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烟花

作品:《大夏第一太子

    响亮的声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齐齐转身看去。


    下一秒,所有人愣在原地。


    他们的瞳孔中。


    是绚烂的色彩,几乎要将泰安城的夜晚照亮!


    砰!


    砰!


    砰!


    伴随着一道道响亮的爆炸声,一朵朵闪烁着亮眼的烟花在空中炸开。


    一瞬间爆发出的光芒,仿佛给整个泰安城披上一层彩衣。


    百姓的脸上,亦是色彩交融。


    卫皇后双眼迷离望着天空中不断乍现的烟花,眼眶泛红,喃喃道:


    “这就是旭儿给我的礼物吗?”


    “这分明就是神迹啊!”


    一旁的女眷亦是如此,双眼泛着激动的泪花,看着这世间最美丽的一幕。


    “太美了,真的是太美了,比最漂亮的花都要好看。”


    “好美啊,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丽的东西。”


    “是啊,这般场景恐怕只有天上才有吧,太子殿下一定是天上的神仙下凡!”


    ......


    老百姓的反应比东宫女眷更是激烈。


    在他们看来,这不是礼物,而是老天爷在显灵!


    这是天降祥瑞!


    老天爷都在称赞太子殿下,表彰太子殿下的功绩!


    一定是这个样子!


    很快,一个个百姓跪在地上,朝着烟花的方向连连跪拜。


    有的在心中许愿,有的在心中感谢杨旭,也有的是跪拜老天爷。


    但是有一点相同的是,这一刻,他们都将杨旭当成了自己心中的神!


    太子殿下,一定是神仙下凡!


    远处看到这一幕的杨旭,嘴角扬起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看了一会,转头看向正在放烟花的金刚,开口道:


    “赶紧放,待会还要喝酒呢!”


    “好嘞!就剩最后两根烟花了!”


    金刚兴奋极了,这么牛逼的烟花,谁能想到,竟然是他放的!


    麻溜的放完最后两根烟花,金刚拍拍手上的灰尘,跟着杨旭回到东宫。


    新年的第一天晚上,自然是要不醉不归。


    东宫的灯光彻夜通明,欢声笑语不断。


    直到拂晓时刻,才堪堪平静下来。


    翌日。


    也就是大年初二。


    杨旭并未因为昨晚的折腾而睡懒觉,而是早早起床。


    吴总管早已守候在门口,待到杨旭走出寝宫之时,将一封信递上去。


    “殿下,边关的密信到了。”


    眉头皱着,杨旭打开信件,认真阅读。


    站在原地足足良久。


    足足一盏茶的功夫,他终于合上信件,放回吴总管的手中,


    深深叹出一口气,虽然杨旭之前早有预料,但真正看到这个消息之后,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虎牢关,竟然真的破了!


    在迅雷而不及的速度下,被大周帝国攻破。


    数万士兵沦为刀下亡魂,近五万士兵失踪,大夏军队被迫后退百里。


    就连元帅龙战野,也是受不了这个打击,险些疯掉。


    看到杨旭这个表情,吴总管也是心中清楚了一切,沉声道:


    “殿下,和您预料的都不错。”


    “虎牢关确实破了。”


    “既然虎牢关被破,那么剑门关?”


    表情一肃,杨旭当即朝书房走去,吴总管亦是连忙跟上。


    走进书房,来到大夏边疆地图前。


    在上面寻找片刻,杨旭将目光定格在粟城上,手指放上去,沉声道:


    “看到这里没有,现在这里是大夏军队驻守的地方。”


    “近二十万大军驻守在这个小城里。”


    “外面则是有三十万大周帝国的军队虎视眈眈。”


    “你觉得,这个小城能经受的起这般规模战争的摧残吗?”


    吴总管深思片刻,回道:


    “恐怕不能?”


    盯着地图良久,杨旭一言不发。


    一旁的吴总管知道他是在深思,侯在一旁不做打扰。


    书房中一阵寂静,和外面接连响起的欢呼声形成鲜明的对比。


    按照习俗,大年初二的时候,大家都会提着礼物,去串亲戚。


    而这个时候,也就是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候。


    压岁钱,往往就是这个时间段拿的最多。


    所以说,大年初二的泰安城的热闹程度,丝毫不必大年初一差。


    书房里,依旧没有丝毫的响动。


    不知过了多久。


    突然!


    杨旭猛地说道:


    “白不落,


    你好深的计策!”


    “你竟然想要直接将我大夏所有主力一并吞下,一战解决我大夏!”


    “殿下,莫非你发现了什么?”


    心中一惊,吴总管连忙问道。


    吐出一口浊气,杨旭表情严肃至极,沉声道:


    “若是本宫猜的不错,白不落想要围点打援,故意给边关数十万将士一丝喘息之机,好让他们在粟城立足。”


    “后续,我大夏必然会源源不断向粟城运送物资和兵力!”


    “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周帝国已经摆出了彻底开战的信号,我大夏自然也会迎接这场战争。”


    “届时,我大夏四处的兵力便会聚集在这里!”


    杨旭将手指狠狠点在粟城这个地方。


    吴总管不敢置信道:


    “殿下,我大夏军队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


    “虎牢关被破只是一个意外罢了,这一次绝对可以一雪前耻!”


    “再者,就算不敌大周帝国,也不会在粟城就被全歼了吧?”


    听到吴总管的话,杨旭摇摇头,回道:


    “你我身份不同,所考虑的事情角度亦是不同。”


    “将者,考虑的是取胜,只有心中想着胜利,才可一往无前!”


    “但是帅者,考虑的却是失败,失败的因素,败了又当如补救?”


    停顿片刻,继续说道:


    “你觉得,若是大周帝国没有把握的话,他们会这么去做吗?”


    “他们为什么不乘胜追击?虎牢关的数十万守军不过是一群残兵败将罢了,只需一只铁骑,顷刻间便可收走他们所有人的性命!”


    “可偏偏要放他们一条生路!”


    “白不落不会做这种赔本的事情。”


    他的目光顺着粟城向下看去,最终定格在黄河之上,沉声道:


    “假设我大夏若是不敌的话,会发生什么事情?”


    “不断南逃!”


    “然后就需要渡过黄河!”


    “数十万大军,想要全部渡过黄河,本就是一件艰难且耗时很久的事情。”


    话锋猛地一转,杨旭冷声道:


    “但白不落若是事先在黄河这里埋下一股伏兵!”


    “到了那个时候,结果不敢想象!”


    听到这里,吴总管脱口而出道:


    “不可能,我大夏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随便让大周帝国的伏兵潜伏在黄河之地呢?”


    然而,杨旭只是望着他,表情凝重至极。


    被这般注视着,吴总管想要说话,但是嘴巴张了张,却是什么都说不出来。


    忽然,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表情猛地变得惊恐!


    瞪大眼睛,难以致信道:


    “殿下,您的意思是!”


    “剑门关!”


    静!


    整个书房中一阵安静,地上落一根针都可以听得到!


    咕咚!


    吴总管吞咽唾沫的声音率先打破了沉静。


    “要是大周帝国真的可以突破剑门关,说不定真的可以实现殿下你所描述的场景。”


    点点头,杨旭深深吐出一口气,回道:


    “确实,本宫担心的正是如此。”


    仿佛被一下子抽空了所有力气,吴总管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后背上满是冷汗道:


    “殿下,这也太可怕了吧。”


    “要是没有您今天的提醒,恐怕奴才到死也不知道大夏错在了哪一步。”


    将事情理清楚之后,杨旭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道:


    “不过还好的是,陈思思帮本宫做了一件好事。”


    “殿下,什么好事?”


    “她以本宫的名声给边疆将士送了一顿饺子。”


    “信上说,将士们反响很不错。”


    竖起一根大拇指,吴总管敬佩道:


    “陈姑娘确实是个有才之人。”


    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杨旭淡淡说道:


    “既然思思已经帮本宫走出了第一步,本宫自然是不能让她失望。”


    “通知姬墨大师,行动可以开始了。”


    眼睛猛地一亮,吴总管激动道:


    “奴才遵命。”


    仅是片刻之后,以姬墨为首的数千名工匠乘着马车驶出了泰安城,一个极其庞大的车队,浩浩荡荡绵延数里。


    车队中的马车中都盖着一层黑布,谁也看不出里面装着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但是从地上深深的车辙中可以看出。


    马车上装着的东西,分量绝对是不轻。


    车队向着北方驶去,持着杨旭亲自盖着的通关文牒,任何人不得阻拦,沿途官府还需保驾护航。


    这番场景在泰安城引起一番轰动,但很快便被新年的高兴所淹没。


    毕竟,谁又能想象到,在新年的高兴的表面下,竟是暗潮流动。


    新年就好像是一场梦,一场如梦似幻,过的很快的梦。


    好像是需要三百多天的辛劳,才能换来这十几天,甚至仅仅只是五天的梦。


    有很多人,再次踏上背井离乡的路。


    或许对于他们来说,故乡只有春,再无夏秋冬。


    对于家里的老人亦是如此,春节便只是一场热闹的梦。


    当春节过后,整个院子便仅剩自己孤独的坐着。


    心中盘算着,下一次做梦还需要多少时间?


    对于泰安城来说,亦是如此。


    春节的五天过去,便是消停了不少。


    也就在春节刚刚过去,泰安城迎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收税。


    各种各样名字亦或者形式的税,落在老百姓的头上。


    什么鹅生双黄蛋税,喝水税,不喝水税,穿鞋税,赤脚税什么的,铺天盖地的袭来。


    至于是为什么?


    原因只有一点,便是为了支援边疆将士。


    是为了救国!


    若是你不交税的话,便是不爱国!


    甚至直接给你定下一个谋反罪!


    自然,老百姓们哪怕是心中再愤怒,却又无可奈何。


    显然,这是朝廷清流在整个大夏掀起的一场收税风暴!


    杨旭所在的山东行省,泰安城,亦是难以幸免......