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岂因祸福避趋之

作品:《大夏第一太子

    太子东宫。


    “殿下,这里有您的一封信。”苏丹小说网


    李虎捧着一封信,将其放在杨旭案头。


    抬起眼帘,杨旭问道:


    “谁的信!”


    “奴才不知。”


    好奇的打开信封,将里面的信件取出,杨旭的目光定格在署名处。


    当看清署名后,杨旭眉头皱起来。


    竟然是大周公主田甜给他写的信。


    至于内容的话,还是邀请杨旭投靠大周帝国,成为他的一大臂膀,助她登上女帝之位。


    在这封信里,田甜特意指出剑门关被破的事情。


    自然是提醒杨旭,大夏帝国距离完蛋已经不远了。


    这是杨旭最后一个选择的机会。


    若是再抓不住的话,将再无后路!


    看完信件,杨旭淡淡一笑,随口将其放进抽屉,笑道:


    “字写的倒是挺秀气。”


    随即,便不再关注这个事情。


    一旁的李虎好奇道:


    “殿下,谁的信?”


    “大周公主的,希望本宫能够加入她的阵营中。”


    听到这里,李虎嗤笑一声,不屑道:


    “若是她知道殿下在暗中所做的事情,定然不会屡次三番的给您写这样的信。”


    淡然笑了笑,将田甜的事情抛之脑后,杨旭将一张纸递给李虎,吩咐道:


    “把这张纸交给陈思思,她明白本宫的意思。”


    接过纸张,李虎稍微扫了一眼。


    可就是这么小小的一眼,却使得他愣在了原地,久久无法回神。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我也微薄的力量担任国家重任,久而久之,早已感到疲惫不堪。一而再,再而三这般下去,身体必然会撑不住的!”


    “但只要是有利于国家,哪怕是死!”


    “我也要去坚定的做!”


    “岂能因为害怕灾祸而躲避呢?”


    口中喃喃,李虎眼中的崇拜之色愈发高涨!


    是啊!


    只要是对国家有利!


    哪怕是死,也要去做!


    这不就是对面前的这位太子殿下最好的写照吗?


    因为操劳国家大事,太子殿下昼夜不息,每日都是忙碌到凌晨,更是在草草睡下几个时辰后便继续起来工作!


    就算是这样,也依旧要遭受佞臣的陷害和污蔑,受到皇帝的打压!


    但尽管如此,太子殿下依旧将国家生死,百姓幸福作为己任!


    就说此次退税之举!


    试问古今多少帝王,又有几人能够办到!


    试问古今多少能臣,又有几人敢这般做!


    眼眶微微湿润,李虎对着杨旭深深一拜,随即快步前往太子报社。


    当陈思思接过这首诗之时,吟诵只见亦是美眸光彩洋溢!


    崇敬之心难以言表!


    这首诗,形容太子殿下最是贴切!


    不由分说,陈思思当即下令。


    编辑部,印刷部连夜运转,立刻加印一期报纸!


    头条!


    便用这首诗!


    这首抒发太子殿下心意的诗!


    按照规定,报纸是两天一期,百姓们也基本习惯了这个频率。


    然而,当老百姓第二天刚起床上街,便听到报童不绝于耳的叫卖声!


    “卖报!卖报!新一期特别报刊!”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大夏诗魁太子殿下亲自作诗!”


    “都快来看啊!”


    正要前往私塾的一名老先生愣在原地,口中默念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诗,眼眶逐渐湿润!


    许久,他喃喃自语道:


    “太子殿下带头这般,我等岂能视而不见!”


    “这个困境,不能让太子殿下一个人抗!”


    一个赶脚的村夫好奇问着说书人:


    “说书的,这首诗啥意思啊!”


    抬起头四十五度仰望天空,说书人将眼角的泪水逝去,随即脑海中组织一番言语,随即娓娓道来道:


    “你们可知,太子殿下为了尔等,为了这江山社稷,究竟付出了多少辛酸和努力!”


    村夫摇摇头。


    这时,越来越多的人围在说书人的摊位前,要求后者将这首诗的意思告诉他们。


    说书人强忍着心中翻腾的情绪,开始说书道:


    “且不说太子殿下为远在边疆的将士送上饺子,也不说太子殿下修建一座钢铁巨城,保下边疆数十万将士的性命!”


    “咱们就说说这首诗的前两句!”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太子殿下做了这么多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得到的是什么?”


    “一丁点奖赏都没有,反而受到三庭会审,由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共同给太子殿下头上叩罪名,泼脏水!”


    “这些人为什么这么做?他们为什么这么坏?”


    “就因为太子殿下对老百姓好,得民心!”


    “他们就不愿意了!”


    “大家伙说说,太子殿下能不神疲,能不定不支吗!”


    不等说书人声音落下,百姓们便是满脸怒火,愤懑道:


    “一群王八蛋东西,竟然这么对待太子殿下!”


    “要是我,我也想尥蹶子不干!”


    “老天爷为什么还不开眼,为什么还不将这群狗日子得劈死!”


    “下两句啥意思啊,您赶紧说啊!”


    说书人在群情激愤下,继续道:


    “但是太子殿下又说!”


    “可若是为了国家,就算他遭受再大的委屈,身体上再劳累!”


    “太子殿下也愿意去做!”


    “甚至是付出生命代价!”


    说书的声音落下,现场一片寂静,百姓们皆是瞪大眼睛,噙满泪花!


    甚至有些感性的百姓已是潸然泪下。


    毕竟,杨旭做的事情,大家都切身的感受到了。


    抓贪官,将税重新退回给他们!


    这般太子,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啊!


    这时,一位男人沉声道:


    “太子殿下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我们是不是也要为太子殿下做些事情!”


    此话一出,顿时引起无数老百姓的响应。


    对于大夏的百姓来说,大多数的文化水平不高。


    因此,想要知道诗的含义,便需要求助于说书人,亦或者教书先生。


    在这一期报纸发行之后。


    说书人的摊位上,教书先生的门前。


    挤满了大夏的百姓!


    几乎没有老百姓留在家中,哪怕是手上有活儿,也要前往说书人的摊位上。


    因为一首诗。


    整个大夏出现了万人空巷的局面!


    与此同时,也得以体现出杨旭的影响力之大!


    ......


    “殿下,吴公公来信了!”


    一个小太监捧着一封信,恭敬放到杨旭面前。


    打开信。


    内容是吴总管已经携带着暗中招募的五万士兵,来到剑门关附近的一座城池,做好了抵挡大周军队的准备。


    看完信,杨旭嘴角扬起一抹笑容。


    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下八个大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随即,将这张纸交给小太监,吩咐道:


    “将这张纸条送到太子报社。”


    “奴才遵命。”


    吩咐完之后,杨旭缓缓走到窗户边,透过窗户往外看去。


    此刻,已是来到了二月份。


    雪,已经很久没有下了。


    依稀间,一抹绿意出现在了杨旭的视野中。


    定睛看去。


    杨旭看到了地上冒出了一抹绿芽。


    春天,似乎已经悄然来临了。


    望着这抹绿意,杨旭定定的望着,许久没有回神。


    事情都已经办的差不多了。


    该收网了。


    只是,杨旭脸上浮现一抹惆怅和思念。


    他的心神也从京城逐渐向北方飘去。


    逐渐向北飘。


    飘出京城,飘出河东府,飘进山东行省。


    最终定格在泰安城。


    恍惚间,杨旭的面前出现了明月的身影。


    或许,此时的她正是需要自己陪伴的时候。


    未出生的孩子,亦是需要他这个父亲在场!


    但是...杨旭深吸一口气,将这些想法抛到脑后。


    他要为自己的孩子清掉一切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