞋。


    透明胶稍微能帮助一下, 不过也不算多,最大的作用是固定鞋带。


    她这次没用裤袜包着鞋面,就得保护好自己。


    刀套是平昌时的那双,当初分给了队友们,但她这东西多,留给了自己一份。


    这双也是上了领奖台的那个。


    她手臂抻了抻,左手腕上的红绳露出,一条微微褪色,一条崭新。


    褪色的那个是平昌时的,新的那条是奶奶今年刚去求来的。


    于谨说着丛澜迷信,但到底把他当年去找丁教练一起请来的珠串再次戴到了手上。


    今年的4A,两人都不知道会如何。


    所以只能场外迷信一把,看能不能把运气加成一番。


    ·


    齐妍:“接连几日的训练直播看得快乐吗?”


    【超快乐!这次的直播以后能继续吗?】


    【一天就俩小时,太少了,我建议全天二十四小时】


    【训练场的镜头不要停就好了】


    【也没有逮住几次LL,难过】


    赛前这段时间的直播每日定期开启一次,一次两个小时。


    观众会来看看这场的选手是怎么训练的。


    角度其实没有很好,就是一个比较高的监控摄像头。


    不过能看到全景,当个陪伴学习的白噪音也不错。


    除了有时候教练会满场地吼,让白噪音变成了真噪音。


    冰迷也由此总结出了不同教练的教学风格,还发现于谨真的很百变,他对着丛澜真是和风细雨,对着小沐就不一样。


    批判教练严格的言论再度出现。


    有从省队跟来的教练们第一时间不太适应,被人提起自己挨骂了,跟不上反应,“啊?”的疑惑不断。


    埋怨教练太凶,是赛事话题里的热点。


    “自古以来这样就是对的吗?”


    “为什么不能温柔一点?”


    “我要是被骂铁定哭了。”


    有本身就凌厉的,也有教学时风格便是严厉的,还有些确实有问题的。


    现实就是这样,要走着看着才知道对错,后续也会有人对这些进行检查,省队里真有不合适的教练,会被批评进而有所处理。


    当前最重要的,还是比赛。


    齐妍:“这个是杭州来的,他的教练你们也应该听说,林悦。”


    林悦陈嘉年两人是最早跟着于谨的助理教练,后来学成了就放去了地方队。


    第一站都在东北,两人不一个省份。


    再一段时间就又换了地方,林悦现在杭州,管的是单人,职位也是单人组总教练。


    她以前带的学生里,有一个男单叫做聂敏思的,跟着她去了杭州队,这次也来参加这场比赛了。


    聂敏思今年出了个4S,但不太稳,够呛能放在节目里。


    他年龄也19了,天赋比不上进国家队的,如果不是林悦接手了他,估计连这个4S都跳不出来。


    如果他现在是十五六,也会被拉到瓜队里去,但19岁的年纪有点晚了,因为后续的培养性价比不够。


    他也对林悦心存感激,四周跳真的就是男单的梦想,没有人不想跳出来的。


    哪怕就一次,是训练场放卫星的程度也可以。


    要不然,林悦被杭州队邀请的时候,他也不会背井离乡死皮赖脸非要跟着一起去。


    聂敏思对林悦其实是很有用的,他年龄有点大,这个技术在地方队却是前列,或许不如十五岁左右的小孩那么有期待,但也非常够看。


    目前他是杭州队一哥。


    林悦在新地方有所施展,他就是依仗之一,毕竟,这孩子的四周跳是她训出来的。


    于谨徒弟,在教练身份上,聂敏思的4S是林悦不辱没这个称呼的成绩。


    实则,是林悦对自己太苛责了。


    教练想带出来好学生,一看自己的教学水平,二看学生的资质。


    否则,于谨也不会在接手丛澜以后才成为最好的教练,瓜队的孩子们也应当个个都会四周跳而非现在这般。


    可不得不说,林悦能训,聂敏思能练,前者有了底气,后者有了专业保障,对彼此都是好事。


    带聂敏思去别的队伍,林悦也是很乐意的,并不全是聂敏思的“死缠烂打”。


    齐妍:“他应该不会在自由滑里放四周,嗯,刚落冰,还不够。”


    她也挺佩服林悦的。


    跟大家又说了一些林悦的事情,看着飘过去的弹幕都在刷“林教练厉害”,齐妍笑得也很开心。


    不愧是国家队出来的。


    这句话里每个字,都是她们的骄傲。


    ·


    女单最后一场,等得天都黑了。


    直播间的热度飙升到了最高点,源源不断的人在往里进,等着观看这场比赛。


    瓜队来的人不算多,其余的二十人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最好的是五种三周全、两个高级连跳,最差的可能只有一两个三周跳,还是经常失败的那种。


    要么宫融怎么会说,自己居然能排在最后跟丛澜一起抽签呢。


    能进国家队的,再寂寂无名,跟大部分运动员的技术实力都会有断档。


    她就是很强,只是在一堆强者里不起眼,放出去也足够大杀四方。


    宫融以前也有这种经历,她参加俱乐部联赛时拿过第一,再之后就进队了。


    于是再没这种感受了。


    慕清晖冼初然Jr时都能虐她,丛澜桑莹更是高难度开虐。


    宫融:谢谢,渣渣的,很桑心。


    【宫融实力这么强呐?】


    【郝青璇我都没关注过,她居然也不错?】


    【宫融真的表现力一绝啊】


    齐妍肯定地道:“很厉害的!你们别看现在都是3A啊四周跳的,郝青璇和宫融放在我当运动员的时候,也够去争一争领奖台的。其实现在也够。”


    GP分站比不上GPF、世锦赛这类难度,却也是12个运动员比赛,里面一半都是高水平。


    宫融发挥实在是不稳定,要是能靠谱点,就跟齐妍说的那样了。


    她上赛季就一站GP,拿了第九名。


    齐妍这话有点夸大,但这是出于她对运动员的维护心理。


    【可惜这次看不见自由滑的四周跳大战了】


    【我才发现,四周跳和3A女单都被分开选站了】


    【所以我说根本不存在选站打压啊】


    相反,教练组给了很大的空间,来让有实力的运动员们,都可以得到好的成绩、高的积分,去搏一搏那场十四冬的入门券。


    它对国际赛的帮助是选出三月份世锦赛的参赛人选,对更多人的帮助是退役的待遇。


    很多人都需要它。


    国际赛GP选站,不也是猜测着各站的选手水平去做的选择吗?


    大家都想在弱一点的环境里,拿到GPF的门票。


    Sr里,宫融和郝青璇成绩一二,两者都了短曲,表现都很不错。


    直播的反响也是格外热烈。


    丛澜站在场边,她转动眼珠想把刚才打喷嚏逼出的眼泪转回去。


    于谨看不过去,递了纸过去:“你擦两下吧?”


    丛澜:“我怕我眼妆花了。”


    于谨:“给你镜子。”


    于·叮当·谨随手就是一个两用的折叠小镜子,里面一面是正常的,一面是放大镜。


    丛澜这才对着镜子去擦眼角和眼尾,把水分吸走,又擤了个鼻涕。


    于谨扯小塑料袋出来:“扔。”


    镜头此时转来,从KC区切到了场边。


    【于麻麻真的很贴心】


    【过于妥帖了】


    【深蓝色的考斯滕真美啊啊啊啊】


    六练时就看见过丛澜的新考斯滕了,但此时再瞥一眼背影和侧面,也要嚎叫一句,美死了!


    广播里在念丛澜的名字,也在介绍这个短节目。


    “来自国家集训队成员,丛澜,教练于谨、茱迪,短节目《17》,编舞师茱迪、丛澜。”


    【!!!!】


    【我们澜澜!】


    在这几日的训练中,丛澜是练过长短曲的,没有专业对音乐收音,大家只能听出来短曲的大概旋律,认出来了自由滑还是小茉莉。


    对于新换的sp,很多人去搜,或者发动强大的朋友圈,或者用听音识曲的app功能,最后发现根本找不到。


    联系到《皓月》,这群人明白了,可能这还是首原创曲。


    所以又有人第一时间去找了曲矜,在他的账号下问今年有没有给丛澜写赛用曲目。


    曲矜没有回复。


    但这根本打消不了执着的冰迷们。


    一部分人坚定认为,曲矜这是在隐瞒,所以他肯定写了。


    一部分人觉得,曲矜估计知道,只是不能提前告知。


    但曲子的问题悬着了,编舞又被人提了起来。


    训练里可不会播报曲目,只会提到运动员是谁,来表明这曲子的归属。


    早在五月,就有人去找丛澜合作过的编舞师,问他们今年有没有跟丛澜合作。


    有的没回复,有的回了句遗憾。


    还有的想营销一波热度,似是而非凑上来,不管丛澜以前认不认识他们,都说新赛季希望能够合作快乐。


    此时,在赛前播报里听见编舞师的名字,冰迷们沸腾了起来。


    又一次!


    丛澜的名字再次出现在了编舞师的位置!


    人们好像天然会对错位产生赞叹,以前推崇斜杠青年,现在鼓励身兼多职。


    齐妍:“澜神真的一直都在变得越来越厉害。”


    【这句话好冗余】


    【感慨就是无意识的】


    【为什么叫17啊?】


    【可能是第17首歌?】


    【那也不是啊,赛用节目这也是19了】


    丛澜重启过比赛的节目,所以不是每年都是全新的长短曲,算下来,今年该轮到19和20的新曲子了。


    去年的《朱鹮》才该是17顺位。


    齐妍看见有人在猜生日,丛澜就是六月十七的日期,也跟17相关。


    还有人在猜可能这个曲子的原本名字就是17。


    但这也不一定,之前《皓月》编成了节目,就是丛澜新取的名字,中文和英文翻译还不一样。


    而且她的比赛曲目有时候会改名字的,看她想不想改罢了。


    所以,17到底是什么意思?


    曲矜熬夜看比赛,等到丛澜出场,听到了被播报的名字,有一点诧异。


    他以为丛澜会取一个新曲名的。


    毕竟,17,看着不像是正经名字。


    这不是他的17首曲子,也不是他什么纪念日,更不存在深刻含义。


    曲矜就是在最后要上传的时候,把那一串原本的乱码替换掉,敲了一个数字上去。


    没有什么原因,只是沉浸在原曲的氛围里,他脑子里蓦然出现了这么一个数字。


    传给丛澜后,他才想起来,17也是她的生日。


    说不清道不明,或许就是因为丛澜,他的潜意识也是意识,想给她,想起了她,所以就蹦出来了这么个直觉。


    曲矜有时候依从直觉。


    他没再多想,只是下意识以为,丛澜到时候会改名字的。


    为什么不改?


    ·


    因为思来想去,都不知道取什么好。


    《17》的底子是向上,内容却是苦痛,如果说泥土里翻滚而出的翠绿是生命的破茧,那么,黑暗之际的挣扎中,但凡有一丝放弃,就是无尽深渊。


    丛澜死亡过。


    她有无数次无数次的濒临放弃,是系统,是同伴,是一个又一个拉她一把的人,让她走到了最后。


    但她放弃了那些人。


    她一步一个脚印地回到了爸妈亲人身边,同时也等于她一次次地放弃了同伴和亲人。


    很多时候想不起来这些,再回首,往事如烟,又沉重得仿佛大山,朝着她重重砸来。


    丛澜知道系统肯定做了什么。


    不然她现在不会活得这样轻松快乐,那些过往的复杂经历几乎消失在她的脑海里了。


    就连去那个特别的神奇的空间里训练,她都不会沉浸于过去。


    曲矜从疫情里看到了生与死,一边寂寥黑暗,一边鲜活斑斓。


    他写了这首曲子。


    丛澜从曲子里想起来了她的过往。


    生死相接,唯有身处其中,才懂得走在这条路上的难过悲伤。


    可这条路,生与死的这条路,到底怎么走下去?


    她想给这个短节目起合适的名字,想了好久好久,终是否定了所有。


    然后她回到了最初,看着那个被她重新敲上去的“17”。


    丛澜的生日。


    她诞生在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天,发出啼哭的那一天,是郁红叶鬼门关走过的那一天,也是母女平安的那一天。


    与丛澜最为相关的,初次的,生死相接。


    女性生孩子的死亡率在18.3/10万以下。


    乍一看不高,但不生孩子就不会有这个死亡的概率。


    郁红叶用她的生带来了丛澜的生,用她的死求一个丛澜的生。


    那是母亲主动走向生死之际,带回来的生命。


    丛澜看着那个数字,就觉得它其实足以成为短节目的名字。


    2020赛季新的短曲,就叫《17》。


    考斯滕由丛澜绘制,郁红叶制作,母女的合作在此时又有了新的含义。


    少面积的白蓝,深蓝色渐变至黑暗的竖向过度,是蓝天到海底的距离。


    如果母亲是神,那么这就是神塑造生命的过往。


    ·


    这场短曲的旋律和配置,早就泄露出去了。


    直播训练就是这样的,运动员的新节目、当前状况,都会被外人看到。


    外行人看个热闹,内行人看的是门道。


    钻石表演赛能让人们见到梯队建设的成果,从跳跃到节目的表现力,割裂开来,对冰迷来讲前者热闹,后者是纯粹的美,但它其实也是训练里常见的内容。


    没听说练专项基础的时候还非要把整套节目的表现力加上的。


    跳跃大赛反而更能让其他运动员和教练们见到,这群参赛者们的真实技术水平。


    因为比赛期间,为了符合节目,在赛事里求稳,很多方面都要做妥协。


    训练难度不等于比赛难度,但训练难度到了,比赛难度也会跟上。


    冰迷们一直在强烈要求,希望可以看到国家队成员们时不时的训练,最好来个直播。


    这个要求注定不会被满足,顶多在休赛季的时候给大家看一次,别的就甭想了。


    每次有这样的讨论,著名反驳例子就是丛澜索契的四周跳杀手锏,当时她那两种四周跳,震撼了所有人,也让注满水的赛场显得薄弱无力。


    这场破晓杯的直播一开始,丛澜就成为了所有人关注的重点。


    她的两套曲目一经流出,各大俱乐部里就都有了对长短曲的拆解。


    ·


    丛澜拽了一下左侧肩带,又侧着脑袋,反手把同侧的耳后碎发向后面抚了抚。


    这里有点碎毛跑出来了。


    她收回右手,往前滑行的同时利索地进行着找核心的准备动作,还小小地跳了半圈,又继续滑到了场中。


    一个刹车,她停在了正中间。


    这次的冰面lg很好看,除了赞助商的牌子和花协的标志以外,最大也最中间的,便是这个新做的抚顺站lg了。


    丛澜低头,单膝半跪在冰上,恰好位于lg的冰面前,她身后就是那道变形了的水滴。


    短节目的技术配置没什么改变,它的发挥余地不大,能做的就是编排衔接。


    她常用的跳跃就是四个,其中3L是连跳。


    丛澜觉得如果换成3L3L的连跳会更合适,但考虑到了BV,最后还是没换。


    今年依旧是3Lz,3F3L,3A。


    前年其实是3Lz3L,她不管是F还是Lz后面接3L都挺顺的,也没什么成功率的偏差,做得都挺好。


    茱迪给她编排时很随意,丛澜怎么排都可以完成,不用考虑扬长避短,不必担心这点实现不了,唯一要忧愁的就是编得不好怎么办?


    她可是国家队的人!


    要是这次,丛澜的sp编得不够好,拿不到好的分数,那不就说明她茱迪编舞能力下降了吗!


    丛澜的过往wr太多,多到离谱,给编舞师的挑战也越来越高难度。


    接她的曲目是快乐也是痛苦。


    上赛季茱迪也参与了《朱鹮》的编舞,可是,今年的丛澜跟去年的也没什么两样,sp没《朱鹮》好,那就确实都是她的锅了。


    张简方知道丛澜退役后花滑可能会有落差,他也认可,不可能团队建设里每阶段都有一个丛澜续上。


    这是做梦。


    但他也会幻想,万一呢?真要是有呢?


    茱迪也是这样的。


    她明白运动员的成绩是有起伏的,丛澜上赛季分数打满,这个赛季不满也是正常。


    可她就是幻想着,万一呢?真的可以延续呢?


    最初动手编排时就是这样的想法,等跟丛澜一点点探讨过后,不断地对sp修改以后,茱迪这样的想法就越来越深刻了。


    她是真的觉得,丛澜在《17》上的表现,应当要比《朱鹮》更好。


    所以,她不允许自己拖后腿。


    《17》就是最适合丛澜的曲子,没有之一。


    ·


    丛澜不是用这首短节目来讴歌母亲。


    又或者说,她不单单是用这首短节目来讴歌母亲。


    她赞颂所有奔赴死亡之地,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人们;


    她悲悯所有身处绝境又挣扎生存的人们;


    世界荒芜黑暗,海底孤寂阴冷,但仍有火苗亮起,有星光奔赴而来。


    光会照进黑暗里,在你破土的那一霎,在有人朝你奔来的那一瞬。


    丛澜边编排边学舞,她学这个真的很快,要比其他的曲目学习进度更快。


    几乎是第一次将全套动作都学会,要完整地滑一遍的时候,就已经能够把情感都放进去了。


    于谨本是要看丛澜的短曲编排如何,一般来说第一遍、第一天,都是在抠技术动作,然后逐渐地抠细节,但这一次,他却直接看哭了。


    其实比《风暴》要叙述的转折更少,也没那么强烈,连在训练时用的曲子都不是最后的那一版。


    但偏偏就是这么不完整体的《17》,令于谨眼眶酸涩。


    那日,驻足观看丛澜合乐的,没有一个人是好好离开的。


    茱迪说,我原以为《风暴》、《皓月》、《朱鹮》已经是丛澜的最佳了,直到今日我才发现,《17》是唯一。


    它就像是从她骨子里长出来的。


    哪怕没有血肉的时候,不是最“光鲜亮丽”的时候,也依然能透过这骨骼,瞧见名为丛澜的灵魂。


    她去往的地方没有终点,但她走出了一条路。


    你惧怕黑暗吗?


    我不怕。


    因为黑暗会被光驱散。


    如果没有光呢?


    那我就做自己的光。


    那我就做他人的光。


    当我做了自己的光,那我同时也会是他人的光。


    光是无形的,有暖洋洋的,也有阴冷的,但不论是哪一种,最后都能照亮方寸之地,驱散无边阴暗。


    丛澜的《17》像是一道光。


    她在最明亮的冰面上驰骋,体育馆里的光亮很充足。


    但她依然亮过所有。


    像是从死神手里抢来生命的光;


    像是从无到有创造生命的光;


    像是将叹息从死地传出的光;


    像是从生境将思念送去死地的光;


    像是雨夜照亮泥坑前路的光;


    像是无数个,无数个,星星汇聚而来的光。


    她是太阳。


    是月亮。


    是星星。


    是火。


    能从《17》里看到很多很多,这个时候,短节目就不是单一的意义,而是看者皆有自由。


    那是黑暗里,最孤立无援时的,一束光。


    它可能从任何地方而来。


    ·


    赛后还是有礼物投掷,但不会出现玩偶雨的场面了。


    哪怕表演的是丛澜。


    在场观看的人不算多,加上工作人员也不过几十个,后台里的人更多一些,但声音传不到前面。


    直播里的弹幕刷屏了,现场的掌声听着很稀稀拉拉,尽管每个人都奋力地在鼓劲了。


    负责扔玩偶的只有四五个人,还都聚集在了裁判的对面区域,往下丢的时候确保不会砸到裁判。


    【好少的玩偶】


    【我蓝莓好久没见过这场面了】


    【排面无了】


    人少,再努力也不可能有玩偶雨,那是成千上万人才可以营造出来的奇迹场面。


    这次的礼物都是冰迷寄来的,前面几个项目其余人的表演中,大部分的玩偶礼物其实是承办方提供的。


    都做了消毒,还放置了很久,唯一的目标就是安全。


    冰童也只有三人上场,说是小孩子,其实就是这边地方队的Jr组小朋友。


    没有观众在这里,但丛澜还是照旧对着四个方向致谢。


    她很喜欢这些被装饰起来的观众席,也对大家不辞辛苦寄来的应援物表示感谢。


    依次致谢完成后,对着高空吊起跑来跟前的摄像机,丛澜笑着再次弯腰谢礼。


    这次是对直播间里的所有观众。


    【我女鹅的谢礼真美啊】


    【啊啊啊sp好好看真的好好看】


    【澜澜辛苦啦】


    丛澜朝着一个冰面的玩偶滑去,结果快到目的地的时候,被猛然蹿出来的冰童给抢去了。


    丛澜:“???”


    嗯?


    于谨在不远处笑得不行,很明显能看到丛澜身上的疑惑突破天际。


    丛澜还追上去:“哎哎哎我的我的我的!”


    戴着口罩的冰童仿佛连带着被封印了耳朵,根本没听见,也没等她。


    丛澜不放弃,一溜烟追到了孩子身边,伸手抓住那个抱在对方怀里玩偶的同时,还喊着“我的我的”。


    一副死活都要拿到手的样子。


    齐妍:“……”


    那是一颗圆滚滚的蓝莓,超大颗的那种,一看就知道是要送给丛澜的。


    之前在快递礼物的时候,官方也表明了,一定会把对应运动员的礼物送给对方,不会乱送。


    以前出现过,官方的人从后台里已经收拾好装袋的礼物中,拿出来一些给工作人员,要求去前场扔玩偶,来给粉丝少的选手营造赛后气氛。


    这个被爆出来以后冰迷都特别的生气。


    因为一些人的玩偶是特意定制的,所以发现这件事很简单。


    丛澜的蓝莓就是其中之一。


    毕竟,她有了这个花名以后,整个世界上的花滑运动员再也没谁会被起名叫蓝莓了。


    【还好,这次的礼物都是送对了人的】


    【hhhhhh好可爱,蓝莓追着蓝莓】


    【要是不限制名额,LL的礼物能淹了赛场】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限制了啊】


    直到丛澜抱住了那颗蓝莓,她才放过了人家小孩子。


    “谢谢啦!”摸了摸对方的脑袋,丛澜道谢以后转身离开了冰面。


    小冰童:“咦?!诶?”


    哇!!!


    虽然隔着口罩遮挡了半张脸,但她的表情着实明显,从大眼睛里透露了她此时的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