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没有需求就创造需求!

作品:《风流三国:开局迎娶大乔

    曹嵩两父子可没有左慈两师徒的本事。


    别说是张闿了,


    就算是对上普通的小兵。


    他们也不是对手啊!


    更何况曹嵩手下死的死,逃得逃。


    曹嵩现在差不多是光杆司令了。


    此时,


    左慈发现了这曹嵩父子脸上的惊慌之色。


    他好心地提醒:


    “曹公之子乃是一州之牧,权势滔天。”


    “为何没有派人手过来接应呢?”


    曹嵩叹了一口气,心中也是十分烦闷:“吾儿派出了泰山郡守应劭前来接应。”


    “只不过还没有到罢了。”


    “哦??”左慈装作十分疑惑。


    “曹公为兖州牧之父,他小小的郡守为何不提早前来接应啊?”


    “这甚是奇怪!”


    曹嵩与曹德听到了这“无心”之言,也是察觉出不对味了。


    这一州之牧,相当于是省长。


    曹操作为省长,让下属前去迎接省长的老爹。


    身为下属的应劭,最起码要到“省界”迎接吧。


    这样显得恭顺。


    现在曹操与糜竺没有交战。


    应劭可以更加谄媚一点,直接跑到徐州琅琊来迎接曹嵩。


    以后曹嵩回去的时候,只要给儿子讲一番好话,那应劭岂不是要高升!


    但实际上是……


    曹嵩父子两个都进入兖州几十里了。


    他们到达了华县,应劭还在费县。


    这合理吗??


    做下属哪里有这样的!


    曹嵩父子一回味,察觉得有些不对劲!


    历史中,


    应劭就是这样拖拖拉拉,没有赶来接引曹嵩。


    导致张闿得手的。


    应劭的行为十分的可疑。


    联系到应劭在得知曹嵩死后,投奔袁绍去了。


    很大可能应劭就是故意拖延的。


    曹嵩之死,可谓是多个势力之间的博弈。


    也是导致曹操在徐州开展大屠杀报复的导火索。


    还好糜竺知道这一点,让两个隐藏boss来了。


    阻止了这一悲剧的发生。


    现在,


    一旁的葛玄不由得暗暗偷笑。


    他大概猜到师父为什么要放张闿走了。


    “没有需求,那就创造需求!”葛玄想到了在徐州上学的时候,学到的一句话。


    张闿还活着,在暗中虎视眈眈。


    还有一个表现诡异的应劭。


    曹嵩父子两个想要平安抵达目的地,那还不得依靠我们两师徒!


    果然!


    曹嵩父子刚刚经历被张闿的劫杀,已经是惊弓之鸟的状态了。


    他们两个皱起眉头,再仔细思索。


    发现那应劭也是个可疑之人……


    “父亲……”曹德已经是吓得六神无主。


    曹嵩还勉强镇定一点。


    他站起走了过来,拉着左慈的衣袖,恳求道:“道长!求您将我等护送到兖州濮阳吧!”


    说完,曹嵩都想要跪下来了。


    左慈一脸的为难:“这……”


    葛玄适时地补刀:“我们乃是方外之人,需要在深山之中修炼。”


    “你等有刀兵之祸,我们已经救了你们一次了。”


    “难道我们还有一直照顾到你们到老吗?”


    曹嵩一听心中更加恐惧了。


    原来自己还有刀兵之灾啊!


    于是,这两父子苦苦哀求:“道长,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啊!”


    葛玄摊了摊手:“我们是道士,是不讲究讲究浮屠的。”


    葛玄说完,站了起来:


    “师父,我们明天一早就要赶路回山门,我们还是早点休息吧。”


    左慈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跟着徒弟离开了。


    这招欲擒故纵,乃是糜竺特意交代给左慈的。


    糜竺在出发前,就让左慈尽可能地以救命之恩,拿下一城作为回报。


    否则也对不起这一次的谋划。


    曹嵩急坏了。


    “我们愿意再加三十车财物请道长护卫到濮阳!”


    曹嵩从徐州琅琊返回,带上的财物一共有一百多车。


    韦曜《吴书》记载:“太祖迎嵩,辎重百馀两……(张)闿於泰山华、费间杀嵩,取财物,因奔淮南。”


    曹嵩乃是官二代,


    所积攒的钱财众多。


    但现在都成为了烫手山芋。


    曹嵩小命都保不住了,还管这些财物!


    可是左慈不为所动,往外走的脚步并没有停止。


    曹嵩一看就着急了。


    “道长!”他三步并做两步,冲了出来,一把抓住了这个救命稻草。


    曹嵩一咬牙,心中发狠:“我愿意将泰山作为封地,将其赐予您作为山门之处!”


    左慈倏然一惊。


    他没有想到曹嵩会开出这样的“高价”!


    要知道,泰山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存在。


    它是五岳之首。


    在上古时期,


    舜帝一年四季都会到华夏各地去巡查,而泰山就是其中之一。


    舜帝在这里祷告天地。


    后来,这种仪式就被传承了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封禅仪式。


    封禅,由“封”和“禅”两部分构成。


    封是祭天,禅是祭地。


    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都是去了泰山封禅。


    《唐史》记载,李世民想要去泰山封禅,只不过考虑到民生凋敝,不愿意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去泰山。


    他儿子唐高宗李治,继承父亲遗志,在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前去泰山封禅。


    公元725年,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泰山……


    泰山的重要性,


    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无论是哪个君主登基,或者是做了什么大事之后,必然会来到泰山祷告一番。


    现在曹嵩将这座泰山给了自己。


    左慈就算是养气功夫再深厚,也不由得心动了。


    葛玄看到师父的神色,他立刻知晓了师父的心思。


    他走上前来对曹嵩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这叫“有事,弟子服其劳!”


    葛玄作为左慈的徒弟,当然要维护师父的高人形象了。


    “怎么会有假!”曹嵩一咬牙,对着曹德招了招手:“拿笔墨来!”


    曹嵩在纸上写写画画,将一个契书写了出来。


    葛玄拿过来一看。


    这是以兖州牧之父的名义,将泰山敕封给左慈作为山门。


    上面还有签字画押。


    “既然这样,老道就为居士护送一番吧。”左慈摸了摸胡子,给了葛玄一个眼色。


    葛玄小心翼翼地将契书给收了起来。


    这可是好宝贝啊!


    那上百车的财物,都不值这十分之一!


    曹嵩这个时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一早。


    在左慈两师徒的护送之外。


    曹嵩父子火急火燎地往兖州濮阳城赶去。


    “驾!”


    刚刚走到半路的时候。


    对面有一大队的车马往这边赶了过来。


    为首是一个高瘦的官员,正是泰山郡应劭。


    “下官来迟,万望曹公饶恕!”


    他下马,站在路边恭敬地行礼。


    “哼!”


    曹嵩恶狠狠地瞪了应劭一眼。


    应劭心中一突,浑身一抖,脸上露出了惊慌之色。


    曹嵩没有管他,转过头来对着左慈谄媚地笑了笑:


    “道长不要管这小人,我们快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